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豆网!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豆网
全部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党团工作>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豆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血脂异常管理最新推荐.docx

    • 资源ID:5324537       资源大小:22.2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血脂异常管理最新推荐.docx

    1、血脂异常管理最新推荐IAS:血脂异常管理最新推荐医脉通综合 2013-10-09 分享 2013年7月25日,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nternational Atherosclerosis Society,IAS)更新了其对高水平血胆固醇和血脂异常治疗的推荐,颁布了IAS意见书:血脂异常管理的全球推荐(An International Atherosclerosis Society Position Paper: Glob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emia),旨在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发生风险。该意

    2、见书推陈出新,且更贴近临床实际。尤其重要的是,本意见书所做的推荐大多基于多重证据类型。具体的主要更新如下: 提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为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定义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或non-HDL-c; 定义了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时致动脉粥样硬化胆固醇(LDL-c或non-HDL-c)的最佳水平; 认为长期风险分类优于短期风险分类;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线风险调整风险评估; 全文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两部分进行介绍,一级预防强调生活方式干预;二级预防强调药物治疗。这些建议基于现行流行病学、基因研究、及临床试验的证据,对血脂管理

    3、有几项新的观念提示,值得参考。终身预防的观念现行多数血脂管理指南对一级预防的建议都只针对中老年人群,而且多数现行的风险评估表都只能预测未来十年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对于青壮年人群,则往往认为其十年风险不高,而采取较为宽松的管理策略。IAS的专家建议:血脂管理要有更长远的规划,要将风险的评估推算到个人80岁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强调终身预防的观念,对于年纪较轻却已经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非常重要,因为这些人的长期风险往往被低估。事实上,不论年龄高低,所有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因素如高血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都需要积极管理,而且只要有管理,风险就会降低,所以要评估每个人整体的心血管风险并考虑其长期的风险

    4、。具体的做法是依照Lloyd-Jones/Framingham algorithm(2006年Lloyd-Jones等提出)推算个人到80岁时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绝对风险,自低到高分为4级:低危(low risk)15%、中危(moderate risk)15-30%、中高危(moderately high risk)30-44%、及高危(high risk)45%。但是现有的风险量表例如衍生自Framingham风险评估量表的欧美人群数据能否推及其他人种不无争议,所以计算风险还应该就各地区及人种的需要做验证。若不知如何校正,则应该针对个人已知的现存危险因素做管理:例如有高血压者要控制血压、有高胆

    5、固醇血症者要控制胆固醇等。选择血脂管理主要目标(major target of therapy)的观念毋庸置疑,LDL-C是导致动脉硬化最主要的血脂蛋白,所以传统血脂管理都以控制LDL-C为首要目标。IAS的专家建议:会导致动脉硬化的脂蛋白不只是LDL-C,计算Non-HDL-C(total cholesterol-HDL-C)更能代表所有能造成动脉硬化的脂蛋白,包括富含胆固醇的VLDL残片等,所以在血脂管理上Non-HDL-C同等重要。Non-HDL-C计算出的数值大约等于LDL-C+30mg/dL。将来累积更多临床证据,Non-HDL-C甚至可能取代LDL-C成为主要的治疗目标。此外,有专

    6、家建议会造成动脉硬化的脂蛋白都带有ApoB脂蛋白,所以测量ApoB也可以定量所有能造成动脉硬化的脂蛋白。但由于现有的检测方式仍未标准化且临床证据不足,所以临床应用仍未普遍。至于HDL-C过低(low HDL-C)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风险评估的重要指标。但目前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有限,要升高HDL-C仍以生活方式干预为主。还有很多其他血脂标记如Lp(a)及非血脂标记如CRP等,虽然对临床风险评估有部分帮助,但并不建议做例行监测。“理想LDL-C值”与“目标LDL-C值”的观念血脂管理上区分“理想LDL-C值”(optimal levels)与“目标LDL-C值”(goals ofthera

    7、py)很重要。“理想LDL-C值”是指为了将个人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所需要维持的LDL-C值,强调的是个人终其一生持续维持的管理策略。依照现有流行病学及基因学证据推论出的“理想LDL-C值”应该是100 mg/dL(或Non-HDL-C130 mg/dL),尤其是高危人群;至于LDL-C值在100-129 mg/dL则是低危人群或没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可接受的“理想LDL-C值”。“目标LDL-C值”则是指个人已经有一定的心血管病发病风险时,为降低风险而须达到的LDL-C值。“目标LDL-C值”推论自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现行的血脂管理指南都有相关的建议。举例来说:对已经罹患心血管病,需要做

    8、二级预防的人群而言,指南建议的“目标LDL-C值”可能低于“理想LDL-C值”(100 mg/dL),例如欧美指南都建议这类病人的LDL-C要降到70mg/dL。一级预防血脂管理的观念IAS专家主张在考虑长期服药的经济负担及安全性之下应尽可能将LDL-C控制在理想值。然而现实的考虑,例如医保是否能负担,则依国家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实际临床上治疗的强度,仍应交由医师依照病人个别状况及国家医保给付政策而定。为达到尽可能将LDL-C控制在理想值的目的,非药物的生活方式干预(lifestyle therapy)仍然是所有有心血管病风险者都应尽力做好的一线治疗;至于他汀类药物,则保留给中高危(mod

    9、erately high risk)及高危(high risk)人群使用。中危(moderate risk)人群是否用药,则应考虑其LDL-C值。若LDL-C高,则应用药。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原则,男女均适用。老年人若属中高危或高危人群也应用药,但应特别注意药物交互作用。二级预防血脂管理的观念 现有证据显示,已经罹患心血管病者的“理想LDL-C值”可能明显低于一级预防的人群,而且似乎“越低越好”(the lower,the better)。虽然有些人建议,不论LDL-C值多少,一律应该使用高剂量他汀药物做二级预防,但IAS的专家认为根据现有二级预防的大型研究推算出“理想LDL-C值”(70 mg/

    10、dL或Non-HDL-C100 mg/dL)应属合理。另一派意见认为:降低LDL-C所得到的临床效益之间呈对数关系,将LDL-C由降到100mg/ dL继续往下降到70 mg/dL,所获得的临床效益并不显著,不一定要用高剂量他汀药物。但是由于这类已经罹病的病人,其心血管病的复发率极高,而他汀类药物相对安全,临床上治疗不足的风险远比治疗过当的危险更高,所以应该积极用较高剂量的他汀药物将LDL-C降到 70 ma/dL。再者,对需要二级预防的高危病人而言,单靠他汀药物要将LDL-C降到70 mg/dL并不容易。由于近来使用他汀药及烟酸的大型研究AIM-HIGH及HPS2-THRIVE,以及使用n-

    11、3脂肪酸等研究相继失败,IAS专家建议若单独使用他汀药无法将LDL-C降到 IAS:non-HDL-C作为降脂治疗靶标更优IAS:non-HDL-C作为降脂治疗靶标更优医师报 2013-09-18 分享 近期,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IAS)公布全球血脂代谢异常处理指南。该指南以来源于多个领域的证据为依据,明确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既可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也可指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但更支持以后者作为降脂治疗靶标;强调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一级预防重在生活方式干预,而二级预防需依靠药物;血脂代谢异常患者的ASCVD风险评估应评估长期风险,而

    12、非短期风险;此外,风险评估应校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基础风险。降脂靶标指南指出,高LDL-C血症是ASCVD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降低LDL-C是降低ASCVD风险的主要措施。LDL-C是降脂治疗的重要靶标。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也是降脂治疗重要靶标。LDL-C和VLDL-C总称为non-HDL-C。因此,non-HDL-C可替代LDL-C作为降脂治疗靶标。non-HDL-C可在非空腹状况下准确检测,而LDL-C却不行。因此,IAS更支持以non-HDL-C作为降脂治疗靶标。IAS指出,总胆固醇常用来进行风险评估,但并不是降脂治疗可靠靶标,仅适用于无法获得各脂蛋白

    13、胆固醇数据的情况。一级预防目标IAS根据随机对照研究、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和基因流行病学研究三方面证据来定义:LDL-C水平目标值100mg/dl(2.6mmol/L);non-HDL-C目标值45%、30%44%、15%29%和15%依次归为高危、中高危、中危和低危人群。一级预防措施IAS指出,血脂代谢异常患者应根据ASCVD长期风险来决定治疗强度。IAS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实际上主要是“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的一种疾病”。无论如何,生活方式干预是首选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高危、中高危、中危人群可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应用降脂药物(表1)。若高危或中高危人群的长期风险来自于非血脂危险因素,则不一定需要

    14、降脂治疗。表1 IAS对不同风险人群的降脂治疗建议80岁时风险水平 低危(40%)治疗强度中等强度中高强度高强度具体治疗遵循公共卫生建议最佳生活方式干预+选择性地降脂药物最佳生活方式干预+考虑用降脂药物最佳生活方式干预+应用降脂药物注:公共卫生建议应包含生活方式干预措施;中危人群用降脂药物仅限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水平升高者;无费用担忧的中高危人群可应用降脂药物;高危人群应用降脂药物应足量,以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性胆固醇水平达标。生活方式干预IAS建议如下:(1)饱和脂肪酸总摄人量占摄入总能量的7%以下,至少应在10%以下,反式脂肪酸比例1%,膳食胆固醇摄入量200mg/d。(2)多摄入水果、蔬菜和纤维;适当摄入富含n-3脂肪酸的鱼;摄入低钠(2g/d)高钾食物;饮酒适量。(3)每日至少中等强度运动30min,且必须为有氧运动,同时需要减肥者适当加大运动量。(4)伴代谢综合征者应增加运动量,同时注意减肥。二级预防IAS指出,对于已患ASCVD者,LDL-C目标值应70mg/dl(1.8mmol/L),而non-HDL-C目标值100mg/dl。大多数ASCVD患者需用最大剂量他汀治疗,部分患者还需加用依折麦布或胆汁酸树脂。IAS强调,即便已应用最大剂量降脂药物,生活方式干预仍然不能忽视。当然,其他ASCVD危险因素也应一并干预。


    注意事项

    本文(血脂异常管理最新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冰点文档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