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总论南京中医药大学.docx

    • 资源ID:3561990       资源大小:126.32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总论南京中医药大学.docx

    1、总论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实验(双语)中药化学实验编委名单主编:皮文霞,李祥编委:尹莲,陈佩东,陈勇, 邱蓉丽,王洪兰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化学教研室一、总论(3)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3)二、各论(7)实验一、黄藤中巴马汀的提取分离鉴定(7)实验二、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鉴定(11)实验三、槐米中芦丁的提取分离鉴 (15)实验四、陈皮挥发油的提取鉴定(20)一、General.(22)The pre-test of chinese medicine chemical composition.(22)Experiment I Extraction, Isolation Hydrogenatio

    2、n of Palmatine in Daemonorops margaritae(26)Experiment II Extraction,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of Free Anthraquinone in Rhei Radix et Rhizoma.(30)Experiment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Rutin.(34)Experiment Extra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Essential Oil in Citri Reticulatae Percarpium

    3、(39)一、总论 中药化学的研究是从有效成分或生物活性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工作开始。在提取之前,应对所用材料的基元(种、属、学名)、产地、药用部位等进行考查,并系统查阅文献,以充分利用、了解前人的经验,以便少走弯路。 目的物为已知成分或已知化学结构类型,这种情况工作比较简单,查阅有关资料,再根据本人的实验条件加以选用。 未知成分的提取,只能是就预先确定的目标,在适当的活性测试体系指导下,进行活性成分或有效部位的跟踪分离。 中药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在提取分离某种中药成分之前,一般可先进行简单的预试验,初步了解其中可能含有哪些类型的成分,以便对今后的提取分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预试方法一般可分

    4、为二大类:一类是单项预试验,即根据需要,重点检查某类成分,如寻找含生物碱类成分,仅需要进行生物碱的定性反应,以检查生物碱的存在与否;另一类是系统预试验,即选用简单的定性方法对中药中各类成分进行较为全面的试验。预试验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因为有些定性反应常为几类成分所共有,有时又可由于成分间的相互干扰或由于定性反应本身的局限性(如反应的灵敏度较差),故还须再进行薄层层析或纸层析,才能进一步作出较为恰当的判断。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系统预试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对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作全面的检查。 单项预试验根据需要,有重点的检查某类成分或某类药效成分。 方法:试管反应+薄层层析检查(1)预试

    5、溶液的制备1、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等。2、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酮、蒽醌、甾体等。3、5%酸-乙醇提取液生物碱4、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等。(2)各类成分的检查1、生物碱(1)沉淀反应碘化汞钾试剂 白色或浅黄色沉淀 碘化铋钾试剂 橘红色沉淀 碘-碘化钾试剂 浅棕或暗棕色沉淀 硅钨酸试剂 浅黄或黄棕色沉淀 磷钨酸试剂 浅黄色沉淀 磷钼酸试剂 白色或淡黄色沉淀 苦味酸试剂 黄色结晶或非晶形沉淀 鞣酸试剂 棕黄色沉淀 氯化金试剂 黄色结晶 氯化铂试剂 白色结晶 雷氏铵盐 红色无定形沉淀(2)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碱性氧化铝(

    6、级,干法铺板) 硅胶G(稀碱湿法铺板) 展开剂氯仿;甲醇 显色UV;碘化铋钾2、氨基酸、多肽、蛋白质(1)加热沉淀试验:加热煮沸 浑浊或沉淀 (蛋白质) +5%H2SO4(不加热) 浑浊或沉淀 (2)双缩脲反应:+40%NaOH,1%CuSO4 紫色、红色、或紫红色(多肽、蛋白质)(3)茚三酮反应:+0.2%茚三酮试液 蓝或蓝紫色(氨基酸、多肽、蛋白质)(4)吲哚醌反应:+吲哚醌试液 各种颜色(氨基酸)(5)Millon反应:+Hg,H2NO2 红色(蛋白质分子中有酪氨酸组成)(6)Hopkins-Cole反应:+乙醛酸,浓硫酸 各色(蛋白质分子中有色氨酸组成)(7)氨基酸的薄层层析检查:吸附

    7、剂硅胶G 展开剂n-BuOH,n-BuOH:HAc:H2O 显色剂0.25%茚三酮试液 紫红色斑点3、有机酸(1)PH试纸检查(2)溴酚兰试液:喷洒 蓝色背景黄色斑点(3)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或酸性氧化铝 展开剂C6H6:EtOH 显色剂0.1%溴酚兰试液 黄色4、酚类和鞣质(1)FeCI3试剂:+1%FeCI3试液 蓝、暗绿或蓝紫色(2)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剂:喷洒 蓝色斑点(3)香草醛-盐酸试剂:喷洒 红色(间苯二酚、间苯三酚)(4)重氮盐试剂:+对硝基苯胺、亚硝酸钠 红色(5)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或纤维素 展开剂n-BuOH:HAc:H2O;15%HAc 显色剂0.1%FeC

    8、I3试液 1%三氯化铁-1%铁氰化钾试液 蓝、绿或黑色5、糖和苷(1)菲林试剂:+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砖红色沉淀(还原糖)(2)Molish反应:+-萘酚-浓硫酸 紫红色环(3)银镜反应:+0.1N硝酸银、5N氨水 银褐色(还原糖)(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或纤维素 展开剂n-BuOH:HAc:H2O;15%HAc 显色剂苯胺-邻苯二甲酸6、皂苷(1)泡沫试验:振摇 大量持续性泡沫(2)溶血试验:+2%红血球悬浮液 溶血(3)Lieberman-Burchard反应:+醋酐-浓硫酸 紫红色(三萜皂苷) 黄-红-紫-绿(甾体皂苷)7、甾体(1)Lieberman-Burchard反应:+醋酐

    9、-浓硫酸 黄-红-紫-绿(2)氯仿-浓硫酸反应:+氯仿-浓硫酸 氯仿层 红或青色 硫酸层 绿色荧光(3)五氯化锑或三氯化锑反应:+SbCI3或SbCI5 红色(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中性氧化铝或硅胶G 展开剂C6H6-MeOH;CHCI3-MeOH 显色剂10%磷钼酸 蓝-蓝紫色 5%三氯化锑试液 红、棕红或绿色8、黄酮(1)盐酸-镁粉反应:+HCI-Mg 红色(2)三氯化铝反应:+AICI3 黄色(3)浓氨水反应:+NH3 亮黄或橙色(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聚酰胺或硅胶G 展开剂MeOH-H2O;EtOH-H2O 显色剂UV 亮黄色或黄绿色荧光 1%三氯化铝试液 亮黄色9、香豆素、内酯(

    10、1)开闭环反应:+1%NaOH 澄清 +2%HCI 浑浊(2)异羟肟酸铁反应:+7%盐酸羟胺、10%KOH +稀HCI、1%FeCI3 红色(3)重氮盐试剂:+对硝基苯胺、亚硝酸钠 红色(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酸性硅胶G或硅胶G 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 显色剂UV 蓝色荧光 异羟肟酸铁试液 红色10、强心苷(1)Kedde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液 紫红色(2)Baljet试剂:+碱性苦味酸试液 橙或橙红色(3)Legal试剂:+亚硝酰铁氰化钠 紫红色(4)K-K反应:+FeCI3/冰HAc、浓H2SO4 上层绿蓝色 (2-去氧糖) 界面红棕色(5)薄层层析检查:吸附

    11、剂硅胶G或中性氧化铝 展开剂n-BuOH:HAc:H2O(4:1:5) 显色剂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试液 紫红色 碱性苦味酸试液 橙红色11、蒽醌(1)碱液反应:+10%NaOH 红色 +H2O 红色不褪 +H+ 红色褪去(2)醋酸镁反应:+1%MgAc2 红色(3)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 展开剂Pet:EtOAc 显色剂UV 黄色荧光 5%NaOH 红色12、挥发油、油脂 (1)油斑检查:油斑挥发 挥发油; 油斑不消失 油脂或类脂(2)磷钼酸反应:喷洒5%磷钼酸试液 蓝色(油脂、三萜、甾醇)实验一 黄藤中的掌叶防己碱的提取、氢化和鉴定(一)巴马汀的提取一、实验目的1、掌握渗漉提取方法2

    12、、得到巴马汀粗品3、学习生物碱的定性鉴别方法二、实验原理黄藤中巴马汀(掌叶防己碱,Palmatine)的含量为4%,是季铵型生物碱,可溶于水、醇中,盐酸盐的溶解度低,有机酸盐的溶解度很高,因此,用1%的醋酸溶液渗漉提取巴马汀。用盐析的方法,使巴马汀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来。 Palmatine三、实验方法 50g黄藤粉 25ml 1%HAc湿润 15min 500ml 1%HAc渗漉(1-2d/s) 渗漉液 10ml渗漉液 其余渗漉液 10%NaCl,搅拌溶解 6N NaOH 调PH 10 沉淀反应 静置,抽滤 巴马汀粗品 反应试剂:碘化铋钾 碘-碘化钾沉淀 鞣酸 硅钨酸 苦味酸四、注意事

    13、项1、湿润目的:避免干药材吸水后溶胀,在渗漉筒中膨胀而使渗漉液难流出;方法:溶剂量为药材的1/2,放置15分钟;程度:湿润后的药材手握成团,放松后松散。2、装筒方法(1)两层小纱布湿润后盖于渗漉筒小孔上,避免紧、大;(2)湿润后的药粉均匀地倒入渗漉筒里,避免松紧不匀;(3)药粉上盖一层滤纸,压上瓶盖,以防药粉翻出,影响提取得率;(4)渗漉筒下端活塞打开,加提取溶剂至满,排除气泡;(5)将活塞关闭5-10分钟,浸泡药粉,再打开渗漉;(6)保持液面高于药粉。3、判断提取完毕的方法(1)渗漉液颜色很浅;(2)渗漉液沉淀反应呈阴性;(3)渗漉液为药粉体积的10倍时,基本渗漉完毕。4、盐析量:固体,为渗

    14、漉液体积的10%量。5、调pH:调至pH10,由于有有机酸共存,放置后又回到pH9。6、抽滤:放置一天以上在抽滤,尽量将上清液倒去,否则影响抽滤时间。 7、干燥:抽滤物放入小干燥皿中,写上姓名、班级,统一干燥。8、称重,计算粗制率。五、思考题1、还可用什么方法提取黄藤中生物碱?请设计流程。2、渗漉用的酸水,除醋酸外,还可用什么酸水?3、分离黄藤中的季铵型生物碱,除盐析外还可用什么方法?请设计分离流程图。 (2)巴马汀粗品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学习结晶方法2、 得到氯化巴马汀精品二、实验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种化合物对某种溶剂溶解度的差别,而使单一成分以结晶状态析出的方法。 巴马汀的盐酸盐在水和醇

    15、中溶解度小,易析出黄色针状结晶(m.p.206)。三、实验方法 巴马汀粗品 40ml 80%EtOH,加热溶解15min 趁热抽滤 滤渣 滤液 20ml 80%EtOH 加热溶解,趁热抽滤 重复数次至滤液无色 滤液 6mol.LHCl调pH2,放置析晶,抽滤 氯化巴马汀四、注意事项1、 含巴马汀粗品的滤纸撕碎后同巴马汀放入圆底烧瓶中加热溶解;2、 80%EtOH溶剂量以巴马汀粗品量定,3g巴马汀粗品约75ml 80%EtOH,溶剂量多,则不易析晶;溶剂量多,则结晶杂质多。3、 滤液要趁热抽滤;4、 滤液调pH前若有析晶,需加热溶解;5、 待析晶溶液,应将瓶壁边有沉淀的部分溶解;6、 析晶时间应

    16、为一天以上。五、促进析晶的方法1、 将瓶盖打开,挥去部分溶剂;2、 用玻棒擦瓶壁,加速析晶;3、 加晶种加速析晶;4、 延长放置时间或低温放置。六、思考题1、 为什么用HCl调pH值?2、 如何判断结晶的纯度?3、 滤液有析晶时调pH前,会出现什么结果? (3)巴马汀氢化物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学习方法;2、 得到四氢巴马汀二、实验原理 巴马汀 四氢巴马汀(延胡索乙素m.p.146-148)三、实验方法 1g氯化巴马汀 30ml 50%MeOH 加热溶解 溶液 0.81.0g NaBH4(边加边摇至无色或微黄)6mol/LHCl 调pH2,稍加热,分解多余NaBH4,再加NH4OH调pH9,

    17、静置,抽滤 沉淀 加20ml 95%EtOH加热(回流)溶解,趁热抽滤 滤液 加12倍量的水,摇匀静置,抽滤 延胡索乙素 四、注意事项1、 NaBH4为强还原剂,避免长时间接触空气及用手接触;2、 加NaBH4时充分摇匀,使反应充分;3、 四氢巴马汀在碱液中易氧化成巴马汀。五、思考题1、 加入NaBH4后,颜色有黄色变无色、溶液变混浊的原因?2、 用6M HCl调反应液Ph2至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此时的溶液呈什么现象?3、 用NH4OH调pH9原因、现象?4、 重结晶时,加入水的原因? (4)鉴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生物碱的TLC检识方法2、巴马汀、四氢巴马汀的定性鉴别(TLC、m.p.)二、实

    18、验原理用硅胶板进行巴马汀、四氢巴马汀的TLC检识,选用氨熏的方法避免生物碱在硅胶板上易拖尾的现象。三、实验方法 1、TLC点板 氨缸中放5min 展开槽展开 取出察看(可见光、荧光、显色剂)样品:巴马汀、四氢巴马汀的样品及对照品,用乙醇溶解展开剂:氯仿-甲醇(9:1)显色剂:碘化铋钾 2、m.p.:显微熔点仪,记录初始熔化时温度及完全熔化时温度。四、注意事项 1、氨水有刺激性,操作时注意; 2、熔点测定时,样品量要少。五、思考题 1、生物碱在硅胶板上展开为什么会拖尾? 2、避免生物碱在硅胶板上拖尾的方法有哪些? 3、如何选择生物碱TLC展开剂? 4、本实验在可见光和荧光下检识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19、? 5、熔点测定时,样品量多会对测定结果又什么影响? 6、从鉴定结果如何判断样品的纯度? 实验二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鉴定(1) 酸水解一、实验目的1、 酸水解的方法2、 得到大黄酸水解药渣二、实验原理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以结合态和游离态两种形式存在,为得到游离蒽醌类化合物,须先酸水解,使蒽醌类化合物以苷元的形式游离出来。 三、实验方法 10g大黄粉 20%H2SO4直火回流加热1小时,滤布过滤 滤渣 水洗至中性,干燥 滤饼四、注意事项 1、药粉在水洗中性过程中尽量避免损失;2、药渣干燥前要松散;3、水解液酸性强,避免用手直接接触。五、思考题1、酸水加热为什么要用回流装置?2、要得到大黄中

    20、的蒽醌苷元,还有什么方法?(2) 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一、实验目的1、 学习连续回流提取法2、 得到大黄中总羟基蒽醌苷元提取物二、实验原理苷元为亲脂性成分,故用乙醚提取。三、实验方法 滤饼 置索氏提取器中,加150mlEt2O, 提2.5hr(至提取液近无色) Et2O液(大黄中总羟基蒽醌苷元)四、注意事项1、纸筒的包法:原则是药粉不漏出。2、提取器的装法 (1)纸筒的高度不超过侧管的高度; (2)药粉的高度不超过虹吸管的高度; (3)线头在管内,保持提取器闭封。3、溶剂的加法 50ml由提取器上端倒入,浸泡药粉;100ml倒入平底烧瓶中。4、温度的控制 溶剂蒸汽至冷凝管第二个球处,水浴温度约

    21、60。5、实验室禁止明火,实验过程中保持通风,尽量避免乙醚挥出。6、平底烧瓶要干燥。五、思考题1、与回流提取相比,该方法的优点?2、还可选用哪些溶剂提取?3、若平底烧瓶中有水,将会有什么结果?4、为什么温度控制在溶剂蒸汽至冷凝管第二个球处? (3)pH梯度萃取一、实验目的1、学习pH梯度萃取的方法和原理2、得到大黄素粗品二、实验原理依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酸性强弱不同,采用强弱不同的碱水萃取,得到大黄素。三、实验方法1、分离方法 乙醚液(O) 120ml(40ml3)2.5%NaHCO3 乙醚液(1) NaHCO3液 120ml(40ml3)2.5%Na2CO3 乙

    22、醚液(2) Na2CO3液 120ml(40ml3)2.5%Na2CO3 调pH3 沉淀Na2CO3液 乙醚层(3) 100ml(25ml4)0.5%NaOH NaOH 乙醚层(4)2、TLC跟踪检查 硅胶-CMC-Na 展开剂:Pet-EtOAc(7:3) 样品:乙醚液(0-4)四、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使用前检查是否漏。2、乙醚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若有沉淀留在瓶中,用待萃取的碱液洗后再倒入分液漏斗中,直至沉淀全部被溶解。3、产生乳化层,解决的方法是: (1)轻摇(2)长时间静置(3)用电吹风加热(4)玻棒搅动(5)抽滤4、待完全静置分层后放出水层。五、思考题1、萃取时碱水层的颜色?2、比较

    23、五中蒽醌类化合物极性大小、酸性大小。3、在TLC中,五种蒽醌类成分Rf值得大小顺序?4、萃取大黄素时,碱水中若含少量乙醚,酸化后能得到沉淀吗?5、判断各种蒽醌类成分分离的依据是什么?6、你能设计出比该方法更完善的实验条件吗?写出实验方法及验证方案。 (4)柱色谱精制大黄素一、实验目的1、学习硅胶柱色谱分离方法2、得到大黄素精品二、实验原理依据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极性差异分离。三、实验方法1、装柱方法:100200目硅胶10g,用脱脂棉填柱子底端。要求:均匀,柱面平整紧密无气泡。干法装柱:小漏斗法,下端活塞打开,硅胶均匀地倒入柱中。湿法装柱:硅胶用洗脱剂拌均匀至无气泡,

    24、下端活塞打开,倒入柱中。2、加样方法要求:原始色带小,均匀。干法上样:样品用少量丙酮溶解后,加少许(半牛角匙)硅胶拌匀,将丙酮挥尽后上于柱顶端。湿法上样:样品用少量(1ml)洗脱剂溶解,用吸管移入柱顶端。3、洗脱收集:加洗脱剂洗脱,待色带冲下时,用瓶子分段收集。分段标准:(1)色带颜色 (2)1015ml/瓶4、合并浓缩:TLC跟踪检查,合并大黄素液,回收至5ml左右。5、放置析晶四、注意事项1、玻璃器皿干燥,无水;2、装柱时,下端活塞应打开;3、洗脱剂不能低于柱平面。五、思考题1、比较湿法装柱与干法装柱的特点?2、比较湿法上样与干法上样的特点? (5)鉴 定 一、实验目的 1、葸醌类化合物的

    25、颜色反应 2、大黄素熔点的测定 二、实验内容 1、熔点:大黄素(256257) 2、颜色反应:比较大黄素与茜草素的颜色区别(纸片反应) 试剂:NaOH,O5MgAC2三、思考题 l、大黄素、茜草素定性反应后的颜色?结构与呈色的关系? 2、其它鉴别方法 实验三 槐类中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 (1)芦丁的提取一、实验目的 1、学习苷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2、得到芦丁粗品二、实验原理 芦丁在热水中的溶解度为1:200,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为1:10000,因此采用热水提取,冷水析出的方法提取得到芦丁。 3、实验方法 20g槐米,研碎 置400ml沸水中,煮1hr,过滤 滤液 滤渣 300ml水煮30min

    26、,过滤 滤液 放置,抽滤,干燥 芦丁粗品 四、注意事项 l、开始用沸水提取 2、提取液要趁热过滤 3、提取时要不断补充水分五、思考题 1、苷类化合物提取时应注意什么? 2、提取液为什么要趁热过滤?3、槐米中的芦丁还能用什么方法提取?各有什么特点?请设计方法验证。(2)芦丁的精制和酸水解一、实验目的 1、芦丁粗品重结晶,得到芦丁精品;2、芦丁酸水解,得到苷元棚皮素精品及糖水解液。二、实验原理 根据芦丁在热水中溶解度大、冷水中溶解度小的性质重结晶。 3、实验方法 芦丁粗品 其余芦丁 1g芦丁 水(1:200)加热溶解 2%H2SO4直火回流 趁热抽滤 加热30min,抽滤 滤液 放置析晶,抽滤 沉

    27、淀 滤液(PC) 芦丁 水洗中性,95%EtOH重结晶 滤液 加2-3倍水,静置析晶,抽滤 槲皮素四、思考题 1、芦丁精制时为什么要按1: 200加水? 2、芦丁酸水解时溶液会呈现什么变化?为什么? 3、槲皮素重结晶时,为什么加2-3倍量水?(3)槲皮素五乙酰化物的制备一、实验目的 学习五乙酰化物的制备方法,得到槲皮素的五乙酸化物。二、实验原理试剂:无水吡啶、乙酸酐 3、实验方法 200mg槲皮素 4ml吡啶溶解,5ml乙酸酐 空气冷凝管回流加热30min 100ml冷水 搅拌至油滴消失,白色沉淀产生,抽滤 滤饼 95%乙醇重结晶 槲皮素五乙酰物四、注意事项 1、反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玻璃仪器

    28、干燥; 2、反应液迅速倒入冷水中搅拌; 3、注意溶剂的挥发性。五、思考题1、反应为什么在无水条件下进行?2、反应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3、加入冷水中的目的?4、还有什么试剂能用于槲皮素五乙酰化物的制备?请设计方案并验证。(4)糖鉴定一、实验目的 学习纸层析鉴定糖种类的方法,确定糖水解液中糖的种类。二、实验原理 1、用Ba(OH)2或BaCO3将酸水解液SO4去除,调PH7; 2、糖的极性差异,Rf值不同,与标准品对照鉴别。3、实验方法1、糖水解液的前处理 20ml上清液 加Ba(OH)2或BaCO3,调PH7,抽滤 滤液 直火加热浓缩 1ml浓缩液 2、PC(圆形滤纸法) 展开剂:n-BuOH-HAc-H20(4:1:1) 显色剂:苯胺-邻苯二甲酸,110oC加热至呈色 标准品:葡萄糖、鼠李糖四、注意事项 1、加Ba(OH)2或BaC03调PH值时,注意不要过量,Ba(OH)2或BaC03在溶液中有 溶解的过程; 2、PC时,注意滤纸不能有折痕,不能用圆珠笔标记。五、思考题 1、比较葡萄糖、鼠李糖Rf值的大小,为什么?2、鉴别苷类化合物的种类还有什么方法?(5)芦丁、槲皮素的鉴定一、实验目的 1、学习


    注意事项

    本文(总论南京中医药大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