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设计资料.docx
- 文档编号:12301932
- 上传时间:2023-04-1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36.28KB
印刷设计资料.docx
《印刷设计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设计资料.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刷设计资料
第一章认识印刷
1.印刷的定义:
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或载体上的文字和图像信息,借助于油墨或色料,批量地转移到纸上或其他承印物表面的技术.
2.毕昇首创泥活字,活字包括拣字、排版、印刷、拆版、还字等工序。
3.雕版印刷《金刚经》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印刷品.雕版印刷术是由盖印和拓石发展而来的.崔怡用铸字印刷了《详定礼文》28本,这是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王祯首创木活字,写成“选活字印事法”。
4.1440年,德国谷腾堡发明铅合金活字印刷术,承印方式由“刷印”变为“压印”。
5.P3上中国印刷工业的发展史(注意各类细节,例如在中国最早使用照相制版术的是哪里)
1807年,铅活字传入中国;1819~1823年,英国人马礼逊第一次用汉字铅活字印出了一部《新旧约圣经》。
1838年,英国人台约尔制成了第一套汉文铅活字字模.1844~1846年,姜别利继承电铸汉字字模,1860年,姜别利改进了汉字排字架,将中文铅字分为常用、备用和罕用字三大类,并以《康熙字典》部首检字法编排。
1900年,上海徐家汇天主堂所属土山湾印书馆在中国最早使用照相制版术。
1904年京师陆军测绘学堂开设了制版印刷班。
1933年创办了北平新闻专科学校。
6.电子印前技术:
由激光照相排字组成的电子印前处理技术,能使用微型计算机作为文字输入的前端系统,并以台式平面扫描机输入图像信息,再通过光栅图像处理,将文字与图像组成整页版面点阵信息,在显示屏、激光印字机和激光照排机上输出或直接扫描制版,功能齐全,效率高,成为印刷技术高速发展的起点。
7.彩色桌面出版系统指能够完成图像录入、文字管理、图像编辑、版面设计、图文合成、图文输出的桌面处理技术。
由计算机主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及通信设备五部分组成.桌面出版系统最初是在1985年由美国人波导·希莱纳得提出的。
8.印刷业的发展趋势:
(1)电子商务
(2)色彩管理(3)工作流程化(4)数码打样(5)加网技术(6)直接制版技术(7)可变数据印刷(每一点后面的内容靠自己理解适当补充)
9.我国高等印刷教育始于1953年上海印刷学校成立。
北京印刷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专门培养印刷人才的高等院校。
10.印刷出版物必须有版权页和条形码,版权页的内容包括:
书名、作者、编者、译者的姓名;出版社、发行社和印刷者名称及地点;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开本、印张和字数;出版年月、版次、印次和印数;标准书号和定价.
11.中国标准书号由国际标准书号(ISBN)和13位数字组成,13位数字分为五部分:
前缀号(978)、组号(我国为7)、出版者号、书序号、校验码.1956年,文化部颁发并实施《全国图书统一编号方案》。
12.条码作为中国标准书号的机读形式,是供计算机识别读取的符号。
第二章印刷概论
1.印刷的五大元素:
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机。
2.原稿按内容形式分:
线条原稿和连续调原稿;按所用载体透明度分:
透射原稿和反射原稿;按颜色分:
彩色原稿和黑白原稿。
3.透射原稿是以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反射原稿是以不透明材料为图文信息载体的原稿.
4.传统印刷设计对连续调原稿,尤其是透射原稿的鉴别主要以:
(1)密度是否适中;
(2)灰雾度;(3)反差;(4)颜色的纯度对反射原稿的质量鉴别:
(1)看照片的整个画面是否偏色;
(2)看照片还原是否饱和;(3)看主体物的主要色彩是否准确;(4)看照片的反差是否适宜
5.传统印刷设计稿要求:
传统印刷设计稿对于线条原稿要求其线条清晰、流畅,无断笔,粗细适当,细线条若缩小复制时仍清晰可见,线条放大复制时不能边缘毛糙,底色与线条色明度反差要大,若底色和线条色都是彩色的,要尽量使颜色搭配有利于照相时能分成明显的密度级别。
6.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
7.印版依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的相对位置的高低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
8.凸版:
是图文部分明显高于空白部分的印版。
原理:
其印刷部分图像和文字凸出并位于同一平面,凹下的空白部分不被涂布印刷油墨。
印刷时油墨只涂布于印版的图文部分,通过加压作用使印版图文部分与承印物接触,图文部分的油墨则转印到承印物表面,从而得到印刷品。
9.凹版:
是图文部分明显低于空白部分的印版。
原理:
图文印制部分低于印版平面,与空白部分不在一个平面上,印刷图文凹下的深浅随原稿色彩浓淡不同而变化,因此凹版印刷是用油墨的厚薄来表现原稿色彩浓淡的印刷方法。
10.平版:
是图文部分与空白部分几乎处于同一平面的印版。
原理:
利用油水相斥,即印版的化学性质不同:
图文部分亲油,空白部分亲水来印刷。
(1904年,英国人鲁培尔在平版印刷机上安装了一个橡皮筒,使纸张与印版不直接接触,成为一种间接印刷的方法.)
11.孔版:
也叫过滤版,是一种图文由大小不同的孔洞或大小相同但数量不等的网眼组成,可透过油墨的印版。
12.油墨是在印刷过程中将审美转移到纸张或其他承印物上形成耐久的有色图像的物质。
13.按油墨的干燥方式可分为渗透干燥油墨、发挥干燥油墨、氧化结膜油墨、热固性油墨、滤过固着干燥油墨、冷却固化油墨、吸湿沉淀油墨、紫外线光敏油墨。
按被印刷的物体可分为印报油墨、书刊油墨、包装招贴油墨、塑料印刷油墨、印铁油墨、玻璃陶瓷印刷油墨等。
按油墨色泽与用途可分为誊写油墨、印刷油墨、荧光油墨、转写油墨、显影油墨、磁转印油墨、金属粉印刷油墨等.
14.承印物是指接受油墨或其他黏附色料后能形成所需印刷品的各种材料.印刷纸:
常用的有新闻纸、版印刷纸、胶版纸、铜版纸、字典纸.一般印刷用纸有平板纸和卷筒纸两种类型。
纸张根据重量不同可分为纸、纸板,250克每平方米以下的称为纸,以上的称为纸板。
重量:
每平方米纸张重量以克数表示,如60克胶版纸。
令:
表示纸张重量的单位,令重指每500张全开纸的总重量.
15.印刷适性即印刷性能,指纸张在一定的印刷条件(印刷速度、压力)下与印刷生产有关的各种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总和。
16.凹版印刷分为雕刻凹版和照相凹版。
雕刻凹版,因为线条精美,不易假冒,故备利用在印刷有价证券方面,主要缺点是印刷后需烘干。
照相凹版又称为影写版,即利用照相的原理将铜版腐蚀,是一种经过重铬酸钾溶液感光处理过的胶纸和凹版专用的网线版贴合曝光,然后将这种胶纸和连续版调的阳片晒版。
照相凹版成本高,不适合量少的印件,一般被利用在数量大的印刷物。
17.平版印刷起源于石印,根据板材性质可分为石版印刷、珂罗版印刷、金属版印刷和氧化锌纸版印刷。
石版印刷用石灰石作版材。
珂罗版印刷又称玻璃版印刷,以玻璃为版基。
18.形状不规则而表面又不平整的承印物,大都用孔版印刷来完成,主要有誊写版印刷、镂空版印刷和丝网印刷。
誊写版印刷又称刻蜡版油印,是最简单的一种孔版印刷术,发明于19世纪。
镂空版印刷又称喷花印刷,这是一种古老而又简便的印刷方法。
丝网印刷又称丝印、网印,也称为丝漏印刷或丝漆印刷.
19.四种印刷的特性比较:
凸版印刷特点:
(1)凸版印刷压力大,墨色饱满
(2)凸版印刷的版材形式多样(3)凸版印刷的缺点:
首先是制版工艺复杂、质量难以控制,不适宜明暗层丰富和套色多、幅面大的彩色印刷;其次是制版周期长、印刷速度慢、效率较低;另外,浇铸铅字和腐蚀铜锌板等工艺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而活字排版除周期长外,还有所需厂房面积大、动用人工多和部分字残缺或垫压不实造成印迹模糊等缺点。
凹版印刷特点:
(1)凹版印迹与平版、凸版相比更为厚重、饱满、清晰,没有凸印那种明显的压痕。
(2)能在大幅面的粗质纸、塑料薄膜、金属箔等承印物上印刷,而且耐印率高.(3)凹版版面图文凹陷处存有较多的墨,印刷压力要求大,增加了机器运转的负荷。
平版印刷特点:
(1)利用油水相斥的自然规律制作成印版。
(2)网点成色.(3)印刷范围广。
(4)制版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套色装版准确,印刷版复合容易,印刷物柔和软调,可以承印大数量印刷。
(5)缺点:
因印刷时水胶的影响,色调再现力减低,鲜艳度缺乏,版面油墨稀薄。
孔版印刷特点:
(1)优点:
油墨浓厚、色调鲜艳,可应用于任何材料之印刷,曲面印刷也可以,印刷幅面可大可小,印刷数可多可少,印刷油墨可以是水性的,也可以是油性的,并可粗可细。
(2)缺点:
印刷速度慢,生产量低,彩色印刷表现困难,大量印刷不适合。
20.塑料印刷,就是把印版上的图案通过油墨转移到塑料制品上.塑料印刷的种类除平版胶印外还有:
(1)塑料凸版印刷,一种是用铜锌版或树脂版在平版印刷机上印刷,另一种是以树脂版或橡皮凸轮转机上印刷。
(2)塑料凹版印刷,印刷机有两种类型:
一是单元式,二是中心鼓式。
(3)塑料丝网印刷,设备简单,制版费低廉,印刷墨层厚,有一定的立体感,是单件塑料制品理想的印刷形式.(4)洛纸印刷,主要特性是防湿、光亮.
塑料薄膜印刷与一般纸张印刷的比较:
相同点:
制版工艺、印刷原理和印刷的主要结构均相同
不同点:
纸张印刷主要基于纸和油墨。
纸的表面又一定的粗度,有毛细作用,吸墨性强。
而塑料薄膜印刷的主要基材是塑料薄膜和塑料油墨.与纸张印刷在物理与化学塑料油墨上差异很大,表面张力低、不容易接受油墨的浸润,对油墨、涂料、胶粘剂等粘合能力差,因此在印刷前必须进行一定处理,以提高印刷适性。
21.马口铁印刷,主要是平版胶印刷版,在表现银色效果时,常露底不印,只罩亮光油,表现金色以透明黄色罩印。
承印物都是没有弹性的金属片,油墨必须是烘干性的或紫外线固化的光敏油墨,同时应具有耐潮、耐热等特性。
罩亮光油以保护未印墨色的银色部分,并增加印刷部分的光泽和牢固性。
22.软管印刷即软性金属印刷,一般采用平版印刷方式,由于所装内容物质不同,所以内部涂料防止化学变化是极为重要的。
23.铝箔纸印刷大都采用凹版印刷方式,主要特性是防止潮湿,并有遮光作用,应用于食品包装较多。
24.贴花纸印刷一般采用平版胶印,印版的图文是正像,贴花纸有陶瓷贴花和产品商标贴花两类.
25.胶台转印的印版为平面式凹版,原理是利用空气的高弹性橡胶头,将印版图文上的油墨移印到固定巡回架上的各种承印物上.
26.喷墨印刷是利用电子控制一股高速微细颜色滴流,在承印物表面出现图文的一种新的印刷方法,有水溶性和油性色两种印刷类型。
27.立体印刷一般分为透过式与反射式两种。
透过式是指立体印刷物的背面以荧光灯照射而在视觉上产生立体感.反射式则是在印刷物表面贴上一层有折射作用的透明镜片,因而在视觉上造成立体感觉。
28.磁性印刷大部分用在证券、支票方面为多,能起以防假冒之作用,磁性印刷所用的纸张本身就是混入铁粉而带磁性性质.
29.早期计算机字体是点阵字体,只能以一个固定的分辨率显示.
30.中国最早开发的印刷字体是北大方正的汉字字体,并多以矢量字体且能跨平台使用.
31.方正启体书法字师承启功先生,点画活泼,体势清朗,眉目清秀,体态大方,体现了启功典雅遒丽、超迈潇洒的书法风格,具有明快大方的特点。
32.方正硬笔楷书字库,填补了国内硬笔楷书字库的空白.该字库钢笔手写体,其特点是端庄中含潇洒,凝重中寓自然,字体简洁明快、流畅大方、简繁齐备、雅俗共赏,更接近于人们的生活,实用性极强,特别适用于印刷广告标题、书籍信函和文章.
33.方正小篆体书法字字形修长秀美,平正端庄,线条婉转通畅,骨力内涵,挺拔劲健,具有很高的印刷实用性和欣赏性.
34.计算机直接制版就是将编辑好的数学化文件直接用于制版,而不再经过胶片工序的技术.
35.数字化印刷就是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传输到数字印刷机,直接进行印刷的一种新型印刷术。
意味着两点:
第一,印刷单价不会因数量增加而降低;第二,光导鼓上的信息是可变的,实现可变数印刷。
第三章印前制版
1.加色法原理:
两种以上的色光相混合,使人的视觉神经产生另一种色觉效果,而它们三个中的任何一种颜色的光,却不能用另外两种色光混合而成.
2.如果两种色光相加得到白光,则这两种色光互为补色光.
3.减色法原理:
印刷颜色中的品红、黄、青相加为黑色,这三种颜色按不同比例调和,能产生无穷的色彩,而其他颜色却不能调和成这三种颜色。
4.任何一种三原色,其中二原色相加就等于另一种原色的补色.
5.
原色
三原色相加后
加原色
绿
蓝
红
白
减原色
品红—M
黄—Y
青-C
黑—K
补色的关系
纯度最饱和
明度反差最大
冷暖最强烈
6.彩色印刷中常用四色印刷,因为青、品红、黄三色叠印后不能达到理想的黑色,而呈现深棕色,所以需要加一个黑色油墨.
7.补色关系的名称,在光学中:
主色与补色;
在艺术色彩学中:
互为补色,绝对的对比色
在印刷工艺中:
基本色与相反色
8.补色在印刷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制版分色就是利用补色滤色镜来获得阴图软片;在制版上纠正色偏、变色调和修正色误差时,也是利用提高(或降低)基本色和降低(或提高)相反色这个基本方法。
9.印刷是借由机器对设计作品作大量复制的一种工作.印刷上的色彩变化,是单位面积内网点的改变所造成的视觉上深浅浓淡的层次变化形成的。
10.颜色表是一种专门查询、对比色彩变化的工具书。
11.理论上,以四原色CMYK为基础,利用不同百分比的网点组合出接近于无限多种的色彩;反之,在可见光范围所看到的任何色彩,都可以用网点配色的方式取得。
(网点配色尽可能用最少的色调配置出最多、最调和的色彩变化.)
12.色彩渐变,制版称之为化网,就是在指定的面积里,用有规律的、由深至浅的印刷效果,将多种颜色混合化网产生千变万化的色彩渐变。
13.印刷油墨表现所希望的色彩:
一,使用印刷颜色由四色油墨、混合网点及重叠印刷的方法作成所希望的色调;二,使用专门混合印刷油墨,即专色印刷,用实色或网点表现色彩。
14.在单色印刷中,除了最深的实地及留白外,可利用不同的网点做成不同的深浅灰调。
15.某些特别颜色如金色、银色及荧光色等是不可能由四色油墨叠印组成,必须标明由专色油墨印出.
16.制版工序:
一是文字版必须经过检索单字、设计版面、打印样张、反复校对、纠正错误等一系列处理,称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二是图像原稿需要经过照相或扫描,记录在感光材料或磁盘、磁带等载体上,并修正层次和色彩,制成单色或彩色样张,称为计算机图形信息处理;三是拼版与联版,即将文字和图形组合后的版式整页页面规格拼版,成为对开或四开的印刷版面,然后翻制胶片进行制版。
17.阳图版的耐印力强.
18.印刷通常把分色过程理解为色的分解过程,而叠印过程理解为色的合成过程,其中间过程理解为色的传递过程。
19.传统制版照相工作分为:
(1)线条版调照相
(2)连续版调照相(3)网点版调照相
20.直接分色是使用接触网片直接将彩色稿摄成网点分色片。
21.间接分色是先将彩色稿摄成整套一式四张的连续版调的分色阴片,再由这些分色阴片翻制成为整套网线分色阴片。
22.照相分色是把底稿上面许多色调分摄成含有三原色和黑色版调的操作。
照相分色的原理是利用色彩学三原色原理将所摄取的彩色原稿用红、绿、蓝三种颜色加以分色,使原稿上各种不同的色泽经滤色镜摄成可供晒制青色、洋红、黄色三种印版的分色阴片,再以这三张底片制成印版分别用三原色油墨套印,即可产生出与原稿相同的各种色彩。
此外,为加强其摄影的细致和对比及其画面的深度,还需加摄一张黑版的分色底片,以供晒制黑版之用,构成印刷四原色。
23.分色照相所使用的原稿可分为:
反射原稿、透明原稿。
反射原稿是在分色照相时利用红光射到原稿上,再反射进入镜头而摄制影像.
透明原稿是利用光线由原稿背后打光透过底片再进入镜头而摄取影像。
24.电子分色是用电子扫描方式直接将色彩原稿分解成各单色版的过程。
电子分色原理:
原稿直接点在电子分色机的圆筒上,当机器转动时,原稿上无数的光点不停地输入,由光转变成电能及电讯号输入电脑,经精密计算后,再经由光电管的点状光源一点一点地扫描在感光的软片上。
25.电子分色工艺的优点:
第一,能够较准确地复制彩色原稿,又能对原稿的色彩、层次和底色作出理想的人为修正或变化,还能将不同的图像自然组合在同一版面上。
第二,采用“干涉滤色镜”,整个版面感光均匀、解像力高、清晰度好。
第三,通常有85、100、110、120、133、150、175及200的网目线数和平版、凹版常用的网点形状供选择。
第四,阴图加网分色片,又能直接制作阳图加网分色片。
第五,2色~4色可以同时一次分色,生产速度快,20~30分钟就能分出一副版子。
第六,缩放倍率高,通常可缩小至1/3~1/5,放大16倍~20倍,上机原稿尺寸可达4开左右,色软片尺寸有对开至全开。
26.传统制版设计方法:
(1)反转制版
(2)图文透叠(3)图片合成:
摄影合成和制版合成,摄影合成就是利用曝光的方式或者暗房处理的方式来达到合成的效果;制版合成是利用拼版技巧,将两种或数种图片作掩色片处理,于翻片时分别予以镂空或去除背景,再将各种图片加以重叠而制作特殊的画面效果。
27.凸版纸是凸版印刷书籍、杂志用纸,如重要著作、科技图书、学术刊物、教材等正文用书。
纸张的号数代表纸质的优良程度,号数越小纸质越好。
它具有吸墨均匀的特点,抗水性能及纸张的白度均好于新闻纸,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8.新闻纸也叫白报纸,是报刊及书籍的主要用纸.特点:
纸张松轻,有较好的弹性,吸墨性能好;纸张经压光后两面平滑,不起毛,从而使两面印迹清晰饱满;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透明,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长时保存会发黄变脆,抗水性差、不宜书写,油墨黏度不宜过高。
29.胶版纸主要供平版印刷机或印制较高级彩色印刷品时使用,如画报、画册、宣传册、高级书籍封面、插图等,纸张伸缩性小,油墨吸收性均匀、平滑,质地紧密不透明,白度好,抗水性强。
30.铜版纸又称涂料纸,这种纸是在原纸上涂布一层白色浆料,经压光而制成的。
纸表面光滑,白度较高,纸质纤维分布均匀,伸缩性小,有较好的弹性和较强的抗水性与抗张性,对油墨的吸收性与接受状态也好。
主要用于印刷画册、封面、明信片、精美的产品样本以及彩色商标等。
铜版纸印刷时压力不宜过大,要选用胶印树脂型油墨以及光油墨进行印刷.
31.凹版印刷纸洁白坚挺,具有良好的平滑度和耐水性,主要用于印刷钞票、邮票等质量要求高而又不易仿制的印刷品。
32.白板纸是一种纤维组织较为均匀、面层具有填料和胶料成分,且表面涂有一层涂料的纸,具有较为均匀的吸墨性和耐折度,主要用于商品包装盒、商品表衬、画片挂图等。
33.合成纸是利用化学原料加入一些添加剂制作而成,质地柔软、抗拉力强、抗水性高、耐光耐冷热透气性好,并能抵抗化学物质的腐蚀又无环境污染,被广泛用于高级艺术品、地图、画册、高档书刊等印刷。
34.纸张克重是指每平方米纸张的重量.最常见的平板纸尺寸是A度纸,原纸张称为A0,大小是1平方米。
35.印刷中采用的纸张尺寸都比实际图文区域的尺寸要大,因为纸张的边缘还要留有印刷测控条、规矩线和裁切标记等。
36.在我国,通常把一张按国家标准分切好的平板原纸称为全开纸。
把全开纸裁切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张称之为多少开数,订成本,则称为多少开本.
37.正度的全开纸为780mm×1080mm,大度的全开纸为880mm×1190mm。
38.如果是顺丝缕,纸张比较好折,而直丝缕方向,纸张比较难折,比较厚的纸张如封面纸,都必须顺着丝缕方向折叠,否则要进行压痕处理才能获得清晰的折线。
39.拼版是指印前的设计中,将要印刷的页面按其折页方式,将页码顺序编排在一起,拼合成印刷的版面。
40.印刷成品边缘有图文,叫出血。
边缘全白色无图文,叫不出血。
一般出血的印刷成品图文,应向外延伸3mm。
41.咬口是纸在承印过程中首先被传送进机器的一边,也是印版碰不到的部位。
咬口尺寸一般留有8mm—10mm宽度.
42.编排是一种视觉的展现出版物的印刷工序。
43.页面编排的形式有:
插页式编排、隔行分色编排、双色编排。
44.插页主要用于分开书中的两个部分,如果需要分割书体的不同部分,可以用插页来达到这一效果。
45.隔行分色编排是在每个部分的边上印上CMYK色标,在每一个单色页背面再印单色,全彩页就会隔行显示.
46.书帖是指书籍印张按页码顺序折叠成帖,装订在一起,因此书帖即是一种装订形式。
47.配帖是将折叠好的书帖根据版面需要,按照页码顺序配齐使之组成册的工艺过程,有套帖法和配帖法。
48.套帖法是将一个书帖按页码顺序套在另一个书帖的里面,成为一本书刊的书芯,最后把书芯的封面套在书芯的最外面,常用骑马订方法装订成册,一般用于期刊或小册子.
49.配帖法是将各个书帖,按页码顺序一帖一帖地叠加在一起,成一本书刊的书芯,采用锁线装订或无线胶粘装订,常用于各种平装书籍和精装书籍。
50.骑马订装订书帖时在书脊处集中会使书帖向装订位的方向产生不等的偏移量(爬出量).
51.加专色是将印专色的页码按页码顺序套配在一个书帖里的方法。
52.书刊拼版前,必须先设定所需拼版书刊的开本、页码数、装订方式、印刷色数和折页形式等工艺要素。
53.折页是印好的大幅面书页,按照页码顺序和规定的幅面折叠成书帖的过程.折页的方式是由印刷机幅面及印刷纸张的大小决定页码的编排以及每版的页数,并对后工序的装订等方式产生影响.折页的主要原因是缩小印刷品的尺寸,扩大和安排信息的空间,使信息的排列更加整齐.
54.常见折页形式:
前后手风琴式折页、经书式折页、前/后折叠插页、三对页平行折叠、后/前折页、半封面式折页、对头式Z型折页、自成封面式折页、双层折叠插页。
55.自翻版是在一个印张中,一半印在正面图文,另一半印反面图文,正反面用同样的印版各印两次,成为两份印刷品.排版时注意左右版留一个咬口位,而上下版要留一两个咬口位。
56.正反版是正反两个内容分两块印版,正面印完换反面印版再印。
优势:
双面印刷时采用同一个咬口位,使纸张正反面的图文套准也很精确。
57.正反套印是采用两个印版进行双面印刷,印刷完第一面后,更换另一组印版印刷第二面.图文太大或印张两面图文不对称,不适合翻转印刷时使用。
58.滚翻版印刷:
印刷品的正反面内容在同一块PS版上,一面印完后,竖向(前后)翻转纸张,再印刷另一面。
印完,按纸张的横向中规线分切开,得到两份完全相同的印刷品,滚翻版印刷的纸料需要两个咬口。
第四章网线图形
1.网屏依其制作材料不同,可分为玻璃网屏及接触网屏两种,线数愈多的网屏过网后所印出的效果愈细腻.
2.网点是形成印刷图像的基本元素,又可称为像素。
网点种类可分为调幅网和调频网两种。
3.调幅网以网点的大小表现图形的深淡,其基本要素有:
网点大小、网点线数、网点角度、网点形状。
调频网是以单位面积里同等大小的网点的密度不同表现图像的深淡。
4.调幅网点的形成,是在传统的制版方式中,原稿放在制版相机上,光线由原稿反射或透射经过镜头,先会到达一接触网片,这网片上有精密的晕点,光通过网片,则在感光软片上形成大小不同的网点。
在印刷时虽用一种墨色,但大小不一的网点就可产生浓淡不一,连续无间的视觉效果。
5.调频网点的形成,是由于印刷品的承印材料是纸张、塑料等非感光材料,其色彩还原过程与彩色照片完全不同,无法复制连续调的色彩,因此在印刷工艺中采用了半色调的概念.要为CMYK分色片进行加网,使其在印刷过程中通过不同油墨网点的叠加,完成色彩及层次的还原。
6.网点大小是印刷图像最重要的因素,小网点表现亮调,中等网点表现中间调,大网点表现暗调。
7.网点有角度之分,如单色印刷时,其网线角度多是采用45º,这是基于此角度所印的网点在视觉上最为舒适,不易察觉网点的存在,可形成连续灰调的效果。
8.变色或变调的印刷,便要留意两个网的角度组合,否则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刷 设计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