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重点笔记必看之欧阳科创编.docx
- 文档编号:12152510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37.21KB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重点笔记必看之欧阳科创编.docx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重点笔记必看之欧阳科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重点笔记必看之欧阳科创编.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重点笔记必看之欧阳科创编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重点笔记
时间:
2021.02.05
创作:
欧阳科
第一章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一、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时间范畴:
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
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动用前准备阶段和保修阶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
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以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2、建设工程管理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区别和联系
工程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仅限于实施阶段,而建设工程管理涉及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
项目的决策阶段、实施阶段、使用阶段)。
建设工程管理的核心任务是:
为工程建设和使用增值(是为决策、实施、使用3个阶段的增值)
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是:
目标控制(仅在实施阶段)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工程管理的时间范畴不同、对象不同、核心任务不同。
3、建设工程各参与方的项目管理
时间范畴都是在实施阶段的全过程,它们的任务都是三管三控一协调
(三管:
安全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三控:
投资(成本)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一协调:
组织与协调)
4、总承包方的项目管理
时间范畴:
实施阶段;管理任务:
三管三控一协调
管理目标:
安全、项目总投资、成本、进度、质量(比项目其他参与方多了个项目总投资)
注:
按国际贯例,当采用指定分包商时,施工总承包方或施工总承包管理方应对分包方的工期目标和质量目标负责。
二、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
1、建设项目系统的特征:
(1)一次性;
(2)全寿命周期持续时间长;(3)一个建设项目的任务往往由多个单位共同完成,它们的合作多数不是固定的关系,并且一些参与单位的利益不尽相同,甚至相对立。
2、系统目标与系统组织的关系
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
组织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
其中组织措施是最重要的措施。
3、组织论和组织工具
(1)组织论研究的内容:
组织结构模式、组织分工、工作流程组织。
a、组织结构模式:
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的指令关系。
是一种静态的组织关系。
b、组织分工:
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的工作任务分工和管理职能分工。
是一种静态的组织关系
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的对象是相同的。
c、工作流程组织:
反映了一个组织系统中各项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是一种动态的组织关系
三、建设工程项目策划
1、建设工程项目策划的含义:
(1)旨在为项目建设的决策和实施增值;
(2)是专家知识的组织和集成,及信息的组织和集成的过程;(3)是一个开放性的工作过程。
四、建工各项目采购的模式
1、我国主要是通过招标的试方式设计方案和设计单位。
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基本出发点是:
借鉴工业生产组织的经验,实现建设生产过程的组织集成化,以克服由于设计与施工的分离致命投资增加。
(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的基本出发点是:
施工总承包管理单位对所有分包人的管理及组织协调,这样就大大减轻业主的工作。
)
3、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意义:
是通过设计与施工过程的组织集成,促进设计与施工的紧密结合,以达到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五、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项目管理规划:
是指导项目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它涉及项目整个实施阶段,属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的范畴。
2、项目管理规范包括:
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两类文件。
六、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程序
(1)收集和熟悉有关资料并进行调查研究;
(2)计算工程量;(3)确定施工总体部署;(4)拟定施工方案(5)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6)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7)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8)施工总平面图设计(9)计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其中,拟定施工方案和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先后顺序不可逆转;施工总进度计划和编制资需求量计划的先后顺序不可逆转。
七、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最基本的方法。
它的核心是:
定期比较、纠偏。
八、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
1、沟通的要素:
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介体、沟通环境、沟通渠道。
2、沟通能力:
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设计能力。
3、沟通障碍:
发送者的障碍、接受者的障碍、沟通通道的障碍。
4、沟通障碍有两种形式:
组织的沟通障碍、个人的沟通障碍。
5、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
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计划、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控制、项目人力资源的考核。
6、工资支付管理
第二章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三、施工成本控制
1、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
四、成本分析的方法(注意财务分析方法的区分,两种基本相同)
成本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差额计算法
财务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其中,成本分析方法中的比率分析法又可分为:
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动态比率法。
财务分析方法中的比率分析法又可分为:
相关比率法、构成比率法、构成比率法。
因素分析法中的排序规则为:
先实物量、后价值量;先绝对值,后相对量值。
第三章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一、建设工程进度控制与进度计划系统
1、横道图的特点与不足
(1)逻辑关系不易表达;
(2)适用于手工编制,调整也只用能用手工方式进行,工作量大;(3)不能确定关键工作、关键线路、时间差数;(4)难以适用大的进度计划系统。
2、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的搭接关系
(1)STS的理解,如修一条堤坝的护坡,一定要等土堤自然沉降后才能修护坡,这种等待时间就是STS。
(2)FTF的理解,如相邻两工作的紧前工作施工速度小于紧后工作时,则必须考虑为紧后工作留有充分的荼面,否则紧后工作就因无工作面而无法进行,即紧前工作的完成时间决定了紧后工作的完成时间,这种结束工作时间之间的间隔就是FTF。
(3)STS的理解,如道路工程中的铺设路基和浇筑路面,待路基开始工作一定时间为路面工程创造一定条件之后,路面工程即可开始进行,这种开始工作时间之间的间隔就是STS。
(4)STF的理解,如挖土,地下水位以上的可在降水之间开始,但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则要待降水之后方可开始,至于降水何时开始与何时开始挖土无关,但却决定了挖土的结束时间,这种开始到结束的限制时间就是STF。
3、双代号网络图
(2)当关键节点间有多项工作,且工作间的非关键节点无其他的内向箭线和外向箭线时,该线路段上的各项工作的总时差皆相等。
它们的自由时差除以关键节点为结束节点的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外,其他工作的自由时差均为0;
(3)当关键节点间有多项工作,且工作间的非关键节点只有其他外向箭线而无其他内向箭线时,该线路上的各项工作的总时差不一定相等,它们的自由时差除以关键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外,其他工作的自由时差均为0。
第四章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一、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1、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基本区别: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2、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是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活动,而且是在循环中逐步上升的。
二、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3、质量的形成过程:
决策过程、定义过程(首先是在设计阶段)、实现过程(最重要最关键的是在施工阶段)。
4、质量的影响因素有(5个):
人的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
5、质量控制体系的性质:
(1)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开展质量控制工作;
(2)是一个目标控制体系,与投资、进度、安全等目标控制体系共同依托于同一个项目管理机构;(3)是一次性的质量控制体系。
6、质量控制体系与其他组织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较的特点:
(1)确定的目的不同;
(2)服务的范围不同;(3)控制的目标不同;(4)作用的时效性不同;(5)评价方法不同。
7、质量控制体系的结构:
多层次、多单元。
多层次
(1)第一层:
建设方、代建及受托方、工程总承包方的质量控制体系;
(2)第二层:
设计总负责方、施工总承包方的质量控制体系;
(3)第三层:
设计、施工等各承包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
8、质量控制的责任主体:
建设单位、项目总承包企业、受托单位、各承包企业(包括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
9、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机制:
它是质量控制体系的生命。
包括:
动力机制(是核心机制)、约束机制、反馈机制、持续改进机制。
三、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
1、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控制;
(2)包括工程项目参与方(业主、设计、监理、施工、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在施工阶段质量监督和控制职能。
2、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是关键)
总目标:
是实现由建设工程项目决策、设计文件、施工合同所决定的预期使用功能和质量标准。
3、施工质量的自控和监控的关系:
两者相辅相成,自控主体的质量意识和能力是关键,监控是对自控行为的推动和约束。
自控主体不能因为监控主体的存在和监督职能的实施而减轻或免除其质量责任。
4、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环节
贯彻全面、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思想,运用动态控制原理,进行质量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的有:
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明确质量目标、制定施工方案、设置质量管理点、落实质量责任、分析影响质量因素并采取措施。
(2)事中控制(主要是指过程控制)
目标:
是确保工序质量合格,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关键:
是支持质量标准;
重点:
是工序质量、工作质量、质量控制点的控制。
(3)事后控制
重点:
是发现施工质量的缺陷,分析并采取措施,保持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5、施工质量计划内容与编制
施工质量计划应由自控主体即施工承包企业进行编制。
范围应与施工任务的实施范围一致,并能满足其履行工程承包合同质量责任的要求。
施工质量计划应由项目经理部主持编制,报企业组织管理层批准,并在开工前将附有施组或方案的报审表报监理工程师审查,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报单位。
6、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和管理
(1)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应选择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对工程质量影响大或发生质量问题时危害大的对象进行。
①关键部位、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及隐蔽工程;
②薄弱环节、质量不稳定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③对下道工序有较大影响的上道工序(如道路基层施工);
④采用三新技术的部位或环节;
⑤对施工质量无把握、施工条件困难或技术难度大的工序或环节;
⑥用户反馈指出的和过去有过返工的不良工序。
(2)质量控制点的管理★(案例会考到)
①首先,做好事前质量预控工作;②其次,对作业班组进行认真交底;③同时,做好动态设置和动态跟踪管理;
④对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或特殊施工过程,除一般过程质量控制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审批或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执行,必要时还组织专家论证。
质量控制点应细分为见证点(即见证取样类,有监理旁站)和待检点(如隐蔽工程,在自检的基础上再由监理检查验收)进行施工质量的监督和检查。
7、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控制
包括:
施工人员、材料设备、工艺方案、施工机械、施工环境因素
其中,对施工机械主要是对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使用操作要求等方面进行控制。
对模具、脚手架等施工设备对其设计方案及制作质量及验收应作重点进行控制。
对于起重机械设备,不仅要对设计安装方案进行审批,且安装完毕使用前就须经专业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8、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1、技术准备:
熟悉图纸,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审查;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等。
2、现场施工准备:
计量、施工测量放样(是产品由设计转化为实物和第一步)、施工平面图控制
9、施工过程的作业质量控制★(即事中控制)
首先是作业者的自控(作业者能力及其发挥的状况是决定作业质量的关键),其次,是来自作业者外部的各种作业质量检查、验收和监督也必不可少。
(1)工序施工效果控制(属于事后质量控制)
①地基基础工程
对地基及复合地基承载力静载检测:
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对桩的承载力检测:
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宜少于总数2%;
桩身的完整性检测:
判定桩身完整性,采用低应变法;分析桩侧和桩端阻力,采用高应变法。
②主体结构工程
A、砼、砂浆、砌本强度现场检测:
砼:
按统计法评定,同强度等级同条件养护的不宜少于10组,非统计法,不应少于3组。
砂浆:
第检验批不超过250m3,每台搅拌机至少抽检一次。
砌体:
普通砖15万块,多孔砖5万块、灰砂压及粉灰砖10万块为一检验批。
B、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对于梁板类抽检数量为2%且不少于5个构件。
C、建筑幕墙工程;D、钢结构及管道工程
10、施工质量与设计质量的协调(2011年新增的内容)
(1)项目设计质量控制:
对项目功能性、可靠性、观感性、经济性、可行性进行质量控制。
(2)施工与设计的协调:
设计联络、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设计现场服务和技术核定、设计变更。
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验收
施工质量验收包括:
施工过程的质量验收、竣工质量验收两部分。
1、施工过程的质量验收
施工过程质量验收主要是指:
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
(1)检验批质量验收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
主控项目的检查具有否决权,所以主控项目的检查必须达到100%合格。
(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同检验批一样,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进行验收。
(3)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由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等进行验收;对于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分部工程,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
2、竣工质量验收标准
(1)单位(子单位)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合格;
(2)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3)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验资料应完整;
(4)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相关规定;
(5)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规定。
3、竣工质量验收程序:
分验收准备、竣工预验收、正式验收三个环节。
申请预验收的条件:
(1)完成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内容;
(2)有完整的技术和施工管理资料;(3)有主要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试验报告;(4)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质量保修书。
五、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处理(2011年新增的内容)
1、工程事故的分级(“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1)特别重大事故,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重伤,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10~30人死亡,或50~100人重伤,或5000万元~1亿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3~10人死亡,或10~50人重伤,或1000~500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重伤,或100~1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施工质量事故预防的具体措施
(1)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2)认真做好工程地质勘察;(3)科学地加固处理好地基;(4)进行必要的设计审查复核;(5)严格把握好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质量关;(6)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7)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8)做好应对不利施工条件和各种灾害的预案;(9)加强施工安全与环境的管理。
3、施工质量事故的处理程序:
事故的原因分析、制定事故处理方案、事故处理、事故处理的鉴定验收
4、施工质量事故的基本方法(注意其中的举例)
(1)修补处理经过修补后可以达到质量标准,又不影响使用功能或外观要求时采用
常用方法有:
当裂缝宽大于0.2mm时,可表面密封法;大于0.3mm时可采用嵌缝密闭法;当裂缝较深时,则应采取灌浆修补的方法。
(2)加固处理主要是针对危及承载力的质量缺陷处理。
常用方法有:
增大截面加固法、外包角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增设支点加固法、增设剪力墙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
(3)返工处理修补处理后仍不能满足要求,或不具备补救可能性。
(4)限制使用当修补方法处理后无法保证达到规定的使用和安全要求,而又无法返工处理时。
(5)不作处理虽达不到规定,但情况不严重,对使用及安全影响很小,经分析论证测定后可不作专门处理。
不作处理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不影响结构安全、生产工艺和使用要求的;②道工序可以弥补的质量缺陷;
③法定检测单位签定合格的;④出现的质量缺陷,经检测签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
(6)报废处理采取以上方法后仍不能满足要求的,是必须予以报废。
六、数理统计方法在施工质量管理中应用
数理统计方法有:
分层法、因果分析法、排列图法、直方图法。
1、分层法对工程质量状况的调查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必须分门别类地进行。
2、因果分析法逐层深入排查可能原因,然后确定其中最主要原因。
(例如鱼刺图)
3、排列图法通过抽样检查或检验试验所得到的质量问题、偏差、缺陷、不合格等统计数据,及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统计数据。
排列图法具有直观、主次分明的特点。
4、直方图法通过分析直方图的形状和位置观察分析,找出超出质量标准的不合格点。
直方图的分布形状及分布区间宽窄是由质量特性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所决定的。
正常的直方图呈正态分布,其形状是中间高、两低、成对称。
异常的直方图呈偏态分布,常见的有:
折齿型、缓坡型、孤岛型、双峰型、峭壁型。
位置观察分析是将直方图的分布位置与质量控制标准上下限范围进行比较分析,如果在公差标准上下界限,表明质量合格处于受控状态;如果分布偏下限,则易出现不合格点;如果分布宽度边界达到质量标准的上下界限,其质量能力牌临界状态,也易出现不合格点;当分布居中且边界与质量标准的上下界限有较大距离时,说明其质量能力偏大,不经济。
对于超出质量标准上下界限的,表明存在质量不合格,需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偏。
第五章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
1、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同点:
管理目标基本一致、管理原理基本相同、不规定具体绩效标准。
2、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不同点:
需要满足的对象不同、管理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3、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结构和模式
(1)结构:
由“范围”、“引用标准”、“定义”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四个部分组成。
(2)模式:
包括10个核心要素和7个辅助性要素
二、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不一定要记,但要知道,有可能出现在案例题中)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是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
2、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企业取得安全许可证,应具备以下条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3)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5)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6)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7)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8)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9)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求援组织或者应急求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求援器材、设备;
(10)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11)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安全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其满需要延期的,应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规定,未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有效期延期3年。
3、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包括对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
(1)特种作业范围有:
电工作业、电焊作业、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等
(2)特种作业人员主要有:
电工、电焊工、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建筑登高作业人员等
(3)企业员工安全教育有:
三级安全教育、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三种形式。
4、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持证后方可上岗;
(2)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3)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每3年复审1次。
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可延长6年1次。
5、专项施工方案论证制度(要知道,其中哪些需要专家论证的要记住)
对于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如:
土方开挖工程、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及其它。
其中对于涉及深基坑、高大模板和地下暗挖的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
(高大模板是指:
高度大于8米,跨度大于18米,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荷载大于20KN/m2)
6、施工起重机械使用登记制度
施工单位应自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验收合格之日起30天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它有关部门登记。
7、危险源的识别和风险控制(多项选择)
(1)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
是事故发生物理本质,主要表现为导致事故而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方面。
其危险性大小取决以下情况:
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能量或危险物质意外释放的强度;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影响范围。
第二危险源:
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主要表现为设备故障或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为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
两者的关系:
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
在事故发生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风险控制方法
第一类危险源控制方法:
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和隔离物质、个体防护、应急救援等
第二类危险源控制方法:
提高各类设施的可靠性以消除或减少故障、增加安全系数、设置安全监控系统、改善作业环境等,最重要的是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和教育,克服不良操作习惯,严格按章办事,并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8、安全控制
安全控制:
是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计划、组织、监控、调节和改进等一系列致力于满足生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施工安全控制的特点:
控制面广、动态性、交叉性、严谨性。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一般要求:
必须在开工前制定、具有全面性和层次性、有针对性、力求全面具体可靠、必须包括应急预案、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9、安全检查
检查内容:
查思想、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10、建设工程安全隐患的处理
(1)安全事故隐患治理原则:
①冗余安全度治理原则(如,道路上有一个坑,既要设防护栏及警示牌,又要设照明及夜间警示红灯)
②单项隐患综合治理原则(如,某工地发生触电事故,一方面要进行人的用电操作教育,同时现场也要设置漏电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设 工程项目 管理 重点 笔记 欧阳 创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