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

    • 资源ID:29037304       资源大小:26.8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

    1、大道之行也教案大道之行也教案 大道之行也教案设计者:08级汉语言文学二班王迪 学号:201400100142一、 课程名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教材大道之行也。二、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翻译课文并积累一些重要的文言词语。感知文意,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朗读并默写课文。2、 能力目标:重视诵读,提高朗读能力。理清文章脉络和层次,了解体会孔子大同社会思想意义。联系实际及其他作品,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习古人大胆追求理想的精神,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三、 教学重点:1、 反复诵读,提高朗读能力。2、 把握“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理解其思想意义。四、 教学难点:1、练习

    2、作品桃花源记,引导学生思考,两篇文章所描绘的社会生活,有无相似之处。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社会理想实现了吗?现在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吗?”。五、 教学方法:1、朗读感知法:任何一篇文章,学生首先要学会的是朗读,通过多次朗读才能更好的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次朗读,营造浓浓的学习氛围。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可先让学生们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对于一些难点重点,老师可以稍作点拨,从而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3、比较阅读法:与以前学过的桃花源记作比较,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题实质。4、探究创新法:在最后设置一些开放性质的题目,引导学生放飞思想,自主

    3、思考探究,敢于异想天开。六、 教具准备:多媒体。七、 课时安排:一课时。八、 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大家对那个美妙的世界还记得吗?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中,没有争斗,没有纷争,每个人都相处融洽。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对这样的社会进行论述,并把这样的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介绍课文出处及写作背景。1、出处: 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2、 写作背景

    4、:本文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里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原文此前还有一段文字记述孔子说这番话的来由,照录如下: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乘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这番言论。、诵读文章,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并让学生在文中画出不认识或难懂的字词。2、学生自读,并借助工具书、注释,初步理解文意。3、老师重点提示一些难解、重点的字词,如下:大道之也:施行。选贤能:通“举”。讲信睦:培养。故人

    5、不独亲其亲:故:所以;独:单独;亲:以为亲。皆有所养:供养。男有:职分职业。货其弃于地也:憎恶。不必于己:私藏。谋闭而不:发生。盗窃乱贼而不作:乱:造反;贼:害人;作:兴起。故外户而不: 用门闩插门。4、通过上面自读和老师指出重点,找同学来试着翻译一下课文。5、具体指导朗读:理清文章思路:提问:全文文字,共五句话,根据文意可以分为几层?学生回答:分为三层,第一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概述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第二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必为已。”详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层:“是故谋闭而不兴.是为大同。”总结全文。分层指导朗读: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

    6、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内涵;“天下” 三句用并列语气读。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四组,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 有、讨论研读课文:设计几个问题:1、“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作出解释。明确:“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大家的,不属于任何个人;“选贤与能”是指选拔品德高尚的人,担任社会职务;“讲信修睦”是说社会成员应该建立好的关系,讲究诚信,崇尚和睦,远离纷争。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学生明确:课文第二段有三句话,可能是从三个方面。老师指导:可归纳为三个方面:满足生存需要,人人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不独亲其亲,不独

    7、子其子”,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老有所终,幼有所长”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和安排;“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特别需要关心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满足发展的需要,人人都能安居乐业。“有分”就是有稳定的工作;“有归”就是有和乐的家庭。满足精神愉悦的需要,货尽其力,人尽其力。“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是说要珍惜劳动产品,但无自私自利之心;“力恶其不出力身也,不必为己”人们在共同劳动时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心竭力工作,把共同劳动看作是分享快乐。3、任何理想和想象都是根植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明确:文中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

    8、方式,拿现实社会和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作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安定、和平的局面。而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动荡不安、尔虞我诈、盗贼横行、混乱不堪。、比较阅读: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比较,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大同“社会与那个“世外桃源”有无相似之处。、探究式思维训练:让学生思考一下问题:1、孔子“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现在的中国是“大同”社会吗?2、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怎样的?以上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九: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先人为我们描绘的“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快乐而幸福的生活着。尽管这个理想在当时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来,许多进步思想家和改革家却都在追逐这个美好的梦。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齐心协力,为实现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而加倍努力!十、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完成下列练习:解释下列画横线的词语: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翻译下列句子:a: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b: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c: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写一段文字,描述你理想中的未来社会。


    注意事项

    本文(大道之行也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