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阶段性测试.docx

    • 资源ID:30671144       资源大小:604.75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阶段性测试.docx

    1、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阶段性测试2012年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阶段性测试(三)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硫化钠晶体中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 标准状况下,将22.4L SO2溶于足量水中,所得溶液中含有个SO2分子C. 配制0.1mol L-1的硫酸时,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含一定量水的容量瓶中D. 熔融的硫酸氢钠中阴、阳离子数目一样多8.下列各组物质中,各有一种同分异构体所含的氢原子均处于同一环境,它们可能是A. B.C. D.10.25 0C 1. 01 XlO5 :Pa条件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某物质水溶液的PH7,则该物质一定是碱或强碱弱酸盐B.已知,则在0.1m

    2、olL-1的AlCl3溶液中,Ag+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可达到C. 0. 2 mol L-1的盐酸与等体积的Ba( 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 1D. pH =5. 6的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11.载人空间站中,要求分离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同时提供氧气。某电化学装置利用太阳能转化的电能可以实现上述要求,同时还有燃料氧化碳的生成,该电化学装置中得电子的电极发生的反应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上述电化学装置相当于电解池B. 上述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为C. 反应结束后该电化学装置中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D. 失电子的电极发生的反应是13.短周期元素X、Y、Z、W的部分信息如下

    3、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制备Z的单质,可电解X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熔融物,也可电解Z与W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B. 元素Z与元素W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W3C. Z与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反应放出氢气D. W的单质能与X的一种氢化物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2012年湖南省高考仿真模拟卷一7. (原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B与互为同素异形体C标准状况下,16 g 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为6.021023个D常温常压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1NA8(原创) 2,3-二甲基丁烷的一氯代物

    4、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1种 B.2种 C. 3种 D.4种9(原创)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反应B丙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lCH3CH=CH2的反应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D乙烯与HCl气体反应生成一氯乙烷10(原创) 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 A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 BpH=2的一元酸和pH=12的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OH-= H+ C 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中和pH、体积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所消耗Na0H溶液的体积前者小于后者 D0.1 molL-1 C

    5、H3COONa溶液和0.1 molL-1 CH3COOH溶液混合后溶液PHc(Na+) c(CH3COOH) c(H+) c(OH-)3Zn + 2K2FeO4 + 8H2O 3Zn(OH)2 + 2Fe(OH)3 + 4KOH11(改编) 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OH)3 3e + 5 OH = FeO + 4H2O B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酸性,负极为铁,正极为K2FeO4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mol K2FeO4被还原D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减弱

    6、12(原创)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B将氧化亚铁和过量稀硝酸混合:FeO + 2H+ = Fe2+ + H2O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2H+ + Cl + ClOD过量Na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13(原创) 在一定温度下,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a mol A和b mol B,发生反应: A(g)+2B(g)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n mol C。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再充入少量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K值不变 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

    7、的压强之比为(a+b):(a+b-) C当2v正(A)=v逆(B)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充入惰性气体(如Ar),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012年宁夏自治区精品模拟卷3pH3的二元弱酸溶液与V 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溶液的总体积为2V L B溶液中C溶液中 D溶液中5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25,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 的溶液中:Na+、NH4+、I-、NO3- 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K+、Na+、Cl-、CO32- C在NaHCO3溶液中:K+、Na+ 、SO42-、AlO2-D常温下

    8、,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Ba2+、Ca2+、Cl-、NO3-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增大BAgCl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Ag(aq)Cl(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 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CAgCl悬浊液中加入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sp(AgCl)Ksp(AgI)D硬水中含有较多的Ca2、Mg2、HCO、SO,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 Ca2、Mg2东北三校(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2012届第二次模拟8化学式为C6H12的烃分子有

    9、多种同分异构体,对于其中主链为4个碳原子、只有一个支链的烯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烃的名称:2乙基l丁烯 B该烃与氢气加成得到的烷烃的名称:3甲基戊烷 C该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不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该烃能在一定条件下与HCl加成,得到两种卤代烃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 B1 L 0.5 mol/L稀硫酸与l L l mol/LNaOH溶液反应放出57.3kJ的热,则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2SO4(aq)+2NaOH(aq)=Na2SO

    10、4(aq)+2H2O(1) H= 114.6 kJmolC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正极):2H2O+O24e=4OHD氢氧化铁沉淀可被氢溴酸溶解:2Fe(OH)3+6H+2Br=2Fe2+Br2+6H2O11在某稀溶液中含4mol KNO3和2.5mol H2SO4,向其中加入l.5molFe粉,充分反应后产生的NO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A36L B28L C22.4L D11.2L12化学中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 A图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使用催化剂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图表示压强对反应2A(g)+B(g)=3C(g)+D(s)的影响,且甲的

    11、压强大 C图电镀时,铜片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 D图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外加保护膜的细铁棒做笔在滤纸上写字显红色13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与C,B与D分别同主族,A与B同周期。同周期的元素形成的单质之问可以置换,A与C的单质也可置换。关于四种元素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与C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低:AC BA、B、C、D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态 CC、B的单质可从D的盐溶液中置换出D的单质 DA、B、C、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DCBA平顶山许昌新乡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7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Na2O、Na2O2组

    12、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B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SiO2 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8实验室欲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考虑来源于水电离的离子)的溶液,且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为1mol/L,能达到此目的的是AMg2、K、SO42、NO3 BBa2、Mg2、SO42、ClCClO、I、K、Na DH、K、Cl、CO3211下列有水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CH2=CH2+H2OCH3CH2OH NO2 B +HNO3 +H2O CCH3COOH+HOCH2CH3

    13、 CH3COOCH2CH3+H2O DCH3CH2Cl + H2O CH3CH2OH + HCl12某有机物X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1mol有机物X完全燃烧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同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2 112L。则该有机物X的分子式是AC4H8 BC2H4O CC4H8O2 DC10H22O2013. 常温下,取0.3 mol/LHY溶液与0.3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 = 9,则下列说法(或关系式)正确的是A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9 mol/L B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Y) c(Na+) c

    14、(OH)c(H+)Cc(OH)c(HY)c(H+)1109mol/L Dc(Na+)c(Y)c(HY) 0.3 mol/L 豫北六所名校2012届高三年级精英联考7分子式为C7H8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完全加成,加成后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 3Fe3O428H9Fe3NO14H2OB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H4)2Fe(SO4)2在溶液中反应: Ba22OH2BaSO42NH3H2OC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氮: 2OH2NO2

    15、2NOH2OD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2FeO4:3ClO2Fe(OH)32 3Cl H2O4H13将179g由Al、Fe、Cu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产生气体336L(标准状况)。另取等质量的合金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的质量为254g。若硝酸的还原产物仅为NO,则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A224L B448L C672L D896L湖北省黄冈市2012届高三年级3月份质量检测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所得物质中含有的

    16、原子数为0.2NA B同一温度下1L 0.5molL-1 NH4C1溶液与2L 0.25 molL-1 NH4C1溶液所含NH+4的物质的量相同 C27g Al在标准状况下的22.4L Cl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NA D常温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氧原子数为0.3 NA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将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Ba(OH)2溶液混合:HCO3+Ba2+OH= BaCO3+H2O B少量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Ca2+2C1O+SO2+H2O=CaSO3+2HC1O C少量AlCl3溶液滴人过量氨水中:Al3+4NH3H2O=AlO2+4N

    17、H+4+2H2O D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Fe3+Cu=Fe2+Cu2+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C某物质的结构为,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且完全水解后产物相同的油脂有两种 D用溴水即可鉴别四氯化碳、2-已烯和甲苯11银锌碱性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生成l mol Ag转移1 mol电子 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pH降低 D电池的电解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Zn12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pH相同的

    18、CH3COONa、NaHCO3、NaClO三份溶液中的c(Na+): B右图中pH =7时:c(Na+)c(CH3COO-)c(OH-)=c(H+) C右图中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D0.1molL-1叫某二元弱酸强碱盐NaHA溶液中:13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具有还原性 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可用来制作耐火材料 C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都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 DZ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更稳定

    19、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8. 分子式为C3H6ClBr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4种 B.5种 C.6种 D.7种9. 下列反应中,与乙醛生成乙酸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的是A. CH3CH2OH CH3CHO B.CH2CHClC. D. CH3COOHCH3COOCH2CH3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理综学科试题8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当溶液中c(H+)=101mol/L时,有气体产生:而当溶液中c(H+)=1013mol/L时,又能生成沉淀。则该组离子可能是( )ANa+、Ba2+、NO3、CO32 BBa2+、K+、

    20、Cl、NO3CMg2+、NH4+、SO42、Cl DFe2+、Na+、SO42、NO310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含有Fe2O3悬浊液中通入HI:Fe2O3 + 6H+ = 2Fe3+ + 3H2OBNaH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至SO42完全沉淀:2H+ SO42+Ba2+2OH=BaSO4+2H2OC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D将1 mol/L NaAlO2溶液和1.5 mol/L 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6AlO2+9H+3H2O5Al(OH)3+Al3+1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

    21、SO42、I、S2。分别取样: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 Na+ BSO42 C Ba2+ DNH4+辽宁省2012届高三理科综合仿真模拟9向100mL pH=0的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中投入3.2g铜粉,微热使反应充分完成后,生成NO气体448mL(标准状况)。则反应前的混合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2mol/L B0.25mol/L C0.4mol/L D0.8mol/L13某元素X核电荷数小于18,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2、)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BX能形成化学式为NaXO3的含氧酸钠盐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可能为偶数 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陕西宝鸡市2012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7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铁与浓硝酸加热反应完全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NA B2mol铝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时被还原水的分子数为2NA C含NA个Na+的Na2O2与1L水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D电解精炼铜,当外电路通过2NA个电子时,阳极溶解铜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为同分

    23、异构体 B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为同系物 CC5H14Cl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共有8种 D淀粉与纤维素是化学式为(C6H10O5)n的同分异构体9常温常压下,a体积的下列几种气态烃的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爆炸,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共缩小了2a体积,则该混合烃的组合可能是 CH4 C2H4 C2H6 C3H4 C3H6 C3H8 A B C D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Fe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的反应:Fe2+2H2O2+4H+=Fe3+4H2O B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为: C向明矾水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使SO2-4合好完全沉淀的反应 D

    24、将溴单质与少量铁加热反应的生成物溶于水,通入足量氯气后发生的反应 13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分别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它们分子中质子总数均与氩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已知甲是气态氢化物,在水中分步电离出两种阴离子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某钠盐溶液含甲电离出的阴离子,则该溶液显碱性,只能与酸反应 B乙与氧气的摩尔质量相同,则乙一定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丙中含有第2周期IV A族的元素,则丙一定是甲烷的同系物 D丁和甲中各元素质量比相同,则丁中一定含有-l价的元素河北省名校俱乐部2012届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能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Mg 2

    25、4 S32 Cl35.5 Cu 64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O2、Si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 BK+与Ar的结构示意图均为 Clmol C4H10分子中共价键总数约为146.021023 D标准状况下,1 mol NO与0.5 mol O2混合后气体的体积为22.4 L8分子式为C5H11Cl且分子结构中只含有2个甲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9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反应 B脂肪在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C苯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

    26、反应制取环己烷 D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共热反应制取乙酸乙酯10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Fe3+Cu=Fe2+Cu2+ B向Fe(NO3)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 C将NaOH溶液滴人Ca(HCO3)3溶液中:HCO3+OH=CO23+H2O D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11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电极的质量增加,b电极上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下列选项符合以上现象的是12已知在常温下测得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HCO3和Na2CO3两种溶液的p

    27、H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水稀释时,两种溶液的pH均增大 BOH浓度;NaHCO Na2CO3 C两种溶液中均存在:c(Na+)+c(H+)=2c(CO2-3)+c(HCO-3)+c(OH-) D两种溶液中均存在:c(Na+)=c(CO2-3)+c(HCO-3)+c(H2CO3)13X、Y、Z、R、M五种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Z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强弱顺序:YZRM B原子半径大小顺序:MRZ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ZRM DX的气态氢化物与M的气态氢化物可发生反应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26(14分)右图AJ均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

    28、物质,其中B、C、D是单质,其余是化合物,已知部分物质的摩尔质量有如下关系: M(G)=M(F)+16 gmol-1、M(H)=M(E)+16 gmol-1、 M(J)=M(I)+16 gmol-1、M(A)=M(H),C为淡黄色固体,J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 ,A的电子式为 。 (2)B通过一步反应即可转化为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H,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3)根据原电池原理,设计了右图所示装置,电极为含某催化剂、多孔吸附性的惰性材料。通入F的一极为电池的 (填“正极”或“负极”),该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电池总反

    29、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相同温度下,将A、E、F、G、J分别溶于水得到相应溶液,则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五种稀溶液中,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相应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表示) (5)常温下,向100 mL 0.01 molL-1 J溶液中加入100 mL 0.02 molL-1BaCl2溶液,已知,此时溶液中SO24的浓度为_ molL-1。27(15分)叠氮酸(HN3)应用广泛,可用来制备汽车安全气囊的填充剂(NaN3)和雷管的起爆剂Hg(N3)2。工业上制备HN3的化学反应为。 (1)NaN3属于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2)上述制备HN3的反应的还原剂是 (填化学式)。 (3)已知下面三个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a、b、c均大于0): HN3液体极不稳定,受撞击立即爆炸分解成N2和H2两种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其反应为 2HN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阶段性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