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五年级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doc

    • 资源ID:1499079       资源大小:65.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doc

    1、 1 热水变凉的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使学生了解热水在自然状态下有热变凉,温度下降的规律。 3、能用数据记录热水的变化。 教学准备:热水1杯 ,水温计1支,计时器1个。 教学步骤: 一、导入:同学们都见过热水,也经常跟它接触。那么,我们知道倒一杯热水或沏一杯热茶,过不了多久,水慢慢变凉了。那么,你们知不知道热水在自然状态下有热变凉,温度下降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还是先慢后快?还是均匀下降? 我们今天就动手做一下这个实验。(热水变凉的实验) 二、动手做。 1.几个同学合作,先分好工:谁测量水温?谁计时?谁做记录? 2.测量水温,要确定每次间隔的时间。3.把每次测得的

    2、数据填入表格。 热水温度变化测量统计表 测量间隔时间: 分钟 次数温度4.把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 完成第三页统计图 三、想一想。 热水在自然状态下由热变凉,温度下降的规律是怎样的? 四、试一试。 给一杯冷水加热,水温会不断上升直至100。水温的规律又是怎样的?按照上面的方法试一试。 2 冷水和热水 活动目标:1、能用手指感觉冷和热。 2、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感觉结果并分析其原因。 3、能体会到凭手指感觉无法知道冷热的准确程度。 重点、难点:测量水温的变化。 第一课时活动过程: 一、同学们我今天有一件事让我很烦恼,你们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今天中午我有一个邻居带着孩子到我家去了,我看到有孩子来

    3、了,于是就急忙拿出了冰激凌和雪糕让孩子吃,孩子还没说什么,大人很不高兴,有谁能给老师解释一下,为什么大从不高兴了?(因为现在的天气本来就很冷了,再吃这些东西,就更冷了。)那么有谁能说说在什么时候请同学们吃这些东西,大人和孩子都会很高兴呢?对了,当然是烈日炎炎的夏天。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一学怎样科学地描述冷与热。(板书课题:冷水和热水) 二、我看今天来的同学们都很讲卫生,你们每天早上用什么洗脸呀?用冷水还是用热水?你所说的热水是刚刚烧开的水吗?你的洗脸水是自己准备的吗?你是怎么准备洗脸水的呢?(先放上冷水,后一点一点的添加热水,直到手的感觉合适为止。)刚才有同学说到:手的感觉,手指的感觉一定是准

    4、确的吗?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观点:选择:1手的感觉是准确的。2手的感觉不是准确的。 三、我们现在以实验的方式来验证我们所选择的观点: (一)实验材料:冷水一杯、热水一杯(温度不至于烫手)、温水一杯。 (二)实验过程:将自己的左手食指放入冷水中,右手食指放入热水中,说出自己的的感觉(左凉右热)。一分钟后,将两个手指同时放入温水中,并说出两个手指的感觉(左热右凉)。(三)小组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并试着解释为什么同一杯水左右手的感觉不一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愿意细心观察物体的冷热程度。 2、能按要求组装实验模型,控制冷水和热水的温度,观测记录冷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 教学过程:一、我们所说的冷

    5、和热不是绝对的,只是相互比较的结果,当只有一杯水时我们不能确定它是热的还是冷的,当有两杯水时,我们才能说这杯比那杯热, 哪杯比这杯冷。我们的左手感觉到热也只是说现在的水比原来的热;右手的感觉则是比原来的冷。也就是说我们的手指不能准确地感觉到水的冷热程度。 (一)要想准确掌握水的冷热程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就像我们要知道一条线段的长度要用尺子一样,那么水的冷热程度用什么来表示呢?是温度。测量水的冷热程度的工具是什么呢?其实同学们一定都用过温度计。 (二)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了解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计的种类以及一些常见物体的温度。 (三)你还见过那些温度计,你知道他们是怎样使用的吗?如果你不

    6、知道他们怎样使用的话,你可能先通过你自己的渠道弄清它的使用方法(如上网查资料,向家长请教等)但要注意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会损坏温度计的。 (四)介绍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测量水温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把盛有冷水的容器放入盛有热水的容器中,两个容器中的水温会有什么变化? (二)猜想和预测小组讨论猜想。你想用试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 布置实验: 1、教师讲解实验仪器的组装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热水和冷水的量和初始温度。 2、学生分组组装实验仪器教师提示注意安全。 3、 引导学生观察水温的的变化。(每分钟记录一次)(三)整理信息: 1、教师讲解并演示绘制曲线图的方法。 2、学生根据记录绘制曲线图。

    7、 3、根据曲线图描述冷水和热水的温度是怎样变化的,变化的结果怎样。 (四)小组讨论:热在热水和冷水是怎样传递的? (五)交流与评价。 组织学生班内交流实验的结果。 3 神秘的直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摩擦力。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力。 教学准备:米尺一根。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用直尺也可以玩有趣的游戏,想来试试吗?(板书:神秘的直尺) 二、新课。 1、我们知道把一根米尺横放在手指上,如果两边长短不一,米尺肯定会掉下来。如果用两只手的手指托住米尺,两端放得不一样长,米尺会掉下来吗? 生:会掉下来,他两边不平衡 生:不会掉下来,两只手把两边托住了,两边有手

    8、支撑,所以不会掉下来 师大家有不同的意见,那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结果怎样2、实验一: (1)把两手的食指平伸出来,把米尺横放在两个手指的上面,使尺子在一个手指的一端伸出来长一些,另外一个手指的一端伸出短一些。 (2)如果两只手同时用力向中间靠拢,尺子会掉下来吗?会向哪头掉? (动手实验) 3、总结。 无论你两只手如何用力,尺子总是悬在你两个手指上,尽管两个手指已经靠在一起了,迟子昂仍然不会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直尺的秘密。 2、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尺、绳子、小榔头一把。教学过程:

    9、 一、导入。 把一根短尺伸出桌边,如果伸出太长,尺子也会掉下来。如果在短尺的前端悬挂一个重物,再把尺子伸出桌边,尺子又会不会掉下来呢? 生:会,就把短尺伸出桌边都会掉啊 生:不会,尺子本身很轻,但它挂了一个重物变重了,就没那么容易掉 师:好,大家都有自己的意见,我们还是让实验说话吧二、动手做。 1.首先,把短尺伸出桌边,在慢慢把尺子向外伸,直至伸到尺子将要往下掉但未掉下来时为止。在尺子伸出桌边的位置上用笔做上记号。(两人一组) 2.然后,用绳子系一个套,把小榔头的柄套在尺子的前端,然后小心地把挂有榔头的尺子按原来位置放在桌边。 (先猜猜,松开手,尺子会不会掉?然后轻轻松开手试试。) 三、总结。

    10、 尺子平放时,尺子的重心在中间,当尺子伸出桌边刚好到重心点时,尺子不会掉4 奇妙的平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衡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两把同样大小的餐叉、一块橡皮泥球、一根牙签、 一个啤酒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上一课中,米尺在两手指滑动的情况下不掉下来,是因为米尺在手指上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同学们见过吗?比如跷跷板今天,我们来做个奇妙的平衡实验一根细细的牙签能使两把餐叉悬空。 二、新授。 实验一 1、将橡皮泥搓成乒乓球大小,将餐叉均匀地斜插在橡皮泥球的两边,使餐叉成对称形状。 2、用手指尖顶住橡

    11、皮泥球的中心,将橡皮泥球顶起来,调整两边餐叉的角度,使它能立在手指上。 3、把牙签竖直插入橡皮泥球底部刚才手指尖顶着的位置,这个平衡装置就做成了。 4、把平衡装置竖立在啤酒瓶盖上,松开手。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会惊奇的发现,橡皮泥球和餐叉稳稳的立在了瓶子上。 三、总结。通常在某物体的重心处支撑或吊起该物体,就能使该物体达到平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衡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两把同样大小的餐叉、一块橡皮泥球、一根牙签、 一个茶杯(稍重一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平衡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同学们见过吗?比如跷跷板今天,我们

    12、继续来做奇妙的平衡实验一根细细的牙签能使两把餐叉悬空。 二、新授。 实验二 1、将橡皮泥搓成乒乓球大小,将餐叉均匀地斜插在橡皮泥球的两边,使餐叉成对称形状。 2、用手指尖顶住橡皮泥球的中心,将橡皮泥球顶起来,调整两边餐叉的角度,使它能立在手指上。 3、把牙签竖直插入橡皮泥球底部刚才手指尖顶着的位置,这个平衡装置就做成了。 4、找一个重一点的茶杯,把牙签的另一端放在茶杯的杯口上,前后调整牙签的位置,松开手。 接下来你又会惊奇的发现,橡皮泥球和餐叉居然能稳稳地横卧在杯口上。 三、总结。 重心是想象中的一个点。一个物体的重心有的在物体上,有的在物体外。当牙签横着时,茶杯口的支撑点与平衡装置的重心相吻

    13、合,所以它们就能稳稳地横卧在茶杯杯口边。5 单向水阀门 教学目标:通过实验了解单向阀门的作用。空气压力和水的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水被堵在瓶子里流不出来。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禽畜的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饮料瓶或矿泉水瓶1个,纱布1块,线1根,烧杯或水杯1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日常的用具、机械中,很多地方用到单向阀门。单向阀门是指只允许气体或液体朝一个方向流动的阀门。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奇特的单向水阀门。 二、新授。 (1)实验步骤。 1、把纱布紧蒙在饮料瓶口上,用线把纱布扎牢。 2、用烧杯往饮料瓶里灌水。你会看

    14、到,水渗过纱布流进瓶子里。继续灌水, 直至把瓶子灌满。 3、把装满水的饮料瓶倒过来。 奇迹发生了!瓶子里的水居然被纱布“挡”住了,一点也流不出来。 (2)讨论。 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 (3)总结。把装满水的饮料瓶倒过来,瓶子里的水为什么会被纱布“挡”住了,一点也流不出来?其中的奥妙不在纱布上,而是在空气和水。在空气压力和水的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下,水被堵在瓶子里流不出来了。三、思考。 日常用具和机械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单向阀门,这些单向阀们起什么作用? 6 报信信箱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实验了解报信信箱的制作原理。 教学准备:装皮鞋的纸盒1个、乒乓球1个、冰棒棍1个、方形磁铁2块、卡纸、牛皮纸、彩色水笔、铁丝、胶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信箱里面有没有信呀?没打开信箱我们是不知道的,因为普遍信箱都不能显示箱内情况。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试试设计一个能显示箱内情况的特殊信箱吧! 二、动手做(图如书17页) 1、做信箱。将装皮鞋的纸盒去掉盖,把底盒当信箱的正面。开一个“投信口”,门朝里开,虚线处黏一长方形牛皮纸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科技活动教学计划及教案.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