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房地产发展锦集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797121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501.41KB
山西房地产发展锦集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山西房地产发展锦集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房地产发展锦集 文档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1个,比2000年多8个,外商投资企业仅5个,比2000年多2个。
从2004年的房地产业普查资料看:
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1053家,总资产为415.77亿元,是2000年的4倍;
其中:
二级资质企业资产104.52亿元,是2000年的3.5倍,三级资质企业资产126.07亿元,是2000年的3.8倍,四级资和暂定资质企业资产181.32亿元,是2000年的5.9倍。
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1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2.9万人,其中。
一二资质企业从业人员增加2000人,三级资质企业从业人员增加5550人,四级资质和暂定资质的企业从业人员增加11337人。
(二)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及一级市场供应加大
1、投资快速增长。
“十五”期间的前四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354.1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6倍,年均增幅35.1%,比“九五”期间高14.9个百分点,比全社会投资增长速度快13.9个百分点。
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九五”时期的5.5%上升到8.6%。
2001—2004年,开发投资逐年的增幅分别是18.2%、44.6%、41.0%和52.5%,2005年预计完成投资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一年的投资是“九五”时期五年累计投资的1.3倍,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9.9左右。
“十五”前四年商品房建设投资完成259.7亿元,是“九五”时期增长2.4倍,年均增幅36.0%,每年的增幅分别是:
19.1%、36.9%、42.4%和72.0%,占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的比重,由“九五”时期的79.9%下降到“十五”时期的73.3%。
2005年商品房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房地产开发投资已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
2、一级市场供应增加,新开工规模扩大。
在房地产开发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商品房施工、竣工规模也快速扩张。
“十五”时期的前四年,房地产开发竣工房屋面积达到1870万平方米,以年均17.7%的速度递增。
预计2005年房地产业竣工房屋面积达65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了15%。
2001—2004年累计新开工面积2441.3万平方米,是“九五”时期的1.9倍;
平均每年增长40.5%;
比“九五”时期增长7.7个百分点。
从按用途分组来看:
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1901.8万平米,平均每年增长32.7%,是“九五”时期的1.5倍;
办公楼新开工面积97.6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91.4%,是“九五”时期的6.7倍;
商业营业用房385.3万平方米,平均每年增长97.4%,是“九五”时期的6.5倍。
全省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得到很大的改观,人均居住面积,由“九五”时期18平方米,增长到“十五”时期的23.8平方米左右。
3、房地产开发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商品住宅建设的主体地位继续得到加强。
“九五”时期以来,在国家“把住宅建设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政策引导下,房地产开发企业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商品住宅建设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
房地产按用途可分为住宅、商业营业用房、办公楼和其他四类。
2001-2004年商品住宅累计完成投资197.9亿元;
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为72.1亿元;
办公楼投资为22.8亿元。
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5.9%、20.4%和6.4%。
同期竣工商品住宅面积为1499万平方米、竣工商业营业用房面积为238.5万平方米、竣工办公楼面积为94.5万平方米。
占全部竣工房屋面积的比重分别为80.1%、12.7%和5.1%。
商品住宅的主体地位十分明显。
(三)房地产消费市场的旺盛
1、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加,销售看好。
2001—200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76万平方米、销售额218.3亿元,分别以年均25%和41.4%的较快速度增长。
销售面积每年增幅分别是23.0%、27.2%、20.3%和34.2%。
销售额逐年的增幅分别为48.6%、35.5%、35%和48.1%。
2005年商品房预计销售面积580万平方米,销售额110亿元,比上年增长20%和30%。
分别为2000年的3倍和5.2倍。
2001-2004年住宅销售面积累计1185.6万平方米,销售额160.4亿元,占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的86.2%、销售额的73.5%。
2005年住宅销售面积预计500万平方米,销售额80亿元,占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的83%、销售额的73%。
住宅占有了商品房销售市场的主要份额。
2、个人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体。
随着住房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福利分房制度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个人购房比重相应上升,个人逐步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主体。
目前,个人购买房屋的主要类型还是以住宅为主。
2001—2004年个人购买住宅面积累计1060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额累计144.1亿元,个人购房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比重分别为89.4%和89.8%。
个人购买住宅面积的比重比“九五”期间上升22.8个百分点。
3、商品房价近几年上升较快。
从各类房屋价格的变化情况来看,2001年至2004年,商品房销售价格分别为:
1349、1435、1611和1777元/平方米,环比增幅分别为:
20.7%、6.4%、12.3%和10.3%。
住宅销售价格分别为:
1249、1253、1263和1534元/平方米,环比增幅分别为:
26.8%、0.3%、0.8%和21.5%。
商业营业用房售价格分别为:
2419、2698、3135和3403元/平方米,环比增幅分别为:
-13.7%、11.5%、16.2%和8.5%。
二、“十五”时期房地产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当看到,“十五”时期的房地产开发业虽然得到长足的发展,对拉动我省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房价增长过快过高、空置面积增加等突出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必将影响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
“十一五”期间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空置面积总量增加
2001年全省空置面积107.5万平方米,其中空置一年以上仅34.8万平米;
2002年空置149.9万平方米,空置一年以上34.7万平米;
2003年空置187.9万平方米,空置一年以上55.8万平米;
2004年空置190.2万平方米,空置一年以上71.5万平米;
空置面积过多,一方面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占压资金,影响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效益。
2.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偏低
“十五”时期,全省房地产开发虽然保持较高增速,但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比重不高。
2001年至2004年的比重分别为6.6%、8.0%、8.5%和9.8%,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4、9.9、9.8和8.9个百分点,预计2005年的比重为9.9%左右,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左右,在全省经济发展中,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仍然偏高,增幅过快
2001年至2004年间,商品房销售价格一直呈增长态势,商品房价格分别是1349元/平方米、1435元/平方米、1611元/平方米和1777元/平方米,每年平均以12.3%的速度上涨,环比增幅分别为20.7%、6.4%、12.3%和10.3%。
其中住宅的销售价格分别为1249元/平方米、1253元/平方米、1263元/平方米和1534元/平方米,每年平均以11.7%的速度上涨,环比增幅分别为26.7%、0.3%、0.8%和21.4%。
近年来商品住房价格偏高,既有客观因素:
建筑材料价格上涨,住宅品质的提升,土地价格的上涨等。
也有主观原因:
投资和投机性购房的影响,开发商利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有意炒作,形成了对购房者心理预期的影响。
4、商品房开发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市场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表现在:
一是非住宅商品房开发过快。
据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办公楼开发投资11.1亿元,比上年增长106.8%,商业营业用房开发投资35.3亿元,比上年增长67.0%,非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58.4%,比2000年低10.6个百分点。
二是经济适用房建设缓慢。
2001—2004年间,经济适用房投资分别为14.3、17.7、16.1和17.2亿元,环比增幅分别为-16.1%、23.7%、-9.2%和7.3%,远低于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幅,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没有明显增加。
三是大户型住房供应过多,而小户型住房不足。
四是高价位房偏多,中低价位房少,中低收入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房少。
商品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而且抬高了商品住房的价格,扭曲了住房的消费结构。
4、我省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虽然不少,但有真正实力的并不多,2005年底全省的1243家开发企业中三级以下的企业占绝大多数。
拥有一级资质的企业仅2个,与2000年持平,二级资质的企业占5%,三级资质的企业占19.5%,四级和暂定资质的企业占75.4%。
房地产开发企业1053家,平均每个企业总资产3848万元,与2000年持平,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44.99亿元,平均每个企业完成1377万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十一五”时期房地产投资的预测和建议
房地产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细分产业,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房地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波及效应”,它的健康稳定发展会给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
相反,如果房地产业发生重大波动,其对国民经济系统的平稳发展所带来的危害也是巨大而深刻的。
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有关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
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发展中国家房地产投资对相关产业乘数效应为2倍以上。
以此密切联系的建筑业所消耗的原材料占建筑成本的70%以上,商品房的生产和消费与建筑、建材、冶金、纺织、化工、机械、仪表等50多个行业紧密相关,直接影响到家用电器、家具、装修和装饰等20多个大类、约2000种产品的生产,同时还与金融、旅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有密切的关联度。
带动了与其相关产业的就业人口的增加。
据2004年房地产普查资料显示:
2004年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就达5.5万人。
房地产业的投资都是通过建筑业企业实现的,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2004年建筑业从业人员为61.9万人。
可以确定,建筑业所吸纳的劳动力,其中一大部分是由房地产开发投资引起的。
“十一五”时期我省的房地产业的发展必将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必将受到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关心,今后的几年是我省的房地产业将处于重要的转变和发展时期。
一是配合国民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房地产业的增长方式也正在由速度规模型向总量效益型转变。
房地产业的增长点已不只是数量的增加,还必须配合以高附加值,即高质量的产品。
二是住房消费已经成为扩大消费的重点,房地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已从投资推动转变为投资与消费双推动。
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房地产业也将从主要靠政府政策调控向依靠市场和自身调节转变,房地产市场已具雏形,且不断得到规范和优化。
全省房地产开发业稳步健康发展,保持了投资、开竣工面积、商品房销售适当的增长势头,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也使居民的居住水平明显提高。
2004年我省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为23.5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5.9平方米。
城镇住宅成套率超过了80%。
众多功能齐备、配套完善、环境幽雅的住宅小区的建成,使居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在2001年至2004年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2%。
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期年平均增长35.1%。
房地产开发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据测算,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5%,比2000年提高5.3个百分点,已成为影响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十一五”时期房地产投资的预测
“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国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时期。
2005年我省城镇居民为1330万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3.8平方米,预计到2010年,我省的城镇人口将达到1590万人,接平均每人28平方米建筑面积推算,在“十一五”期间要增加住房建筑面积至少10000万平方米;
按2005年城镇商品住宅平均每平方米造价1200元计算,“十五”计划时期的5年中,仅城镇商品住宅的建设投资就将达到1200亿元。
如果按商品住宅占商品房面积的85%推算,5年中城镇需要竣工商品房11765万平方米;
按2005年商品房平均每平方米造价1500元计算,5年中商品房建设投资总额将达到1764亿元。
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大约为13%,表明房地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占据显著的地位。
(二)“十一五”时期房地产业发展的建议
1、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结实解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作为政府、社会及企业发展的立足点,要把广大群众作为主要消费群体,多建造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中小户型、中低价位的普通住房。
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力度。
继续在资金供给、税收、土地批租等方面支持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努力降低其建设成本和售价,使更多的居民能够买得起经济适用住房。
2、完善住房二级市场,培育住房租赁市场。
要建立和完善住房二级市场,降低二手房入市门槛,简化入市手续,规范交易行为。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住房租赁价格和税收标准,启动和规范房屋租赁市场,促进住房租赁在住房消费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加强和促进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
4、推广和规范物业管理。
要采取优胜劣汰的办法改变目前物业管理方面服务质量差、收费不合理、管理不规范等状况;
要在改变物业管理收费与居民收入不协调的问题上多下些功夫。
5、加强法制建设。
除了要完善目前已有的政策法规外,还要加快诸如《住宅法》等有关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要尽快建立规范房地产业发展,保护开发商、消费者和各类房地产权利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体系。
6、提高房屋建设的科技水平,努力节约资源和加强环境保护。
政府有关部门或行业协会应承担房屋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工作。
在房地产开发和建设中,把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突出的位置,严格执行各项节能标准,依靠技术进步,建造节能省地住宅和公共建筑。
7、理清商品住宅价格构成,控制价格的不合理上涨,逐步缩小百姓购房愿望和购房实力的差距。
造成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市场供求关系作用、各种费用太多等因素外,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构成本身不合理。
住宅价格大大超过居民的支付能力;
住宅分配体制改革不到位难以激发居民的积极性;
应取消各种乱收费现象,加强透明度;
完善售后服务,推广物业管理。
8、提高商品住宅的开发质量、居住的舒适度和土地的综合利用程度。
要重视规划、管理,确实改善人们的居住条件。
建设部门提前做到合理布局,精心设计。
在建造新的住宅小区中,土地的利用、套房的设计、物业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住宅综合质量,提高住宅的智能化水平和绿化覆盖率,形成较为和谐的人文环境,使建造出来商品住宅基本做到适销对路,提高销售率,降低空置率,实现房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9、要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规范企业经营行为。
引导企业改变观念,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加快企业合并整合,把我省房地产企业作大、作强。
目前我省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经营水平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投资水平开放总量明显偏小,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经营不足,企业缺乏高素质管理人才,经营者素质也普遍不高,与资金密集、管理密集的产业特点不相适应。
要逐渐扩大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依法经营,服务民众,要以诚取信,以质取胜,维护好房地产市场秩序。
山西房地产开发业发展与比较
上半年,山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0.7亿元,同比增长33.7%,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9.3个百分点;
商品房施工面积747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4.7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面积41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5.4个百分点。
从上半年的主要开发指标运行情况来看,山西房地产开发市场呈现出建设规模快速扩张,商品房销售量增速放缓的态势,但与全国及中部省份相比,主要指标位次仍靠后。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增速在全国的位次前移
上半年,山西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0.7亿元,同比增长33.7%,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3%,比上年同期提高0.03个百分点。
从开发投资总量来看,山西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比中部首位的安徽少967.6亿元,比第5位的江西少120.4亿元,居全国第26位,居中部末位,与上年同期相同。
从开发投资增幅来看,山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比全国平均增速快0.8个百分点,比中部六省平均增速慢2.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9位,位次比上年同期上升了7位;
居中部第4位,位次比上年同期上升了1位。
从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来看,山西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1.3%,仅比江西高0.7个百分点,居中部六省第5位。
二、商品住宅投资高速增长,占开发投资的比重明显提高
上半年,山西商品住宅投资完成193.4亿元,同比增长42.2%,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7.5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快6.1个百分点,比中部六省平均增速快5.0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7.2%,比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比重高6.2个百分点,比中部平均比重高4.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居全国第6位,位次比上年同期上升了8位,居中部六省第2位。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投资完成51.1亿元,同比增长87.7%,增幅比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快54.0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快56.7个百分点,占商品住宅投资的比重为26.4%,比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比重高5.2个百分点。
三、商品房施工规模继续扩大,竣工面积同比减少
上半年,山西商品房施工面积747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2.4%,增幅比全国平均增速快0.8个百分点,比河南、湖北分别慢1.5和1.6个百分点,增幅居中部六省第3位,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的增速分别为24.0%、10.1%、33.9%、34.0%和28.9%;
商品房新开工面积145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6%,增幅比全国平均增速快8.0个百分点,比安徽、江西分别慢6.7和10.8个百分点,增幅居中部六省第3位;
商品房竣工面积仅为211.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3%,增幅居全国第29位,居中部六省末位。
从商品房竣工率来看,山西商品房竣工率仅为2.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0个百分点,比中部六省平均水平低4.7个百分点,仅比黑龙江省高0.8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0位,居中部六省末位。
四、商品房销售量呈回落态势,存量房创历史新高
上半年,山西商品房销售面积41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5.4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28.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25位,居中部六省末位,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7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7.0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下降30.8个百分点;
商品房销售额148.8亿元,同比增长21.0%,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2.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38.0个百分点,增幅居全国第25位,居中部六省末位,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126.4亿元,同比增长17.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36.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40.4个百分点。
受商品房销售量持续下滑的影响,存量房呈现出快速增加的态势。
上半年,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积510.4万平方米,比同期商品房销售面积还多9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0%,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24.5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41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5%,增幅比上年同期加快32.5个百分点。
五、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趋紧
今年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房产地商的资金链呈现出收紧的态势。
上半年,山西房地产开发企业本年到位资金325.3亿元,同比增长8.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41.2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了11.9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慢13.1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贷款36.6亿元,同比下降22.4个百分点,增幅是2006年以来最低点;
自筹资金134.1亿元,同比增长22.2%,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
其它资金154.9亿元,同比增长8.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78.6个百分点。
在其它资金来源中,定金及预付款103.6亿元,同比增长8.8%,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03.4个百分点;
个人按揭贷款34.4亿元,同比增长19.6%,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202.7个百分点。
六、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中部六省会城市来看,上半年,太原、合肥、南昌、郑州、武汉、长沙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分别为35.0%、19.4%、34.1%、38.4%、28.9%和33.7%,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36.8%、38.2%、27.9%、36.2%、60.2%和48.5%;
从全省"
一核一圈三群"
来看,上半年,太原都市区、太原都市圈、晋北城镇群、晋南城镇群、晋东南城镇群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完成97.7、105.5、47.0、34.6和28.9亿元,增幅分别为31.3%、25.2%、37.8%、45.6%和37.5%;
分市来看,上半年,11个市中,有5个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于全省,分别是太原(35.0%)、大同(48.0%)、阳泉(45.4%)、长治(59.6%)和运城(95.5%);
有6个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低于全省,分别是晋城(22.8%)、朔州(17.3%)、晋中(-16.5%)、忻州(26.8%)、临汾(5.0%)和吕梁(-6.0%)。
通过分析,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省比重最高的太原市辐射效应较弱,虽然总量和增速均处于全省前列,但与中部其它省会城市比较突显出总量小、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房地产发展锦集 文档 山西 房地产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