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版 专题限时集训17 古代诗歌阅读2.docx

    • 资源ID:30828377       资源大小:23.1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版 专题限时集训17 古代诗歌阅读2.docx

    1、版 专题限时集训17 古代诗歌阅读2专题限时集训(十七)古代诗歌阅读(2)(限时:40分钟)1(2017东北三省三校一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古风李白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注】此诗作于李白应诏入京为官之前。(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写荷之美,先总写其“艳”“鲜”,然后分写“花”“叶”“色”“香”,并用“幽泉”“朝日”“绿水”“青烟”加以衬托。B三、四两句中“冒”“罗”二字用得巧妙:“冒”赋予出水芙蓉以动态美;“罗”将青烟笼罩绿叶的形态写得生动传神。C诗中

    2、“秋花”对“密叶”,“绿水”对“青烟”,对仗工整,这正体现了古体诗严格要求对仗的特点。D“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芬芳艳丽的荷花,尽管无比美丽,也只能在满天飞霜中无奈凋零。E诗歌语言清新自然,节奏轻快,充满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极富抒情性,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CEC项,古体诗在对仗上没有严格要求。E项,“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在诗中不典型,更谈不上“充满”。(2)这首咏物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本诗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是该类诗歌的主要手法。解答本题,可从物的特征入手分析诗人的情感。前两句写荷的生长环境和“艳”“鲜”,中间六

    3、句写荷花的“花”“叶”“色”“香”,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最后两句中,“结根未得所”一句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而心生感慨。“愿托华池边”一句表达自己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的重用。【答案】作者托物言志,表达了对自己高洁品性的自信。写荷花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暗示了自己才高道洁。怀才不遇、空任时光流逝的慨叹。写荷花纵然有绝世的美丽,因“结根未得所”,无人为它传递馨香,只能凋零,表达自己空有才华,却因没人举荐不能建功立业,坐看年华流逝,心生感慨。对得到朝廷重用的渴望。结尾“愿托华池边”表达了自己也像荷花希望生长在华美的池子里一样,期盼得到举荐和朝廷垂青(重用)。(

    4、每点2分,其中思想感情和结合诗歌分析各1分)2(2017宜宾三诊)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临江仙陈克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送老齑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注】陈克:南宋词人。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B“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C“送老”一词承

    5、上启下,上承“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在吴兴”“别愁”“孤影”。D“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E这首词感情真挚,巧设意象,意境深美,语言清新淡雅,浅处皆深,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BE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E项,“语言清新淡雅”错误,全词悲慨沉郁。(2)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须结合词句分析。前两句“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写兵战十年不休,胡虏的铁骑已直抵建康,表达了对金兵南侵和朝廷

    6、妥协的愤怒不满;“岁华”三句,“疏髯浑如雪”指稀疏的胡须已全白如雪,“衰涕欲生冰”指衰老的面孔流着涕泪,表达了对年华在兵燹之中渐渐消逝的悲恨;“我缘应在吴兴”指词人渴望能归老吴兴,表达了对安居生活的渴望;“故人相望若为情”是想象别后故人孤愁的情状,表达了离别的哀愁。【答案】亡国之悲愤。词人作此词时,中原已沦陷,兵临建康,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又无可奈何,满腔忠愤溢于言表。年华已逝之悲恨。“岁华销尽”,鬓发如雪,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深表遗恨。对安居生活的渴望。词人生逢乱世,侨居异乡,渴望能归老吴兴。离别的哀愁。词人想归老吴兴,但又对建康的老朋友依恋不舍,离愁别绪笼罩心头。(每点2分,答出

    7、任意三点给6分)3(2017石家庄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送虢州王录事之任独孤及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然而本诗自始至终没有一句直写离情别绪,而送别之情却蕴含其中。B首联中的“羽翼”运用了比喻手法,“羽翼高”是说王录事志向高远,希望位至宰辅,与下文他久居低位形成对比。C颔联中的“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与琵琶行中“青衫湿”中的“青衫”含义相近。D“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友人的杰出才干,尾联的意思是希望

    8、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E本诗主要运用叙述和议论相结合的手法来抒情达意,全诗语言直白浅显,而其抒发的情感却强烈动人。BE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项,“希望位至宰辅”于诗无据。E项,“语言直白浅显”错,语言不全是直白浅显的,全诗多处运用比喻,语言委婉含蓄。(2)这首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每一联中的意象和情感词分析。首联中,“文章达”表明王录事的文章写得好,赞美其文采出众;“羽翼高”中的“羽翼”运用了比喻手法,意在表明王录事志向高远。颔联中“青袍”是唐朝八品、九品官员的官服,此处意在说明王录事

    9、官职低,此联是对王录事的同情和安慰。颈联“须藏器”和“莫告劳”是诗人对王录事的忠告,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尾联中“盘根”喻难办之事,“发硎刀”喻友人的杰出才干,此联是诗人对王录事的鼓励,希望友人到任后能施展才华,取得良好政绩。【答案】赞美:首联赞美了王录事文采出众,有杰出才能;同情:颔联是对其长期不能升迁的同情安慰;劝诫(忠告):颈联劝诫他勿露锋芒,安于低位;希望(鼓励):尾联鼓励其不辞辛劳,努力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4(2017成都三诊)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万里桥江上习射陆游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

    10、声。天上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注】万里桥:在成都南锦江上。胡床:交椅,最初从域外传入。欃枪:彗星的别名。古人认为它的出现定有兵乱。这里代指金兵。笴:箭杆。(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上句写景,诗人眼中高高低低的丘陵犹如起伏的波涛奔流而下,别具壮阔的气势。B首联下句点题,诗人在晴朗的春天观看江上将士们演习射箭,表现了诗人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之情。C颔联上句写春风和软,弓箭力量减弱;下句写将士们膂力不凡,长箭的声响远处可闻。D颈联将天上的“欃枪”与草间的“狐兔”对举,以警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得意猖狂。E本诗紧扣“射”字,以

    11、景起兴,继而叙事,再转入议论抒怀,有陆游豪迈雄健的诗风。BDB项,“陶醉于春日的闲适和愉悦”情感理解不当;D项,“警告金人不要像狐兔一样得意猖狂”与诗中表达的意思不吻合。(2)本诗尾联好在哪里?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6分)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手法及情感入手分析。尾联的意思是:男子汉大丈夫只要不死,谁也不能断定无作为。他年若有机遇,我也能像鲁仲连那样一箭下百城。从形式上看,尾联自问自答;从运用手法上看,“一笴”“下百城”等词运用夸张与想象,壮怀激烈,气势磅礴,显示了陆诗豪迈雄健的风格。【答案】尾联自问自答,以豪壮之语作结,呈现出豪迈雄健的风格。以“一笴”“下百城

    12、”的夸张与想象表达志向,具有感染力。表达了诗人希望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执着追求,有昂扬之气。(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成理亦可)5(2017大庆二模)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退居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排闼(t):推门,撞开门。闼,小门。(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的居住环境

    13、干净、优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D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CDC项,“无奈与苦痛”情感理解错误;D项,“由远及近”错误。(2)诗的后两句采

    14、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先点明修辞,然后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护田”“排闼”两词赋予水和山人的动作,用了拟人的修辞;“一水护田”和“两山排闼”相对,“将绿绕”和“送青来”相对,用了对偶的修辞;“绿”“青”用颜色代指农作物,用了借代的修辞。【答案】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任答两种2分)“一水”对“两山”,整齐美观,音律和谐。山水本是无情之物,诗人却运用拟人手法,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惜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化无情为有情,将山水赋予人的情思,构思极其巧妙,令人叫绝。

    15、水环绕绿色农作物,用色彩绿色代替植物,突出了植物的翠绿与景致的优美。(结合诗句分析两种修辞手法4分)6(2017合肥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别吴仲俊宋吴锡畴背人春事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宿霭未干桑叶雨,薄罗初试棘花风。诗联锻炼微吟里,豪气施行半醉中。此去相逢堪几度,别怀作恶老来同。【注】春事:春意,春天的景象。作恶:指忧郁不快。(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从离别之时的自然景象入笔,全诗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离别之情。B颔联中“未干”既指桑叶上的雨水未干,也指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时泪水未干的情景。

    16、C颈联从前两联对景物的描写中跳出,侧重写人,“微吟”“半醉”等词通过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凸显人物情态。D尾联虚实结合,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场景渲染得真切动人,同时最后一句中的“老来同”也暗示了诗人的年龄。E全诗在结构安排上富有章法,“起”“承”“转”“合”四部分层次清晰,其中第三联成功实现由景到人的转换。BDB项,“也指诗中的人物因为离别而整夜流泪,此时泪水未干的情景”错,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人,“未干”仅仅指桑叶上的雨水未干。D项,“老来同也暗示了诗人的年龄”错,“老来同”意思是即便是年老也是如此。(2)“背人春事水趋东,浅紫深红次第空”两句精妙,请简要赏析。(6分)_【解析】本题考查鉴

    17、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点明手法,再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题可从构思、修辞和炼字等角度分析。从构思上看,首联描写了“春去”的情景,渲染了凄凉萧索的氛围,引出下文的“人去”,奠定了情感基调。从修辞手法看,“背人”一词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春天人的动作;“浅紫”“深红”运用借代,用颜色代指花。从炼字上看,一个“空”字写出了众花凋零、春天离去的空寂。【答案】构思巧妙。由“春去”引出“人去”,渲染了友人间离别的氛围,奠定了情感基调。手法精妙。“背人”使用比拟手法,借春天的离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感伤。“浅紫”“深红”使用借代的手法,以“次第空”写出繁花的凋零,营造了暮春时节感伤的氛围。用词精妙。

    18、“空”字使用精妙,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离去的空寂之感。(每点2分)7(2017漳州5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雪诗张孜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注】椒:植物名,古人常以椒末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芳香。爇:烧。(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首联用“鸟雀难相觅”写出了长安冬天冰天雪地的情景,为后面情感的抒写营造了氛围。B“到处爇红炉”两句写室内陈设,分别用“到处”“周回”来修饰“爇红炉”“下罗幂”,极写室内的温暖。C“醉唱玉尘飞”两

    19、句写豪贵人家在大雪纷飞的冬天里征歌逐舞、纵情酣饮、寻欢作乐,场面令人愉悦。D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写“饥寒人”的手脚因受冻裂开了口子,照应开头“鸟雀难相觅”,构思巧妙精当。E全诗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虚写富贵人家的宴饮,描写生动逼真,色彩浓艳,不失为讽喻诗中的佳作。CE本题考查赏析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项,“令人愉悦”说法有误,诗中暗含诗人的讽刺意味。E项,“富贵人家的宴饮”是实写而非虚写。(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的情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分析诗人的情感,第二问,鉴赏诗人情感表达的

    20、技巧。解答这两问,都离不开对诗歌的思路的梳理。本诗思路清晰,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前两句,描写了长安冬天冰天雪地的情景;第二层中间八句,描写了富贵人家在温暖的室内纵情宴饮、寻欢作乐的奢靡生活;第三层,结尾两句,笔锋一转,描写了“饥寒人”的贫苦。解答第一问,可从第二、三层入手,从中间八句富贵人家奢靡的宴饮生活,可概括出作者对“豪贵家”的愤怒痛恨;从结尾两句“饥寒人”的手脚冻裂的情景,可概括出作者对“饥寒人”的深切同情。解答第二问,先点明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分析其表达效果。第二、三层呈现了一暖一寒、一奢一饥的不同生活,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凸显了阶级的对立,揭露了贫富悬殊、世道不公,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答案】第一问: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豪贵家”的愤怒痛恨和对“饥寒人”的深切同情。(2分)第二问:全诗采用对比的手法,(1分)描写长安城大雪纷飞之时,“豪贵家”纵情宴饮、生活奢靡,“饥寒人”却是受冻受苦、温饱可忧,(1分)突出表现了封建社会的阶级对立,表达了诗人对贫富悬殊、世道不公的不满和愤懑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分析言之有理亦可)


    注意事项

    本文(版 专题限时集训17 古代诗歌阅读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