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百年东北起点站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466371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1.83KB
中东铁路百年东北起点站Word文件下载.docx
《中东铁路百年东北起点站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东铁路百年东北起点站Word文件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8月,干线工程正式开工,且进展迅速。
为管理中东铁路全部事宜,1902年,俄国人开始在哈尔滨修建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两年后,大楼落成。
以这幢大楼为核心,中东铁路管理局正式全面管理俄国在中国东北的事务。
事实上,早在两年前,中东铁路工程局派A·
K·
列夫捷耶夫为首任工程师,对哈尔滨新市街(今南岗区)进行规划设计。
列夫捷耶夫的设计,完全出自现代西方城市的设计理念,在城市规划上具有通盘全局的考虑,利用铁路和河流进行了合理的区域分割。
这一切的中心,都是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则是中东铁路的心脏所在。
它是当时哈尔滨最大的一栋建筑,因为建筑的外立面全部由方石贴成,被当时的百姓称为“大石头房子”。
民国时期的中东铁路局办公大楼
围绕着“大石头房子”,一幢幢楼屋拔地而起。
据1908-1922年的不完全统计,俄国人在道里、南岗二区修筑房屋2322所,其中一层砖房551所,二层砖楼42所,三层以上砖楼78所,其他各类建筑1151所。
1900年,一名捷克移民在哈尔滨开办了乌鲁布列夫斯基啤酒厂,这是当地第一个啤酒厂。
1902年,俄国随军摄影师考布切夫在哈尔滨中央大街(当时叫中国大街)创办了考布切夫电影院,这是中国第一家电影院。
1903年,波兰籍犹太人老巴夺兄弟在哈尔滨宽街开办了第一个卷烟厂,这就是后来的哈尔滨卷烟厂。
哈尔滨在短短几年的时间中,从一个百余村屯的农村,呼啸着开始了它独特的城市化脚步。
中东铁路管理局是中东铁路的行政总机关,事实上,管理局的管理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一个现代意义上的铁路管理部门,也远远超过了当时铁路运营的管理范围,包括警察权、司法权、市政管理权,统统被其囊括其中。
事实上,“大石头房子”曾经是一个“国中之国”的所在。
中东铁路通车后不久,沙俄外交部在致美国驻俄大使洛克希尔的备忘录中,毫不隐讳地说:
“满洲的发展及东北富源的开发,并非中东铁路唯一的目的。
这条铁路有关俄国头等重要的公共利益在于它是俄国远东领地与帝国其他部分的主要交通线,同时也是向这些领地运输俄国商品的大动脉。
”俄国人的如意算盘,终究没能如愿。
洛克希尔的话说对了一半,作为一条铁路,运送物资和人员才是它永恒的使命,无论历史是怎样写就。
到今天,这条铁路依然在跑火车。
T字型的干线支线在中国地图上十分明显。
近代东北的历史,就是火车拉来的历史。
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1898年的一天,一群俄罗斯铁路勘察队员来到松花江岸边,他们相中了一个名叫“田家烧锅”的地方,用8000两白银在这里买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院子住了下来。
“田家烧锅”是一对山东黄县兄弟1805年在松花江边创办的白酒坊,到19世纪末已形成了“田家烧锅镇”。
在俄罗斯人进入东北平原之前,铁岭以北的广袤地区仅有渔猎人、游牧人、流放犯人和少量驻屯清兵。
这个号称“满清后院”的地方长期是“封禁地”,内地人严禁移入。
光绪年间清廷开始打破“封禁”,但移民的人口增长却并不明显。
然而,1901年中东铁路正式开工修建后,短短几年就使东北人口激增。
为了满足多达19个工区的开工任务,铁路局多次到关内招工。
当年直接受雇于铁路局的华工人数高峰期有17万之多。
修路工人和他们的家属、提供生活保障的商贩和农民,以及无数间接为中东铁路效力的“中国苦力”,使河北、山东真正涌现了“闯关东”的移民景象。
而铁路修成后,更多人从山东威海、烟台过海,沿铁路线投亲靠友、闯荡关东。
铁路拉来的俄罗斯人(包括俄籍乌克兰人、俄籍犹太人、俄籍意大利人)亦达数十万,这些人多数为铁路局工作,负责各站及工厂运行,亦有很多人在沿途各站经商、做工。
中俄技术人员在中东铁路旅顺段试车时合影
到1917年首批俄籍移民已在华生育了第二代。
仅哈尔滨一地,俄罗斯人口就增长到15万人。
很多俄国人就此定居中国,在此生育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
铁路也拉来了日本移民。
1904年日本取得了长春以南的铁路管理权,改称“南满铁路”,他们在南满铁路附属地里划出了一些耕地租给来自日本的农民耕种。
到1945年日本战败,日本共组织了约10万户、30万人移民东北。
“开拓团”随战争失败土崩瓦解,日籍移民或逃亡、或战死。
后来在东北留下不少遗孤,连家属达万人以上,到今日仍有滞留。
俄、日移民最终退出东北大地,但中东铁路依然源源不断拉来新人口。
1945年更名“中长铁路”,国共两党共50万大军涌入东北。
到1952年,铁路从苏联移交中国,北大荒大开发,轰轰烈烈的新一轮大移民拉开了序幕。
1960年,王进喜第一次到大庆。
他从一个叫萨尔图的小火车站下了车,和西北来的钻井工人在铁路旁等候钻机。
几天后,蒸汽火车将设备运来了。
王进喜和队友人拉肩扛,趟过刚刚解冻的沼泽,硬是把钻机拖到了一片荒无人烟的草地上。
王进喜成了“王铁人”,而这片潮湿的草地后来变成了大庆油田。
田家烧锅站无疑是中东铁路上最早、也最为风光的车站。
俄罗斯人在这里兴建了大片住宅区,有中东铁路管理局办公楼、局长官邸、机车厂、铁轨厂、教堂和学校。
这就是后来的哈尔滨市南岗区、道里区、香坊区。
起初,黑、吉两省的工业发展并不出色。
无论在奉军统治时期或是日伪占领时期,辽宁一直是东北工业重镇。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决定将位于沈阳、丹东等地的25户工业企业沿铁路线搬到北满。
哈尔滨出现了“动力区”,一下子成为新的工业重镇。
1959年大庆油田发现。
次年约4万石油工人从全国各地涌入松嫩平原,在萨尔图火车站周围开发了中国产量最大的油田。
“黄金哈埠”距1902年始建,“大石头房子”已伫立了110年。
“大石头房子”刚刚建成不久,就爆发了日俄战争。
俄国战败,无视中国领土主权,将包括旅顺口、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租借权和中东铁路南线(长春以南)以及与此有关的一切权益转让给了日本。
这在俄国国内引起不满情绪,引发了历史上被称为“十月总罢工”的大罢工浪潮。
受此影响,中东铁路哈尔滨总工厂、机务段等单位的中俄铁路工人罢工活动频繁。
1905年11月、12月连续发生的三次大火就和这些罢工活动有关。
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四分之三被烧毁,损失严重,曾致使整个中东铁路管理机关陷于瘫痪。
大楼于1906年又重新以钢筋混凝土为梁得以修复。
掌控着黑龙江交通动脉的哈尔滨铁路局如今是“大石头房子”的主人。
哈尔滨铁路局管辖的线路遍布黑龙江省全境,兼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有干线、支线和联络线67条,营业里程为6734.7公里。
滨绥线东端的绥芬河站和滨绥线西端的满洲里站,分别与俄罗斯远东铁路、后贝加尔铁路接轨。
今天,哈尔滨市试图重振上世纪20年代“黄金哈埠”的声名与地位,在城市中重点保护与中东铁路有关的俄式建筑。
中央大街为俄罗斯风情独具的步行街,南岗区的俄罗斯富商豪宅也是保护的重点。
“黄金哈埠”的时代处在1918年十月革命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间,当时俄罗斯籍犹太商人表现极为出众。
比较著名的有犹太人索斯金,创办了航运公司、面粉厂、榨油厂,还联合依靠修铁路发家的俄籍犹太商人斯基德尔斯基等,创办了远东犹太商业银行。
犹太人罗曼·
卡巴尔金当时向欧洲市场经销东北大豆,他创立了东方贸易公司、东方制油公司。
而俄罗斯人雅·
秋林创办的秋林商场,则使哈尔滨成为中俄远东地区最大的商业中心。
“黄金哈埠”时代中国商人表现得亦十分出色。
河北乐亭人武百祥在哈尔滨道外区先创办的“同记”,成为中国人最喜欢的商店,后来又于1921年创办了大罗新环球商货店,这个商店不仅经销大量欧美进口商品,且建有电梯,其时髦程度不亚于当时刚刚在上海滩兴起的“四大百货”。
另一位富商山东人张廷阁1926年当上了哈尔滨特别市自治会的会长,市政大权开始掌握在中国商人手中。
张廷阁收购多家俄商企业,兴建大型制革厂,开办航业公司,是当地民族工商业的领袖。
哈尔滨道外区的靖宇街一带为当年东北民族工商业重镇,极盛时工商富户达500余家。
留下的房屋今天被称为“中华巴洛克”建筑群,从靖宇头道街一直延伸到十四道街。
西式楼面的里边是传统味道十足的中式四合院,当时叫“圈楼”。
然而,近一个世纪的风尘早已湮没了历史。
今天站在旧建筑面前,极少有人知道这是谁盖的房子,谁在这里住过。
百年来,除了管理铁路,它没有做过它用。
似乎因为永不间断的铁路,一切都一脉相承下来。
中东铁路机车库掠影横道河子中东铁路机车库位于海林市横道河子镇,1903年建成。
整个建筑平面为扇形,共有15个车库门,各个车库门为拱园形,造型美观,砖墙铁瓦,建筑风格独特。
(图说中国网友:
黑水蛟龙)整个建筑平面为扇形,共有15个车库门,各个车库门为拱园形,造型美观,砖墙铁瓦,建筑风格独特。
中东铁路沿线保留的历史建筑众多,俄罗斯老街以及教堂等,这些建筑物多是俄国人设计、中国人工建设。
横道河子地处黑龙江省张广才岭东麓。
在蒸汽机车时代,去往哈尔滨方向的列车必须加挂补机才能翻山越岭,有时需加挂两台蒸汽机车,所以这里配置的蒸汽机车多于其他区段。
于是,百年前中东铁路修筑时,这座大型机车库应运而生。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里的蒸汽机车退出历史舞台,热闹的机车库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以俄国人名字命名的车站中东铁路历史悠久,站名五花八门,有以古代帝王命名的,如成吉思汗站;
有以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如萨尔图站(现大庆站);
有以高山峻岭命名的,如虎峰岭;
有以地域特征命名的,如帽儿山站等。
还有一些车站,是以当年修筑中东铁路的俄国人名字命名的……鲁卡绍沃站(原九江泡站)百年前修筑中东铁路建时,铁路沿线地广人稀,俄国人不知当地地名,铁路通车时,便用顺号或筑路工程师、工头的名字给车站命名。
如东部线(现哈尔滨—绥芬河间)的依林站(现伊林站)、萨拉站(现治山站)、鲁卡绍沃站(原九江泡站);
西部线(现哈尔滨—满洲里间)的原沙力站(初称沙尔达诺娃站)、谢苗诺夫斯基站(现卧牛河站)、葛西诺瓦站(现东壕站)等,都是以俄国筑路工程师名字命名的车站。
伊林站帽儿山站附近的帽儿山有的站名还有传说故事。
传说,沙尔达诺娃是一位漂亮而要强的俄国女工程师,百年前开凿兴安隧道时,负责隧道贯通计算,该隧道长三千多米,丝毫不能偏离。
她因隧道未预期对接而自责,且投崖方式自尽,以身殉职。
结果,她死后次日隧道贯通,丝毫未差。
为纪念这位自尊的女性,当局将这里的车站命名沙尔达诺娃站,后改称沙力站(现已封闭)。
并在兴安岭上为她修建了一座用石头垒起的纪念碑,不知为何碑上没有任何文字,人称“无字碑”。
为纪念沙尔达诺娃修建的“无字碑”站名中不乏俄国官员的名字,如现京哈线上的王岗站。
王岗站初称第63号小站,后改称尤戈维奇站。
尤戈维奇是中东铁路工程局总工程师,中东铁路选线、哈尔滨站及松花江大桥选址的决策者,声名显赫。
为纪念他的历史“功绩”,1903年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时,中东铁路当局用他的名字给车站命名。
尤戈维奇站(现王岗站)还有三个站名是俄国女孩的名字。
传说,当年修筑东部线高岭子段时,负责该段筑路的俄籍工程师有三个可爱的女儿:
丽达、萨拉和维拉。
远在异国他乡,工程师非常思念家乡的女儿。
于是,通车时便以三个女儿的名字给车站命名:
丽达即后来的冷山站、维拉即后来的分岭河站,萨拉为现的治山站。
1993年高岭子线拆除,冷山站和分岭河站被取消,治山站现为滨绥线(哈尔滨—绥芬河)上的四等站。
冷山站旧址以俄国人名字命名的站名,堪称中国铁路站名百花园中的“奇葩”,彰显出中东铁路厚重的历史和多元性。
百年沧桑话长春中东铁路
长春,被称为由铁路拖大的城市。
1894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同的甲午战争,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向清政府索取了两亿两白银作为战争赔款,而且还割占了中国的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
当时中国的北部早已由沙皇俄国占据,并且修筑了西伯利亚铁路,俄国看到日本割占东北,岂能相容。
于是,俄国联合德国和法国出面干涉,即“三国干涉还辽”,迫使日本不得不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
但是,同时日本又向中国勒索了3000万两白银。
1896年,清政府派李鸿章出使欧洲,并应邀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借此机会,俄国买通李鸿章。
6月3日,俄国与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俄国取得了在“中国黑龙江、吉林地方接造铁路,以达海参崴”的权利,这就是历史上的《中俄密约》。
同年9月8日,中国驻德公使与华俄道胜银行签订了《建造经理东省铁路合同》。
1897年3月13日,中国东省铁路公司成立,同年7月6日,中俄签订《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议定修筑东省铁路南满洲支路,敷设轨距5俄尺的东清干线,并于当年8月16日动工。
中东铁路公司在组织形式上是中俄合办,但是,是俄国攫取了中东铁路南满洲支路的修筑和经营权。
从此,俄国势力堂而皇之地在东北横行。
1898年5月,中东铁路开始铺设营口支线,7月13日全线开工,1901年干支线全部竣工。
1902年11月3日,完成了哈尔滨至旅顺的工程,1903年1月开始临时营业。
7月14日,中东铁路全线正式营业。
中东铁路是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的从赤塔入境满洲里、哈尔滨至绥芬河接海参崴,以及哈尔滨,途经长春、沈阳,直达旅顺和大连,纵贯东北三省,长达2400余千米的“丁”字形大铁路,满洲里至绥芬河段为主干线,哈尔滨至旅顺大连区间称“东省铁路南满洲支路”。
中东铁路是俄国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产物,但是,它作为长春历史上的第一条铁路,带动了长春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长春近代城市化的进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东 铁路 百年 东北 起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