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浦阳桃源遗址的研究报告1.docx
- 文档编号:12152484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1.70MB
关于浦阳桃源遗址的研究报告1.docx
《关于浦阳桃源遗址的研究报告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浦阳桃源遗址的研究报告1.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浦阳桃源遗址的研究报告1
浦阳桃源遗址的初步研究报告
湘湖初中裘陆铭浦阳镇中王国裕
【内容摘要:
】跨湖桥遗址的发现,把萧山历史推进到8000年前,但从其文化的成熟程度来看,其先应有更早更原始的文明。
我们在浦阳桃源村发现了相当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的三个史前遗址。
本文从分析这三处遗址出土的文物特征出发,论证了它们所处的时代和文化属性,探讨这三处遗址的继承关系,联系萧山及其周边的史前遗址,系统研究了萧山的史前文化。
我们相信,我们的发现和研究必将把萧山的历史推进到12000年前甚至更早的旧石器时代。
【关键词:
】桃源遗址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
一、课题的提出
8000年前的“跨湖桥文化”的发现,把萧山的文明史因此前移3000年。
作为一名在湘湖边执教的历史教师和考古爱好者,除了向学生讲述“跨湖桥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发现意义,我经常在湘湖边徘徊思考,跨湖桥人的文明已经相当成熟,必然还存在更原始的文明?
它的源头在哪里?
遭遇海侵后又去了哪里?
带着这些疑问,我一边教学,一边组织学生成立了历史研究小组,留心最新的考古信息,带领学生参访文物古迹,收集、研究散落在民间的史前文物。
2004年秋假,我校组织学生到余杭良渚博物馆参观。
当我介绍萧山也有不少史前遗址,出土大量文物时,201班学生杨晓奇告诉我,他的家乡——浦阳闸上村也有这样的石器和陶片。
几天后,他带来了一把打制的石锛(上面布满了打击后的凹痕),两块良渚时期的有段石锛,一件磨制十分精美的石镞、两块夹砂红陶片(类似与马家浜文化)和三个鼎腿。
我一下子被这些代表三个不同文化时期的文物惊呆了。
11月3日,我随杨晓奇来到了浦阳闸上村(现已与周围的安山村、洋湖村、树蓬王村合并为桃源村)跟着他探访三处不同的文物出土地点。
在村中的门前山上,我们在一块菜地里发现了一件极为精致的有段石锛(见图三十二),一个灰陶豆,还有大量的灰陶片。
通过类比,可以确定这是一处良渚时期(距今约4000~5000年)的史前遗址。
在村南杭金衢高速公路旁的苗木田里,我们在地表采集到了很多夹粗砂的陶片和鼎腿。
用锄头试掘了一下,每次都会有收获。
据杨小奇讲,这些苗木田里的填土,都是当年建造杭金衢高速公路时挖出来的土方。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在村西的王家山南面的山坡上,这里就是那件打制石锛的出土地,随处可见打制的刮削器和石片石器,最多的是数不清的直径不到1厘米、薄不过2毫米的细石片,部分石器局部比较光滑,除了少量后期干扰的印纹陶片,其他史前陶片发现很少。
显然这是一个正处在旧石器晚期向新石器早期过渡的史前遗址,其历史年代初步估计在10000年以上,比跨湖桥遗址要早得多。
在这个小小的村落,方圆不足一里的区域里,分布着从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中期和晚期不同类型的文化遗址,时间跨度在5000多年以上。
管中可以窥豹,于是我组织学生,联合其他历史教师,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和区历史教研员王永强老师的指导下,以此为突破口,研究探讨萧山的史前文化。
为了研究方便,2005年8月,我主动到浦阳支教,开始了我在浦阳一年的教学和考古生活。
在浦阳镇中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一次又一次地和当地历史教师组织学生探访这三处史前遗址,确定这三处遗址的分布范围,采集更多有代表性的史前文物;调查周围农村,是否能发现更多的史前遗址。
我们在离闸上村不远的小山脚村和舜湖村发现了两处史前遗址;我们一起学习、查阅大量的考古书籍和资料;清洗整理已发现的文物,并将其按发现的地点和文物类型进行归类,记录;并在11月21日,在我校(湘湖初中)建立了杭州市第一个由学校建立的考古陈列室,展出了我们两校合作发现的文物精品。
二、闸上村(现桃源村)三处遗址具体分析
萧山区浦阳镇闸上村,2006年1月1日与周围的安家山等村合并为桃源村,为描述方便,本文仍称闸上村。
位置在跨湖桥遗址南部18公里处,南距诸暨楼家桥遗址六公里,东距茅草湾遗址3公里。
西有高洪尖、郭母峰,浦阳江及其支流凰桐江从其东面流过,依山临江,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土壤肥沃,难怪这个地方叫桃源。
在浦阳江和凰桐江未被治理前,受钱塘江潮位影响明显,春夏多雨时节,潮水顶托,江水回流倒灌,这里的农田常遭水淹,受涝严重,所以很早以前,这里就建起了水闸,村子也因此得名。
(一)王家山遗址
王家山遗址地处在闸上村西的王家山(隶属于树蓬王村,因此得名)鞍部的南坡上。
王家山不高,海拔约二十米左右(参见图二),鞍部的一条水沟把山分做两半。
四周都是水田。
西北三四里才有高山。
据我们的初步调查,遗址面积约800平方米,堆积厚2米左右,堆积均是上坡薄下坡厚。
现在这里大都被开垦为菜地。
菜地表面到处都分布着青石质地的各式的刮削器、剥片和石屑(参见图五、图六、图七)。
在这条水沟里的沟底和两侧,我们发现了许多大型石片石器、砍砸器、石斧、石锤和石核。
尤其是水沟两边的土层里,露头的石器随处可见,越是底层制作越粗糙,越是上层制作越精致(参见图三、四)。
1、石器
在这里我们采集到的露出地表的石制品就达1300多件,还有无数打制后剥落下来小石屑。
其中石片石器和中小型石器较多,大型石器较少。
这些石器绝大多数是青色的沉积砂岩,质地坚硬,但颗粒较粗,较脆而易断,少量是白色的石灰岩,石质与王家山及周围的几座山表层质地松软的土黄色沉积岩明显不同,从已发现的一些大型鹅卵石、石锤和石片石器分析(参见图十一、图十二),这些先民是以河流砾石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鹅卵石为原料打制石器,并以这种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向大自然索取生活资料。
这里的石器的种类繁多,大型石器包括石锤、石斧、砍斫器(图九、图十一)、石锛。
以锤击法和砸击法制成,多数是先将砾石截断,再在截断面上打击剥片,其上端布满小的鳞片状石片疤,体现了传统的砾石工业。
其中砍斫器加工比较粗糙,刃缘曲折,刃口比较钝厚,主要是采用复向加工来修理刃缘的。
中小型石器主要是大量石片、石叶,以及以它们为毛坯加工的石器(图五、图七、图十三、图十四),主要是尖状器和各类刮削器(包括单边直
刃、双边直刃、复刃和端刃几种类型),以刮削器的数量最多。
尖状器的数量也较多,有正尖、角尖和双尖等。
修理细致,形状规整(图十),刃口锐。
各类刮削器都比较薄,分长身和短身两式,大多数长度在40毫米以上,修理精致、疤痕平远、排列整齐、刃口匀称(图五、图七)。
从保留的石制品的特征看,锤击法、砸击法、和间接打击法等均有使用,但以锤击法为主,并广泛地使用修理台面的技术。
打片有一定的程序,利用体型归整的长方型石核、盘状石核来剥取石叶及石片,第二步以压制法加工,皆以复向加工或背面加工为主,刃角多在70度以上。
还有相当数量的小石片,很薄,应该是用来制作复合工具的镶嵌的“刀片”。
这些石器,体现了当时先进的石叶工业,与距今20000年前的宁夏灵武水沟洞遗址的石器非常类似。
遗址里还有许多细石叶、石镞、小型刮削器和雕刻器,其特点是小而薄,台面很小,背面有长远的石片疤,其痕短面呈三角形或梯形,均是间接法和二次加工法打制的产品,很明显带有华北旧石器晚期流行的石片石器的文化特征。
我们还发现了少量经简单加工的石球,很可能利用它制“飞石索”来打猎。
这里发现的石片和石核都比较规整,利用材料较充分,成品率和复刃石器所占比例相当,石器加工比较精细。
就石器加工技术而言,这些旧石器汇集了中国华南、华北的特点,制作技术如火纯青,达到了打制技术发展的最高峰。
如图十七、图十八,这件三角锥形石器的底部十分光滑,当中有一个长而圆的凹槽,应当是在长期的磨制工作中形成的,推测应该是用来磨制骨针用的。
同时,在这里我们也发现了少量局部磨制的石器,磨制得比较粗糙,其中还有一根石磨棒。
2.红烧土
在一个土坎的底部,发现了这块红烧土(图二十一),这说明当时的人曾经在这里长期用火。
我们在这个向阳的小土坡上发现了15红烧土,但可惜的是这里大都被开垦为菜地,表面破坏严重,绝大多数红烧土和那些大型石器都被种地的农民散乱地丢在地角。
由于我们的专业技能有限,不敢深入发掘,没有能够发现灰坑。
其中有好3块红烧土表面发现附在其中颜色发白的螺蛳壳和黄蚬壳。
据当地的学生讲,他们小时以前经常来此捡白石头(我们鉴定是石英石),到暗处敲击会发现火星,闻到焦味,以此娱乐。
这些白石头也不是本山原有产物,很有可能是先民们采来用以人工取火。
一年多的考察和发掘,我们在这里发现的大都是印纹陶片,少量夹砂红陶片和两个鼎腿,文化类型和村南棋盘山遗址类似,我们认为这是后期的干扰物。
3、文化特征
从大量密集分布的石锤、石片、石核、石镞和各式石器半成品、断块、碎屑等加工石器的工具和副产品来看,加之浦阳江及其支流凰桐江流经附近,且经常泛滥,带来了丰富的砾石,采石十分方便,这里应该就是一个加工生产石器的制造场所。
先民们直接从江滩上捡取鹅卵石,根据需要随时打制各种石器。
这里发现的石器多数都有使用过的痕迹,几件石灰岩质的石片石器上还沾有那时的残留物(这对于用碳十四测量遗址的年代十分有用)。
对于狩猎-采集社会来说,狩猎与对猎物的屠宰肢解可以说石最常见的活动。
我们在这里发现的石矛头、石镞和大而圆的鹅卵石等适合投掷的工具的发现,显然是与狩猎活动密切相关的。
从众多的石斧和各式砍砸器——这些用来砍砸竹木的采集工具可以分析,在当时采集经济十分发达。
这里发现最多的石器就是各种类型的端刮器和刮削器,还有许许多多的尖状器和适合使用等利刃工具,往往和猎物的屠宰与肢解活动(割裂兽皮,切断筋骨)有关。
联想到红烧土中发现的螺蛳壳、黄蚬壳以及山坡上多次发现的螺蛳、河蚌壳残片,先民们也许就用这些大大小小的石片砸螺蛳、剖河蚌黄蚬吃。
图十一九的两块打制的渔网坠揭示了当时的人们已经用渔网打鱼的状况。
看来,在当时是以渔猎和采集作为主要经济部门,渔猎为主,采集为辅。
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从制作石器的工具到生产生活使用的各类石器,从红烧土到残缺的石器、断块、石片、碎屑等日常生产活动产生的各类废弃物,可以断定,这里是早期人类的一个居住营地。
先民们在这个山坡上建屋居住,既可防猛受袭击,又可避洪水淹没。
他们从浦阳江滩上拣砾石,在这里打制加工石器;从不远的深山老林里打猎、采集;伐木、砍柴;在附近的江河池塘里捕鱼捞虾;摸螺蛳、捡河蚌,然后再来这里剥皮切肉、生火做饭、或用骨针缝制衣服。
从各种各样几乎都是打制的石器厚达近2米的文化堆积推测,萧山的先民们在这里度过了相当长的时光。
4、年代分析
旧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300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15000-11000年,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11000年左右,结束与距今四五千年。
王家山遗址发现的石器主要以打制的大件砾石器和石片石器为主,打制石器的种类多样丰富,其中最丰富的是各式各类石片石器和细石器,各类打制的石镞也比较多;三件出土的石锛,除了是打制之外,其形状已与新石器早期和中期的磨制石锛差不多了;还有少量局部磨制的石器,未见任何与此相关的陶片,这些正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或正在向新石器过渡的最有力证据。
以上分析说明,闸上村王家山遗址正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或正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至晚处于前陶时代。
经济生活仍以渔猎和采集为主,农业经济还没有出现或极不发达。
近十几年,大量碳十四年代数据表明,中国华南和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时代结束的年代,大约距今12000年,而在这些地区新石器时代开始的年代,一般都在距今10000-12000年。
江西万年县的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的发掘充分反映了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的过渡这一完整过程。
这两处遗址的年代,碳十四测定的数据为,上层大约距今9000-14000年,出土陶器的地层为距今10000-12000年;下层以砾石石器和石片石器为特征的地层距今15000-20000年。
浙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打制石器蕴藏量如此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70年代在建德市李家乡乌龟洞曾经发现了一块约5万年前的晚期智人牙齿。
2000年在桐庐印渚镇一石灰岩溶洞发现了一具约10000年前的头盖骨化石。
但这两处地方均未发现任何石器。
2004年在长兴七里亭发现了距今五六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760件石器。
几十年来,我省的考古工作者一直在苦苦寻觅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主要是在我省的西部、南至金衢盆地北缘,西至浦阳江、东阳江一线,北至浙北平原南缘寻找。
而萧山正处于这个圆圈的西缘,西南部背靠浙中丘陵地区,北面是茫茫的钱塘江,东部是钱塘江及其支流浦阳江带来的泥沙长期冲积而成的宁绍平原,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十分优越。
中国迄今发现的万年以上的晚期旧石器时代和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而我们发现的浦阳闸上村王家山遗址位于低山丘陵和平原交界地区,西高东低,背山面水,是人类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种全新选择。
也许浙江的先民正是从萧山走出长期生活的浙西山区,迈向平原,完成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
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浦阳江的上游浦江县,发现了一个距今9000~11000年的新石器早期遗址。
文化面貌以圆石球,不规则扁,长体的“磨棒”,形制
较大的石磨盘及夹炭红衣陶器为基本特征。
石器以打制石器为
主,但已经出现了通体磨光的磨制石器。
打制石器主要以石片石器(如图二十二)和圆石器为主,数量有100多件。
陶器数量少、器型简单,胎质疏松。
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的表面,考古人员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夹杂大量的稻壳。
上山遗址稻作遗存的发现,又将长江下游稻作文明和浙江的史前文明提前了2000年。
浦阳江流域包括浦江、诸暨和萧山。
浦江的上山遗址位置在浦阳镇以南80公里处,出土的石叶石器与王家山遗址的石叶石器类似,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这里的打制石器无论从数量和种类来看,都远远少与王家山遗址;而上山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比王家山遗址要多,还有王家山遗址没有出土的通体磨光石器和夹砂陶器。
从石器的类型和有没有陶器来看,王家山遗址要早于浦江的上山遗址,两地地域相近,石器及其制作方式类似,存在着前后继承关系。
桃源王家山遗址存在的时间不晚于上山遗址。
因此,可以初步判断浦阳闸上村王家山遗址存在时间在11000~15000年左右,甚至有可能更早。
众所周知,晚更新世末到全新世初是人类发展史上至为关键的发展阶段,其年代大致集中在距今10000年至15000年之间,这个时期正处于更新世末次冰期的晚段。
在这一时期,地球上一些地区的远古人类经历了从旧石器时代的攫取性经济向新石器时代的生产性经济过渡。
其中设计农业、畜牧业、制陶术、纺织工艺的发生以及早期聚落、宗教、艺术的起源等一系列深刻影响后来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事件。
据目前的调查探测结果分析,王家山遗址的地层堆积很可能涵盖了从旧石器晚期到中石器时代(或称旧石器末期)再到新石器早期(前陶时期)的完整地层序列,也就是说,它和不远的浦江上山遗址一起提供了一个研究人类如何由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完整文化演进地图。
如此密集的文物分布和这样科学完整的地层,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看,不仅在江南地区就是在全国范围,也是罕见的。
它为探讨人类如何从旧石器过渡到新石器以及新石器革命是在何种环境、何种状态下发生提供了科学的、完整的考古资料,在学术上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有限,所做的工作只是调查遗址的范围,采集露出于菜地和水沟表面且地层已被破坏的石器,进行分析,做出初步的结论,上报萧山博物馆和浙江考古研究所,以备上级有关机构进一步的考古发掘。
所以目前的调查发掘是初步的,还只是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已经可以让世人震惊。
在2005年11月16日的一次文物整理中,我在一个坚硬的泥团里发现了一粒还有长茫的稻谷,可惜它见光和见风后,马上炭化消失了,这让我十分懊悔。
由于自己缺乏经验和技术,把如此珍贵的证物给搞丢了,这促使我在考古调查中更加小心翼翼。
如果我们能够用浮选法在大量的土样中发现万年前的稻米遗存,那将可能把水稻栽培的时间从上山遗址的10000年左右提高地更早,表明长江下游在水稻栽培史上毫不逊色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和栽培稻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然而,到现在为止,谁也不能确定那块看似平常的土地下面还隐藏着多少远古的秘密。
目前我们已获得的所有惊人发现,都不足以囊括它丰富而伟大的内涵。
在近三年的考古调查中,我听说也有一些考古爱好者在浦阳其它地方发现类似桃源王家山遗址的旧石器,现正在证实之中。
如果让我对这一文化命名,我将把它称作桃源文化,不仅仅是现在它属于桃源村。
几千年来,这块风景优美,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就被我们萧山人视为桃源,在1995年,桃源乡与周围的尖山乡和径游乡合并为现在的浦阳镇。
桃源,显然承载着更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它蕴含着一种以前从未发现的、堪与河姆渡文化相媲美但时间上更早的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期时代的地域文化。
它真是我们萧山乃至杭州的桃花源。
从王家山遗址出土丰富的石制品来看,存在着“萧山先民冬天入洞、夏天来此居住的季节性迁徙”的可能性。
我始终认为,非常有必要在周围的山洞里展开调查,看看是否还有遗存。
但由于我在一直教初三,除了在这里支教,原校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因此对这里的大山调查有限,除了防空洞,还没有发现和听说这里有天然的山洞。
王家山遗址还大有文章可做,重新认识是非常必要的。
今后,除了上报有关部门,我们将在遗址附近地区进行更大范围的试掘,希望获得更有价值的发现。
考古学界把长江下游地区作为一个地理和文化单元,它在新石器时代是一个文化上自成体系、文明发展程度非常高的地区,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都诞生在这里,近年来又增加了一个跨湖桥文化和上山文化,良渚文化还被认为是最早步入国家文明的文明实体。
因为这些文化遗址的发现,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起被确认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
这些创造了灿烂文明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文化必然有个源头。
从遗存的丰富性看,无论是石器的制作技术,还是遗址的规模,桃源王家山遗址在为数不多的万年前后的晚期旧石器时代和早期前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都处于比较先进的水平。
万年前的传奇,如今开始书写新的篇章,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上山文化,很有可能在浦阳桃源王家山找到了它们的母体,这一切都有待于文物部门大规模的考古发掘。
(二)村南遗址
在对王家山遗址进行发掘的同时,我们也一直对村南的遗址持续关注,不断地进行采集、保护和试掘调查。
这个遗址靠近杭金衢高速公路。
探访当地老农得知,这里原本是一个范围非常大的浅层土山,58年大跃进时移平了上面的坟墓和堆土,开垦成为水田。
95年建造杭金衢高速公路时,从这里经过,当时挖出来的土方,都铺在旁边的水田上,这些田也因此都改建成了苗木地(参见图二十三)。
我们采集到了六百多片夹粗砂的陶片、少量白陶、灰陶片,120多条夹粗砂的红色鼎腿,还有大量商周时期的印纹陶片,发现的石器较少,到目前为止只有两件大型石锛(图二十四)。
这里的文化遗存总面积约500平方米。
经从水沟挖掘探测了解到,在此地一米以下就是真正的文化堆积,从当年参加高速公路的民工处这里的文化堆积厚1~2米。
从出土的印文陶看,上部属商周时期堆积,紧接着
的土层含有少量与良渚文化相同的灰陶片,说明这里的良渚文化遗存内涵不甚丰富。
数量众多的夹粗砂红陶片和鼎腿(图二十七、图二十八、图二十九、图三十一),玉器一件——残缺的玉管。
这一系列文物揭示主体堆积的内涵具有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双重性。
在此处沿杭金衢高速公路向西南4公里是诸暨楼家塔村,96年在修建这条高速公路时发现了一个距今65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早、中、晚三期。
从这个地方沿高速公路到楼家塔村,我们一路上都能时断时续地发现夹粗砂红陶片、鼎腿和各式印纹陶片。
在我们发现的这个遗址西北3公里处的小山脚村,我们的一个学生家里造房挖地基时,也出土了许多类似的陶片和石器,在南面的舜湖村,我们也曾经发现过此类遗存。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三处史前遗址的内涵等同于楼家塔遗址。
正有如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属宁绍平原边缘一样,它们的文化面貌也呈现边缘的特征,即这里是河姆渡文化分布的边缘,也是马家浜文化分布的边缘地区,是两个文化圈的重迭部分。
出土陶器陶系以夹炭红衣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陶器可明确区分为代表不同文化的两组:
A组,夹炭陶绳纹带脊釜、单把钵等;B组,夹砂红陶圆柱足鼎,腰沿釜、泥质红陶喇叭圈足豆。
A组器物胎质、器形到纹饰均与河姆渡文化的同类陶器相同;B组器物,尤其是带扉棱圆柱足鼎、腰沿釜不见或很少见于河姆渡文化遗址,相反,在太湖流域的马家浜文化中屡见不鲜。
从两种文化因素在该遗址所占的比重的变化趋势考察,B组器物所代表的马家浜文化因素日益浓厚、强大。
河姆渡文化在日渐衰落,这与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文化相互关系变化的大格局是一致的。
在这里我们也发现了许多良渚时期的石器和一些陶器和陶片,在闸上村村中的门前山的菜地里我们发现了一件非常精美的有段石锛(图三十二,桐乡博物馆一模一样的有展出)和一个残缺的陶豆(图三十一)。
在山前池塘抽干之际,我们也发现了不少打制石器和6件良渚时期的石器。
三、总论
从闸上村的这三处史前遗址,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和商周时期的大量文化遗存,蕴藏量十分丰富。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萧山自古就是一块宝地,至少从12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在这里生活,无论是此后的距今8000多年的跨湖桥文化、还是6000-7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和河姆渡文化都在萧山繁荣发展(从类似于楼家塔遗址的文化遗址在浦阳的大量分布和义桥乌龟山、金鸡山遗址可以看出)。
而四五千年前的良渚遗址在萧山的分布更是密集(河庄蜀山遗址、进化茅草山遗址、所前金山等遗址)。
可见,萧山的文明史十分悠久,各种文明在这里更替发展,连绵不绝。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为我们的发现和研究成果而感到高兴,我们的发现已经将萧山的历史推进到10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得到专家的鉴定,相关的考古机构对这些遗址进行科学得考古发掘,力争更多更大的发现,解开更多的迷团。
考古也是我校“湘湖文化”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具有非常高的社会文化价值的研究性课题,它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的兴趣和激情,增进了他们的对考古文物知识和萧山悠久历史的了解,培养了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研相结合,师生共同成长,收获颇丰。
由于种种原因,普通老百姓的文物鉴别能力和保护意识还比较薄弱,随着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和文物,面临着被破坏的危险或已惨遭破坏,亟需保护。
而这些工作光靠考古文物工作者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提高学生的文物识别能力,培养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积极发动广大学生来促进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发现和保护更多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和文物。
这是一群不可忽视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蒋乐平主编:
《浦阳江流域考古报告之一——跨湖桥》,文物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幼平著:
《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张之恒、黄建秋、吴建民著:
《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张之恒、黄建秋、吴建民著:
《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水洞沟——1980年发掘报告》,
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张之恒主编:
《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7、马时雍主编:
《杭州的考古》杭州出版社2004年版
8、嘉兴市文化局编:
《马家浜文化》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版
9、孙家骅、詹开逊主编:
《手铲下的文明——江西重大考古发现》,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桃源 遗址 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