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复习.docx

    • 资源ID:24418429       资源大小:47.79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复习.docx

    1、七年级复习第三、六单元期末复习题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烙饼( ) 归省( ) 行辈( ) 蕴藻( ) 撺掇( ) 不惮( ) 秫秸( ) 凫水( ) 旺相 ( ) 棹船( )茶峒人( ) 老鹳河( ) 玉米糁儿( ) 涿州( ) 腌渍( ) 干涸 ( ) 咫尺( ) 御聘 ( ) 称职 ( ) 宫阙 ( ) 低绮户 ( )佞臣( )陛下( ) 爵士( )骇人听闻 ( ) cu着吃( ) shn间 ( ) ypn ( ) zhu素手( ) wi蓝( ) r( )眼 x( )叨 家jin( ) 纠g( ) 机zh ( )mm不语 ( ) b( )箕 sh( )守 h(

    2、 )家团聚 和x( )qing( )楼玉宇 tu沫 ( )2、填字成词。( )民同乐 ( )心( )目 邪( )鬼( ) ( )老还( )( )( )玉宇 ( )欢( )合 阴( )圆( )天( )海( ) ( )( )百川 无( )则( ) 物( )天( ) 人( )地( ) ( )出( )外 感人( )( ) 近在( )( ) 不可( )( ) 随声附( ) 全( )精力 ( )人听闻 情不自( ) 精妙绝( )3.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B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一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

    3、好戏了。 C炒的东西可多了,花生啊、瓜子啊、玉米花儿啊;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D天地杆上贴一张红纸:“姜太公在此”。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突如其来的大海啸让毫无防备的海边居民措手不及,导致约30万人丧生。B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民营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C西子湖畔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外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秀美的湖光山色。 D目前,全国各地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众多购房者叹为观止。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全部是公共的。 B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 C小小子

    4、儿虽然允许走动,却不能在外边大小便,防止免得冲撞了神明。D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让船向前划去。 6.下面加点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树栖鸦(鸟停在树上) 湿桂花(打湿) 玉宇(屋檐,引申为房屋) B达旦(早晨) 月明人尽望(全,都) 不胜寒(承受不了) C把酒(持,端) 但愿人长久(但是) 兼怀子由(加之,加上) D琼楼(美玉) 此事古难全(齐备) 共婵娟(古代的美女名)。7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按先后顺序订正在方格中 踊跃 竞赛 装模作样 赏心悦目 此起彼服 与民同乐伶俐 官阕 色彩缤纷 正作精神 呐喊助威 宛转悠扬 错别字订正8、 下列文学常识解

    5、说有误的一项是( )A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B 端午日的作者是现代作家沈从文,其代表作是小说边城。C刘绍棠是当代作家,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乡土文学”。D 艾青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我国现代诗人,其代表诗作是大堰河我的保姆。9、在诗句的后面写出所涉及的历史人物、风俗或传统节日。4分(1)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4)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10、将下面一段话按顺序衔接起来。(以

    6、序号标示)3分(1)由于依荷生长的时节跟端午节遇上,荷叶便当上包裹粽子的好材料。(2)长大了,这个感觉没有了。(3)但与其说它是裹粽的好材料,不如说它是一个重要的调味项目。(4)之后每看到荷塘上的荷叶,总会想起母亲亲手包的荷叶粽。(5)小时候,其实最害怕走近荷塘旁,总觉得遍布荷叶的荷塘幽深深的,多看两眼,简直毛孔直竖。_11.根据提示补写句子或填写课文原句。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_,_,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社戏)今夜月明人尽望,_?(十五夜望月)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对人们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请你写出两句咏月的诗句(连续的两句):_;_。

    7、 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无法相见原因的诗句是 , 。诗中描写织女生活场景的是: , 。表现两人深情厚意的诗句是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托无限离愁的是: , 。于景物中包含漂泊、离别之恨的 , 。 天上的街市中实写并使用联想的诗句是 , 。 , 。通过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来寄托自己美好理想的诗句是: , 。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 。b、青山有幸埋忠骨, 。c、海纳百川, ;壁立千仞, 12语文实践活动。(1)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湖水涨满,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_(2)班委

    8、会希望每位同学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发一条短信,某同学这样写道:五月初五送您一个粽子,含量成分:100%纯关心;配料:甜蜜十快乐十感激=真诚祝福;保质期:永远! 你能说说这条短信的妙处吗? _(3)张晖同学经常不上课,到校外去打电脑游戏,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该怎样劝说他呢?作为同学的你对他说:“张晖,_。(4)韩国也有端午节。据报道,韩国早就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作为他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中国学者深表忧虑,也向政府建议,尽快提出申请,把端午节作为我国独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假如让你代表中国提出几点理由,你的理由是什么?_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完成下列各题题。 独在

    9、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3这首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_14“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最能表现客中思乡的名句,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_15后人评价“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两句诗使全诗“曲折有致,出乎常情”,对这一评价请简要阐述你的鉴赏体会。(二)阅读社戏,完成下列各题题。(1)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似乎听到

    10、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甲)、(乙)、使我的心也(丙)然而又(丁)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6.春夜出航,充满诗情画意,作者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试以第一段文字为例进行具体分析。_(1分)_(1分)_(1分)_(1分)17.第二段文字空格甲、乙、丙、丁处的恰当词语依次是: (1分)A宛转 悠扬 兴奋 沉静 B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C修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D悠扬 宛转 兴奋 沉静 18.第二段文字中的“他”指代_,“豆麦蕴藻之香”是对前面“_”的照应。(每空1分,共2分)19.文中画横线的“似乎”、“或者”、“也许”、“

    11、大概”是哪类词?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分) _20.“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中的“朦胧”本是 词,此处作 词,意思是 (1分)21.“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 (1分)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清香 B.朦胧的月光C.夹杂清香的水气 D.宛转、悠扬的横笛声2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山是不动的,动的是船,这种写作手法是运用 的修辞方法,化静为动,其作用是: A.表现水乡夜晚的自然景色 B.写出孩子们的恐惧心理 C.写出我在夜晚的胆怯的心情 D.衬托船行的迅速和“我”的急切心

    12、情23.对“然而又自失起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B.感到失去了自己。 C.被美丽的夜景所陶醉而出神 D.又想起了白天没去看戏的不愉快。24.所选语段的意思是: (1分) A.描写了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B.描写了丰收在望的景象,歌颂农民的辛勤工作。C.写船行的速度快以及看戏前的急切心情,表现了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D.写美丽的夜景,用来衬托船行得快,表现了农家孩子划船的技术高。 (2)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

    13、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会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一发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

    14、。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25、本选段写了两件事,即:_,_。26、阅读第一段,用横线出表现船速快的句子。27、“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有何表达作用?_28、品味句子。用“这句话美在”开头,写一两句话。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_29、“偷罗汉豆”的情节是由那句话引出来的?_30、你喜欢同文中的一群孩子交朋友吗?为什么?_31、你对一群孩子偷豆的行为怎么看?(三)阅读给美丽做道加法就像平静的湖面落下一枚银币,突然的声响,惹得满教室的花朵晃动起来。靠窗那排坐在最后的同学,弄碎了一块小镜子。这

    15、是上午的第二节课,老师的讲述已停下来,同学们正进行课堂练习。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进来,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在教室的课桌间来回踱步,看长长短短的七排秀发及秀发下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捕捉沙沙的写字声合成的音乐,男老师感觉到自己好像一位农民在田间小憩,擦汗的同时聆听着庄稼的拔节之声。一个小姑娘心爱的小镜子摔坏了。教室里低低地有了议论:“臭美!扮啥酷呀!”“上课怎么能照镜子?”“活该受批评了。”“看老师怎么办?”老师没有言语,他有意无意地听着同学们的每一句议论。这些女孩子呀,全是十五六岁年龄,作为旅游职中的新生,脸蛋身材口齿当初都曾经过精心挑选,一笔甜爽爽的,开了口了如一巢出窝的小鸟,三五分

    16、钟是静不下来的。男老师的心里笑着,他知道她们在等讲台上的反应。其实,开始练习后不久,老师就看见那位同学悄悄摸出了小镜子。他看到她将镜片偷偷压在作业本下,写几笔作业就照一照。借着阳光,一只蝴蝶形的淡黄色的发夹舞动在她的前额,花季的脸真是漂亮。男老师想提醒她,但一时没有想好合适的话,现在经同学一催化,他忽然有了一种灵感。他微笑着先开口问了一个物理问题。“请说说平面镜的作用。”“有反射作用。”这很简单,全班56个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啊,”老师说,“同学们,几分钟前,我们教室里56位同学变成了57朵花,有一个同学借镜子反射出一朵;但是,镜中的花是虚的,镜片只能反射美丽,并不能增加美丽。要增加美丽或

    17、者让美丽面对岁月风霜的一笔笔减数,还是保持总数不变,我们惟一的办法是从另一方面给它再一笔笔添上加数。这加数是指,我们一次次做进步的努力,一次次为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或者,一次次向我们的周围伸出自己的手而此刻,对坐在教室里的你来说,帮助你增加美丽的是你桌上的书本。”再也没有任何声音,一池吹皱的春水再度平静。当天晚自习时,照镜的女孩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句话给美丽做道加法。32根据上下文,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有初冬的阳光从窗外_(漏、挤、涌)进来,_(流淌、洒满、普照)在摊开着的课本上的字里行间。理由:_33根据上下文语境解释下面词语。A小憩:_B酷:_34文中运用“

    18、亮晶晶的112粒黑葡萄”的写法有什么意义?答:_35文中“反射美丽”与“增加美丽”,其中两个“美丽”含义是否相同?请说出理由。答:_36你认为文中的男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学生对他的教育方法会持什么态度?答:_37根据你的理解,本文题目“给美丽做道加法”的深刻含义是_(四)阅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回答问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高处不胜寒( ) 把酒问青天( )起舞弄

    19、清影( ) 千里共婵娟( )39以下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写诗人对亲人的怀念,因此,整首词充满了伤感压抑的情调。B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像,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作者寓哲理于抒情之中。C词中把“天”与“月”人格化了。创造了一种神话般的境界。D“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转”“低”,以月光变化表示夜已深,“无眠”表示想念亲人,难以入睡,由此引出下面“何事”一问。40.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上片表达作者内心矛盾的诗句是_;下片直接描写月光的诗句是_。24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的人生感慨,谈谈自己的看法。_(五)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

    20、2-14题。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日:“请尜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日:“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日:“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至者三。 【注释】涓人:此指亲近的侍臣。 安事:怎么买。 捐:舍弃。 期年:满一年。 4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反以报君( ) (2)所求者生马( ) (3)必以王为能市马( ) (4)马今至矣( ) 4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马至者三。 _43从千金买马这个故事中你得到哪些启示?请作简要回答

    21、。 _(六)阅读七颗钻石,回答下列问题。44本文的体裁是: ,作者是 国伟大作家 ,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等。(2分)45为什么小姑娘只给“一点”水给小狗呢?(2分) 46哪些语句写出了小姑娘对水的渴望?从文中找出来。(2分) 47段中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变化呢?(3分) 48.试对小姑娘以为“水一定都洒了”的心理变化过程作一具体描写。(3分) (七)阅读皇帝的新装,回答下列问题。(一)这样,皇帝就在那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

    22、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49用曲线画出人们争着赞美皇帝新装的原因。50作者让一个小孩子第一个说出真话,表明这个孩子( )A不懂

    23、事,破坏了游行大典的隆重气氛。B观察力强,具有分析能力。C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无私无畏。D太傻太笨,太愚蠢。51对上文第三、四两段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A爸爸对自己儿子的表现非常满意,认为他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B大家认为这孩子说的是真话,所以他们也不甘落后,把真话更快地传播开去。C这些老百姓太势利,把说真话的责任全推给小孩子,他们也和大臣们一样虚伪。D老百姓怕别人说自己愚蠢,而又想把真话传播开去,所以他们只是“私自低声传播”,并推说这话是小孩子说的。52“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这句话说明( )A皇帝不相信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B皇帝和百姓们一样,开始觉悟了。C皇帝外强中干,害怕老百姓说的话是真的。D皇帝内心空虚和恐慌,因此他“有点儿发抖”,同时他虽意识到上了当,但仍没有觉悟,“似乎”一词便形象地提示了这一点。53对“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皇帝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慌,而故意做出来的。B皇帝想把游行大典举行完。C皇帝为自己一下子辨别出这么多愚蠢的人而骄傲。D皇帝坚持认为自己的衣服很美丽,是有奇怪的特性的。54这段文字在描写人物时,用了_描写、_描写和_描写等方法。55.以“为了_的微笑”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在“_”填上适当的词语。(如:妈妈、爸爸、奶奶、老师)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