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21053911       资源大小:98.34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二氧化碳氢氧化钡溶液通入到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后过滤、干燥H2OH2O2MnO2加入适量二氧化锰,过滤铜粉碳粉空气灼烧NaClNa2CO3稀盐酸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答案】C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A、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钡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不反应,然后通过干燥除掉溶液中带入的水分,可得一氧化碳,选项正确;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过滤后液体只有水,选项

    2、正确;C、在空气中灼烧时,铜和碳都会与氧气发生反应,选项错误;D、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得溶液是氯化钠和氯化氢的混合溶液,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钠晶体,选项正确。故选C。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CO2(CO)点燃N2(CO)通入灼热的氧化铜NaNO3溶液(NaCl)过量硝酸银溶液、过滤MnO2(KCI)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答案】DA、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方法错误;B、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又引进了新的杂质,方法错误;C、加入过量硝酸银溶液又引进了新的杂质,方法错误;D、二氧

    3、化锰不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提纯二氧化锰,方法正确。D。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混合物除杂试剂与方法烧碱溶液中混有少量熟石灰适量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铜加入足量铁屑,充分搅拌后过滤A、熟石灰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向混有少量熟石灰的烧碱溶液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杂质熟石灰,而不引入新的杂质,故不符合题意;B、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向混有少量硫酸铜的硫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

    4、氢氧化钠溶液,能够除去杂质硫酸铜,而不引入新的杂质,故不符合题意;C、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将混有碳酸钙的氧化钙固体加入足量的水中,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符合题意;D、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铜和氯化亚铁,向混有少量氯化铜的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铁屑,充分搅拌后过滤,能够除去杂质氯化铜,而不引入新的杂质,故不符合题意。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使用的方法错误的是ACO2(CO):足量的碳、 高温BN2 (O2) :通过足量的红磷CCaO(CaCO3) :高温煅烧DNaCl (Na2CO3) :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答案】A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

    5、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A. CO不与碳反应,二氧化碳会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氧气与磷反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为固体小颗粒,没有带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 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高温煅烧能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 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但过量的稀盐酸通过蒸发除去,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点睛】物质的

    6、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KCl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加热CO2COCaCO3NaNO3溶液NaOH溶液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过滤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除去了杂质氯酸钾,但二氧化锰与氯化钾混合在一起,会引入新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B、混合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较低时一氧化碳不会发生燃烧,不能除去气体中的一氧化碳,选项错误;C、碳酸钠溶

    7、于水,而碳酸钙不溶于水,除去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钙,通过溶解、过滤可以除去碳酸钙,然后再蒸发结晶得到纯净的碳酸钠,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D、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会引入新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故选C。除杂的原则:1、不能引入新杂质;2、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发生反应;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7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正确的是选择所用试剂 CaON2O2灼热CuOFeCl2溶液CuCl2铁粉NaOH固体A、稀盐酸既能与杂质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也能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会将

    8、欲保留的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B、氧气不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氧化铜,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C、铁粉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能将杂质转化为欲保留的物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D、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氢氧化钠固体具有潮解的性质,能够吸收一氧化碳中的水分,能够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分,选项正确,故选CD。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所含杂质除杂质的方法通过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KCl溶液CuSO4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CuFe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CaO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9、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uSO4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Fe能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水,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D。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试

    10、剂除杂质时,至少满足两个条件: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KC1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CaCl2溶液加入过量的CaCO3粉末,过滤Ca(OH)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A、KC1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A正确;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C、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

    11、;D、Ca(OH)2能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10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括号内的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滴加足量的硫酸铜溶液铜粉(铁粉)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依次通过盛有石灰水、浓硫酸的洗气瓶氯化钠溶液(氯化钙)向其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过滤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引入了硫酸钠杂质,故A不正确;B、铁粉与足

    12、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B正确;C、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较弱,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石灰水、浓硫酸的洗气瓶不能除去杂质,故C不正确;D、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除杂条件:11下列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所用的试剂或方法合理的是实验目的所用试剂或方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蒸发结晶除去铁钉表面的锈斑长时间浸在稀盐酸中区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灼烧,闻气味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品尝A、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可以使用过滤后再蒸发结晶的方法,故错误;B、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浸泡在稀盐酸中,不仅能除去铁锈,还

    13、能将铁反应掉,故错误;C、棉纤维灼烧有烧纸的气味,而羊毛灼烧有烧纸的气味,具有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正确;D、实验室内禁止品尝药品的味道,故错误。12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除杂试剂分离方法Ca(OH)2(CaCO3)盐酸溶解、过滤NaCl(Na2SO4)过量BaCl2溶液过滤KCl(MnO2)溶解、过滤、洗涤、干燥H2(HCl)洗气A. 氢氧化钙中混有碳酸钙,加入盐酸,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钙也会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符合题意;B. 氯化钠中混有硫酸钠,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但是引入了新杂质

    14、氯化钡,不符合题意;C. 氯化钾中混有二氧化锰,先加水溶解,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过滤,得到的固体时二氧化锰,滤液是氯化钾溶液,再经过蒸发结晶即可得到氯化钾晶体,不符合题意;D. 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气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即可得到纯净的氢气,符合题意。13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除去方法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加无水硫酸铜固体,过滤缓缓通过灼热的铜丝网NaCl 溶液Na2SO4加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并过滤A、 氯化钾可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加水溶解、过滤,除去氯化钾,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不符合

    15、题意;B、无水硫酸铜吸收水,但同时硫酸铜溶液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除去了原物质,符合题意;C、氧气可以和灼热的铜网反应,变成黑色的固体氧化铜,氮气与铜不反应,不符合题意;D、适量的氯化钡可以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硫酸钡,不符合题意。除杂选择试剂的原则是: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不能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繁(整个过程不繁琐)。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氧化钙碳酸钙无Ag足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水蒸气足量生石灰通过盛生石灰的干燥管适量A、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

    16、,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正确;B、Fe能与足量的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铜,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的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D、KCl和溶液均能与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故选A。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5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为杂质),所用试剂及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一组是项目所用试

    17、剂及主要实验操作CO(CO2)通过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后,干燥Fe粉(Cu粉)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Na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K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NaOH固体(NaCl固体)充分加热A、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生碳酸钠溶液,但一氧化碳不能与其他反应,洗气后,干燥,只剩一氧化碳气体;故选项正确;B、铁能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有效成分铁粉被除去;故选项错误;C、氯化钙能与碳酸钾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溶液中引入新杂质:氯化钾;D、氯化钠受热后不发生化学反应,充分加热不能除去氯化钠;A。二、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

    18、6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一定没有_;(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答案】NaOH 、CaCO3 CuSO4 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 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

    19、题。(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2)测定滤液的pH大于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故答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17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实验一:探究固体的组成(1)向固体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产生的气体是_。(2)生

    20、成白色滤渣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原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实验二:进一步探究固体中是否含氯化钠得出结论:原固体中一定含NaCl。(4)试剂X是_。(5)滤液C中除含Fe(NO3)3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_。【答案】CO2 Ba(NO3)2+MgSO4=BaSO4+Mg(NO3)2 Na2SO4 Ba(NO3)2 HNO3、NaNO3、Mg(NO3)2、Ba(NO3)2 实验一根据白色固体中加过量的稀硝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有碳酸钠;根据向无色无色溶液加过量硫酸镁有白色滤渣生成可知,原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钡,一定没有硫酸钠。(1)根据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向固体样品中加入

    21、过量稀硝酸,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钡,氢氧化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所以白色滤渣甲是硝酸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的硫酸钡,化学方程式为:Ba(NO3)2+MgSO4=BaSO4+Mg(NO3)2;(3)在原白色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硝酸得到无色溶液,通过以上推断可知原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钡,所以一定不含硫酸钠;实验二(4)滤液A中含有硫酸镁,硫酸根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会干扰氯离子的检验,所以要向滤液A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向滤液B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含有氯化钠;(5)固体样品中加入的是过量稀硝酸,滤液C中一定有硝

    22、酸;碳酸钠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所以滤液C中一定硝酸钠;无色滤液中加入硝酸铁,整个过程中没有和其他物质反应,所以滤液C中一定有硝酸铁;硫酸镁和过量的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镁所以滤液C中一定含有硝酸镁和过量的硝酸钡。18在上图有关物质转化关系中,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B为最常见的酸,D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G为蓝色不溶物。图中“”表示相连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表示由两种物质可制得另外两种物质。试回答下列问题:(1)C物质的化学式为_(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3)A物质所属类别为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答案】CuO 复分解反应 碱 试题分析:有题中的叙述可知

    23、,D为水;B为酸;A为碱、C为氧化铜;E为盐;F为可溶性硫酸盐;G为氢氧化铜;故(1)C物质的化学式为CuO(2)化学反应为碱和盐的反应,故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A物质所属类别为碱类物质。考点:物质的推断与转化19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42-、Cl-中的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取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另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3)溶液中可能

    24、存在的离子是_。【答案】Cu2+、SO42- Ba2+ Na+、Cl- 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步骤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一定不含Ba2+;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步骤中取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但步骤加入BaCl2溶液后引入了Cl-,所以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l-;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步骤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由上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无法得出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Na+,则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Na+。(1)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u2+、SO42-。(2)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化学溶液的除杂分离和提纯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