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docx
- 文档编号:11823892
- 上传时间:2023-04-03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1.43KB
《高祖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docx
《《高祖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祖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祖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高祖本纪》导学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和名句。
2、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3、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相关知识:
1、不虚美,不隐恶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记述态度严谨,反映事实准确;不仅善恶必书,而且恰如其分;对“善”不虚夸,对“恶”不隐讳。
“不虚美,不隐恶”不仅要求史家作史要有根有据,全面系统地直书史事,而且要求史家具有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
2、互见法
互见法是司马迁为适应纪传体的需要而创造的述史方法和表现手法,它是将一人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相补。
互见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互见法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互见法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互见法是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一个好方法;互见法两传存疑,广载异闻,以备参考。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刘媪()须髯( )贳酒()大泽之陂()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乃绐为谒()()
酒阑()箕帚()轘辕()()
轵道() 玉卮() 乃以秦王属吏()
日夜跂而望归()击筑()献飨军士()
黥布()荥阳() 郦食其()()
颍阳()泛水()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昌邑未拔摄衣谢之,延上坐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乃以秦王属吏
非有功伐还军霸上
去辄烧绝栈道汉王复入壁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起为太上皇寿
父兄不能给可四千余人
意豁如也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2)高祖常繇咸阳
(3)遂坐上坐,无所诎(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7)乃详尊怀王为义帝(8)兵罢戏下
(9)不如决策东乡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诽谤者族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5)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因:
(1)因家沛焉
(2)因敬重之,引入坐
(3)高祖因狎侮诸客(4)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相:
(1)吕公者,好相人
(2)无如季相
(3)其在卫者,相中山
固:
(1)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2)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引:
(1)因重敬之,引入坐
(2)沛公引兵西
(3)相如引车避匿(4)左右欲引相如去
辄:
(1)去辄烧绝栈道
(2)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解:
(1)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2)项羽解而东归(3)庖丁解牛
则:
(1)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2)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3)则学者至今则之
以:
(1)乃以秦王属吏
(2)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3)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4)啖以利(5)可以有大功
(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然:
(1)然恐,不敢不服耳
(2)不然,籍何以生此
(3)喟然太息曰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降章邯
会项伯欲活张良沛公从百余骑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沛公然其计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欲约分王关中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都彭城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夜往见良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高祖竟酒,后。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大王起微细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此三者,皆人杰也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遇彭越(于)昌邑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系颈以组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诸将过此者多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4、翻译下列句子。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3)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张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人解,因大破之。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
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①,受平谒,入见平。
平等七人俱进,赐食。
王曰:
“罢,就舍矣。
”平曰:
“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
问曰:
“子之居楚何官?
”曰:
“为都尉。
”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②。
诸将尽喧③,曰:
“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
“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
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
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
”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
无知曰:
“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
今有尾生④、孝己⑤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
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汉王召让平曰:
“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平曰:
“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
诸将乃不敢复言。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①中涓:
此处指侍从官。
②护军:
监督、协调各将领行动。
③喧(xuān):
喧哗。
④尾生;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
⑤孝己:
商代武丁之子,为人孝顺。
1、对下列三句话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①使为参乘,典护军②今又从吾游③汉王乃谢
A.①做模范②游玩③道歉B.①做模范②交往③道谢
C.①掌管②交往③道歉D.①掌管②游玩③道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B.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C.汉王召让平曰:
“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
D.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平“能言善辩”的一组是()
①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②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③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
④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⑤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⑥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王受绛侯、灌婴等影响,怀疑陈平,陈平解释有理,才得到汉王信任。
B.陈平能言善辩,深得汉王信任。
汉王能力排众议,重用陈平。
C.陈平靠能言辩取得汉王信任,诸将对他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D.陈平为人品质不良,但由于善于狡辩,因而取得汉王信任。
答案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刘媪(ǎo)须髯( rán )贳酒(shì)大泽之陂(bēi)每酤留饮(gū)
酒雠数倍(chóu)乃绐为谒(dài)(yè)酒阑(lán)箕帚(jī)
轘辕(huán)(yuán)轵道(zhǐ)玉卮(zhī) 乃以秦王属吏(zhǔ)
日夜跂而望归(qǐ)击筑(zhú)献飨军士(xiǎng)黥布(qíng)
荥阳(xíng) 郦食其(yì)(jī)颍阳(yǐng)氾水(fàn)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大腿)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轻视)
昌邑未拔(攻下)摄衣谢之,延上坐(提,道歉,请)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乃以秦王属吏(交付、委托)
非有功伐(功劳)还军霸上(驻扎)
去辄烧绝栈道(断)汉王复入壁(营垒)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约定日期)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共同)
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水的北面)起为太上皇寿(献酒献物,祝人长寿)
父兄不能给(供给,使足)可四千余人(大约)
意豁如也(……的样子)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责”通“债”
(2)高祖常繇咸阳“常”通“尝”“繇”通“徭”
(3)遂坐上坐,无所诎“坐”通“座”“诎”通“屈”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卤”通“掳”“憙”通“喜”“解”通“懈”
(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案”通“安”
(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内”通“纳”“距”通“拒”
(7)乃详尊怀王为义帝“详”通“佯”(8)兵罢戏下“戏”通“麾”
(9)不如决策东乡“乡”通“向”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大度:
古义“远大的抱负”今义“气量宽宏能容人”
家人:
古义“平民百姓”今义“一家人”
作业:
古义“劳苦的工作”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
(2)诽谤者族
诽谤:
古义“非议国政”今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约束:
古义“规约,规章”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渐: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5)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山东:
古义“崤山、函谷关以东”今义“山东省,省份名”
(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无赖:
古义“没有赖以谋生的手段,没有出息”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课堂练习:
2、解释下列词语:
因:
(1)因家沛焉(于是)
(2)因敬重之,引入坐(于是,就)
(3)高祖因狎侮诸客(趁机)(4)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凭借,依靠)
相:
(1)吕公者,好相人(给人看相)
(2)无如季相(面相)
(3)其在卫者,相中山(做相)
固:
(1)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来)
(2)吕公因目固留高祖(坚持)
引:
(1)因重敬之,引入坐(引领)
(2)沛公引兵西(率领)
(3)相如引车避匿(调转车头)(4)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辄:
(1)去辄烧绝栈道(就)
(2)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总是)
解:
(1)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逃脱)
(2)项羽解而东归(解散诸侯军队)(3)庖丁解牛(剖开,分割)
则:
(1)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就)
(2)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若,如果)(3)则学者至今则之(视为准则)
以:
(1)乃以秦王属吏(把)
(2)二世使使者斩以徇(而,表承接)
(3)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因为)
(4)啖以利(用)(5)可以有大功(凭借)
(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认为)
然:
(1)然恐,不敢不服耳(表转折,“但是”)
(2)不然,籍何以生此(这样)
(3)喟然太息曰(……的样子)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使动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使……与众不同)降章邯(使……投降)
会项伯欲活张良(使……活命)沛公从百余骑(使……跟从)
(2)意动用法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认为……奇怪)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以……为苦)沛公然其计(认为……正确)
(3)名词活用为动词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安家)欲约分王关中(称王)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驾着白马白车)都彭城(定都)
(4)名词作状语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向北)夜往见良(在夜间)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在途中)
(5)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与……交好)高祖竟酒,后。
(留到最后)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赶在诸侯之前)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大王起微细(平民,卑微的身份)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判断句)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判断句)
此三者,皆人杰也(判断句)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被动句)
遇彭越(于)昌邑(状语后置句)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状语后置句)
系颈以组(状语后置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定语后置句)
诸将过此者多(定语后置句)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定语后置句)
4、翻译下列句子。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他平常就有干大事的气魄,不愿意做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的事。
(2)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您如果一定要诛灭没有德行的暴秦,就不应该坐着接见长者。
(3)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张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正好项伯想要救张良,于是项伯连夜来到沛公军营见张良,(项伯会见张良后返回楚营),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项羽这才作罢。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人解,因大破之。
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
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①,受平谒,入见平。
平等七人俱进,赐食。
王曰:
“罢,就舍矣。
”平曰:
“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
问曰:
“子之居楚何官?
”曰:
“为都尉。
”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②。
诸将尽喧③,曰:
“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
“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
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
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
”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
无知曰:
“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
今有尾生④、孝己⑤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
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
”汉王召让平曰:
“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平曰:
“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
诸将乃不敢复言。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①中涓:
此处指侍从官。
②护军:
监督、协调各将领行动。
③喧(xuān):
喧哗。
④尾生;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
⑤孝己:
商代武丁之子,为人孝顺。
1、对下列三句话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
①使为参乘,典护军②今又从吾游③汉王乃谢
A.①做模范②游玩③道歉B.①做模范②交往③道谢
C.①掌管②交往③道歉D.①掌管②游玩③道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D)
A.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逃跑)
B.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男子)
C.汉王召让平曰:
“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事奉)
D.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平“能言善辩”的一组是(D)
①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②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③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
④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⑤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⑥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③④⑥
4、下列对本文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汉王受绛侯、灌婴等影响,怀疑陈平,陈平解释有理,才得到汉王信任。
B.陈平能言善辩,深得汉王信任。
汉王能力排众议,重用陈平。
C.陈平靠能言辩取得汉王信任,诸将对他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D.陈平为人品质不良,但由于善于狡辩,因而取得汉王信任。
[译文]
陈平就到修武投降汉军,通过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见他。
这时万石君石奋做汉王的中涓,接受了陈平的名片,引陈平去见汉王。
陈平等七个人都进去了,汉王赐给他们酒食。
汉王说:
“吃完了,到馆舍去休息吧。
”陈平说:
“我为要事而来,我所要说的,不能挨过今日。
”当时汉王便与他交谈,因而很高兴,问道:
“您在楚军中担任什么官职?
”回答说:
“当都尉。
”当天就任命陈平当都尉,让他当参乘,主管监督联络各部将领的事。
将领们都喧哗起来,说道:
“大王这天得到一个楚的逃兵,不知道他才能高低,就和他同坐一辆车子,反倒让他监护老将!
”汉王听到(这些议论)后,更加宠幸陈平。
……
绛侯(周勃)、灌婴等都毁陈平说:
“陈平即使是美男子,只不过外表美丽,并没有真才实学。
我们听说陈平家居时,和他的嫂子私通;事奉魏无知又不能容身,逃出来归顺楚王;归楚和楚王不相投,又逃来归汉。
如今大王器重他授予高官,让他监督各部将领。
我们所说陈平接受将领们的金钱,给钱多的,就得到好的待遇,给钱少的,就得到差的待遇。
陈平,是个反复无常的乱臣,希望您审察他。
”汉王对陈平怀疑起来,召魏无知来责备他。
魏无知说:
“我所说的是(他的)才能,陛下所问的是(他的)品行。
假如现在有尾生、孝己的好品行而对战争胜败的关键问题没有益处,陛下那有空闲时间去使用他呢?
楚、汉相持不下,我推荐有特殊谋略的人,只考虑他的计谋能否有利于国家。
又何必因为盗嫂、受金而怀疑他呢?
”汉王又召陈平责备说:
“先生事奉魏王不相投,便离开他去投楚王,如今又跟着我活动,讲信义的人应当这么三心二意的吗?
”陈平说:
“我事奉魏王,魏王不能采用我的主张,所以离开他去事奉项王。
项王不能信任人,他所信任的不是姓项的本家就是老婆的兄弟们,即使有奇谋之士也不能任用,我这才离开楚军。
听说汉王能够用人,因此投奔大王。
我空身而来,不接受金钱便没有支出的费用。
如果我的计谋有值得采纳的,希望大王采用;假使没有可用的,金钱还在,我可以封存送到官府,请求辞职。
“汉王就向他道歉,给予丰厚的赏赐,任命他为护军中尉,监督所有将领。
将领们才不敢再说什么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祖本纪 高祖 本纪 导学案苏教版 选修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