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20303199       资源大小:47.02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有些诱惑并不一定是坏事,比如:荣誉、金钱对青少年充满了强烈的吸引力,但只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和刻苦努力去获得,就能成为一种前进的动力,对我们的成长期促进作用。电子游戏是一种新型娱乐,集多种技术和众多学科知识于一体,它对于开发人的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能力有一定的好处,适当、有节制敌娱乐,不仅可以适当放松自己,还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但有些诱惑对青少年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如:烟酒的诱惑 “黄、赌、毒”的诱惑 “法轮功”等邪教的诱惑。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认识、区分生活中的不同诱惑。只有我们充分地认识了不良诱惑的危害时,我们才会主动去认识、区分哪些属于不良诱惑。不良诱惑都有哪些危害呢!(2)不良诱惑的

    2、危害情境活动二:(教材P53页图文材料)讨论:结合上述漫画和事例,谈一谈它们的危害。(见教材P53页54页教材)读一读:(见教材P54页阅读材料)想一想:“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有哪些危害? (教材P54页) 做一做:请分别拒绝“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设计一条宣传用语。 如:“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赌博恶习危害大 害人害己害国家 远离邪教 珍爱生命 我们知道了不良诱惑的危害,就要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抵制不良诱惑都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呢?(怎样抵制不良诱惑呢?)(板书)2、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情境活动三:(教材P55页材料)弟弟陷入吸毒的泥潭,有哪些方面的原因?我们从哥

    3、俩的事例中得到哪些启示?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素养,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读能力,正确识别真假美丑,不为假象所迷惑,防止上当受骗。(板书)(1)慎交朋友,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情境活动四:(教材P55页下材料)如果遇到下列情况,自己会怎么想?会怎样拒绝?有人约自己在上课时间去录像室看录像。有人邀自己赌博玩乐。好奇心和从众心理是青少年的一种正常心理,但猎奇心和盲目从众却容易使青山年收到不良诱惑的侵蚀,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一些人之所以经受不住不良诱惑,往往是因为受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的驱使。因此,抵制不良诱惑要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在自己心中

    4、筑起一道抵制不良诱惑的坚固长城。(2)克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力情境活动五:(教材P56页下材料)这几位同学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进行抵制?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抵制不良诱惑,要运用法律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与之斗争,以保护自己,净化我们成长的环境,决不能袖手旁观。(3)运用法律等手段与之斗争在不同的情境下,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学会抵制来自生活中的各种不良诱惑,就要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教材P57页的相关链接为我们介绍了一些战胜不良诱惑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相关链接:(见教材P57页链接材料)避开诱惑 学会拒绝 联想后果 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 专时专用 请人监督三、课堂小

    5、结(略)四、课后作业1、“黄、赌、毒”、“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有哪些危害?2、我们应该怎样抵制不良诱惑呢?(教材P55565页) (在资源与学案第37页空白处完成)五、课后记:我们要善于认识、区分生活中的不同诱惑。第二课时(总第13课时)讲授第二框预防违法犯罪 从杜绝不良诱惑做起1、情境导入:(见教材P5758页材料)魏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贫乏、交友不慎、经不住不良诱惑、不能防微杜渐等,由小错误一步一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受到什么启示?(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板书)2、板书框题: 第二框 预防

    6、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二、讲授新课1、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1)什么是法律?法律有何特点?(学生阅读教材,找出概念)法律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 法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二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三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区别违法与犯罪,是法律的基本知识,又是法律对人们行为的禁止性规定,避免违法犯罪是人们行为底底线。违法,指不履行法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包括违反宪法的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等几类,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

    7、法应接受刑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3)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联系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是有联系的,都不同程度地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违法犯罪的青少年大多都是由不良行为开始,发展为一般违法,再由一般违法发一步一步走上犯罪道路的。如,前例中的魏某(教师可用此案例说明)。 因此,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读图:教材P59页本是花季少年你从这幅图

    8、中看出了什么? (认清不良行为的危害,预防违法犯罪。 试一试:“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请你举例说明。过度讲述: 我们不仅要懂得学法、知法的重要性,关键是认识到遵守纪律、防微杜渐的重要性,自觉地遵纪守法。(板书标题)2、遵纪守法,防微杜渐看一看 说一说(教材P59页图文材料)若你遇到漫画中的这些情况,自己会怎么办?有人说“偶尔做一次也没有什么”。谈谈自己的看法?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学受猎奇、盲目从众、讲“哥们儿”义气等不良心理的驱使,不分是非,不坚持原则,而做出了一些糊涂的、看似小事的行为,做了一次,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最后,一步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一些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9、都是从一些不良行为开始的,无论是不良行为还是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犯法犯罪。“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1)要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提问:那么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相关链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0页) (让学生分别划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见教材P60页)在我们周围同学身上存在着哪些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危害?做一做:自己打算怎样帮助他(她)?(2)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青少年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胸怀大志,乐于交往,积极上进,遵纪守法。对于他们,预防犯罪,重要的是要具有防患意识。只有防微杜渐,

    10、才能防患于未然。因此,我们青少年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以使自己健康地成长。查一查:查阅有关法规,了解以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实施哪8种犯罪会受到刑事制裁,以满16周岁的人对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以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以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以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上述法律规定说明

    11、,即使不满16周岁,犯上述8种罪也要受到法律的严惩。三、课堂小结 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四、作业完成资源与学案第十五课练习一般违法与犯罪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因此,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第十六 课撑起法律保护伞第一课时(总第14课时)讲授第一框撑起法律保护伞1、导入语: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国家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但是在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

    12、来保护我们。2、板书课题:第十六课 撑起法律保护伞板书框题: 第一框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情境或动一:(见教材P62页)我们受到来自于哪些方面的保护? (见教材)我们为什么会受到特殊保护?(我们是特殊的群体,应该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我们特殊在哪儿呢?,因为我们是未成年人。而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与特殊的保护。1、我们需要特殊保护(必要性)(1)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的必要性未成年人的含义 我国法律规定,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在这里,未成年人包括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婴儿、幼儿、儿童、少年和未满18周岁的青年。我们也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特点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

    13、要时期,思维活跃,乐于交往,求知欲和好奇心强。但未成年人也有着与成年人无法相比的不足之处。一是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不成熟,辨别能力不强;二是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这足以说明未成年人是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的群体。名言:儿童和少年的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他们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因此,社会有责任保护他们。 马克思在社会上,未成年人是一个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的群体由于未成年学生的年龄小,备受家长、老师、的爱护,生活的幸福、美满,可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这些弱点。缺乏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差。(见教材P63页)以上种种情况充分说明,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2)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

    14、予特殊保护的重要性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中华民族的希望,这正是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的重要性所在。情境或动二:当唱起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这首歌曲时,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是党和国家的希望,中华民族的希望,其健康成长关系重大,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所以需要法律给予特殊关注。(见教材P64页)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2、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重要性)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国宪法、刑

    15、法、民法通则、婚姻法、义务教育法(板书)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情境或动三:(见教材P65页)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学校、社会、家庭、法律的保护)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我们享有受教育权利?老师是怎样关心教育我们成长的?家庭是养育我们的地方,我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健康品格的培养,个人学业的发展等,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因此,我国义务教育法专门规定了家庭在保护未成年人中的责任。(1)家庭保护的含义 家庭保护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文成年人的抚养、监护和教育的义务和职责,以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

    16、,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适宜的家庭环境。上例中哪些表明的是家庭保护?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园地,我们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的保护。为此,义务教育法专门规定了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中的责任。(2)学校保护的含义学校保护是指有关的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学生和幼儿园儿童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的保护。社会是我们生活的广阔空间,社会各界能否肩负起各自的保护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健康成长。(3)社会保护的含义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即要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陕西省乾县大墙乡的西小章小学,

    17、校方一个学期除了向每位学生收取135元的书本费、杂费、报名费以外,还要收订报费、药费、考试费,并为乡里代收每年50元的“普九费”。100多名学生因缴不起或不愿缴“普九费”而退学。学校的这种做法错在哪里?如果你是该校的一名因缴不起“普九费”而被迫退学的失学儿童,你该怎么办?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学校由于乱收费,致使大批学生因缴不起“普九费”而辍学,严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作为受害学生,应该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合法权利。(4)司法保护的含义司法保护是使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保护。司法保护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行政部门等执法机关通过履行职责

    18、,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一种专门保护措施。(见教材P67页)1、阅读链接内容。2、漫画表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什么保护?(司法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司法保护中的第四十二条规定: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见教材P68页案例)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法律给予了哪些特殊的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章司法保护:三、课堂小结(略)资源与学案P41页:“我的收获” (一)我的判断与选择(16

    19、)题(二)我的观察与思考(7)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两部专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第二课时(总第15课时)讲授第二框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保护,只能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而要真正收到良好效果,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自身的努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1、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情景活动一:(见教材P68页)列举: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能受到哪些侵害?我们该如何应对?(一是

    20、寻求法律保护;二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以上事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未成年人有可能遇到来自各方面的伤害,因此我们应当明确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并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下面我们就介绍在两种情况下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1) 根据受侵害的性质和程度采取相应得应对方法和途径(按教材P69页第一段教材讲述)(见教材P69页材料)自己怎样看待小凯的行为?(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 (教师可以按照教材P6970页讲述,让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9页漫画说明,并板书标题如下)(2)当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可采取机制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要用智慧保护自己 刚才我们

    21、提到了“正当防卫”,那么什么是“正当防卫”呢?关于正当防卫。(见教材P70页链接材料)(3)自我保护的其他方法由于生活的复杂性,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伤害。只有了解和掌握各种情况下自我保护的方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见教材P70页材料)面对可能遇到的不法侵害,还有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述)(指导学生阅读链接材料,教师适当讲解)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1)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见教材P7172页材料)齐某通过什么方式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齐某的姓名权和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后,通过法律手段向人民法院起诉,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

    22、护)谭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对比上述两个案例,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谭某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后,没有通过法律途径,而是采取非法“私了”手段,结果不仅没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成为被告。(启示:以上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拿起法律武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部援助等。诉讼途径即打官司,细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板书)三种。不同类型的案件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人民法院是我们国家的审判机关(板书),打官司要到法院。(见教材P72页材料)读一读,

    23、想一想: 赵方在自己的抚养权和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他是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14岁的赵方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调解、提起诉讼、申请法律援助的方式,使自己的抚养教育费用得到了解决,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遇到需要维权的问题时,首先要知道给予、提供法律帮助和服务的机构有哪些,然后再考虑通过哪些途径解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正常情况下是先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比如调解);当非诉讼途径我发解决时,就要考虑通过打官司到人民法院起诉;当起诉遇到经济困难时,就可以到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板书:律师事务所 公证处 法律服务所(指导学生读图P73页

    24、)非诉讼途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3页第二段)诉讼途径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3页第三段)申请法律援助 相关链接:(见教材P74页链接材料)四、作业 详见资源与学案现实生活中,同样是受到非法侵害,有的人利用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的人一味地忍气吞声、委曲求全,或感情用事,采取了以牙还牙的非法、报复手段,或通过非法途径与对方“私了”,这些做法不仅没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反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甚至使自己触犯法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第八单元 分辨是非 对自己负责本单元包括第十七、十八课内容,计划用7课时授完。第十七课 看社会 辨是非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第二框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25、。“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计划用三课时授完,一框一课时;辅导练习一课时。第一课时(总第20课时)讲授第一框生活中有是非善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语: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绚丽多彩的,又是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往往交织在一起。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该怎样判断、辨别呢?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又应怎样做出怎样的选择呢?当我们学完了本单元后,将会对这些问题做出正确的答案。 第十七课 看社会 辨是非 第一框 生活中有是非善恶1、生活中的是非善恶(1)感受体验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感知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26、(见教材P80、81页)(大屏幕展示) 请你来分辨:上述行为,属于真、善、美的是:镜头一、镜头四属于假、恶、丑的是:镜头二、镜头三 观察周围的社会,列举:(见教材P81页材料)体现真、善、美的现象:护送过马路的老人、孩子;义务献血;拾金不昧;捐助贫困地区;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助残扶贫等,奉公守法、主动缴纳税款、爱护公共财物等。体现假、恶、丑的现象:仗势欺人、以大欺小;肆意践踏草坪,故意损毁公共设施、污损洁净的墙壁、在文物古迹上刻字、留言;非法侵占他人财物、偷逃税款;假公济私、收受贿赂;损公肥私等。教师赠言: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只要我们留意,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27、2)真、善、美的关系(学生阅读相关链接材料后教师讲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美”与“真”和“善”是联系在一起的,美以真为前提,以善为基础。只有与真和善连在一起的事物才是美的。2、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1)真、善、美对生活的积极影响感悟真善美(见教材批82页材料)(大屏幕展示) 回想一下,自己有过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经历吗?感受如何? 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讨论他们的事迹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指导学生初步总结出真、善、美对社会和个人的积极影响)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人们对高尚的人格有着积极的向往和追求,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先进人物和集体的事迹表现为倾慕和赞扬,因而这些先进模范们的先进事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