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参考高中物理会考资料doc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4842090
- 上传时间:2022-10-25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225.61KB
实用参考高中物理会考资料docWord下载.docx
《实用参考高中物理会考资料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参考高中物理会考资料docWord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②瞬时速度:
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瞬时速度的大小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③平均速率:
物体走过的轨迹长度(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
。
6、加速度:
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a=△v/△t。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
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
二、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中的地球不能看作质点,而原子核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火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孔令辉打出的乒乓球的旋转时,不能把乒乓球看作质点
D、研究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做质点
例3小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4m,4m B、3m,1m C、3m,2m D、4m,2m
例4下列关于位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内质点的初速度方向即为位移方向
B位移为负值时,方向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
C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只决定于始末位置
D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与路程相等
例6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槽向上做直线运动,经4s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m/s,则物体的速度变化为,加速度为。
(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例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的方向物体速度的方向无关
B、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的变化率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其速度可能减小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其速度仍可能增大
例8、三个质点a、b、c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点N出发,沿着不同轨迹运动,又同时到达了终点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
B.质点b从N到M的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
C.到达M点时,质点a的瞬时速率最大。
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等。
例9、物体做直线运动:
①若前一半时间是速度为v1的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是v2的匀速直线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
②若前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1的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是速度为v2的匀速直线运动,则整个运动平均速度是?
例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是时间趋向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例11、质点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B质点的速度每经1s增加2m/s
C质点在任1s内的位移比前1s内位移大2m
D质点在任1s内的平均速度比前1s内的平均速度大2m/s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1、定义:
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4)平均速度公式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例1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是P=4t+2t2(m),则它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0、4m/s2B4m/s、2m/s2
C4m/s、1m/s2D4m/s、4m/s2
例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那么可以知道()
A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1.25m/s
B第三秒末瞬时速度是2.25m/s
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2
D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2
例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比这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可能比前1s末的速度大3m/s
D物体在这1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1s初的速度大6m/s
例4、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的方向和正、负值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一定和初速度方向相同
B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是负值
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也有可能取负值
D只有在规定了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前提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才取正值
例5、一个滑雪的人,从85m长的山坡上匀变速下滑,初速度为1.8m/s,某时刻的到达坡底的速度为5m/s,则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例6、汽车以l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
①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
②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
③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例7、一个物体从长60m的斜面顶端,以2m/s的初速度匀加速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是10m/s。
求:
①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是多大?
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是多少?
例8、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头4s内经过的位移为24m,接着在第二个4s内的位移为60m,求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和初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因为忽略了空气的阻力,所以是一种理想的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例9、从离地面500m的高度自由下落一个小球,,求小球:
①落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
②自开始下落开始计时,在第1s内和最后1s内的位移。
例10、水滴从屋檐自由落下,当它通过屋檐下高为1.4m的窗户时,用时0.2s,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求此窗户的窗台离屋檐的距离?
专题运动的图像
运动图象:
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优点是可以形象直观地反映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
位移和速度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描述运动规律时,常用P—t图象和v—t图象.
(1)P—t(位移-时间)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速度)
②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③表示物体向相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三个物体在同一时刻相遇
(2)v—t(速度-时间)图象
①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
②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④交点表示在某一时刻三个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
⑤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例1、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火箭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大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
B.在0-t21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内火箭下降。
C.t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例2、某质点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1-4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质点在0-1s、2-4s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1-2s时间内静止
C.质点在2-4s时间内离初始位置越来越远
D.质点在0-1s时间内比在2-4s时间内运动快
例3、一质点沿某一条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第2s末质点的速度改变方向
C.第4s末质点的位移为零
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例4、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物体在2s末加速度方向与在6s末相反
B.物体在2s末的加速度比在6s末小
C.物体在t=0.5s时的加速度比t=2s时的大
D.第5秒内物体加速度最小
第三章相互作用
专题1三种性质力
一、知识点回顾
1.力: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力的作用效果:
①形变;
②改变运动状态.
2.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
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3.弹力:
(1)内容: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2)产生条件:
①接触;
②形变,但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
物体接触面有无弹力的判断方法:
①是否满足弹力产生的条件;
②用撤离法判断(常用此方法判断)
(3)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注:
曲面的接触面是指曲面的切面;
绳子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沿绳子所在的直线;
杆产生的弹力不一定沿着杆的方向
(4)大小:
①一般情况下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有关,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②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P计算(∆P是弹簧的伸长或缩短量,而不是弹簧的长度);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
②有弹力作用;
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三者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
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
(运动和相对运动有区别)。
(3)摩擦力的大小:
首先必须判定是滑动摩擦还是静摩擦,若是滑动摩擦,则F=µ
FN,若是静摩擦,0≤f静≤fm,具体数值可用以下方法来计算:
一是根据平衡条件,二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
判断摩擦力的有无和类型的步骤:
①确定研究对象(会产生摩擦的两个物体)
②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产生滑动摩擦
③若两物体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则进一步(一般用假设法或平衡法)判断两物体有无相对运动趋势
④若有相对运动趋势,则产生静摩擦;
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则不产生摩擦
例1、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什么性质的力都是成对出现的
B.在任何地方,1千克力都等于9.8牛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D.由相距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例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B.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的方向总是在绳、杆的直线上
C.两物体相互接触,可能有弹力存在
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的
例3、下列关于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静摩擦力的方向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C.静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D.静止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一定为零
例4、重量为1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板上,至少要用40N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用 参考 高中物理 会考 资料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