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0163602
- 上传时间:2023-02-08
- 格式:DOCX
- 页数:76
- 大小:229.32KB
施工组织设计.docx
《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docx(7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准备
4.1施工现场及文明施工准备
4.1.1现场平面布置状况
施工现场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统一负责,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管。
场区设1个大门,利用彩钢板围墙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
场区及道路口全部用C20砼150厚随打随抹硬化,排水坡向临时沉淀池,施工门口安装清洗设备。
4.1.2施工用水、生活用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及消防用水均采用城市饮用水,由城市管网接入,用水量采用最小消防用水量10L/S,可以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用水管径d=√2Qпν/1000=√210/3.141.51000=0.064m
故选用直径Φ60钢管。
临时用水管路铺设位置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4.1.3场区排水:
在整个场区布置排水沟,雨水经场区临时沉淀池沉淀后排入雨水管网。
污水经化粪池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4.1.4施工用电
1.用电量计算
主要依据现场机械设备用量情况,确定最高峰值用电量,最高峰值电量为433KW。
根据计算公式
P=1.05{k1∑P1/cos+K2∑P2}(r+1)
P=1.05{0.6×80/0.78+0.5×100}×(0.1+1)
=127.05KVA
2.配电导线选择
查《施工手册》现场取截面100mm2型号为VV95×75+1×70mm的五芯铜芯电缆,可满足施工要求。
3.配电方案:
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用电需求,各单体都配备一级箱根据施工需要配二级箱和开关箱。
分配电箱摆放在施工层上,其电源线引自总配电箱,如图所示:
供电系统严格执行TN—S接零保护系统。
供电线路选用五芯电缆,供电系统做“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施工机具严格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一保护”标准要求。
现场用电线路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为保证砼浇筑的连续性,现场设置一台50kw发电机备用。
现场施工用电详见现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4.1.5垂直运输机械布置: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安装1台自升式QTZ40型塔吊,塔机臂长48m,最小起重量0.5t。
4.1.6现场文明施工(详见本施工组织设计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4.2劳动力准备
我公司拥有各种专业施工队伍,可满足本工程各专业施工要求;同时为加强各项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安全生产,本项目中标后,我们将在企业内选择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并有较强施工组织能力,工作效率高,有良好信誉的队伍作为专业施工队伍,并签订专业施工责任合同,确保施工有充足的劳动力。
本工程施工阶段高峰期施工人数80人,平均施工人数50人,各工种人员数量见劳动力计划表。
各专业施工队根据施工进度与工程状况按计划,分阶段进、退场,保证施工人员的稳定和工程的顺利展开(见附表二:
劳动力计划表)。
4.3工程材料准备
4.3.1中标后我公司将按照建设单位材料名录与供货商签订购货合同,明确购买材料质量要求,经监理验收全数抽检,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退场。
4.3.2按照施工部署,对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等提前做好计划,认真组织,专人负责,分阶段陆续进场,提前订货,按时进场,保证使用。
4.3.3开工前落实各项施工用料计划,按照贯标等程序要先定合格厂家和产品签订供货协议,并分期分批组织进场。
4.3.4现场临时用地见附表六:
临时用地表
4.4主要机械设备准备
本工程所投入主要机械设备由本公司供给,由项目部经理统一指挥、使用,其中阶段性及加工性机械根据工程进度情况逐步进、出场。
4.4.1根据施工总体部署,现场使用的设备,按照施工要求,准时进场。
4.4.2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工程量及机械台班量确定主要机械投入及时组织设备进场,安装,调试,保证使用。
4.4.3主要机械设备见附表一:
施工现场主要机械设备表
4.5技术准备
4.5.1图纸会审
本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后,向建设单位领取各专业施工图纸,由工程技术人员负责施工图纸的收发,并建立管理台帐,以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审图,作好图纸会审的前期工作,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提出问题并做好记录。
工程开工前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联系,做好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
4.5.2备齐技术规范、验收标准
根据施工图纸,现场备齐与工程有关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技术规程》,施工标准图集,《建筑施工手册》等。
4.5.3技术工作计划
中标后根据施工进度安排编制各专项施工方案。
4.5.4高程点引测、平面定位
测量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及坐标位置,做好工程控制网桩的测量定位,同时做好定位桩的闭合复测工作,并做好标识加以保护。
4.5.5测量仪器配备见附表四:
拟配备本工程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表
第五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
5.1施工测量
依据设计图纸和甲方给定的坐标点,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不易破坏的地方,应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
5.1.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控制网由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
依据矩形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轴线。
5.1.2高程测量
1.高程点引测
标高控制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将已知水准高程点引测到现场和建筑物上。
现场高程点做成永久性的控制点,作为复测校核的依据。
在本工程的一层墙壁上设置两个高程点,以后每层以此为依据向上引测,在此竖向方向引一通长直线,以消除钢尺的垂直误差。
为了尽可能避免因传导的次数而造成累计误差,在施工中高程每2层用钢尺复测一次,及时纠正误差,标高允许偏差:
层高不大于±5mm,全高不大于±20mm。
在每层以楼面标高为基准,做+0.500标高点,用红油漆标注,以备使用。
2.具体施测
(1)建立水准控制网
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施测方案如下:
a.本楼周围布置2个水准点,且水准点的间距不大于50m。
b.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两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校验。
c.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土方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的位置。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保证各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5.1.3误差要求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轴线位移允许偏差3mm,混凝土柱垂直度允许偏差3mm,层高测量允许偏差3mm。
5.1.4测量验收
工程测量定位后,会同有关单位验收,并形成书面记录。
5.2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
5.2.1基槽开挖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99.7m;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1.8m且须挖到粉细砂层处,做0.5m厚级配砂石垫层至-1.3m,换填宽出外围基础外边缘2m,换填垫层要求整片分层碾压夯实,每层须铺厚度不大于200mm且分层夯实和分层检验,分层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7,配备2台26T压路机进行碾压,在每一层的压实系数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一层级配砂石。
级配砂石垫层施工完毕后应符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本建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80KPa,地基场地类别为Ⅱ类。
5.2.2垫层施工技术及垫层材质要求应符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基坑开挖深度应考虑边坡稳定和对周邻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采取可靠的基坑支护。
5.2.3基槽开挖至基槽底部后通知设计及工程地质人员验槽,基槽开挖的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现象通知设计处理后在继续施工。
房心回填土须分层夯实,压实系数大于等于0.97,回填土为素填土且不得夹杂建筑杂物和植物根系等。
5.2.4配备1台360型挖机进行基槽开挖,4台25立方自卸车运输土方,附近没有场地堆土,所有土方须外运,运距15公里,回填土购买回填。
5.3框架柱模板支设
5.3.1方柱模板采用18厚竹胶合板配以木方或槽钢龙骨根据层高现场配置,定型组合片模,用φ48钢管、伞形卡配合φ16拉筋做柱箍,并加φ48钢管斜撑。
5.3.2工艺流程:
柱模板、临时固定→加水平钢管斜撑→校正模板(垂直度、轴线位置、截面尺寸、对角线方正)→紧固钢管支撑。
5.3.3方柱模板安装:
(1)柱子支模前,首先对轴线、边线外控线进行复查,防止偏差。
(2)成排柱子先立长向两端的柱模板,校正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线,再立中间柱模。
(3)组拼:
先将柱子四面模板就位,校正调整好对角线,用柱箍固定。
(4)柱箍采用10号槽钢或φ48钢管,第一道距地不得大于200mm,因柱根部混凝土侧压力较上部大,易涨模,故将柱箍在根部至柱高1/2的范围内加密,柱箍间距为300mm。
1/2以上部分柱箍间距为500mm,大于或等于600mm截面的柱子中间设φ14对穿螺杆加固间距600mm。
(5)支撑:
在柱模安装完后,四面设拉杆,每面两根,与地面夹角45º~60º。
(6)在板面上柱子的四侧设8根顶模用预埋筋,柱支模完成后,在龙骨与顶模筋之间塞100×100mm木方,顶紧柱根部,保证根部的截面尺寸。
(7)清理模内杂物,柱模的清扫口留置按对角设置。
(8)安装柱模板时,同一轴线上的柱必须拉通线安装、检查。
(9)柱模安装完,吊线检查四角的垂直度,误差要小于3mm。
以防根部胀模。
柱模支撑与满堂架拉牢,形成一整体。
5.4梁、板模板支设
支设梁模板前,应按尺寸先将梁底、梁侧模板加工好,并将底模钉上木方;支模板时先按梁的轴线位置设两排脚手架(带可调头),钢管高度应比梁底低40~60cm,综合楼楼层高,支模脚手架搭设满堂脚手架,架体立管间距不能大于1m。
架体搭设合格后满铺操作竹跳板保证安全,开始架主龙骨6cm×9cm木方,在安放带次龙骨的梁底模,梁底模进行循环时,必须将梁底模两侧清理干净,以便梁底模、侧模紧密接触,侧模和底模下衬的木方要钉牢,尽量减少漏将,使浇筑出的梁边角整齐,减少修补的工作量。
高度为1000mm大梁底模满备木方,施工时与梁顶标高相同的板与梁同时浇筑,侧板钢筋甩出,模板一次性支设。
梁侧小立杆间距600mm,立杆间距600mm。
在安装完梁侧模板后,应在侧模板和底模处加一定的预应力,防止角部发生漏浆。
梁、模板同时支设,先支设梁底与梁一侧模板,等梁钢筋绑扎完毕再支设两另一侧模板与板模。
梁、板模使用定性钢模板,不足处用木料补齐。
为了方便地下室支模材料外运,在顶板适当位置留700mm×1500mm后浇洞口,洞口边甩钢筋后焊接。
梁高度超过550mm,中间应加设φ14对拉螺栓;跨度大于4m梁起拱2/1000。
5.4.1竹胶合板施工注意事项
为了控制拼接处缝隙,锯截竹胶板时采用C305mm锯,齿数120齿,即嵌有硬质合金的圆锯片,电机转数要高,防止板面起毛刺。
锯裁线要直,严禁随意切割,锯裁以及班子钻孔后一定要用防护封闭,即用油漆刷两边,可使胶合板避免受水、温、气等侵蚀,防止模板开裂,膨胀变形,不会是板子因含水率增加而降低强度,也会延长模板的使用寿命,保证施工质量。
为了防止漏浆,所有连接处,即拼缝镶嵌泡沫条等,同时用不干胶带粘结缝封。
支设板模时,应该尽量少切割竹胶板,切割J板后应先刷油漆封边再投入使用,严禁在四周板侧边上即沿板面钉钉子,从而延长般的周转使用时间。
5.4.2梁、板模板接头支设
梁、板模板接头细部处理是模板工程的关键所在,处理不当易产生颈缩、漏浆等质量通病。
拼缝处用海绵条、嵌缝腻子刮缝或者粘胶带,并用次龙骨顶紧,防止接缝处振捣混凝土时,底模与侧模拼接缝要错开,避免同一横向水平面有两道接槎。
竖向背楞拼接处加设800mm竖向背楞。
梁底背楞间距100mm。
梁模的支设采用φ48×3.5规格的钢管,满堂红架体,利用扣件连接组成支撑架。
立柱在高度方向应设置纵横水平拉杆斜拉杆。
水平拉杆一般距离梁边缘120mm,立杆间距不大于1米,当梁高小于70mm时增加对拉螺栓固定:
当梁宽大于或等于400mm时,梁中间加设立杆一道。
为了使梁模及支架能早拆,在梁底加设早拆体系,利用带有可调式伸缩的钢管脚手架托100mm×100mm横向木方,间距800mm.
接头处柱箍最底端采用φ48×3.5双钢管背楞,对拉螺栓固定,中部、上部用带有可调式伸缩的钢管顶撑,当梁高大天地等于700mm时可考虑使用对拉螺栓固定,双钢管背楞。
板模设计:
利用φ48×3.5钢管打设满堂脚手架。
满堂脚手架搭设好后,根据板底标高,铺设水平龙骨搁栅,采用100mm×100mm木方,间距300mm,然后铺放模板,且竹胶板模板接缝处应垫木方,以防止胀模和漏浆。
为了便于拆模,在板墙以及板、梁交接处必须设置100mm×100mm木方道。
支墙和梁扳时,墙、梁侧模板应比楼板底适当高出5-10mm,以此隐蔽混凝土墙的施工缝,提高混凝土外观量。
作为板底模板,为了使装拆快捷,板面光滑,硬度好,拼缝少,现质量好,周转次数多,应设早拆体系,采用立杆带有可调式伸缩头的钢管脚手架,顶托100mm×100mm木方。
注:
在早拆体系木方两边加设100mm×100mm搁栅。
5.4.3模板安装
(1)模板安装前应弹出模板就位线,在墙外侧用砂浆找平,支模前将杂物清理干净,大模下口粘贴海绵条,以防止模板穿墙螺栓高低错位及下口跑浆。
(2)模板安装前把板面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应涂抹均匀,不得漏刷。
(3)钢筋网片就位,电线管、电线盒等与钢筋网片固定,门窗洞口模板支好后,内用木方对撑,门窗洞口模板与大模接触要粘贴海绵条。
(4)支墙模前,先支门窗模板,门窗洞口模板先在地面组装成整体,然后放置到钢筋网中,再在中间木方顶撑,为防止模板串位,模板四周加限位钢筋。
(5)每一个房间模板安装前,模板组装顺序为应先将每个房间的四角模板安装放牢固就位,然后吊放大块平模就位。
角模、平模节点见附图。
所有模板拼缝要加海棉条处理,以防止拼缝处漏浆。
模板就位后,用斜支撑调整模板位置及垂直度。
(6)模板安装工序为:
放模板就位线——做砂浆找平层——安放角膜——安装内膜——安装穿墙螺栓——安装外模固定——调整模板垂直度——混凝土浇筑——拆模、清理——下段施工。
(7)模板校正调直后,所有接口处加直芯带加固处理。
(8)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按JGJ3-91的要求。
模板安装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安装允许偏差(mm)
备注
1
模板位置偏差
-2
2
模板竖向偏差
3
3
模板标高偏差
5
4
墙体上口宽度
-2
5
模板距离偏差
3
为保证墙面质量,减少漏浆,在阴阳角模、墙模板根部、顶板与墙面接缝处、与墙板向接缝处,都需粘贴海绵条。
5.4.4模板拆除
常温下柱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或1.2MPa)即可拆模。
(1)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正好相反,先拆下穿墙杆,使模板完全脱离混凝土墙面,当局部有吸附或粘结时,可在模板下口撬模点用撬棍撬动,但不得在墙柱上口晃动或用大锤砸模板,拆下的穿墙螺栓、垫片、销板应清点后放入工具箱内,以备用周转使用。
(2)拆模时应清理干净根部的混凝土浆,然后用撬棍撬动角模下口,注意上下配合施工,防止角模倾倒伤人;严禁野蛮拆模,使模板变形而影响质量,或增加角模拆除难度;拆除后应及时修补被碰伤的墙体或凹面。
(3)撬动角模下口,使角模脱出,千万不可因拆除困难,用大锤砸角模,造成破坏,影响后序施工。
(4)角模拆除后,凸出墙面的混凝土线条应及时磨平。
(5)起吊模板前,必须认真检查穿墙杆是否全部拆完,是否有钩、挂、兜、拌的地方,并应垂直慢速,确认无障碍后,方可提升吊走,同时不得碰撞墙体。
(6)模板脱模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工作,趁板击潮湿容易清理,用扁铲刀,钢丝刷等工具,清除板面粘附的砂浆或隔离剂残渣,再用棉丝擦净,涂刷新的隔离剂。
(7)为了保证模板在现场施工时的质量,工地应派专业人进行模板维护与保养工作。
(8)柱、其余墙模,其表面及棱角不致因拆模而受损伤害时,方可拆除。
(9)梁≤8m,强度达到75℅,大于8h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小于等于2m构件强度达到75℅方可拆除。
其中后浇带两侧模板应在后浇带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方可拆除。
(10)楼梯间模板与支撑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方可拆除;
(11)以上所指出混凝土强度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确定;
(12)拆除模板时必须经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字认可后方可。
5.4.5模板施工注意事项
(1)混凝土浇筑速度对模板侧压力较大,施工中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浇筑速度<2m/h.
(2)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遵照《IGB-92》有关规定,不得提前松动对拉螺栓。
应根据天气、温度掌握、控制,在混凝土初凝后即可拆模,但不得超时间过长,使模板不易拆除。
(3)拆模时不得使用大锤,以防止模板碰撞墙体开裂,拆除困难,可用撬杠从底部撬动。
(4)模板堆放时应使模板向后倾斜15-20°,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作用下倾覆。
模板堆放场地要平整,不得堆放在松土及坑洼不平处。
(5)混凝土浇筑前认真复核模板位置,柱、墙模板支设是否牢靠,接缝是否严密。
(6)混凝土施工时应安排木工看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混凝土施工前,应清除模板内的一切垃圾,尤其是石屑和木屑,凡与混凝土接触的面板都应清理干净。
5.4.6安全措施及成品保护
(1)模板就位前要有缆绳牵纤拉,防止模板旋转,碰撞伤人;
(2)模板支撑、对拉螺栓要设专人检查是否支稳、牢固、拧紧,不得有漏支、漏拧现象发生,以免发生胀模;
(3)要选择平整场地堆放模板;
(4)拆模后面板应随时清理,并涂刷脱模剂;
(5)拆除后如发现板面不平整或肋边变形应及时修理;
(6)搞好模板日常保养与维修工作。
5.4.7其它构件模板
楼梯模板底模、踏步侧面采用竹胶合板,楼梯同主体一起施工,不与本层一起施工。
但应加强楼梯模板的支撑,尤其是楼梯踏步侧面,确保尺寸准确,杜绝出现偏位现象,以免给后期装修造成剔凿和修补的困难。
异形构件在结构施工时,普通模板往往都不适用,采用木条、板材拼凑支设出的模板,成型后的混凝土质量差,后期采用砂浆不修也不能达到设计效果,费工费事,为此在本工程中凡是异形构件等不适用普通模板,如阳台板、滴水线等均制作特殊定型模板,使结构施工一次成活,避免修、凿、剔、补。
由于室外坡道以下在浇筑完混凝土后形成封闭空间光留在其中的模板、背楞无法拆除。
因此,此部位的模板一次性采用竹胶板、背楞、支撑系统采用100mm×100mm木方按满堂脚手架间距设置。
用18mm厚竹胶合当板面,板的纵向两个边用100*50mm木方与板钉牢,四块侧模板同样配制,板的中部每隔50mm设纵向钢管,每隔500mm用柱箍箍牢(短管);边柱外侧板要伸出纵向板边,以便于拆除,在柱模底用小方木钉成方盘,用于固定。
柱顶与梁的交接处,要留出缺口,缺口边的距离即为梁的高与宽(梁高以扣除平板厚度计算),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模板产生鼓胀变形,除了从底部250mm处设钢管柱箍外,每隔500-600mm处设置柱箍。
另外每隔400mm设对拉螺栓,确保模板的整体刚度,防止模板变形,胀鼓,柱模板安装时,先在基础面(或相互)上弹出柱轴线及边线,按照边线先把底部六盘固定好,再对准边线安装两侧纵向侧板用满堂红脚手架柱与柱相互顶牵。
用线锤校正柱模板垂直。
同一柱列的模板可采用先校正两端的柱模,在柱模顶中心拉通线,按通线校正中间部分的柱模。
当柱截面大于600mm,在柱中部增加直径14的圆钢做对穿螺杆间距不大于500mm,增加模板的刚度。
5.5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砼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为了把握好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关,首先得对商品混凝土生产厂家进行考察,针对资质、生产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看能否满足该工程的需要。
对选择的商品混凝土生产必须双方签订供货合同。
5.5.1使用商品混凝土应提前一天向供货商委托所浇砼的详细情况,内包括:
工程名称、浇筑部位、砼强度等级、浇筑方量等。
5.5.2商品砼质量控制:
(1)开盘鉴定
(2)原材料的检验、复验报告。
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水泥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应材质标准的规定。
粗细骨料的的材质应满足本工程的要求符合国家现行材质质量标准。
(3)商品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4)商品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文件(商品混凝土出厂合格证)
(5)交货检查记录:
.商品混凝土进场后首先确认商品混凝土的类别、数量、工程名称、浇筑部位、砼强度等级等是否与委托单一致。
.查验商品混凝土的拌和时间,记录搅拌运输车的进场时间和卸料时间。
商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
.测定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商品混凝土不得使用。
必须车车检验并形成记录。
坍落度测试必须在混凝土运输车出料口,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以上如有一项不能满足技术标准或合同规定的必须退货不得使用于工程中。
5.5.3混凝土浇筑前的准备
(1)制定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每次浇筑混凝土前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整个浇筑过程有组织、有分工,连续有序的进行。
现场浇筑实行分段分区挂牌负责。
(2)机具准备及检查:
由于使用的商品混凝土主要针对输送泵车、振捣器等机具设备必须准备充足,并考虑发生故障时的修理时间,应有备用的输送泵车和振捣器。
(3)保证砼及原材料的供应:
浇筑混凝土期间,商品混凝土站要保证连续有序的进行,同时还要要保证混凝土不中断。
(4)掌握天气季节变化情况:
加强与气象预报的联系,在混凝土施工阶段天气的变化情况,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顺利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5)检查模板、钢筋、预埋管和预埋件: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预埋件、预埋管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条文及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64)标准的规定.在“三检”合格后,请监理人员进行隐蔽验收.
检查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是否妥当,能否满足浇筑速度、浇筑方量的要求;
(6)在地基或地基土上浇筑混凝土,应清楚淤泥和杂物,设置排水、防水措施。
(7)填写混凝土委托通知单,通知搅拌站所要浇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合比、搅拌量、浇筑时间等.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
(8)准备好坍落度桶,按规定检查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车车检验,并做好记录.
5.5.4施工操作要点
混凝土输送泵车设置处应场地平整、坚实、具有重车行驶的条件,尽量使得浇筑部位在泵车的工作范围之内,以减少泵车的移动次数。
另外,为了便于混凝土运输车与泵车的清洗,保证文明施工,必须在大门口设置清洗槽。
5.5.5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
(1)施工顺序
按先条基后梁柱。
(2)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运输车送。
基础混凝土浇筑采用一次性连续浇筑。
浇筑采用斜面分层布料方法施工,即“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环渐进、一次到顶”。
坡度为1:
6~1:
10之间。
振捣时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确保不漏振。
(3)混凝土振捣:
采用插入时振捣器。
为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每辆混凝土泵车配备5台插入式振捣棒(3台工作,2台备用),分三道布置:
第一道布置在出料点,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
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
第三道布置杂斜面中部,在斜面上要严格控制各点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
每个浇筑带的振捣棒固定专业人负责,严防漏振、欠振且不得超振。
(4)混凝土泌水的处理:
基础混凝土在前期浇筑过程中,泌水会被混凝土赶向井、坑等低洼处,然后用软轴抽水机抽出泌水。
底板混凝土的后期,处理泌水的方法是改变混凝土的浇筑方向,即最后浇筑混凝土时从最后端往回浇筑,与原浇筑斜坡相交成一条集水沟,另外有意加强两侧混凝土的浇筑速度,这样集水沟逐步在中间缩小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