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项突破古诗文阅读.docx

    • 资源ID:10575471       资源大小:26.83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项突破古诗文阅读.docx

    1、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项突破古诗文阅读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项突破:古诗文阅读【考点提示】1、知识导航:古诗文阅读包括古诗词阅读和文言文阅读两部分,它是语文考试的必考之“试”。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此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应该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古诗文阅读主要题型有客观题(主要是选择题)、主观题(填空题、简答题、评价表述题)。2、考点指向:我们在复习备考中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考点方面训练:积累古诗词曲中的经典名句理解、鉴赏诗句内

    2、容及表达效果把握诗词曲中的意境,体会其思想感情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创新题例】例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2题。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全诗通过枫叶,写出了晚秋的热烈气氛。1、诗中“白云生处有人家”改为“白云深处有人家”可以吗,为什么?答案:不可以。“生处”和“深处”虽然都给人有点朦胧缥缈,产生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但“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应当是“

    3、生”字好于“深”字。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句内容、表达效果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生处”和“深处”二者虽然一字之差,但是所达的含意却大不相同,“生处”的含义要比“深处”丰富,“生处”写出了朦胧缥缈之感。而“深处”却只是表现遥远的程度,却表达不出白云飘忽的动态感,因此,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2、“霜叶红于二月花”为什么成为千古名句?“请你从“语言”“内容”“情感”等任一方面作简洁赏析。答案:示例:语言这句诗运用对比、比喻。一般而言,秋叶意味着飘零、衰落、萧条,二月鲜花意味着新生勃发,一般人的心理是不容易将两者在共同点上联系起来的。诗人不仅将经霜的枫叶比作二月鲜花,而且说比这春天里最为鲜

    4、艳的花朵还要鲜艳。解析:本题是对诗歌考点的综合考查,涉及到诗歌的语言、内容、情感等方面,学生可侧重某一角度或另择角度谈其感受。3、假如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答案:秋阳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灿若朝霞,艳如去锦。解析:本题是对诗歌内容的拓展考查,考生解答此题时要结合诗歌内容去想象和联想,中心要表现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强化训练】阅读诗歌天净沙、秋思 ,完成15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_,秋思是散曲的_。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

    5、景象是: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3、试品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妙在何处?答:_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则体现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道出游子思乡的愁绪,

    6、请你联系你的文学积累,再写出两句以“思乡”为主题的诗句。_阅读下面采桑子、重阳一词,完成6-9题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一九二九年十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6、解释“重阳”、“黄花 ”;“分外香” 有什么含义。7、有人认为“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写得非常好,你认为呢?请结合全诗,加以简析。8、下面是对采桑子重阳的赏析,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 为什么说“战地黄花分外香”?因为战地播种着英雄的头颅,灌溉着烈士们的鲜血,因而看到在炮火连天中挺立开放,绽黄吐芳的菊花,觉得格外美丽。 秋风比春光更美,显然根据不全然在

    7、于春与秋的自 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不 接近妩媚。 “江天”句预示着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坚定的信心。作者将秋天写得这样广阔,表明了诗人胸怀的博大无私。 作者在本词中写深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鲜明爽朗;对自然人生的看法,豪迈乐观。整首词气度恢宏,毫无 肃煞之气。9、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阅读登高一诗,回答 10-13题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10、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答:_。_。1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无边

    8、”“不尽”二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_12、杜甫的很多近体诗首联即对仗,如登高的首联就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试查找杜甫首联即对仗的诗句。答:_。 _。13、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颈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9、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关于现实观照的结果。阅读下面的童区寄传,回答14-17题。童区寄传(柳宗元) 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 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将杀童。遽曰:“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市者良久计曰:“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幸而杀彼,甚善!”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夜半,童自转

    10、,以缚即炉火烧绝之,虽疮手勿惮;复取刃杀市者。因大号。一虚皆惊。童曰:“我区氏儿也,不当为僮。贼二人得我,我幸皆杀之矣。愿以闻于官。” 虚吏白州。州白大府。大府召视儿,幼愿耳。刺史颜证奇之,留为小吏,不肯。与衣裳,吏护还之乡。 乡之行劫缚者,侧目莫敢过其门,皆曰:“是儿少秦武阳二岁,而讨杀二豪,岂可近耶?”14、给加点的字注音。 孰若( )( )吾得专焉()童自转( ) 因大号( )一虚皆惊( )岂可近耶( )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15、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 _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 _16、区寄只是一个小孩,他是凭借什么战胜凶恶的强盗的?答:_

    11、。17、文中的区寄有胆识、镇定过人,智勇双全,自古英雄出少年,你能列举几个少年英雄的例子吗? 答: _阅读下面李寄和狼的两则选文,回答18-22题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狼亦黠

    12、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李寄尔时预复募索,未得其女。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虽有如无。女无缇萦济父母之功,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不如早死;卖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父母慈怜,终不听去。寄自潜行,不可禁止。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剑。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

    13、于是寄女缓步而归。18、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啗童女( )诣庙中( )咋蛇犬( )咤言( )哀愍( ) 斫蛇( ) 创伤( ) 尻尾( )19、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汝曹怯弱,为蛇所吞 为:_怀剑将犬.怀:_ 将:_ 其一犬坐于前 犬:_一狼洞其中.洞:_止有剩骨。止:_ 自是东冶无复妖邪之物。自是:_20、用白话翻译下面句子祭以牛羊,故不得祸。答:_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答:_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答:_21、屠夫和李寄都凭借机智勇敢赢得了胜利,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什么?答:_22、屠夫砍杀二狼一波三折,情节并不比李寄斩蛇来的简单,但文章却非常简短,这是为什么?答:_阅读下面古诗早梅回答23-

    14、25问题 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23、首句中的“白玉条”一语运用了哪种修辞?有什么作用。答:_24、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什么时候?简述推断的根据。 答:_ 25、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对梅的早早开放的惊喜和赞叹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26-28题鲲鹏斥鴳(yn)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

    15、奚适也?” (庄子逍遥游)注释:抟:环绕,回旋。 扶摇:风名,是一种从地面一直上升的迅疾的暴风。斥鴳:斑鸠之类的小鸟26、解释句中加点的字。穷发之北。( )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此亦飞之至也。( )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 )27、翻译下列句子。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答:_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答:_ 28、这个寓言故事蕴含的哲理是:_与此寓言故事相类似的故事是:_ (用成语回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第29题。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

    16、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2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展现了江南田园美景。低矮的农舍,溪水边繁茂的绿草,清新自然,让人流边忘返。B“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两句描写了农家老夫妇喝酒闲谈的情景,表现了农家生活的温馨、和谐。C末句的“喜”“卧”二字是全词的词眼,集中表现了词人对悠闲、自在、快乐的村居生活的喜爱之情。D词的上阙展现了江南田园美景,下半阙则勾勒了农家孩子辛勤劳作的生活画面。F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归隐田园后的闲适生活,语言通俗,感情真挚。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032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17、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则是无信 / 是进亦忧,退亦忧 B、太丘舍去 / 屋舍俨然C相委而去 /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D、下车引之 /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31翻译“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正确的一项是( )A、(友人)在过来的途中,陈太丘就离开了屋子,离开后朋友才到。B、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还是舍不得离开,(担心)离开后朋友来到。C、过了正午

    18、(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待就出发了,离开家后朋友才到。D、(朋友)犯了错无法按时到来,陈太丘只好丢下朋友一个人出发了,离开后朋友才到。3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行”是指陈太丘与他的朋友约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B陈元方小小年纪却能驳倒父亲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陈元方喜不自禁,头也不回走进屋内。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神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D这个故事表明守信对于处世立身的重要性,劝告人们要做一个守信之人。阅读下面两篇(段)文言文,完成第33到第36题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峡丽。朝服衣冠,

    19、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采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成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

    20、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敷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3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臣之妻私臣 私: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 (4)卒得反国 反:_34下面句

    21、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于是入朝见威王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C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内外不闻吾过 及鲁肃过浔阳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_(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_(3)吾知所以亡矣。译文:_36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原因:_启发:_阅读下面一首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2、。37.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_38.“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两句是如何表现初春的特点的?请作具体分析。答:_参考答案1、曲牌名,题目2、依次为:枯藤 老树 西风 昏鸦 古道、3、“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其人之瘦,其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4、B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6、重阳: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 黄花:这里指菊花 。分外香:格外的香,是指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7、这句词写得好,重阳佳节,丛菊盛开,战地风光,十分鲜丽,因而使人有“不似春光”而

    23、又“胜似春光”的感觉。这是与上文关联处。江天寥廓,万里秋霜,壮阔而又清美,也使人有“不似春光”而又“胜似春光”的感觉。这也是与上文的关联处。“黄花”是近景,细小的景;“江天”是远景,是阔大的景。不管是远是近,是大是小,都能体现出“胜似春光”的特点,所以,它们是统一的。这样一写,也就无处不佳的秋色突出地表现出来了。8、C9、这首词作者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慨和高尚情操。10、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和不尽的长江,一幅壮阔图景。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气氛。11、不能。因为这两个词扩大了诗的意境,有了它们,后面的“萧萧”和“滚滚”

    24、才有附着点,才能更显出秋之悲凉广旷。12、如江南逢李龟年的首联“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绝句四首(其三)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13、C14、sh ru yn zhun ho ji y sho15、他不好好待我,你果真能保全我的生命,并好好待我,随便你怎么处置都可以。 把绳子靠在刀刃上,用力上下磨,绳子被磨断了。16、利用了常人认为的孩子胆小、体弱、幼稚的认识来麻痹敌人,还利用了对手趋利的弱点。17、例如:战国时期的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唐代骆宾王七岁吟鹅,宋代司马光少时砸缸救人等等。18、dn y z zh mn zhu chung ko19、为:被怀:怀抱着将:带、领犬:像狗一样洞:打洞止:通“只”自是:从此以后。20、人们用牛、羊祭祀这个蛇,却依旧不能制止它的危害。另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从隧道进入来从背后攻击屠户。禽兽的欺骗手段又有多少呢?21、一是身处危境的主动、被动条件不同;二是战胜强敌后的表现有所不同;三是有各自的闪光品质。22、一是句法比较简明,二是始终以叙述为主,少用描写和抒情。23、修辞手法是比喻,与下文的雪字前后呼应。24、早春。根据尾句中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项突破古诗文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