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6突破语言赏析类鉴赏题学案.docx
- 文档编号:12248476
- 上传时间:2023-04-17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35.55KB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6突破语言赏析类鉴赏题学案.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6突破语言赏析类鉴赏题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6突破语言赏析类鉴赏题学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三古代诗歌鉴赏6突破语言赏析类鉴赏题学案
学案6 突破语言赏析类鉴赏题
【学案略语】
鉴赏诗歌的语言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古人评诗时常用“炼字”之法。
所谓“炼字”,往往是指抓住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对诗歌进行分析鉴赏。
从历年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来看,炼字赏析题因其命题角度小巧、难度适中而成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
1.(2016·全国Ⅲ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内宴奉诏作
曹 翰①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④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
古代兵书。
③时髦:
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
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
为什么?
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炼字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此题是两问,第一问表明观点;第二问分析观点,也就是分析诗歌炼字之妙。
鉴赏诗歌炼字技巧,应从形式(修辞手法)到内容
(表面意思),再到表达的情感做出赏析。
若选“弱”“昏”好,先分析“臂弱”“眼昏”写出了“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的意思;再分析表达的情感,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若选“健”“明”好,先分析“臂健”“眼明”写出了“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的意思;再分析表达的情感,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答案:
观点一:
作“弱”“昏”好。
(1)“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已年老体衰的客观现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冲锋陷阵;
(2)更强烈地表现
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
作“健”“明”好。
(1)“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
(2)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宋〕张元幹【注】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
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 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
请对上阕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炼字。
“湿”,是“打湿”的意思。
“迷”,迷失。
风露水汽浓重,似乎打湿了行云,使其停滞不前;沙溪上,迷蒙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这两句描写的环境是阴冷潮湿的,营造的氛围是朦胧迷茫的。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环境氛围,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前途渺茫的抑郁、忧虑之情,作者的心情也是凄凉、沉重、迷惘的。
答案:
①“湿”字,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
②“迷”字,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
题组一 专项对点练
1.(201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
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插”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抓住“高卧”“仰看”等词表现作者的悠闲情态。
答题步骤:
首先点明“休闲”“悠闲”所传达的情感,然后点明“插”字所体现的陡峭、挺拔的形象。
答案:
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导学号53700009)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
答:
答案:
“看”,在诗中指回望。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蒙眬、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3.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注】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 子规:
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的能力,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
解答这个题,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答案:
“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晚 望
〔清〕郑 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
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雅,用得很特别。
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
答:
答案:
鸟儿隐没于碧云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在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
一“收”一“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5.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朱敦儒①
直自凤凰城破②后,擘钗破镜③分飞。
天涯海
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 ①朱敦儒:
两宋之交时的词人。
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
②直自凤凰城破:
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
③擘钗破镜:
比喻夫妻在战乱中离散。
请赏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中“还”字的表达效果。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在解答时,要明确古代诗歌“炼字炼句”的一般规律,紧扣“还”字在句中的双重意义。
答案:
一个“还”字,不仅体现了词人年年盼望与妻子重逢的殷切之情以及盼望落空后的失望之情,还暗含了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不满与控诉。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钟山晚步
王安石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简要分析诗句“细红如雪点平沙”的表达效果。
答:
解析:
该句为写景句,其效果分析主要在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上。
答案:
“细红”代指楝花的色彩,“如雪”喻指楝花在轻风中轻盈飘飞的姿态,“点平沙”生动描写出楝花坠落平地的美态。
7.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①
秦 观
遥夜沉沉如水,风紧驿亭②深闭。
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注】 ①此词是作者绍圣三年(1096)贬谪郴阳时在途中驿亭所写。
②驿亭:
是古时供传递公文
的使者和来往官员休息之所。
(1)该词精于炼字,请简要赏析“紧”字。
答: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简要赏析“门外马嘶人起”。
答:
解析:
(1)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第二句放在句中描绘为“驿门深闭也隔不断呼啸的风声”亦可,“以风声之大衬托出四周之冷寂”亦可。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写出以景结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乐景衬哀情中的任何一个皆可。
景物特征,答“喧闹”或与之接近的词语即可。
思想感情,答“身心俱疲”“无奈与怨愤”或与之接近的词语即可。
答案:
(1)“紧”字,这里是“狂”或“大”之意,该字以动衬静,渲染了一种冷清死寂的氛围,突出了词人贬谪后的落寞哀伤。
(2)门外驿马长嘶,人声嘈杂。
该句以乐景衬哀情,用门外的喧闹之景反衬门内之凄清,将词人彻夜难眠后的身心俱疲之状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门外马嘶人起”暗示了词人孤独凄凉的贬谪生活又将开始,含蓄地透露出词人的无奈与怨愤之情。
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大德歌 夏
关汉卿
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
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
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简析本曲的语言特色。
答:
答案:
本诗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炼妥帖。
“俏冤家”“想念他”“瘦岩岩”等词语通俗自然,较口语化。
“偏”与“羞”等字精炼传神,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
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结合具体的词语,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语言风格。
答:
答案:
这首词以口语起入,明白如话,朴素中见真情。
“思君”“此恨”“相思”等词把“我”的感情表露无遗;“只愿”“定不负”等词语体现了“我”情深意切的真情。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祈雨
李 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表达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表达技巧(对比写法)和语言特色(语言含蓄、讽刺性强)一是采用对比写法,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情景:
前者忧,后者乐,对比鲜明,反差强烈。
二是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
第一句中(桑无叶、土生烟)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望春雨而心急如焚的感情。
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
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与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 颢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答:
答案:
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犹如民歌。
“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烘托出一个素朴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1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壬戌清明作
屈大均【注】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注】 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隐退不仕。
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
屈大均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希求复明。
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风格?
请任选一联简要分析。
答:
答案:
语言含蓄委婉(或:
深沉蕴藉)。
颔联:
作者用垂泪的“落花”比喻受打击的抗清志士,用得意的“啼鸟”来比喻为清廷卖力帮腔的小人,含蓄地表达了深沉悲怆的情怀。
(或尾联“龙蛇四海归无所”,比喻反清志士因为大业未成而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寒食年年怆客心”,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前明遗民志士在每年寒食节的时候都会产生悲怆
之情,反清无望的忧愤之情表达得深沉蕴藉。
)
题组二 综合检测练
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庚郎①年最少。
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 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人,一生经历坎坷,屡试不中;仕途极不得意,仅仅任过州中主簿等职。
①庾郎,指南朝的庚信,他才情横溢,少年得志,“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
②窣地,拂地;春袍,指初入仕途的低级官员穿的青色章服。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阕前四句表现浓郁的春意和蓬勃的生机,为下文少年的出场做铺垫。
B.“窣地春袍”,指拂地的青色官服,这里用来表现宦游少年的风采。
C.“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两句,词人流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用自怨自艾的语调表达了强烈的归思。
D.“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作者以自然界的春色,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顺畅,寄寓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E.“翠色和烟老”写诗人想象自己回归故里,在草色与炊烟中慢慢老去。
解析:
D项,“落尽梨花春又了”一句作者以自然界春色的匆匆归去,暗示了自己仕途上的春天正在消逝。
E项,应为“暗寓伤春之意,是词人嗟老、倦游的心情”。
答案:
DE
(2)这首词突出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①寓情于物:
将初入仕途的年轻人踌躇满志,英姿勃发的风采寄寓于青青春草之中;将倦于宦游,春末思归
的苦闷情绪寄寓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之中。
②对比:
将初春之草的生机逼人与暮春之草的凄凉衰败形成强烈对比,暗含伤春之意。
③衬托:
春草的芊绵可爱,用遍地春草映衬出宦游少年的春风得意。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①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②。
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③,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④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
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 ①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溧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
②溅溅:
流水声。
③社燕:
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
④尊:
通“樽”,酒杯。
(1)下列有关内容是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
B.乌鸢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
C.“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
D.“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
E.本词的特色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亦多隐约不露。
其表现方式与我们学过的《琵琶行》相同。
解析:
D项,“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于诗无据。
E项,其表现方式与《琵琶行》并不同。
答案:
DE
(2)下阕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
这样写有何妙处?
答:
答案:
手法:
比喻(类比)(或托物寄情)。
妙处:
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的社燕,传达出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感,生动形象,又颇为含蓄。
(或:
借社燕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等特点,寄托了自己对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生涯的感慨,形象恰切,又颇为含蓄。
)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完成问题。
少年游 润州作,代人寄远①
苏 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姮娥②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 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
②姮娥:
嫦娥。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气候,说明夫妻间思念之深。
B.词的上阕引入了《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
C.词的下阕转写夜晚,“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在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
D.词的结尾三句词人将妻子与“姮娥”对比,虚实相衬,通过描写姮娥有双燕相伴的画面,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
E.词人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以实衬虚,以实证虚,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魂。
解析:
D项,“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不恰当。
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
,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
E项,应为“以虚衬实,以虚证实”。
答案:
DE
(2)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
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代人寄远”的形式,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
上阕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下阕写思妇对酒邀月以慰寂寞,不意反惹惆怅的情景。
这样写就把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得婉曲动人。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 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
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
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②。
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注】 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将要前往大都赴任,周密作此词为他送行。
周密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
②方回:
贺铸的字。
词人在此处以贺铸自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词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
B.“茸帽风欹”写友人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志得意满的神气。
C.下阕前三句阔大而凄清的景象与上阕中“叠鼓清笳”的欢快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下面的抒情做了铺垫。
D.“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的意思是自己已是风烛残年,江南的人谁会念及我呢?
词人有一腔愁怨,故以贺铸自比。
E
.这首词中词人既写了眼前的实景,也写了想象中的虚景,虚实相合,深沉委婉地表达了词人复杂难言的思想感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项,“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分析不当,词人描绘出的是郊野送行的壮阔场面。
D项。
“江南谁念方回”的意思应是自己隐居江南,又有谁会念及我。
由后面的“东风渐绿西湖柳,雁已还、人未南归”可以看出词人隐居江南。
答案:
AD
(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
①“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设想友人远去北国燕山雪飘的冰天雪地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远去的不舍。
②“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不仅包含了年老力衰、无人念及的伤感,还有国家沦亡的伤痛。
③“东风渐绿西湖柳”至结尾,借对江南早春之景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了与友人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仕元的不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诗歌 鉴赏 突破 语言 赏析 题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