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流通产业和物价应用日语本科论文.docx
- 文档编号:12127145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3.17KB
日本的流通产业和物价应用日语本科论文.docx
《日本的流通产业和物价应用日语本科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的流通产业和物价应用日语本科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日本的流通产业和物价应用日语本科论文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日本的流通产业和物价
姓名:
00
班级、学号:
日语0000号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
应用日语
指导教师:
000
开题时间:
2008-6-3
完成时间:
2009-11-12
2009年11月12日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4
正文……………………………………………………………5-15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16
答辩过程记录表…………………………………………………17
课题日本的流通产业和物价
一、课题(论文)提纲
1.流通产业的概念及日本流通产业政策的制定
2.日本流通产业结构和现状
2.1日本流通产业结构
2.2日本流通产业现状
3.从批发零售业看日本流通产业
3.1日本批发零售业的企业结构
3.2日本批发零售业的现状
3.3日本批发零售业的未来
4.日本物价
5.日本流通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二、内容摘要
日本流通产为是在为了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缓解同欧美等国的贸易摩擦,解决日本经济“内外价格差压力”,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强化发展建设的。
日本零售业是在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不断创新的结果,体现了高度现代化与本土化相融合,高度国际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因此,现今日本零售业在亚洲乃至全球独树一帜、充满创新和魅力。
三、参考文献
[1]夏春玉.《日本流通政策的变迁:
“大店法”的废止与“城建3法”的出台》打印稿.2003.
[2]赵尔烈.《中日流通政策的比较》.载胡欣欣主编.《中日流通业比较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
[3]李东贤日本现代流通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5-01
[4]张育林日本流通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和启示文章来源:
商务部研究院 2008-11-17
[5]日本流通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和启示2008-09-16
[6]李永江日本流通业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2006年06月14日
日本的流通产业和物价
000
中文摘要:
日本流通产为是在为了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缓解同欧美等国的贸易摩擦,解决日本经济“内外价格差压力”,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强化发展建设的。
日本零售业是在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不断创新的结果,体现了高度现代化与本土化相融合,高度国际化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因此,现今日本零售业在亚洲乃至全球独树一帜、充满创新和魅力。
关键词:
日本;流通产业;零售业;物价
1.流通业的概念及日本流通产业政策的制定
流通业是商品所有者一切贸易关系的总和,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如果把流通领域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这个整体就是流通产业。
流通业在引导生产、拉动消费、稳定物价、吸纳就业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流通产业已成为市场化资源配置程度高、活力强、发展快、特色鲜明的重要产业。
就流通领域而言,日本主要通过通产商业省来制定产业政策,推动流通产业的革新。
通过调整政策,以营业执照、营业许可等具体办法,限制企业对特定产品市场的进入,如日本对医药品、酒类、大米等产品经营的限制。
通过制定《大店法》、《关于调整大规模零售企业零售活动的法律》等对大型零售企业的开设及其营业活动加以限制。
如凡开设销售面积在15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均需经过由专家、当地消费者代表和中小工商企业者组成的委员会的论证,并由主管部门许可;对大型商场的营业面积、营业时间等也有具体的规定。
日本通过这种对大型商场的法律限制,在为中小零售业企业创造良好自下而上条件的同时,通过制定《中小企业基本法》、《中小零售商业振兴法》等产业振兴政策,以资金援助、信用保险、地方税减免、政策性贷款等具体措施,促进中小零售企业的发展。
日本政府正是以这种方式,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的目标和遇到的问题,既强调自由竞争的重要性,又以经济的全面发展为长远目标间接地介入市场竞争。
2.日本流通产业结构和现状
2.1日本流通产业的结构
日本的流通产业,其传统的产业结构如下.有其次批发,二次批发等好几层的批发业者,以及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零售业者;零售业包括专卖日常生活用品的个人商店和以服装、装饰品、家具等为中心具备各式丰富商品的百货公司。
然后被称为超级市场的“量贩店”迅速扩大,削价竞争对小型的个人商店造成极大影响。
为了缓和这种情况,政府颁布了“大规模零售店铺法”(大店法)来约束超级市场设立分店,削价竞争现象随之停顿。
但到了1900年政府又修改大店法,大幅度放宽对超级市场的限制,大型店铺特别是郊外型购物中心相继开业。
另一方面,在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新的零售业业不断登场。
在郊外出现了处理库存商品一条街,大制造商和专卖店的剩余商品或处理商品都以30%-70%的折扣销售。
商店街中出现了100日元销售文具、日用杂活的“百元店”这些新的零售业和商品价格下跌现象可以说明日本长期不景气的消费低迷。
一段时期曾以高销售额雄踞百货店头名的“十合”百货店也在申请“民事再生法的应用”,事实上已经破产。
此外,地方上的百货也在相继关门。
但是在全球经济刺激下,目前日本的各种零售业态也在基本上都向他人学习并加以完善使消费低迷得到了全面的缓解。
现代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强国,零售业极为发达。
二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日本零售业在经济迅速崛起中得以重建、发展、繁荣和成熟。
2.2日本流通产业的现状
日本流通业主要以批发和零售形式存在。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02年商业销售统计,2002年日本共有商业流通企业167.959万家,其中批发企业37.9547万家,零售业企业130.43万家。
日本2002年商品销售额为548.5825万亿日元,其中批发业销售额为413.4572万亿日元,零售业销售额为135.1253万亿日元。
商业流通领域全国就业人数为1259.9601万人,其中批发业416.6073万人,零售业就业人数843.3528万人。
日本经济近12年来增长缓慢,个人消费低迷,商业流通规模呈下降趋势。
日本商业销售调查每3年进行一次。
从2002年统计情况看,批发零售商业所占比例比1999年下降8.4%,年商品销售额下降14.2%,就业人数下降4.5%。
自1994年以来4次调查中,商业流通企业数量和年商品销售额都是连续下降,而且下降幅度逐年扩大。
3.从批发零售业看日本流通产业
3.1日本批发零售业的企业结构
零售企业占商业销售企业总数的77.4%。
日本零售企业数量在1982年达到高峰,为172万家,以后逐年减少。
从行业看,饮食类零售企业占35.9%,纺织服装及日常用品零售企业占14.3%,汽车类零售企业占6.9%,医药化妆品占6.77%。
饮食类零售企业数量自1968年来达到50%顶峰后一直呈下降趋势。
另外,医药化妆品类零售企业数量则呈增加态势。
从零售企业从业人数来看,2人以下规模企业数量占45.2%,3至4人规模占23%,5至9人规模占17.3%,不满10人的零售企业占总数90%以上。
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法人企业占44.9%,个人企业占55.1%。
3.2日本批发零售业的现状
流通是商品由生产阶段向消费阶段流动的过程。
日本流通主要以批发和零售形式存在。
根据介绍日本第41次零售业调查的结果,一个突出的问题是:
零售业利润总额下降,最大的零售企业更陷入负增长。
日本零售业正通过商品战略与价格战略,努力摆脱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期间伴随着日本政治经济社会跌宕起伏的变化,零售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
20世纪初至二战之前,以百货店的兴起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现代化初始发展期;二战过程中停滞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以连锁超市发展为主进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以便利店、专业店、购物中心等新兴业态度发展为主,进入多样化发展期。
期间虽然经历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长期消费低迷,但是日本零售业总体上还是保持了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零售业进入了高度成熟时期。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2002年商业销售统计,2002年日本共有商业流通企业167.959万家,其中批发企业37.9547万家,零售业企业130.43万家。
日本2002年商品销售额为548.5825万亿日元。
其中批发业销售额为413.4572万亿日元,零售业销售额为135.1253万亿日元。
商业流通领域全国就业人数为1259.9601万人,其中批发业416.6073万人,零售业就业人数843.3528万人。
批发业企业占商业企业总数22.6%,从企业构成情况看,电器制品销售占12%,各种小商品11.6%,食品饮料占10.6%,矿物金属占10.6%,农林水产品占9.7%,这5个待业大约占批发业总体销售55%左右。
从待业构成情况看,由于IT技术发展,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网络商品销售扩大,纺织服装等传统批发销售项目萎缩。
从就业人数规模与销售额看,就业人数在100人以上规模的批发业销售额占批发业总销售额的37%。
10—19人规模占14.7%,50—99人规模占12.6%。
批发业就业人数占商业流通全部就业人数的33.1%。
在零售业方面,零售企业占商业销售企业总数的77.4%,日本零售企业数量在1982年达到高峰,为172家以后逐年减少。
日本零售业年销售额占日本全部商业销售24.6%。
日本零售业年销售额自1955年以后一直保持增加势头,但是1999年开始转入下降,2002年继续承接这一下降势头。
从行业构成来看,饮食零售业销售占30.5%,份额最大。
从就业人数来看,饮食零售待业就业人数占38.6%,其次是各种小商品零售就业人数占9.2%,纺织服装零售业就业人数占8.8%。
3.3日本零售业的未来发展
从日本零售业的发展看,目前日本的各种零售业态基本上都是向他人学习并加以完善提高的结果。
日本的百货商店是日本传统的和服商店吸收国外百货商店的做法,采取明码标价、实行专业化分工、扩大商品经营范围的结果。
20世纪60年代初期,随着超级市场引入日本的连锁经营方式,更使日本的流通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超级市场和连锁经营方式的采用,解决了日本当时由于收入增加而引起的劳动成本上升问题,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零售、批发、厂家等不同流通环节之间的关系;既使中小零售企业走上了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也为大型零售商业企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日本的零售业基本上是在吸收美国零售业发展经验的基础发展起来的,但却创造了世界一流的经营效率日本方便店连锁的做法便是一个典型范例。
但虽说日本国内自身流通产业如此发达,但外资流通业投资日本市场成功率不高.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后,外资零售企业(以欧美为首的大规模连锁零售业)在中国和亚洲市场开店速度明显加快。
其中,1990年以后,家乐福、沃尔玛、特易购、麦德龙等开始进入日本市场。
这些外资零售企业具有以低价销售、充分利用先进的IT技术、开发采购自有商品的特点。
但是,家乐福的例子说明,即便在亚洲其他各国已经成功构筑网络供应链的这种大型零售企业,由于无法适应日本市场需求,投资开店不足5年就不得不撤出日本市场,这表明外资零售业在日本投资开店并非都非常顺利。
因此,外资零售企业未必很容易适应与美国、英国迥异的日本流通业的特点。
外资零售企业在加速推进全球布局的同时,也在积极构筑用于采购商品、备齐货源的全球流通网络供应系统。
日本大型零售企业也需要加紧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市场的供应链和完备的全球商品采购网络,逐步构筑全球流通体系。
4.日本物价
日本制造业复苏的萌芽正在出现,而与此同时,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阴影则威胁着日本的整体经济。
BloombergNews东京的一家超市在经历了三年微弱的物价上涨后,日本可能陷入另一轮通货紧缩,价格的持续走软令消费者不愿支出,企业也不愿投资。
近几个月来,
日本制造业复苏的萌芽正在出现,而与此同时,挥之不去的通货紧缩阴影则威胁着日本的整体经济。
经历了三年微弱的物价上涨后,日本可能陷入另一轮通货紧缩,价格的持续走软令消费者不愿支出,企业也不愿投资。
近几个月来,由于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以及日本陷入衰退打击了消费者的需求,物价一直在下跌。
制造业传出令人鼓舞的消息之际整体经济却面临严峻的形势。
日本央行把本财年(截至明年3月份)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的预期下调至下降1.5%,而上一财年为增长1.2%。
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不包括波动较大的生鲜食品,但包括能源价格。
对2011年3月结束的下一财年,日本央行预测该指数将下降1%。
直到不久前,消费者价格的表现还出人意料的好,这主要是受到此前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但如今,这种推动作用正在消失。
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定于周五宣布的3月份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很可能较上年同期收缩0.2%,为2007年9月以来的首次下跌。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通胀压力已在迅速消退,而且随着商品价格下降和工资的减少,对通缩的担忧卷土重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认为,发达经济体的总体通货膨胀率今年会平均下降了0.2%,到2010年则会增长0.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近期的报告中说,日本陷入通货紧缩的风险已开始明显大于美国或欧洲地区。
经济活动非常疲弱,除了2008年与能源相关的上升之外,通货膨胀率已经多年没有出口的下滑曾导致日本最为重要的制造业大幅削减产量。
尽管最近的数据表明,日本制造业最坏的情况可能已经过去,但通货紧缩的压力正在显现。
政府周四公布,3月份工业产值较上月增长1.6%,为六个月来的首次增长。
尽管这一产值仍远远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但数据显示,随着过去堆积的库存大幅减少,制造商已开始放缓减产步伐。
面对销售额的长期下降,大型连锁超市开始重启价格大战,分析师说,此举将进一步减少它们的利润。
零售商西友百货(SeiyuLtd.)开始推出了一项从母公司沃尔玛(Wal-MartStoresInc.)借鉴来的活动,即如果顾客出示了显示竞争对手的商品价格更低的广告,那么它也将执行这一价格。
5.日本流通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
战后,日本在较长时期内采取了对流通业等幼稚产业的保护政策。
进入6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容量迅速扩大,经济实力增强,较快地向发达国家的目标迈进。
随之而来的是外国资本对日本开放市场的要求日益强烈,受到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日本实现流通自由化的强大压力。
面对这种形势,日本政府从本国实际出发,对流通业实行了逐步对外开放的政策。
认真研究日本流通业对外开放的过程以及政府采取的政策,对于提高我国流通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从日本流通政策的演进过程来看,我们至少能够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流通政策应当是一个科学的体系。
日本流通政策的突出特点就是该体系的核心是大量针对流通领域的法律,同时辅以一些政府针对流通领域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等,二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而系统的政策体系。
与日本相比,我国的流通政策还没有形成体系,尤其缺少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流通政策,因而其政策多带有较明显的随意性和临时性。
第二,流通政策体系是一个动态系统。
流通政策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系统,该系统是与其所处的环境和所规制的对象相互影响的,因而政策体系必须随着环境要素和规制对象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从而保证政策体系的有效性。
日本流通调整政策从《百货店法》到《大店法》,再到“城建3法”的演变充分表明了这一点。
第三,流通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离不开政策推动。
在将传统商业改造成现代化流通产业的过程中,流通政策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流通现代化是流通国际化的前提,针对性强的流通现代化政策极大加快了由传统商业向现代化流通产业,进而向国际化的流通产业演进的过程。
2004年底,我国流通领域加入WTO的过渡期已基本结束,外资进入的力度、方式和领域等都将呈现新的特点,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场流通领域的深刻革命已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的经济背景与发生第一次流通革命时期的日本有许多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都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二是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进入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的时期,而落后的流通产业成了制约大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瓶颈;三是流通产业落后的主要表现也比较相似,主要流通业态分散落后、效率低;四是都具有引进国外先进流通经营形态、流通经营理念的机遇和技术条件。
但我国的流通革命的发生又具有复杂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等特征。
这就有必要在深入研究流通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在我国的表现的基础上,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目标、途径与措施,来推动我国流通领域根本性变革的历史进程。
认真研究与借鉴日本两次流通革命的经验,将有助于我们尽快克服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流通弊病,深入开展我国的流通革命,进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春玉.《日本流通政策的变迁:
“大店法”的废止与“城建3法”的出台》打印稿.2003.
[2]赵尔烈.《中日流通政策的比较》.载胡欣欣主编.《中日流通业比较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4年版
[3]李东贤日本现代流通产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05-01
[4]张育林日本流通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和启示文章来源:
商务部研究院 2008-11-17
[5]日本流通产业发展的新动向和启示2008-09-16
[6]李永江日本流通业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2006年06月14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日本 流通 产业 物价 应用 日语 本科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