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docx
- 文档编号:11191010
- 上传时间:2023-02-25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49.49KB
当代文学.docx
《当代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文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分期
大体经过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前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三个时期。
第一次文代会
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七月在北京召开。
毛泽东到场讲话,朱德致贺词,周恩来作政治报告。
会议听取了郭沫若做的总报告,矛盾总结国统区文艺运动,周扬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
这次大会是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艺队伍的胜利会师。
第一次文代会期间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当代文学阶段。
建国初三次全国规模的文艺批判运动
一)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1951)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他以乞丐之身而行兴学之事,艰苦备尝,终身不渝。
为表彰他的义学善举,清政府赐其“义学正”之名号,“乐善好施”的匾额和象征最高荣誉的“黄马褂”。
清国史馆将其事迹列入清史列传孝行节内。
建国前,各界要人和社会名流对他都备极推崇。
蔡元培、黄炎培、邓初民、李公朴、陶行知等民主人士,蒋介石、汪精卫、戴季陶、何思源等政界人物,冯玉祥、张学良、杨虎城、段绳武、张自忠等军界要人,郭沫若、郁达夫、臧克家等文化名流,或为他题辞著文,或为他的义学捐款。
⏹批判者以《人民日报》社论的精神为基调,着重从三个方面对《武训传》进行了批判:
一是认为《武训传》宣扬历史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二是认为作品美化阶级投降主义和个人苦行主义。
三是认为作品贬低农民革命的作用,歪曲历史发展的面貌。
二)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1954)
⏹晚清以来,学术界对于《红楼梦》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项专门的学问,称为“红学”。
《红楼梦》研究有两派,早先着眼于影射的索隐派,称为“旧红学派”;后来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称为“新红学派”。
俞平伯被认为是“新红学派”著名人物之一。
⏹当时批判者认为俞平伯在《红楼梦》研究中的错误主要有:
一、以自然主义的唯心观点分析和评价《红楼梦》。
二、形式主义地理解《红楼梦》对古典传统的继承,以模仿性代替了作品的独创性。
三、以考证代替了科学的分析,而且有时流于繁琐。
(三)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胡风(1902-1985),原名张光人,笔名谷非、高荒、张果等。
湖北蕲春人。
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理论批评家、编辑活动家、诗人和文学翻译家。
曾经担任“左联”宣传部长和书记,与鲁迅、冯雪峰等联系密切。
抗战时期,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常委、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创办并主编《七月》、《希望》等杂志。
是著名的“七月派”核心人物。
为了让毛泽东直接理解他的理论观点,他根据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认识,系统地解释自己的理论主张,并逐条反驳何其芳、林默涵等人对他的批判。
这就是胡风的长达三十万言的《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
“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最早酝酿于1956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同年5月2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将这一方针公开提出。
5月26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由北京知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参加的会议上,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
在1956年初到1957年春夏之交的近一年半的时间内,“双百方针”确实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林彪委任江青与1966年2月2日至20日在上海召开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形成了《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
八大样板戏
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现代革命京剧《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以及交响乐《沙家浜》。
潜在写作
一、老作家的创作
⏹老作家在1949年前已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念与艺术风格,并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有自己的精神资源,有建基于此的对时代的独特体验与思考。
丰子恺《缘缘堂续笔》是作家在1971至1973年间利用凌晨时分偷偷写成的。
在一个举国狂乱的大浩劫年代,这些散文疏离于时代共名之处而保持了作家平和的风格。
在对旧人旧事与生活琐事的满怀兴致的记忆与书写之中,它们体现了作家的生存智慧,并由此流露出在喧嚣与混乱之中人性的生趣与光辉。
在《续笔》之中,他津津乐道的或者是“吃酒”、“酒令”、“食肉”之类琐屑之事,或者是“牛女”、“清明”、“塘栖”之类的时令风物,或者是“癞六伯”、“五爹爹”、“王囡囡”、“阿庆”之类的市井细民,在这些小人小事之中,他发现了人生的真趣味。
⏹“七月”派诗人曾卓、牛汉、绿原等人创作了《悬崖边的树》、《半棵树》、《重读圣经》等作品。
⏹诗人唐湜、蔡其矫、郭小川也进行过“潜在写作”活动,创作了为数不少的优秀作品。
穆旦(1918—1977年)
⏹原名查良铮,另有笔名梁真。
著名诗人和诗歌翻译家。
⏹祖籍浙江海宁,1918年生于天津。
⏹中学时即开始诗歌创作,17岁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40年在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毕业。
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后曾参加入缅抗日,历经艰险。
⏹1949年8月赴美留学,获芝加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1953年初回国,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致力于俄、英诗歌翻译。
⏹1977年春节因病去世。
⏹主要著作有:
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旗》、《穆旦诗选》等,及《欧根·奥涅金》、《唐璜》、《英国现代诗选》等大量译诗。
1949年后的穆旦
⏹1954年,他因为抗战中参加远征军的经历被查成为“肃反对象”。
⏹1958年底,被逐出讲堂,强迫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接受机关管制”,监督劳动。
⏹此后他被迫从事整理图书、抄录索引以至打扫厕所之类的繁重工作,“文革”发生后他的处境更加艰难。
⏹在被迫中断写作近20年后,他在去世前的一年多时间里(1975-1976)重新开始诗歌写作。
⏹这些诗歌仍然保留了他的繁复的诗艺,在层层转折中表达着对个人身世的慨叹、对时代的乌托邦理想的审视与反讽,基调是冷峻甚至无奈的。
⏹有些诗篇如《停电以后》《冬》等仍显示了一种在黑暗之中坚持岗位的精神。
二、年轻一代的潜在写作
⏹年轻一代中的敏感者也开始萌生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意识,在70年代进行了一些“地下沙龙”与“地下诗社”活动。
⏹依群的《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
⏹郭小林《大雁》
食指(1948—)
⏹原名郭路生。
祖籍山东鱼台,生于山东诸城。
⏹1953年随父母迁居北京。
⏹1968年赴山西杏花村插队。
1970年秋回老家山东鱼台县务农。
⏹1971年在山东济宁参军入伍,1973年退伍。
⏹1974年精神分裂,此后病情时好时坏。
⏹1975年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
上世纪90年代长期居于北京第三福利院。
⏹诗歌创作始于1965年。
⏹代表作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疯狗》《当你老了》《诗人的桂冠》等。
“白洋淀诗派”
⏹自觉地探索现代主义诗歌的写作,他们与北京等地的地下文学沙龙的成员,形成了当时潜在写作中较有规模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
⏹其主要成员有姜世伟(笔名芒克)、岳重(笔名根子)、栗世征(笔名多多)等人。
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路翎的描写抗美援朝的小说(短篇)
《洼地上的“战役”》
李准的短篇小说代表作选集
《李双双小传》
茹志娟的代表作
《百合花》被矛盾称赞为“清新、俊逸”的风格。
50,60年代出现了两类作品:
•一是大胆干预生活,揭示我们工作中的“阴暗面”,塑造较为复杂的人物形象的小说;代表作为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二是冲破一些人为设置的“禁区”,展示爱情生活本身的复杂性的小说。
这些作品的绝大部分,都是短篇创作;作者主要是在四五十年代之交走上文学道路的青年。
代表作宗璞的《红豆》、陆文夫的《小巷深处》、邓友梅的《在悬崖上》
•《红豆》隐晦地表现出知识分子在大痛苦与大欢乐交织在一起的时代洪流中所面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矛盾。
•江枚
•作品通过大学生江玫与齐虹由于生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分歧而导致的爱情悲剧,讲述的却是一个在时代巨变面前知识分子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故事。
•作品一开始,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清纯可爱的女大学生,“白天上课弹琴,晚上坐图书馆看参考书,礼拜六就回家。
母亲从摆着夹竹桃的台阶上走下来迎接她,生活就象那粉红色的夹竹桃一样与世隔绝。
”
•她上大学二年级的1948年,两位大四学生的出现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
•她的新同屋萧素带领她一步步加入到革命运动之中。
•而“老象在做梦似的”齐虹则以他在弹琴时的神采飞扬,无声无息地闯入了她的情感世界,对音乐和文学的共同爱好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很快她卷入了爱情的旋涡。
•“他们的爱情正象鸦片烟一样,使人不幸,而又断绝不了。
”
•“这种爱情就像碎玻璃一样割着人。
”
•最后,是留在北平迎接排山倒海般压过来的解放军,还是答应齐虹远走美国,她必须作出自己的选择。
•1962年,邵荃麟提出了“写中间人物的主张”,受到邵荃麟赞赏的《赖大嫂》(西戎)、《锻炼锻炼》(赵树理),但不久都受到批判。
•林道静成长道路艰难曲折,作品开端预言式的场景构成一种隐喻。
•不久人们的视线都集中到—个小小的行李卷上,那上面插着用漂亮的白绸子包起来的南胡、萧、笛,旁边还放着整洁的琵琶、月琴、竹笙,……这是贩卖乐器的吗,旅客们注意起这行李的主人来。
不是商人,却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学生、寂寞地守着这些幽雅的玩艺儿。
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浑身上下全是白色。
她没有同伴,只一个人坐在车厢一角的硬木位子上,动也不动地凝望着车厢外边。
她的脸略显苍白,两只大眼睛又黑又亮。
这个朴素、孤单的美丽少女,立刻引起了车上旅客们的注意,尤其男子们开始了交头接耳的议论。
•林道静一出场,从装束到行为,被赋予的是一个“五四式”的青年女性形象。
•她的外表打扮隐喻出女主人公的生存状态,纯洁、混沌未开,没有主体性的原始状态中。
•林道静不切实际的浪漫而天真的想象,以“个人主义”的方式来反抗地主家庭为她安排的人生道路,形单影只地以出走作为反抗的手段,这在“五四”时代就已经证明是一条无法走通的道路。
•作者仍对主人公做出这样的安排,便预示了林道静对未来的人生必须作出新的抉择。
•周围的男性以各色眼光看林道静,突出其孤独无助,也暗示了她成长路上会遭遇的艰难险阻,营造出她在劫难逃的氛围。
•以后林道静的确成了众多男性的欲望对象,在不断的拒绝、逃避、接受中艰难成长,终于找到爱、人生的归宿。
•作者又以全知视角叙述林道静的家世:
她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她的生母秀妮却是个贫苦佃户的女儿。
•这预示了林道静最终将面临一个从属的问题。
•林道静在血统上起码有一半已经属于劳动人民,她与劳动人民的天然联系以及叙述人的同情,已经告知了林道静的最后归属。
•继母欲将之许给公安局长作妾。
为追求婚恋自主,林道静离家出走,这是她追求个性解放的开端。
•到北戴河投奔在小学教书的表哥张文清,寻访未得。
•遭遇比家中更黑暗的现实,校长余敬唐看其丰姿绰约,打算将林献给鲍县长。
林道静走投无路,打算投海自杀。
•她对个人奋斗道路已然绝望了。
爱情的希望及其破灭是她由个性解放走向社会解放的转折。
•林道静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救起,也被余永泽“骑士兼诗人”的风度打动。
•余永泽仅仅是年轻女主人公肉体生命的拯救者,而林道静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了这一拯救,对一个追求精神解放的知识女性来说,她终极性的迷惘此时还没来得及触动。
•在作者看来,林道静完全是出于罗曼蒂克加感恩图报才与余永泽结合的。
•余永泽一出现就被赋予了一个可笑的角色,他除了只会读几本文学名著或“五四”时代的个性解放以投林道静之所好外,还可以把他理解为一个“乘人之危”的伪君子。
•余永泽对劳动人民的态度
•林道静最不能忍受的是余永泽对她走向精神觉醒和解放之路的阻拦。
•她不能容忍余永泽阻止她和卢嘉川的会见,尽管她内心已潜含了与卢嘉川的情感联系,但因卢嘉川的身份以及他对林道静精神上的引导,便使他们的接触具有了一种高尚的色彩,这里蕴含的道德方面的问题便被这一高尚遮蔽了。
•林道静克服女性的柔弱、缠绵,与余永泽决裂。
•卢嘉川虽然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但由于他已经置换了身份,因此他一开始就是作为林道静的精神导师出现的。
•在卢嘉川面前,林道静如同一个单纯无知的小姑娘。
•在卢嘉川的映照下,余永泽作为知识分子的庸俗、不洁、卑微更突现出来。
•在卢嘉川的启示下,林道静的精神世界呈现出了又一片广阔天地。
•此后她散发传单、被捕入狱、经受考验、下乡参加斗争、参加学生运动等壮举,都与卢嘉川的直接引导无法分开。
而林道静在情感上对卢嘉川的依恋也被视为理所当然。
•林道静踏上了精神解放之路,在这条路上遇见了各种优秀的人物(如林红、江华),逐渐克服幻想、狂热,成为献身于民族解放事业的无产阶级人物。
50,60年代的新诗代表作
•流沙河的《草木篇》、艾青的《养花人的梦》、郭小川的《望星空》、郭沫若的《新华颂》
新民歌运动
•1958年,在经济建设领域出现了不顾实际的“大跃进”,大刮所谓“共产风”,反映在文学创作中便是发动“新民歌运动”。
•数以万计的粗制滥造的“大跃进民歌”,绝大部分都是流行的“共产主义乌托邦”政治观念的图解,成为当时“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型产物。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选本《红旗歌谣》
•艺术上有两个明显创作倾向:
•民歌体、旧体诗盛行;
•叙事诗相对发达。
•这一时期在整理少数民族民间诗歌基础上创作的叙事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如彝族《阿诗玛》。
郭小川的名作
▪《团泊洼的秋天》、《秋歌》、《一个和八个》(营教导员王金)诗中叙述的是抗日战争初期我军临时随军监狱里一个奇特的“犯人”王金的故事。
▪他是我军的营教导员,因为特务嫌疑,跟三个出名的惯匪、四个开小差的士兵和一个奸细关在一起。
与一帮社会渣滓为伍,实在痛苦已极,然而他又难以自辩。
▪在狱中,他教育那八个犯人认识自己的罪恶,用人生真理之光去照亮他们的心灵;在刑场上,他没有抱怨,只有惋惜,临刑前用口号表达自己对革命的忠贞。
▪敌人突然袭来,除奸科长被炮火打伤,他虽然被捆绑着双手,却毅然代替科长指挥战斗,救护伤员,转移突围。
郭小川的“爱情三部曲”的叙事诗:
《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
贺敬之的名作
《三门峡歌》
闻捷的名作
《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
昆曲《十五贯》,原作又名《双熊梦》。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第四种剧本”
▪要突破“工农兵剧本”的既定框架和公式。
▪“工人剧本——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争;
▪农民剧本——入社和不入社的斗争;
▪部队剧本——我军和敌人的军事斗争”。
50.60年代历史剧代表作
《蔡文姬》、《武则天》(郭沫若)《胆剑篇》(曹禺)
老舍的《菜馆》
借北京城里一个名为裕泰的茶馆在三个时期(清末1898年初秋;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的民国初年;40年代抗战结束、内战爆发前夕)的变化,来表现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中国的历史变迁。
▪第一幕中康梁变法失败后,裕泰茶馆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台表演,
▪一方面是拉皮条的为太监娶老婆,暗探遍布社会,麻木的旗兵无所事事,寻衅打群架,
▪另一方面是破产的农民卖儿鬻女,爱国的旗人常四爷因几句牢骚被捕,新兴的资本家企图“实业救国”,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左右周旋,企图使生意兴隆。
▪在第二、第三幕中,暗探宋恩子、吴祥子的后代子承父业,继续敲诈勒索,拉皮条的刘麻子的后代依托当局要员准备开女招待“拖拉撕”,庞太监的侄子侄媳组成的迷信会道门在社会上称王称霸。
▪民族资本家秦仲义抗战中被日本人抢去资产,抗战后财产没收,陷入彻底破产的境遇;
▪王利发妄图“改良”赶上时代,生意却越来越坏,到最后连“茶馆”也被官僚与骗子联手抢去;
▪旗人常四爷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小贩,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独特的艺术构思
▪“反描法”
▪“侧面透露法”
▪“人像展览式”
▪“坐标式结构”
▪每一幕中都穿插了一件非常怪异的事件。
田汉的著名历史剧
《关汉卿》、《谢瑶环》
六十年杂文
⏹六十年代邓拓的《燕山夜话》、吴南星(吴晗、邓拓、廖沫沙的笔名)的《三家村札记》、《人民日报》的“长短录”短文等,
杨朔的散文作品
《茶花赋》、《荔枝蜜》、《雪浪花》
“天安门诗歌”运动
⏹天安门诗歌产生于1976年春北京天安门广场爆发的“四五”运动。
⏹在文学意义上,它“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标志着诗歌的现实主义战斗精神的恢复和发扬”。
⏹“文革”结束后,以童怀周名义出版的《天安门诗抄》汇集了这次运动的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第四次全国文代会
在新时期文学的初期,1979年10月到11月召开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标志着文艺界全面“解冻”.
《人啊,人》作者戴厚英
80年代后期几个比较大的争鸣问题(书79-82)
注意第四个争论重写文学史
伤痕文学
一、概念
⏹文革结束后产生的旨在控诉十年内乱给人民和国家造成沉重伤痛的文学作品。
⏹它无情地揭露了十年来一体化精神统治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极力伸张人道精神,努力恢复人在文学作品中的主体地位,是新时期文学中最先出现的创作潮流。
发端之作:
《班主任》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
小说讲述了某中学教师张俊石如何尽力挽救一个在四人帮毒害下不学无术的中学生的故事,作者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吁。
这是新时期文学第一次揭露出文革中推行的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如何危害着青少年的纯洁心灵。
作者在无意中塑造出的精神受害者班长谢惠敏,这个被视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四人的左倾教育下精神上产生的创痕比起小流氓宋宝琦更加令人警醒。
⏹卢新华《伤痕》,“伤痕小说”和“伤痕文学”得名于此。
主人公王晓华的母亲在“文革”期间被诬为叛徒,16岁的王晓华和当时所有的激进青年一样与母亲决裂,到边远的山区插队。
一去八年,她坚决拒绝与母亲的任何联系,但仍然不能摆脱家庭出身的阴影。
粉碎“四人帮”以后,母亲的冤案终得平反,但当她赶回上海见母亲时,母亲却因身体受尽摧残刚刚溘然长逝。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写一位忠诚的共产党领导干部在“文革”期间屈死监狱的故事。
某省劳改局狱政处处长葛翎,是个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经历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考验的共产党员,“文革”后期被诬陷入狱。
在狱中,他受到“四人帮”帮派分子、历史反革命分子与流氓头子的种种凌辱和迫害。
最后,为摘取监狱围墙上的玉兰花来编制悼念周恩来的花圈而被开枪打死。
葛翎——悲剧英雄形象他与社会现实的剧烈冲突。
其牺牲把这种矛盾冲突推向高潮,从而使他的性格获得崇高美的悲剧意义。
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过于理想化,以致有些情节显得比较牵强;同时作者的主观意念过于外露,也影响了作品本身的现实主义深度和力度。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小说写70年代中期四川沱江流域葫芦坝村农民许茂和他几个女儿的命运遭际,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悲欢离合映现“文革”时期农村生活的真相,表现出时代的沧桑和社会的苦难。
许茂:
积极肯干的青年社员自私顽固的老农许茂是作品中刻划得最有深度的人物形象。
在农业合作化时期,担任作业组长的许茂,全身心地投入集体的农副业生产,是一位深受人们敬重的“爱社如家”的积极分子。
他居住的那座宽敞、明亮的三合头草房大院,就是合作化以后他辛勤劳动的结晶。
之后随着左倾思潮的泛滥和“文革”的一场动乱,农民利益受到严重的侵害,许茂的灵魂开始变异,性格也变得自私、冷酷、无情无义。
他情愿让自己宽敞的三合头草房空着,也不肯接纳遭灾的大女儿一家;在连云场赶集时,他趁穷苦女人为孩子治病之危,竟压价倒卖菜油。
在“文革”后期,当许茂从工作组的整顿中看到了葫芦坝的希望,他那被扭曲的性格又开始朝着正常的方向转变,焕发了生活的热情。
小说让许茂思想性格的变化历程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包孕着农村生活曲折变化的丰富内容。
四姑娘许秀云:
美丽善良的无辜女性;坚韧的反抗精神。
这是许茂众多女儿中受苦最深、感情负荷最重,也是作者倾注了全部热情刻意描写的一个人物。
她勤劳、善良、贤淑,性格蕴藉,对爱情和幸福充满执着的追求。
她被造反起家、窃取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职位的郑百如强行占有,被迫成婚后又受到郑的百般折磨直至遗弃,但这些都没能泯灭她对生活的希望。
面对郑百如泼来的污水和不被人理解(包括自己的父亲和姐妹)的现实,她始终未放弃一个普通农家妇女所能采取的抗争行动。
她拒绝再嫁到外地,在连云场,她落落大方地跟丧妻的大姐夫金东水一家人走在众目睽睽的街上,在夜间细雨中,她奔走于乡亲们中间,揭发郑百如的罪行。
反思文学
什么是反思文学?
•是略晚于伤痕文学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是伤痕文学在社会内容上的扩展和深化,它把个人命运和社会历史道路的曲折过程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建国以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茹志娟与1979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起步的标志。
谌容的《人到中年》
•以一对中年知识分子夫妇陆文婷、傅家杰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为内容,运用时空错位的意识流手法,展开女主人公一心埋头事业,长期超负荷运转,在家庭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生命健康遭到严重危害的生活状态。
•从主题上看,这部小说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存境况,探讨人的价值和“人”所应该得到的权力。
•主人公代表了整个中年知识分子阶层。
作者的创作目的,是呼吁社会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同时指出他们的生存状况及价值实现与我们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
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通过偏僻山村中一家三个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爱情遭遇,揭示了封建意识如何凭借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贫困和政治生活中的不正常状况,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继续吞噬着年轻的生命,扭曲着正常的人性,压抑着美好的感情。
方之的《内奸》主人公是“不干不净,好吹好炫”、经历复杂的榆面商人田玉堂。
小说上编:
田玉堂利用自己的身份为革命队伍提供了许多帮助。
中心事件:
1942年日本军队围剿之时,田玉堂帮助新四军副司令严赤的妻子、快要临产的女共产党杨曙,闯过重重难关,顺利脱险。
下编:
“文革”时代,当了县蚊香厂厂长的民主人士田玉堂在一片“砸烂”声中一下子变成了牛鬼蛇神。
当有人诬陷黄司令、严赤夫妇为“内奸”,并要他作伪证时,他本着自己的良心实话实说,因而招来一顿打,并将他革职为民,遣返故乡喂猪去了。
独特的叙述视角。
小说以田玉堂这个富于民间色彩的人物为主人公,以他的眼光看取四十年来的政治风云,使这段历史的是非曲折又有了另外一种解释。
悲剧性的讽刺意味。
古华的《芙蓉镇》“芙蓉姐”胡玉音外貌秀美,心地善良,外柔内刚。
有着对美好生活、美好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因“血统论”的限制她嫁给了老实巴交的屠户黎桂桂。
夫妻恩爱却好景不长。
在“四清”运动中,丈夫被打成“新富农”自缢身亡,她沦为“新富农婆”。
在劳动改造(打扫芙蓉镇的街道)中,胡玉音和“铁帽右派”秦书田相爱了,他们共同与不幸的命运抗争。
“两个狗男女,一对黑夫妻”。
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
在“反思文学”的最后阶段,出现了两部戏剧性的总结“文革”的作品:
《名医梁有志传奇》和张宇的《活鬼》
改革文学
•指反映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进行的社会改革,并以这一改革对旧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所带来的强烈冲击为基本主题的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