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8184848
- 上传时间:2022-12-14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52KB
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原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10.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这三个特征是()
A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B教学计划的基本特征C教学大纲的基本特征D教学目标的基本特征
11.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
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
1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D德育方法上
二、简答题
1.试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
2.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3.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4.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
5.怎样理解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的教学任务?
三、论述题
1.试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2.论述说明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举例说明在德育过程中如何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A3、C4、D5、D6、B7、C8、B9、C10、C11、B12、A13、A
1.试分析古代雅典的教育和斯巴达的教育特点?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
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1)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例如,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的高峰。
第一个高峰在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个高峰在青春发育期。
(2)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如在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熟在后。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
(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
(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形成一个整体。
(1)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因而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2)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能力;
不仅要发展学生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体力,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三、论述题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培养什么样的人,特别是培养出来的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方向和思想意识倾向,则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体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的。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目的也就不同。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学校自古以来就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
学校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籍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
(1)原则的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
联系学生的生活、科学知识在生产建设和社会生产中的实际运用等。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方面要重视教学实践,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参加实际操作和社会实践。
第三,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第四,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第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明确具体、严宽适度;
第三,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2)举例说明(略)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
教育学原理简答题及答案(模拟题集锦)
1.简述教育学的基本内涵。
2.试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3.试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
4.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区别。
5.简述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的关系。
6.教育的基本特征。
7.简述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1.答:
从内涵上说,“教育学”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
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教学论”、“德育原理”等等;
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学”是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
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这种教材也就是“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所使用的教材,其名称也随着课程名称的不同称谓而有所不同。
2.答: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实用主义教育学也是在批判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
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的目的;
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第五,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的,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其不足之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并因此受到了20世纪美国社会及其他社会人们的连续不断的批判。
3.答: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第五,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第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教育学研究过程中,人们没有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往往犯一些简单化、机械化的毛病,这是我们应当在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时应当特别注意的。
4.古代学校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区别:
基本与生产劳动脱离的;
学习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学校成为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
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
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学;
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被困于狭小的天地,所以古代的学校教育是一种封闭的教育。
――现代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发生着密切联系,越来越紧密结合;
自然科学的教育内容大为增加;
学校教育的任务,不仅是培养政治上所需的人才,而且还担负着培养生产工作者的任务;
学校教育不再为少数剥削阶级所垄断,而是逐步走上大众化,具有民主性,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逐渐普及,成人教育日趋发展;
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被广泛地采用;
学校教育不再受围墙的限制,走向多种形式办学,并与社会发生密切联系,逐渐成为一个系统。
5.答:
(1)教育经验是指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
经验既然是一种做法,它便带有工作的程序性、作用的有限性、产生的偶然性。
教育经验是对教育实践的较低层次的反映。
(2)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它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或关系。
教育规律是在众多教育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总结出来的反映了事物本质特点或教育发展必然趋势的东西。
(3)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成功的教育经验必定反映着教育规律,教育经验积累多了就可以从中发现并概括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则潜藏于教育经验之中,教育活动暗含了规律才能形成成功的教育经验。
教育经验是教育规律的实践形态并使规律具有操作性,教育规律是教育经验的理论形态并可以使经验具有普遍的推广性和指导性。
6.答:
(1)教育的普及化。
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全民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是每一个文明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础,所以应打破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对人的限制,或对人受教育的种种主客观条件制约,使全社会成员都可以接受他们所希望接受的教育。
在我国,教育的普及化不仅指义务教育阶段,未来发展还应包括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等。
(2)教育的终身化。
我们已进入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加快,仅仅靠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现代社会的人应处在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中,终身学习。
那种想以阶段性的教育去维持终身工作的想法将被时代远远地抛在脑后,因此教育要为社会每个成员在他们需要学习的时候提供给他们受教育的机会。
(3)教育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①通过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共性是必要的,但是未来教育应在培养共性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
因为“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②现代社会需要创新人才,教育就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依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个体对学习的需求,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
此外,教育的多样化还应包括依据需要划分不同的教育层次和教育阶段,甚至是不同的教育目标,不同的教育结构。
(4)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中存在许多不民主的现象,不仅指宏观意义上的专制教育,在现代社会,主要指教育过程中的入学机会不均等,学校办学条件差距太大,教师权威,压抑学生主体性等现象。
教育民主化就是以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平等、公平的方式处理教育活动中的各种事务。
“教育民主化的最终追求是能够实现整个教育过程中从教育起点,到教育过程,再到教育结果的全部公平。
”
(5)教育的国际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快捷,为教育实现国际化提供了可能。
“教育的国际化是指教育处在全球共通的信息网络中,实现信息共用,资源共享,以全球的视野、国际化的观念组织教育过程。
”②国际化教育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了解国际形势及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才。
(6)教育的科学化。
教育应遵循认知的规律,研究和遵循教育的规律,追求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科学性。
并且,教育的决策也要科学化,教育决策部门不应只凭主观意志或利益分配原则来决策,任何的教育决策都应该是高度理性化的结果。
“教育的科学性还包含着教育的法制性。
法律不等同于科学,但现代化社会的法律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现代教育是法制教育,各种教育行为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法治教,而且这种法制化的教育也是高度理性化的。
7.答:
组成部分:
(1)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2)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3)体育。
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4)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有促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相互关系: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
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
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
因此,对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原理 测试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