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一模一诊及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 文档编号:12127625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669.78KB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一模一诊及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一模一诊及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一模一诊及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一模一诊及期末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一模(一诊及期末)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中,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A.
干冰制舞台云雾B.
烟火绚烂夺目
C.
病人吸氧呼吸D.
自来水杀菌消毒
2.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加热液体C.
手拿滴管D.
盖灭酒精灯
3.氧气是生活中常见的气体。
下列对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使用要远离火源,因为氧气可燃烧
B.水中鱼类能生存,是因为水中会溶解少量氧气
C.氧气可支持植物的光合作用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和红色固体
4.“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水中倒入生活垃圾不算污染
B.无色、透明、无臭味的水就可以饮用
C.古时成都平原常发洪水,说明淡水资源丰富
D.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
5.化学能源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下列关于能源与环境说法错误的是()
A.冬季雾霾严重,可能是因为燃烧化石燃料的需求增加
B.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增加,可能造成温室效应
C.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减少污染
D.石油资源来源于古代生物遗骸变化而成,属于可再生资源
6.下图是各种微粒的示意图和信息图。
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B.甲图的离子与乙形成的化合物不显电性
C.如果丙图中X为20,那么丙图为阴离子
D.从丁图中可知:
一个氩原子有18个质子
7.【最新】,成都成功的举办了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葡萄糖(C6H12O6)能为运动员们提供较高的能量。
下列有关葡萄糖化学式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氢分子和3个氧分子
B.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
2:
1
C.在葡萄糖中,氢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最高
D.葡萄糖与氧气反应,放出能量,同时可能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8.下图为两种气体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微粒.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可能改变,分子个数一定不变
C.在该反应过程中,物质都是化合物,没有单质出现
D.抽离玻璃片该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9.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的说法。
错误的是()
A.地窖中可能存积着二氧化碳,进入前要先做烛火实验
B.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会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
C.森林中有洁净的空气,氧气含量接近100%
D.向井水样品中加入肥皂水,会产生大量浮渣,证明为硬水
10.【最新】年初至8月底,亚马孙地带发生了44058次火灾。
火灾侵蚀着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马孙雨林。
下列有关燃烧与火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森林中严禁烟火,是因为枯枝树叶等均为可燃物
B.森林大火时,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因为风带来了更多的氧气
C.在建筑火灾中逃生,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匍匐前进
D.燃烧篝火时,把木柴架空,可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11.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检验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可把燃烧的木条伸入,看是否熄灭
B.检验可燃性气体的纯度,如果听到声音很小,说明不纯
C.“低碳出行”、“低碳环保”中“低碳”,是指低二氧化碳排放
D.石墨质地软,而金刚石质地硬,是因为碳原子内部结构不同
12.工业上常利用碳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来进行冶炼金属。
有关还原性实验错误的是()
A.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黑色固体最终变成了红色
B.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一定没有一氧化碳产生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通入一氧化碳,再点燃酒精灯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尾气处理也可以通过小气球收集
13.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3
60
5
0
反应后质量(g)
23
20
x
25
A.x=20
B.该反应中甲一定是催化剂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还有三种物质
D.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40:
15
14.下列实验中,实验装置与现象、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装置
现象
白色气体引燃了烛芯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天平依然平衡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水中白磷燃烧
结论
白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证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再次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A.AB.BC.CD.D
15.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化学变化中量的变化的是()
A.甲图表示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B.乙图表示在双氧水制取氧气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
C.丙图表示在硫磺燃烧的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
D.丁图表示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试管内物质的质量变化
二、填空题
16.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请选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A水B甲烷C醋酸D氧气E二氧化碳F食盐
①可燃冰中,可用于作燃料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固体。
②水壶中的水垢十分坚硬,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
③松脆的饼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受潮变软,因为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新】,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了锂离子电池研究方面的三位科学家,锂为+1价金属,其元素符号为Li。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锂离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硝酸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铝热剂是在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为:
。
那么反应中X的化学式应为_________________;其中Fe2O3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
(4)宇航服作用主要是控温控压,保护字航员。
化学实验中也有很多利用了气压。
如图A,如果有__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装置不漏气。
如图B,用手指堵住针头,然后拉动活塞,再松手,如果不漏气,会看到_____________;
三、综合应用题
17.
(1)天然气是生活中常见的燃料。
如果燃气灶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蓝色”或“黄色”)火焰,证明天然气燃烧不充分。
(2)生石灰与水反应也会放出热量。
方便米饭就利用了这一原理进行加热。
其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取生石灰,同时放出大量气体。
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浑浊是因为生成的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4)如果要制备28吨氧化钙,需要完全煅烧多少吨碳酸钙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18.回答下列问题。
(1)九年级的同学在参加社会实践时,从山区带回了一瓶浑浊的山泉水,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①山泉水可适当的给人补充钙、钠、钾,这里的钙、钠、钾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分子B原子C元素
②加A物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进行操作a时,要涉及到下列操作,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利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净水操作,待净化的水应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端通入。
⑤最后所得液体D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纯净的水。
(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是组成元索相同的液体,C.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①E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条件下D和E反应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出符合D→C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C→E在自然界中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具体的变化形式)来实现的。
四、实验题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请根据甲、乙丙三个同学的实验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K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A装置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装置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搭建A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试管之____________________(填(“前”或“后”)放置。
(3)乙同学用图B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为他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理或不合理)你将会观察到粗铜丝低的一端是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a”或“b”)
(4)丙同学用C图所示实验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c、e为喷水的石蕊试纸,d为干燥石蕊试纸。
①塑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CO2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实验现象是(写出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
20.“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九年级化学八个基础实验之一,某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
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活动一]:
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
(1)选用药品。
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大理石加人足量酸中(杂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实验编号
药品
Ⅰ
块状大理石、10%盐酸溶液
Ⅱ
块状大理石、10%硫酸溶液
Ⅲ
大理石粉末、10%盐酸溶液
查阅资料:
氯化钙易溶于水,硫酸钙微溶于水确定用乙对应的药品制备二氧化碳,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不用甲对应的药品,理由是______________;图中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量明显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2)搭建装置。
如果组装一套可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编号)。
[探究活动二]:
探究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实验一:
同学们利用图3装置分别用排气法和排水法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3)实验前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
其操作是:
关闭弹簧夹K1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启弹簧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
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丁与甲相连,可以用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管口连接顺序是c与____相连。
排水法收集气体:
关闭K1、K2,打开K3,滴入稀盐酸并开始计时,待水排尽,用时28秒。
排气法收集气体:
关闭K2、K3,打开K1,滴入稀盐酸并开始计时,待空气排尽,用时15秒。
实验二:
用氧气传感器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两瓶二氧化碳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4)。
[结论反思]
两种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氧气均来自于空气,如果以氧气占空气体积的1/5计算,则:
(5)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排空气法验满时,若瓶口木条熄灭,则瓶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100%
B图中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94.2%
C图中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87.5%
D从图中数据可推测二氧化碳从水里逸出的速度远大于溶解在水里的速度
(7)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1.A
【分析】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详解】
A、干冰制舞台云雾,利用干冰易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烟火绚烂夺目,火药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正确;
C、病人吸氧呼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
D、自来水杀菌消毒是消毒剂与菌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D
【详解】
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故A不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B不正确;
C、为防止腐蚀胶帽,胶头滴管不能倒置,也不能平放于桌面上,故C不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氧气的使用要远离火源,故A不正确;
B、氧气能供给呼吸,水中鱼类能生存,是因为水中会溶解少量氧气,故B正确;
C、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在光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和氧气,故C不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D不正确。
故选B。
4.D
【详解】
A、向水中倒入生活垃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A不正确;
B、无色、透明、无臭味的水可能含有可溶性有害杂质,故B不正确;
C、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不足,故C不正确;
D、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施用,可能对水体造成污染,故D正确。
故选D。
5.D
【详解】
A、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可吸入颗粒物,冬季雾霾严重,可能是因为燃烧化石燃料的需求增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增加,可能造成温室效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乙醇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可减少污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石油资源来源于古代生物遗骸变化而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C
【分析】
微粒的示意图可知,甲是钠原子,乙是氯离子,丙是可能是原子或离子。
【详解】
A、甲图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甲图的离子是钠离子,乙是氯离子,甲图的离子与乙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不显电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丙图中X为20,质子数为20,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丙图为阳离子,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D、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从丁图中可知:
氩原子的质子数为18,一个氩原子有18个质子,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7.B
【详解】
A、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A不正确;
B、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故B正确;
C、在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之比为
,氢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不正确;
D、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葡萄糖与氧气反应,放出能量,反应物不含硫元素,不能放出二氧化硫气体,故D不正确。
故选B。
8.B
【分析】
两种气体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反应是氯化氢和氨气生成氯化铵。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微粒,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是氯化氢和氨气生成氯化铵,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可能改变,分子个数可能发生变化,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反应是氯化氢和氨气,生成物是氯化铵,在该反应过程中,物质都是化合物,没有单质出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抽离玻璃片,氯化氢分子和氨气分子相互接触生成氯化铵,该反应能够发生,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
9.C
【详解】
A、长久未通风的地窖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人进入可能会缺氧而窒息,所以进入时要做灯火实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烟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会含有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D、向井水样品中加入肥皂水,会产生大量浮渣,证明为硬水,产生大量泡沫,证明为软水,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分析】
燃烧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详解】
A、物质是可燃物,森林中严禁烟火,是因为枯枝树叶等均为可燃物,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可燃性,森林大火时,火借风势,越烧越旺,因为风带来了更多的氧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建筑火灾中逃生,生成的气体等受热飘在空气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匍匐前进,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燃烧篝火时,把木柴架空,是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木柴的着火点不变,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灭火原理:
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11.C
【详解】
A、检验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把燃烧的木条伸入,看是否熄灭,木条熄灭,不能说明是二氧化碳,可能是其它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故A不正确;
B、检验可燃性气体的纯度,如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不纯,如果听到声音很小,说明较纯,故B不正确;
C、“低碳出行”、“低碳环保”中“低碳”,是指低二氧化碳排放,故C正确;
D、石墨质地软,而金刚石质地硬,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D不正确。
故选C。
12.B
【分析】
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详解】
A、碳和氧化铜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黑色固体最终变成了红色,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碳过量,碳会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空气,防爆炸,再点燃酒精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一氧化碳有毒,尾气处理也可以通过小气球收集,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一氧化碳有毒,点燃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可以通过小气球收集,碳和二氧化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
13.A
【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
,反应前后甲物质的质量没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可能是催化剂,乙物质的质量减少
,为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增加
,为生成物,丁物质的质量增加
,为生成物。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
,故A正确;
B、反应前后甲物质的质量没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可能是催化剂,故B不正确;
C、反应前后甲物质的质量没变,密闭容器中含有甲物质,反应后乙物质还有20g,密闭容器中含有乙物质,反应后丙物质的质量为20g,密闭容器中含有丙物质,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25g,密闭容器中含有丁物质,反应后,密闭容器中还有四种物质,故C不正确;
D、乙物质的质量减少
,丁物质的质量增加
,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
,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减少,为反应物,物质的质量增加,为生成物,物质的质量不变,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可能是催化剂。
14.B
【分析】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
【详解】
A、吹灭蜡烛的一瞬间,可以看到一缕白烟,用燃烧的火柴去点这缕白烟,可以使蜡烛复燃,证明所冒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所产生的固体微小颗粒,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可能是二氧化碳,故A不正确;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天平依然平衡,证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故B正确;
C、电解水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正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C不正确;
D、水中白磷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有氧气,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是着火点、有氧气参与。
15.A
【分析】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详解】
A、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固体减少,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少,二氧化锰和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反应完全,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不可能变为0,故A不正确,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质量不变,乙图可以表示在双氧水制取氧气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变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反应过程中固体的质量减少,反应完全,固体质量变为零,丙图可表示在硫磺燃烧的过程中剩余固体质量的变化,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过程中试管内物质的质量增加,反应完全,质量不变,丁图可表示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试管内物质的质量变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16.BCA2Li+LiNO3Li2OA12O3+3水中导管有气泡冒出(或最后出现水倒吸)活塞回到原位
【分析】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和酸反应,可用醋酸洗涤。
【详解】
(1)①可燃冰中,可用于作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固体,故选B。
②水壶中的水垢十分坚硬,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镁等,酸和碳酸盐反应,可用醋酸洗涤,故选C。
③松脆的饼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受潮变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故选A。
(2)锂为+1价金属,其元素符号为Li,故2个锂离子表示为2Li+。
锂为+1价金属,硝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价,化学式书写原则是化合物的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硝酸锂的化学式为LiNO3。
氧化锂化学式为Li2O。
(3)反应原理为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种类均不变,反应前有2个铝原子,2个铁原子,3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铁原子,故反应中X的化学式应为A12O3;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Fe的化合价为x,
,
,故Fe2O3中Fe的化合价为+3价。
(4)图A,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如果有水中导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中考一模一诊及期末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 四川省 成都市 金牛 中考 一模一诊 期末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