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氨和铵盐 作业.docx

    • 资源ID:30749700       资源大小:210.97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氨和铵盐 作业.docx

    1、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氨和铵盐 作业氨和铵盐1.为了在实验室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A NH4Cl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B N23H2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C 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 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2.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 3.下图所示的装置最适宜于干燥、收集的气体是A NOB HC1C NO2D NH3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中不适宜做NH3的尾气吸收装置的是5.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图1:少量氨气的尾气吸收装置B 图2:二氧

    2、化碳的喷泉实验C 图3:制备和收集氨气D 图4:收集NO气体6.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这是利用氨气下列性质中的()A 易液化B 比空气轻C 极易溶于水D 有刺激性气味7.如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内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 CO2(NaHCO3溶液)/无色喷泉B NH3(H2O中含酚酞)/红色喷泉C H2S(CuSO4溶液)/黑色喷泉D 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8.如图,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NH3、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B 8,说明NH3H2O为弱碱C 加

    3、热NH4HCO3固体,观察到固体逐渐减少,试管口有液滴产生,说明NH4HCO3受热不稳定D 将红热的Pt丝伸入下图所示的锥形瓶中,瓶口出现少量红棕色气体,说明氨气的氧化产物为NO217.下列各组物质中,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溶液Z的洗气瓶中(如下图所示),一定没有沉淀生成的是 ( )18.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H3是4核10电子分子,具有还原性B 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C 氨气是非电解质,NH3H2O是电解质D 铵盐受热都易分解,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19.铵盐是一类重要的氮的化合物,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

    4、ol NH含有的电子数为11NAB NH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常作氧化剂C 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等于0.6NAD 硫酸铵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而氯化铵中只含有离子键20.下列反应中说明NH3既有还原性,又有碱性的是 ()A 4NH35O24NO6H2OB NH3HNO3=NH4NO3C 8NH33Cl2=N26NH4ClD 2NH33CuO3CuN23H2O21.可用来干燥氨气的有()A 浓硫酸B 碱石灰C 氯化钙D 五氧化二磷22.检验氨气可选用()A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B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C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5、纸23.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幕布的着火点升高幕布的质量增加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A B C D 24.科学家预测,氨有望取代氢能,成为重要的新一代绿色能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液氨作为清洁能源的反应原理是4NH35O24NO6H2OB 液氨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液氨泄漏C 氨气比空气轻,标准状况下密度约为0.76 gL1D 氨气与氢气相比,优点在于氨气不容易发生爆炸,使用时更安全25.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A “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

    6、粒子种类、数目相同B “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C “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D “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26.将下列固体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用酒精灯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冷却后又聚集为原来的物质的是()A 碘片B 氯化铵C 碘化铵D 碳酸钠27.氯化铵和氯化钠可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分离 ()A 加入氢氧化钠B 加入AgNO3溶液C 加热法D 加入一种合适的酸28.为检验一种氮肥的成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加热氮肥样品生成气体,其中一种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另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取少量该氮肥样品溶于水,并加入少量BaCl2溶液,没有明显变化。由此可知该氮肥的主要成分是()A NH4HCO3B NH4ClC (NH4)2CO3D NH4NO3 29.某学习兴趣小组探究氨气的制取实验:(1)甲同学拟用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氨气,其中合理的是_(填字母)。A将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收集产生的气体B将浓氨水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收集产生的气体C将碳酸氢铵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将氯化铵稀溶液滴入氢氧化钠固体中,收集产生的气体(2)根据上述正确的原理,该同学欲用下列常见的实验室制气装置制取氨气,适宜的装置是_。(3)气体的性质是气体收集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

    8、是_(填序号)。密度颜色溶解性热稳定性与氧气反应(4)下图是甲同学设计收集氨气的几种装置,其中可行的是_,集气的原理是_。30.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图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碱石灰为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1)他们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其原因是_。(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填“甲”“乙”或“丙”)。(4)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还可用加热NH4HCO3固体来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填“甲”“乙”

    9、或“丙”)。该装置中的NH4HCO3固体能否用NH4Cl固体代替?_(填“能”或“不能”)31.如图所示分别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用氨气进行喷泉实验的三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用A图所示的装置可制备干燥的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装置中收集NH3的试管口放置棉花团的作用是_。干燥管中干燥剂能否改用无水CaCl2?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用B图所示的装置可快速制取较大量NH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浓氨水滴入CaO中有大量NH3逸出的过程:_。检验NH3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方法是_。(3)用C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

    10、喷的操作是_,该实验的原理是_。32.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某校化学小组学生用下列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加热仪器和橡胶管等略去)进行有关氨气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装置制取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要测定生成的NH3的体积,则必须选择的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装置中所盛试剂应具有的性质是_。(2)若用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NH3,烧瓶内装的试剂是_,分液漏斗中装的试剂是_,收集装置应选择_(填装置序号)。(3)小组成员设计了、装置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将产生的氨气和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

    11、酒精喷灯加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中两个止水夹。一段时间后,将试管侵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4)将过量的氧气与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_,其理由是_。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33.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2)收集氨气应使用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作干燥剂。(3)用如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

    12、,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该实验的原理是_。(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34.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1)图甲中,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HCl和H2O BO2和H2O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ENO2和H2O若用D组合做喷泉实验,烧杯中的液体一定是NaOH溶液吗?。用A组合做喷泉实验时,若烧瓶中充满HCl气体,则在标准状况下,做完实验后烧瓶中c(HCl)_molL1(设溶质不扩散)。若用E组合做喷泉实验时,则标准状况下,做完实验后烧瓶

    13、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molL1。(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图乙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ACu与稀盐酸 BNaHCO3与NaOH溶液CCaCO3与稀硫酸 DNH4HCO3与稀盐酸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在图乙锥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A浓硫酸 B食盐 C硝酸钾 D硫酸铜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_。比较图甲和图乙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甲_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乙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填“增大”或“减小”)。(3)城

    14、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_(填“图甲”或“图乙”)装置的原理相似。3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1)若要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36.某学生课外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

    15、原溶液可能是_;加热后溶液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_。(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_。3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氨气的还原性。(1)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实验时通入氨气的速率过快,在烧瓶中会出现白烟,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3)该小组同学以氨气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碳酸氢铵。甲同学先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氨气;乙同学先将氨气通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再通入二氧化碳。请选择合适的方案并说明原因。38.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

    16、氧化”实验。(1)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的试剂只能从下列物质中选取:硝酸铵;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熟石灰;氢氧化钠。若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可以是_(填选项编号),在只用一种药品制取氨气时,图中空白处所需仪器应为_(选填下列仪器编号,固定装置省略)。(2)该装置补充完整后,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试从安全与环保的角度来考虑,对该装置进行改进:_;_。(3)按照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完成以下问题:装置B的作用是_;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A,B处试剂足量,则装置D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 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A项,NH4Cl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

    17、式为2NH4ClH2SO4(浓)(NH4)2SO42HCl;B项,属于NH3的工业制法,不是实验室简便制取NH3的方法;C项,NH3H2ONH3H2O,NH3能用碱石灰干燥;D项,NH4HCO3NH3CO2H2O,制得的NH3不纯,且不能用P2O5干燥NH3。选C。2.【答案】C【解析】项收集NH3装置中无棉花;项NH3通入CCl4中,NH3不溶于CCl4,不会引起倒吸,逸出的NH3又可被稀H2SO4吸收;项向长颈漏斗中加一定量水,没过长颈漏斗的下端,关闭止水夹,再加一定量的水,烧瓶内液面停止在某一高度不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可说明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不好;项,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长进短出。3.【答案】D【解析】A项,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B项,HCl的密度大于空气


    注意事项

    本文(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氨和铵盐 作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