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验方11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681154
- 上传时间:2022-11-2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41.19KB
妇科验方11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妇科验方11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科验方1130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子宫颈炎55
清宫解毒饮55
11外阴炎59
祛湿清热汤与清白散59
12附件炎62
加味桂枝茯苓丸62
13更年期综合征64
益肾汤64
14乳核肿痛68
消瘀散结汤68
15乳腺增生病71
15.1疏肝和营汤71
15.2乳癖灵73
16卵巢囊肿76
清卵巢囊肿汤76
1不孕证
1.1排卵汤
组成:
北柴胡6g,赤芍10g,白芍10g,鸡血藤10g,益母草10g,泽兰10g,苏木10g,刘寄奴10g,牛膝10g,生蒲黄10g,酒女贞子10g,覆盆子10g,盐菟丝子10g,枸杞子10g。
功能:
补肾调经,谐调阴阳。
主治:
妇女不孕症。
用法:
每日1剂。
方解:
本方以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敛阴调经;
赤芍、鸡血藤、益母草和血调经;
刘寄奴除新旧之瘀血;
泽兰入厥阴经,能行血利水;
牛膝为肝肾引经药,以泻恶血,引药下行,使瘀结消散,气血得以畅行;
女贞子、覆盆子滋补肝肾、疗肾水亏虚;
枸杞子滋肝补肾,填精补血;
菟丝子温补三阴经以益精髓,其性柔润,故补而不燥,补而不峻,既益阴精,又助肾阳,使阳生阴长,有促进性腺机能的作用。
全方使肾阳振兴,能温煦蕴育卵泡,促使卵巢排卵,对卵巢机能不足起着激活诱导作用。
加减:
阴虚内热加青蒿、地骨皮、生地黄、玄参;
烦躁胸闷乳胀加青皮、醋香附、木香;
经行腹痛加延胡索、川楝子;
血瘀闭经加茜草、当归、红花;
瘀血结加醋三棱、醋莪术、烫水蛭、土鳖虫;
肾阳虚加盐补骨脂、鹿角片、肉桂、黑顺片、胡芦巴;
血虚加当归、熟地黄、阿胶;
气虚加黄芪、党参;
脾虚加生白术、莲子肉、山药;
畏寒加桂枝、制吴茱萸;
痰湿盛加茯苓、清半夏、陈皮;
无排卵型“功血症”于方中易蒲黄炭,减去刘寄奴、苏木、赤芍、泽兰,加生龙骨、生特蛎、生地榆、海螵蛸、茜草炭。
诸药以常用量为准。
出自:
赵松泉(主任医师)
1.2调经种玉汤
党参15g,川芎12g,白芍15g,当归15g,乌药12g,麸炒枳壳12g,生地黄15g,木香9g,茯苓15g,生白术15g,陈皮12g,盐车前子12g,生甘草8g,醋香附15g。
调经活血,强阴益精。
月经不调,气血不活,3年以上不孕症。
月经来潮,1日1剂,分三次服,连服4剂。
从月经来那天算起到半月时再连服4剂。
每月2次共8剂,每月继服观察,只要生理上无病的,长期服用,一般效果都很好。
方中参、术、苓补气益血,健脾除湿。
四物汤养阴滋肾而柔肝。
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乌药行气散寒而止痛,木香顺气调经。
枳壳理气活胞宫,车前子强阴益精,长服令人有子。
甘草和中而健胃。
如血虚有热,月经提前5天以上的,加黄芩、黄柏各12g;
若月经过期或血色淡,有寒者,加制吴茱萸12g、肉桂10g;
如有腹痛,加延胡索15g;
若是肥胖体,加法半夏12g,生山楂15g;
如白带多,加麸炒芡实、苍术各15g。
张忠选(主任医师)
1.3通管汤
当归9g,熟地黄9g,赤白芍各9g,川芎9g,桃仁12g,红花9g,茜草9g,海螵蛸12g,醋香附12g,路路通9g,石菖蒲9g,生薏苡仁12g,皂角刺9g,败酱草15g,红藤15g。
活血化瘀,清障滞,通胞络。
因盆腔炎症引起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输卵管造影明确诊断者)。
本病病机主要为瘀阻,根据《石室秘录》:
“任督之间,倘有癥瘕之证,则精不能施,因外有所障也。
”由于癥瘕积聚,阻于脉络,以致精不得施,婚后无子。
癥瘕之成,大都为血滞或血瘀,故本方首先选用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四物汤养血活血,加入桃仁、红花,功专活血化瘀,以上6味,皆入肝经,化瘀除滞;
但活血必须行气,气机运行,以助活血,故用醋香附、路路通、石菖蒲理气通络;
加入皂角刺、薏苡仁以消积通障;
方中茜草、海螵蛸二药,即《素问》的乌贼骨丸,原方治血枯经闭。
芦茹即茜草,活血行瘀,海螵蛸咸温以软坚散结,达消积通络之效。
本病病期较长,大量攻破,易耗正气,故以并不峻烈之活血消积而不伤正气之药;
同时瘀久常易化热,加入败酱草、红藤,清热凉血散瘀通络。
全方走肝肾血分缓消瘀积,可以久服。
由于患者体质、症状有所不同,需随证加减:
①经前少腹刺痛,烦躁易怒,脉弦,苔薄边暗,有肝经气郁者,上方去熟地黄加北柴胡6g、郁金9g;
②平素腰膝酸软,小腹隐痛,经行有块,脉细无力,舌质暗淡,肾元不足者,去红藤,加盐菟丝子11g、炙淫羊藿9g;
③口渴咽干,大便燥结,脉细数,舌质红,有阴虚内热者去熟地黄,加生地黄9g、牡丹皮9g、黄芩9g;
④形寒肢冷,腹痛喜热熨,脉细舌淡有寒者,去败酱草、红藤,加肉桂5g,炮姜5g、盐小茴香6g。
庞泮池(主任医师)
1.4少腹逐瘀加减方
当归10g,赤芍15g,川芎10g,红花10g,桃仁10g,醋香附15g,丹参20g,北柴胡10g,麸炒枳壳10g。
活血化瘀,理气调经。
不孕证。
分2次饭后温服。
服药中宜忌食辛辣油腻。
10天为1个疗程。
女性不孕若由输卵管阻塞不通引起的多属此种范畴。
输卵管炎性阻塞主要是瘀血阻塞于胞脉,在治疗上应用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丹参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
发病多由情志不舒,肝失调达,肝郁气滞而致,故用香附、柴胡、枳壳以疏肝理气。
输卵管积水多数为输卵管炎症引起,亦属中医的瘀血内阻,痰、瘀、水互结阻于胞脉,除理气活血通络外还应佐以行水利湿之品。
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属于中医的气滞血瘀之类型,治疗时应着重活血化瘀行气,兼气血虚者应给予补气养血。
另外:
不孕症患者多有月经不调,因此治疗女性不孕当先调经。
《女科要旨》说:
“种子之法,即在于调经之中”。
调经之法应掌握以下原则:
经前以补肾,温阳佐以养血理气,四物汤加仙茅、淫羊藿、巴戟天、枸杞子、山萸肉,肾之阴阳双补,使阳生阴长,肾精充足,血海按时满盈为月事以时下奠定基础。
行经期活血通络以通为顺,在用药方面要掌握“温者和,寒则凝”,“热则流通,寒则凝滞”的用药特点,常用四物汤加淫羊藿、肉桂、乌药、丹参、益母草,使瘀血祛除,新血再生,气血调和。
经后期治宜滋肾养阴,补脾益气,用左归饮、白术、党参等,总之,在治疗女性不孕方面,着重强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调理气血使之和顺,疏通经络使之通畅,以此达到治疗的目的。
若肝郁化火内有郁热加炒栀子6g,牡丹皮10g。
张寻梅(主任中医师)
1.5调元通经汤
炙淫羊藿15g,仙茅10g,制何首乌12g,当归10g,鹿角霜10g,黄芪10g,桂枝10g,白芍10g,茯苓10g。
温督调元,补任通经。
妇女刮宫,或引产,或病后,或先天不足,见月经闭止不行,以致不孕者;
或注射黄体酮即行经,不注则经不行者。
症见腰背酸痛,足膝酸软,或头昏,面黄不华等。
亦可用于月经后期,督脉阳虚带下清稀者。
每日1剂,分3次空腹服,连服5天。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
“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女子月经与天癸及冲任二脉相关。
唐容川云:
“肾中天一所生之癸水,入于胞中,全在督脉导之使下也;
肾气至胞,任脉应之,则心胃之血乃下会于胞中”(《医经精义》)。
可见督脉阳气导天癸下入胞中,并任通冲盛,气血调和,月经乃应时而下。
若因外伤(刮宫、引产)、内伤(病后),或先天不足,致使督阳不充,冲任虚衰,月经必然闭止不行。
故本方用淫羊藿、仙茅壮督脉之阳,鹿角霜通督脉之气,以导天癸下行于胞脉;
用制何首乌、当归、白芍补任脉阴血;
黄芪、桂枝益冲脉阳气;
桂枝、白芍又可调营卫,亦即调和气血;
茯苓引诸药入于下焦胞脉,叶天士谓茯苓乃松之余气所生,长于至阴之地,为阳明木药,能引诸药入于至阴之界也。
于是,督阳温暖,冲任充盛,阴阳调和,元气充沛,月经即可通行。
若精血虚甚者,可加盐菟丝子15g、枸杞子10g、熟地黄10g;
阳明不足者,可加党参15g、炙甘草10g;
气滞血瘀者,可加醋香附10g、川牛膝10g、海螵蛸10g、茜草10g,白芍易赤芍;
内有虚热者,可加生地黄10g、白薇6g、地骨皮10g,减淫羊藿、仙茅、桂枝用量。
注意事项: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冬天禁用冷水。
朱祥麟(主任医师)
2流产
2.1益肾安胎汤
鹿角胶10g,烫狗脊10g,仙茅6g,盐菟丝子12g,续断12g,生杜仲12g,桑寄生12g,莲房10g,仙鹤草15g,山药15g。
温肾止血安胎。
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
鹿角胶温补督脉阳气,温肾止血;
狗脊、仙茅温肾;
菟丝子、续断、杜仲、桑寄生、山药益肾;
仙鹤草、莲房消瘀止血。
众药共奏温肾安胎止血之效。
恶心呕吐,加砂仁4g,姜半夏10g;
大便秘结,加桑椹15g,何首乌15g。
马大正(主任医师)
2.2益元安胎汤
当归6g,川芎6g,黄芩10g,白芍10g,生杜仲8g,续断8g,生白术10g,阿胶10g,盐菟丝子8g,党参8g,黄芪8g,生甘草3g,生姜2g。
益气养血,扶元安胎。
滑胎(习惯性流产),胎动不安,胎位不正,难产及崩漏,不孕等证;
胎前产后均可应用此方。
滑胎即现在所称的“习惯性流产”,属祖国医学的治漏、治动不安。
《叶氏女科证治》说:
“有屡孕屡堕者,……名滑胎。
”首见于《经效产宝》,其特点往往是“应期而堕。
”如《妇婴至宝》云:
“凡遇三、五、七月份,尤易堕胎,下次复坠,辄亦如期。
”治疗当察其所因,予以调摄。
当以补肾健脾、益气养血为主,有热者则宜清热养血,理脾,疏气以治兼证。
胎前用药三禁,禁用汗、下法,禁用利小便,过汗亡阳伤气,过下亡阴伤血;
利小便伤津液也,随证详审其表里、虚实、寒热,以施其治,则胎自安矣。
产前一团火,产后一盆冰,所以胎前,清热养血为主,形瘦之人多火,过用温热则伤阴血。
肥盛之人多痰,过用补气,恐壅气动痰。
方中当归、黄芪补气生血,黄芪大补脾肺元气,以资生血之源配合当归补血和营,阳生阴长,气旺血生。
黄芩清热养阴安胎止血,白术消痰健脾止汗安胎,二味均为安胎圣药。
白芍、阿胶敛阴养血,止血安胎。
党参养血生津,安神益智,续断、生杜仲、菟丝子补肾安胎止崩,固其真元。
川芎上行头面,下达血海助元阳之气开瘀通经,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此方养血活血,止血顺气,扶元安胎,开血脉,通太阳。
俾胎气安充而无阻滞之虞。
如胎漏下血时应去川芎,加醋艾炭;
火盛者倍用黄芩以清热;
痰盛者则倍用白术消痰,并加寒润的川贝;
出现腿脚肿加茯苓、防己;
头痛加荆芥穗;
气盛胎高出现胸闷则加紫苏叶、麸炒枳壳、砂仁、陈皮以舒之。
①受孕之后宜分房静养,忌房事,若房劳太过,恐动相火,煎熬致生胎毒。
谨戒饮食五味,使其脾胃调和,母之气血易生,子之形成必育。
内调七情,外避风寒,起居安顺,不恃重力,不安逸多睡,不登高涉险,则母无病,子亦安矣。
②受孕之后禁用汗下、利小便之法。
③受孕之后每月服3剂益元安胎汤,时刻固其胎元,使胎儿安然无恙。
周伯良(主任医师)
2.3调补冲任方
生白术9g,黄芩9g,桑寄生9g,续断9g,人参9g,茯苓15g,莲子肉15g,砂仁2g,生甘草9g。
调补冲任,安奠胎元。
习惯性流产。
本方怀孕之月份起,每月服5剂,1日1剂,连服3剂后,则隔日服1剂,连服至妊娠7个月。
习惯性流产(滑胎)多以冲任损伤不能摄血养胎所致。
胞宫主月经及怀胎,“肾以系胞”。
王冰注《素问》说: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交资,故能有子”,可见冲任二脉与胎孕之关系极为密切,冲任二脉通盛,胎孕自可正常。
冲脉、任脉隶属于阳明,调阳明即可固冲任;
肝肾是冲任之本,补肝肾就是固冲任,是故调补冲任就能起到安奠胎元的作用。
“调补冲任方”系根据纪翱臣的“偏方”(白术、黄芩、寄生、续断、陈皮、竹茹、砂仁、甘草)化裁而来,方中的参、术、苓、草补气益脾胃;
寄生、续断补益肝肾;
莲子开胃进食;
砂仁理安胎;
白术燥湿;
黄芩清热,湿热一去,其胎自安。
诸药合用,以收调冲任、安奠胎元之功。
胎漏下血者,加阿胶30g、地榆炭30g以清热养血止血;
气虚小腹重坠者,加黄芪30g,升麻9g,北柴胡9g以益气升提;
血虚腹痛者,加酒当归6g、黄芪30g、白芍15-30g以补气生血,和营止痛;
肾阳虚腰冷痛者,加制巴戟天9g、鹿角胶9g以温补肾阳;
肾阴虚腰酸痛者,加枸杞子30g、熟地黄15g以滋补肾阴;
白带过多者,加麸炒芡实30g、海螵蛸15g以健脾燥湿,涩精止带;
恶阻者,加陈皮9g、竹茹9g以理气止呕。
王云铭(主任医师)
2.4固冲安麟汤
黄芩10g,生白术15g,盐菟丝子15g,盐沙苑子15g,桑寄生15g,生杜仲15g,续断12g,砂仁10g,阿胶10g。
补益肾气,固摄冲任,以安麟胎。
习惯性流产者,一旦证实怀孕便可使用本方。
妊娠初期,每10天服药1剂;
妊娠3个月后,每15天服药1剂;
至妊娠6个月可停药;
若遇流产先兆可随时加服。
习惯性流产,祖国医学称之滑胎。
盖冲为血海,任系胞胎,肾为冲任之根本。
肾气虚弱,冲任固摄无权乃罹本病。
主中首选黄芩、白术,清胎热,补中土,后世称其为“安胎之圣药”。
菟丝子、沙苑子、桑寄生、杜仲、续断益肾安胎;
阿胶乃血肉有情之品,可补益冲任;
砂仁助白术健脾益气。
全方合用补先天,益后天,能使任固而麟胎安。
腹痛加白芍15g、紫苏梗10g;
出血加侧柏炭15g、地榆炭15g;
恶心呕吐加法半夏12g、广藿香10g;
腹部畏寒用酒黄芩,加炮姜10g;
气虚体弱加党参15g。
刘寿康(主任中医师)
3妊娠坐骨神经痛
加味当归芍药汤
当归9g,酒白芍9g,生白术9g,茯苓9g,川芎3g,泽泻6g,鸡血藤6g。
运胎和络
妊娠腹中疼痛,臀腿痛,伸展不利,胎位不正。
每日1剂,先服2剂,至多不可过6剂,且要掌握剂量,注意观察服药反应,以期能实现治疗目的,而又不产生副作用。
本方鸡血藤、当归有补血活血作用;
酒白芍和血;
川芎为血中气药,有活血理气的双重作用;
白术健脾安胎;
茯苓、泽泻利水。
一般分利药物均有运胎作用,诸药配合,达到运胎而不伤胎,和络而不损络的效果。
经验所得,此方以2-4剂为宜,不超过6剂,对剂量及服药反应,要严格观察掌握,不能随意增减。
——
唐锡元(专女科)
4产后恶露
4.1化瘀止漏汤
当归20g,生山楂20g,川芎10g,醋五灵脂10g,生蒲黄10g。
活血化瘀,通利血脉,消积止漏。
产后恶露不止、腹痛阵作,或在流产、早产之后漏下淋沥,腹痛日久不止。
漏下,发生在产后,古人多以“恶露不绝”称之。
其病机,大致有瘀滞未尽、冲任损伤两类,或有外邪相干。
其中,除少数有胎盘残留(坏死组织)外,多属子宫缩复不良。
流血日久,可并发感染。
治疗当以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以促进子宫缩复,而收血止痛消之效。
此方即按产后多虚多瘀之特点,取《妇科心法》中以补而行之佛手散、治崩血兼有心腹痛之失笑散相合,又加入治瘀血(宫缩不良)痛之山楂而成。
药物用量上,又按照生化汤,重用当归,少用川芎,惟山楂1味与当归相同,取其活血消积之功,其余3味药均用一般量。
方中当归甘补辛散,苦泄温通,既能补血,又可活血,且兼行止痛,并能“润肠通便,减少盆腔充血”。
川芎辛温香散,走而不守,“对平滑肌,小量能使子宫收缩加强,大量则抑制子宫活动”。
山楂用于产后腹痛“能收缩子宫,并治崩漏下血、产后瘀阻,除癥瘕”。
五灵脂可治瘀血所致之崩,活血散瘀而止痛,“有缓解平滑肌痉挛作用”。
蒲黄甘缓不峻,性平,生用行血,炭用止血,为收敛性止血药,“能缩短凝血时间……有收缩子宫作用”,又能利尿,可配合当归通调二便,改善血行调冲任。
组方大意,在于以佛手散加大量之山楂促进子宫缩复,有利排出瘀滞或残留,配以中等药量之失笑散通调血脉而缓解因宫缩所致之痉挛性疼痛,以收瘀消痛止之效。
因此,本方可谓产后、小产、早产之后,治崩漏下血证之常用方剂。
例如在所著之《妇科医案》中,辑入产后漏下11例,除4例纯属产褥感染外,其余7例均以本方加减而愈。
如有死胎不下(稽留流产),亦用此方加减而收良效。
由于产后病具有多虚多瘀之特点,临证时应按病情及病程之长短、有无感染等。
结合妇科检查,予以随证加减。
热者加黄芩、黄柏,寒者加桂枝、炮姜,脾虚气弱者加黄芪、生白术、肺肾两虚者减去五灵脂后与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相合。
虚寒相兼者,减去五灵脂、蒲黄,加入党参、桃仁、炮姜、炙甘草。
腰腹痛重者加延胡索、续断。
如属胎盘残留或死胎不下者,用原方与桂枝茯苓汤(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相合。
凡有身热、头痛者,酌加葛根、紫苏叶、荆芥穗等。
如上加减法,亦可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及继发性痛经,兼有瘀滞症状者,服用后有缩短经行期、减少血流量之功效。
刘洪祥(主任医师)
4.2缩宫逐瘀汤
当归10g,川芎10g,生蒲黄10g,醋五灵脂10g,党参20g,麸炒枳壳10g,益母草15g。
缩宫逐瘀。
产后恶露不绝,不全流产及痛经等病。
妇人产后冲任虚损,气血不足,瘀血往往内滞,致新血不得归经,引起产后恶露不绝,正如《胎产心法》所去:
“恶血不尽,好血难安”。
故本方取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逐瘀止血为主;
辅以枳壳理气,使气行血畅,瘀血得以排出;
复加益母草养阴活血,祛瘀生新;
加党参者,意在补气,以增强胞宫收缩功能,它的性能虽与五灵脂相畏,但二药同用,往往能提高逐瘀之效,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
药理研究证明:
益母草、枳壳和蒲黄对动物均有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收缩增强的作用,并且蒲黄还有止血作用,能使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元时间缩短,使血小板数目增加。
故本方具有缩宫逐瘀之效。
不全流产乃胞衣不下致出血不止,同是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本方亦恰中其要。
此外,经血排泄不畅引起的痛经也宜用本方。
血虚明显者党参改用50g;
出血量多者,党参改用100g;
腹痛甚者,醋五灵脂改用15g;
下瘀血块多者,加三七3g;
出血日久者,加桑叶20g;
血气臭者,加黄柏10g;
浮肿者,加黄芪50g;
食欲不振者,加生山楂15g。
许润三(主任医师)
5产后小便不通
黄芪桂车汤
肉桂1.2g,盐车前子15g,黄芪12g,冬葵子9g。
益肾补气,利尿导尿。
产后小便不通。
产后小便不通,其发病机制主要由于膀胱和三焦气化功能失常。
夫膀胱为贮尿之器,而尿液之排泄,有赖于三焦之气化。
诚如《类证治裁》所说:
“膀胱仅主藏溺,主出溺者,三焦之气化耳。
”若三焦气化失职,就会发生排尿异常而致“癃闭”。
究其膀胱和三焦气化功能失常之因,多由于产后气伤,肾虚使然。
盖产时去血较多,气随血耗,以致肺脾之气不足。
上焦为肺之分野,乃“水之上源:
,肺气虚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中焦为脾之分野,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脾气虚则不能升清降浊,水液潴留,不得下泄;
下焦为肾之分野,肾为水脏,主开阖而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产时肾气多受损伤,不能温煦膀胱而使膀胱气化不行,开阖失常,遂令小便不通。
是为本病病理症结之所在也。
基于上述病因病机,治疗关键必须调整膀胱和三焦之气化功能,特别要重视益肾补气。
黄芪桂车汤乃是循理究源所制订。
方中肉桂禀天地之阳气,味厚性升,为阳中之阳药,通百脉而入下焦肝肾之经,为温补之品,能补命门之火不足,引火归源。
车前子禀土中之阴气,味甘性降,为阴中之阴药,入肝肾小肠之经,为行水泄浊之品,利小便而不泄气,强阴益精。
二药合用,一温一寒,一升一降,相互促进,引火归源,温阳利水,使州都气化得行,则小便自通。
所以用黄芪者,一则取其甘温益气,使肺脾之气旺,气能行水;
二则仿丹溪治癃闭之探吐法。
丹溪云:
“吾以吐法通小便、譬如滴水之器,上窍闭则下窍无从泻通,必上窍开而下窍之水出焉。
“黄芪能补益肺气,启水之上源,与肉桂、车前同用,开上达下,相辅相成,其效尤显。
若产后恶露未尽加当归、川芎。
肾虚较甚加生杜仲、牛膝、桑寄生。
裘笑梅(主任)
6痛经
6.1痛经煎
肉桂5g,沉香3g,醋延胡索10g,琥珀3g,生蒲黄10,醋五灵脂10g,细辛6g。
温经散寒、行气、化瘀、止痛。
痛经
经前服用。
痛经为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其表现特点是:
每逢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经净痛止。
多由寒凝、气滞、血瘀为害。
故方中肉桂温经散寒;
沉香、延胡索行气止痛;
琥珀化瘀镇静;
失笑散行气活血止痛;
配细辛以增强散寒行气镇痛之力。
本痛经煎经10多年临床验证,效果颇为理想。
若偏寒甚,小腹冷痛剧烈、呕吐、出冷汗者加干姜10g、制吴茱萸6g;
胀甚加醋香附10g、乌药10g;
血块多加桃仁10g。
王子瑜(教授)
6.2逐瘀调经汤
当归10g,赤芍10g,醋五灵脂10g,醋三棱10g,醋莪术10g,益母草15-30g,肉桂3g。
逐瘀通脉,化脱子宫内膜。
临床上表现较重的血瘀性痛经、血瘀性出血痛证,如膜样性痛经、子宫内膜脱落不全性月经过多。
本方从脱膜散加味。
脱膜散是夏氏的临床验方,从《医宗金鉴》(妇科心法)琥珀散化裁而来,方中肉桂、五灵脂、三棱、莪术4味药,肉桂、五灵脂温经化瘀,且有止痛作用,子宫内膜之所以形成,主要是肾阳不足,气化不及,痰浊与血瘀互凝所致,欲逐其瘀,必当温补肾阳,此肉桂之所以用也。
痰瘀互结,非一般化瘀药物所能除,三棱莪术攻逐血瘀,且有消散癥瘕之能,故非此不能脱胎换骨膜,此棱莪之所以用也。
原方用散剂吞服,鉴于临床,病重药轻,不足以除痛,故又加当归、赤芍、益母草养血行血,增强子宫收缩力和紧张性,有助于子宫内膜脱落。
但是,使用本方必须掌握时间,在行经的初期(1-2天)或行经的中期(2-3天)为适合。
腰酸明显者,加用续断10g、生杜仲10g、烫狗脊10g,必要时亦可加入黑顺片6-9g、生艾叶10g,加强温阳补肾的作用,以促子宫内膜之化解和脱落。
神疲乏力,小腹作坠,大便偏溏者,加用生白术10g、黄芪15g、党参15g、木香5g,以健脾益气、温运中阳,亦有助于子宫内膜脱落。
胸闷烦躁、舌苔黄腻者,加入麸炒苍术10g、北柴胡5g、牡丹皮10g、钩藤15g,以清除肝经湿热。
若烦热口渴,大便干燥者,可加麸炒枳壳10g、大黄(后下)6g,以增强逐瘀脱膜的功用,达到迅速缓解病情的目的。
夏桂成(主任医师)
7月经不调
7.1调经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妇科 验方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