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docx
- 文档编号:12578823
- 上传时间:2023-04-2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1.83KB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docx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十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39讲从师夷长技到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时间:
45分钟)
一、选择题
1.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中记载:
“朝廷有兵刑礼乐赏罚诸大政,必集众于上下议院,君可而民否不能行,民可而君否亦不能行;必君民意见相同,而后可颁之于远近。
……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这表明王韬( )
A.准确反映了英国议会的职权
B.揭示了君主立宪制的本质
C.仍受古代民本思想影响
D.深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2.“中国倡民权者以先生为首,然其实施政策,以为中国积数千年之习惯,其民智未开,骤予以权,固自不易。
……盖独有所见,非徒感今上之恩而已。
”这里的“先生”是( )
A.林则徐B.康有为
C.孙中山D.陈独秀
3.“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
……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
”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
A.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B.假托先贤外衣,铲除封建统治基础
C.抨击顽固势力,采用西方先进技术
D.借助儒家思想,推行资产阶级改革
4.甲午战后,梁启超写道:
“吾国之大患,由国家视其民为奴隶,积之既久,民之自视亦如奴隶焉。
彼奴隶者苟抗颜而干预主人之家事,主人必艴然【艴(fú)然:
生气的样子】而怒,非摈斥则谴责耳。
故奴隶于主人之事,罕有关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之然也。
”在梁看来,中国之大患在于( )
A.专制政治导致人民缺乏公民权利
B.国民素质状况阻碍民主化发展
C.社会矛盾激化致使统治危机加剧
D.公民意识与民族意识严重缺失
5.胡适曾说“(进化论的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
在此,他表达的核心内容是( )
A.尊孔复古逆流泛滥B.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C.民主思想得以传播D.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6.“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
若雷厉风行,三月而规模成,三年而成效著。
泰西三百年而强,日本三十年而强,若皇上翻然而全变,吾中国地大人众,三年可成。
”上述材料体现了康有为( )
A.迫切的救亡心情B.科学的强国主张
C.理性的皇权意识D.盲目的媚外心理
7.著名政治活动家梁启超曾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
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下列对其中“旧心理”和“新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儒家文化和君主立宪B.儒家文化和民主共和
C.程朱理学和开明君主D.程朱理学和民主科学
8.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
“(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材料评论的是( )
A.顽固派的“抱义而处”B.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托古改制”D.革命派的“三民主义”
9.“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日共举乏,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材料主张的政体是( )
A.中央集权制B.君主立宪制
C.民主共和制D.总统共和制
10.康有为说:
“若夫泰西立国之有本末,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以通下情,君不甚贵,民不甚贱,制器利用以前民,皆与吾经义相合,故其致强也有由。
吾兵、农、学校皆不修,民生无保、养、教之道,上下不通、贵贱隔绝者,皆与我经义相反,故宜其弱也。
”上述材料表明康有为( )
A.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西方文化
B.企图用“托古改制”之法变革现实
C.以有无保民养民之道判断国之强弱
D.决心与中国封建传统势力彻底决裂
11.晚清中国输入进化论思想后,形成了天演进化思潮。
后来其倡导者们在思想上发生了分歧,一种是和平渐进论,反对革命突变,再一种是革命突变论,注重质变、飞跃。
这说明进化论( )
A.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B.得到了创新发展完善
C.是维新变法的直接原因
D.成为民主革命的理想
12.陈登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
由鸦片战争,以至于庚子事变之六十年间,国人之对外态度:
首为昧外,次为畏外,继为媚外。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A.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理性认识西方先进文明
C.西学东渐导致认识误区
D.民族屈辱造成心理落差
二、非选择题
1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认为,洋务派“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二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
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陈独秀《敬告青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对洋务派是如何评价的。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
(2)材料二中陈独秀提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在这一主张下掀起的运动对当时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就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议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材料二 1896年,梁启超曾说,“今夫五洲万国之名,太阳、地球之位,西人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而中国即使“近今之通人”也知之甚少,其中原因是“书之备与不备也”。
他说:
“今以西人声光、化电、农矿、工商诸学,与吾中国考据、词章、帖括、家言相较,其所知之简与繁,相去几何矣。
”而“西国一切条教号令,备哉灿烂、实为致治之本,富强之由。
今之译出者,何寥寥也?
彼中艺术,日出日新,愈变愈上,新者一出,旧者尽废。
今之各书译成,率在二十年前,彼认视之,已为陈言矣。
”因此,他认为:
“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着欲自离,臆度读西书为功。
”
——据《饮冰室合集》
完成下列要求:
(1)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怎样的批评?
你认为他的批评是否有道理?
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粱启超对引进西学的认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启超引进西学主张的意义。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选择题
1.C【解析】由材料对英国政治之的赞美可以看出王韬的主张是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且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故选C。
2.B【解析】林则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没有政治改良的愿望,排除A;由材料可知此“上”指皇帝,故材料揭示了维新变法运动把政治改良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而康有为是维新派的领袖,故选B;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推翻清王朝,排除C;陈独秀主张民主共和,当时清王朝已经灭亡,排除D。
3.D【解析】康有为从“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即借助儒家思想宣传变法的合理性,A项没有体现托古改制的意图,故A项错误;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逐渐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并非铲除封建统治基础,故B项错误;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制度变革,而非采用西方先进技术,故C项错误;D项体现出康有为托古改制的主要意图,故D项正确。
4.D【解析】材料认为大患在于国民对于国事的漠视,A项和材料主旨意思不符,A项错误;材料没谈及国民素质,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矛盾激化,C项错误;D项和国民对于国事的漠视有关,D项正确。
5.C 【解析】 根据题干中“进化论的传播”可知,胡适的话并没有体现出“尊孔复古逆流泛滥”,故A项错误;早在进化论在中国传播之前,中国人就开始向西方学习,故B项错误;进化论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故C项正确;进化论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故D项错误。
6.A【解析】由材料可知体现的是康有为迫切要求变法图强的心理和主张,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主张虽体现康有为救国之心,但用三年即可使中国富强,并不符合实际,不是科学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出要求改变君主专制,但没有涉及如何行使皇权的内容,故C项错误;盲目的媚外心理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7.B解析: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是指辛亥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不是君主立宪制度,故A项错误;旧心理是指旧的思想儒家思想,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故B项正确;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不是开明君主,故C项错误;新制度是指民主共和制度不是民主科学,故D项错误。
8.B【解析】顽固派坚持中国传统文化都是好的,故A项错误;洋务派固守中国传统制度,但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作者认为本末倒置,故B项正确;“托古改制”和“三民主义”都是学习西方先进制度,是学到了精髓,故C、D项错误。
9.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可知描述的是君主立宪制,故本题应选B项。
10.B【解析】材料中康有为之所以认为西方的强大根植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其目的在于利用、改造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实现社会改革,即“托古改制”,故B项正确。
11.A【解析】进化论传入到中国后存在两条道路,一种是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思想,另一种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思想,故A项正确;“完善”的说法是错误的,两种道路最终没有在中国走通,故B项错误;是维新变法中严复才引入了进化论,C项因果颠倒,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说有两种分歧,D项只说了一种,故D项错误。
12.D【解析】根据所学,闭关锁国政策是在西方不断入侵下,被动放弃,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首为昧外,次为畏外,继为媚外”,都不是对待西方文明的正确心态,带有很大的感性色彩,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首为昧外,次为畏外,继为媚外”,都是在西方重重侵略之下,国人的心理变化,并非主要由西学东渐引发,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昧外……畏外……媚外”,反映了国人由贵华贱夷,到自愧不如的心理变化,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
(1)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目的: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评价:
认为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主张:
变法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
(3)主张:
民主科学。
影响:
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政治改革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经济发展为政治改革提供物质基础。
两者相辅相成,循序渐进。
14.
(1)态度:
反对(拒绝)。
变化:
主张日后自我兴办。
出发点:
维护国家权益。
(2)意图:
富强制敌。
特点:
外国修建为主;中国起步晚;发展缓慢(曲折发展)。
(3)影响:
推动国人利权意识的觉醒;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加剧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学习器物的局限性等。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XX文库是XX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XX文库的文档由XX用户上传 ,需要经过XX的审核才能发布,XX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XX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XX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专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二十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39讲 从师夷长技到 江苏 专版 高考 历史 复习 第二十 单元 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 潮流 39 从师 夷长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