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完美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835272
- 上传时间:2022-11-2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52.39KB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完美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完美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案完美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同学们再来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批注自己认为“最美的画面”。
任务4:
悟花
(一)感受形似
1.是啊,作者赏花多年,其实也一直在悟花,终于在一次春雨中作者解开了多年的结:
古人何以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
丁香结实际上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叫丁香结呢,文中是怎么说的?
2.这是丁香花的花苞,这是衣服上的盘花扣,你发现什么?
3.可见丁香花苞形似“结”。
4.“结”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
1系;
2用绳线或布条等系成的扣;
3聚合;
4结束。
这里的结是什么意思?
5.这个盘花扣一旦打成结,就不好解开了。
而丁香结,也像这盘结一样。
(二)了解象征意义
1.所以古人借此寄寓了丁香结怎样的情感呢?
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思考:
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孤寂、愁苦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愁怨难解的情感。
)
2.可见,丁香自古以来就被赋予了愁怨的意思。
3.而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和微雨连在一起呢?
我们先来看看微雨在文学作品中的呈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
——王昌龄《箜篌引》
4.你发现了什么?
原来,微雨在文学作品中,也在表达轻轻的愁,淡淡的忧伤。
5.这两种代表微愁的意象连在一起构成了别样的美感,难怪作者感概——
6.其实,在文学作品中很多事物都被赋予了某种意象,如月亮代表思念,柳树代表送别,梅花象征高洁。
你还知道哪些事物被寄寓了独特的含义?
随堂练习
1.现在你能不能也选择一种事物,根据它的外形特点以及它包含的独特含义,来借物抒情,表达你对人生的思考呢?
【板书】
2丁香结
赏花借物抒情
《丁香结》教学设计
一、课文内容分析
《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
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写丁香花,作者从“颜色、外形、气味”三个方面描写了城里开得繁茂的丁香、城外美丽芬芳的丁香以及斗室外与作者生活紧密相关的三株丁香。
城里丁香“忽然呈出两片雪白”,月下丁香“白的潇洒”,斗室外的白丁香如“檐前积雪”,都写白丁香,表达各不相同,可见作者对丁香花观察细致,描写生动。
描写花形时从一朵“十字小白花”到“一簇”再到“许多簇花开满一树”,从局部到整体,条理清晰。
作者所描绘的画面感极强,学生可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想开去,丰富阅读感受。
第二部分主要写作者由丁香花联想起象征着愁怨的“丁香结”。
先从古人写“丁香结”的诗句联想到了自己曾目睹微雨中的丁香,发出“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感慨。
接着作者由对“丁香结”这一说法的疑惑联想到自己在一次雨中观察丁香的画面,从外形相似和象征意义两个方面解读明白了“丁香结”说法的由来。
最后由“丁香结”想开去,联想到人生经历,对“丁香结”有了新的领悟,发出“结,是解不完的;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的感叹,表达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正视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心,把它看作生活有益的补充,这样的人生也算有滋味的人生。
课后的阅读链接中安排了四句跟丁香结有关的诗句,诗句中都以“丁香结”寓意愁绪,帮助学生理解丁香的象征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文思路清晰,分为两个部分,梳理文章对学生来说不算难点,但是本文语句意蕴丰富、深刻,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第一课时主要梳理作者从“颜色、样子、气味”三个方面写丁香花,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通过想象画面帮助理解。
难理解的语句可以结合图片理解,如:
感受“星星般”的花,以及阳光下和雨中丁香的对比。
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作者是如何从事物引发联想,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
这部分内容与本单元语文要素紧紧相关,学习时,借助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小组交流、多角度联读,联读图片想开去理解丁香花与丁香结外形相似;
联读“阅读链接”理解丁香花与丁香结象征意义相似;
最后,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经验想开去,如在考试中失利、与同学争吵等生活中不顺利的事情,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些都是从课文内容想开去,与《语文园地》“交流平台”板块衔接学习。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
文章语言精美典雅,适合学生积累,在揣摩语言的过程中应把感悟和朗读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熟读积累。
三、教学目标
1.会写“缀、幽”等11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4.能说出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能说出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结”导入,初识丁香
1.简介作家宗璞。
2.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指名读,正音多音字:
结。
(2)出示丁香花苞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丁香结指的是丁香花苞。
(3)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丁香写了哪些内容。
4.学习字词。
斗室参差单薄
缀满幽雅笨拙
(1)开火车读,读准字音。
(2)理解“斗室”:
指小得像斗一样的房子。
(3)指导书写:
“缀”字右半部分前三个“又”的最后一笔注意变捺为点。
提醒“薄”为上下结构,“幽”字里面不是绞丝旁。
由“缀”的书写提醒注意写好“拙、雅、襟、恍”这4个同样左窄右宽的字。
5.梳理内容:
课文围绕丁香写了哪些内容?
(1)交流反馈。
丁香花丁香结)
(2)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写丁香花和丁香结的段落。
(第一~三自然段写丁香花,第四~六自然段写丁香结。
(二)想象画面,了解特点
1.自主学习:
默读第一至三自然段,画出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丁香花。
2.交流反馈。
(1)出示写丁香花的句子。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
(外形、颜色、气味)
3.画找写丁香花颜色的关键词,感受花美。
(1)学生画找关键词:
雪白、银枝、一片莹白、小白花、积雪、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2)重点学习:
积雪。
①出示句子,思考:
这里的“积雪”指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来?
②反馈:
“积雪”指白色丁香花,从关键词“春来”“香气直透毫端”看出这不可能是积雪,而是因为白色丁香花颜色雪白像积雪。
③引导学生发现表达效果: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画出写丁香花外形的关键词,感受花美。
(1)学生画出关键词:
星星般的小花、十字小白花、不显得单薄。
(2)结合图片,引导抓住“星星般”感受丁香虽小巧,但是许多簇花开满一树,像是夜空中的繁星。
5.画出写丁香花气味的关键词,感受花香。
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香气直透毫端。
(2)引导发现修饰词连用写出花香的层次感。
6.指名配乐配图朗读,齐读。
【设计意图】我借助关键文字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了解丁香花的特点。
能“从所读内容想开去”也正是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
(三)欣赏雨中丁香
1.过渡:
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雨中丁香的句子,想象画面,思考:
雨中的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
2.指名反馈,出示句子。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指名朗读。
(2)学生交流:
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
格外妩媚。
(3)启发思考:
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①出示阳光下的丁香和雨中丁香的对比图。
②引导抓雨中的特殊环境,发现颜色的融合,感受丁香和微雨连在一起的美感。
(4)借助图片,指导朗读。
3.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丁香花的特点,下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引发作者遐想、深思的《丁香结》。
第二课时
(一)融入感受,体会喜爱之情
1.学生朗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
2.过渡:
宗璞不仅细致地介绍了花的颜色、外形、气味,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3.交流反馈,出示句子。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1)引导学生思考:
作者是怎样看待丁香花的?
(2)指名交流:
抓“轻灵”“不那么浑浊笨拙”“照耀……文思”,理解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因丁香带来的欢愉。
(3)指导朗读,读出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二)合作探索,解“丁香结”寓意
1.思考:
为什么古人会由丁香花发明了“丁香结”这一说法?
2.学习活动:
填写理由
3.指名反馈。
(1)由丁香外形想开去,发明“丁香结”的说法。
出示句子: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①出示丁香花苞和盘花扣的图片,对比发现两者外形相似。
②小结:
作者由丁香花的外形想开去理解“丁香结”的说法。
(2)由丁香的寓意想开去,理解古人发明“丁香结”的说法。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①指名读“阅读链接”中的诗句。
②引导学生思考:
前三句诗传达出怎样的情感?
找关键词说理由。
预设:
从“愁”“肠断”等词汇发现这几句诗都流露出诗人惆怅的情绪。
③小结:
作者由丁香花想开去想到古人诗里的丁香,知道了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这正是“丁香结”的寓意。
④学生齐读“阅读链接”中的诗句。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以学习活动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合作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辅以联读链接理解“丁香结”寓意,突破教学重点。
(三)拓展延伸,悟人生哲理
刚才我们明白了丁香结的寓意。
那么,丁香结又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呢?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
(1)引导学生从字面上理解这几句话。
(2)思考:
丁香结和人生有什么相似之处?
(3)指名谈体会:
丁香结引发了你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4)小结:
作者由丁香结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告诉我们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也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
(5)齐读句子。
2.小结:
作者由丁香花多角度想开去,有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写下这篇经典文章,课后我们还可以阅读宗璞其他的文章。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引导学生抓关键句揣摩,从字面理解到读懂丁香结与人生的相似之处再到结合自身感受谈体会,层层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人生哲理。
六、板书设计
总序:
主备人:
复备人:
2.丁香结
教学目标:
1.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
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感悟丁香的美,并由
“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难点:
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
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
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准备:
1.准备丁香的图片。
2.准备赞美丁香花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
(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
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这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2.丁香结
3.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
代
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参差(cēncī)芭蕉(bā)衣襟(jīn)妩媚(wǔ)
②“薄”是一个多音字,在字典中
有三个读音,一个读bo,当“迫近、靠近”讲,组词是日薄西山;
还有的当“轻微、少”、“不强壮”、“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组词是“广种薄收”、“单薄”、“轻薄”、“厚古薄今”等;
一个读bo,组词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
还有一个读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浓、不肥沃等意思。
课文中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山”,里面是两个“幺”。
“案”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与“簿”相互比较,可以通过组词的形式来辨析,“薄”组词是“薄饼”,“簿”组词是练习簿。
“糊”:
左右结构,与“米”有关,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状态。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参差”的意思:
是指
不齐;
早晚相差。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妩媚”的意思是:
姿态美好可爱。
“愁怨”的意思是:
忧愁怨恨。
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点
缀”的近义词有:
装点、装饰、装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
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等描写了丁香花。
(主体是写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以及由丁香结谈感受。
(主体是写丁香花的感悟)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丁香的形态、香味以及颜色都给作者带来美好的回忆,接着从诗句入手,由微雨引发丁香“结”,从而感悟生命总有“结”,需要有豁达的胸怀。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吗?
学生总结,老师概括:
一、赏花二、悟花
3.导入新课。
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来写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来请走进“赏花”感受一下花的美,体会一下丁香花的独特魅
力。
二、学习“赏花”,发挥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美的语句,并发挥想象,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
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
丁香花像什么呢?
给你什么感觉呢?
你喜欢哪个字,或者词语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
“星星般”写出丁香花的小、可爱,就如同星星一般顽皮,真惹人喜爱!
“窥”这个字太生动传神了,写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泼可爱,也说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总而言之,是充满活力的!
“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多,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让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种振奋!
老师相机出示语句。
(3)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①“月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请发挥想象。
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种怎样的香呢?
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谈谈你的理解。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丁香花有白有紫,总是朦朦胧胧的,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
在这仙境中,怎能不让人展开神奇般的想象呢?
想到了嫦娥与玉兔,想到了蓬莱岛……
说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
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浓烈
,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单薄,它香得比较特别,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飘出来了。
更别具一格的是,香味中还伴有甜甜的感觉,真美!
(5)出示句子: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①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②“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6)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谈一谈。
表面写出来丁香花的多,实际上在讴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花,让人越看越精神振奋!
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欢丁香花,因为花儿给了她灵感,给了她创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构思自己的文学梦。
2.总结课文第一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丁香花呢?
梳理关键词:
形态颜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发挥想象,感悟主题内涵。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丁香花成为“丁香结”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
(1)发挥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
盘花扣。
(2)谈谈这样写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地写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样子
,自然过渡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2.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
(1)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2)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人们答案:
“丁香空结雨中愁”!
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怨愁与理不断的思绪吗?
(3)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的妙处。
通过写丁香花,通过写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
作者仅仅在写丁香花吗?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无限的忧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
请找出来读一读。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自由朗读,轻声说一说你的理解。
(2)交流:
阅读这一段话,你获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了生活的味道,可以这样说:
没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人生中离不开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就会打开心结,让自己快乐起来。
怎样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呢?
就是要有豁达胸怀!
我觉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
只要我们有梦想,一切小小的结终将会打开的,因此不要忧愁!
4.出示古诗句,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文后的题目。
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课题名称
第一单元2“丁香结”
教学目标
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这些过程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有课文展开联想,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的能力。
因为思考人生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概念。
教学方法
1、通过师生对话,引领学生感悟人生哲理。
2、以问题为导向层次剖析。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1、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杏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等。
2、介绍丁香花。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
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3.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4.介绍作者。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5、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丁香结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丁香 教案 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