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模拟评估卷五新高考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854292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57.08KB
高考语文模拟评估卷五新高考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语文模拟评估卷五新高考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模拟评估卷五新高考版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是如实地表现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
但这种“如实地表现”绝不是对现实简单地、平面地、机械地反映或复制,而是要去直面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并以虚构和想象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某种合理的人性之参照对象和构建模式,创造出一种崇高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来照亮那通往自由王国的道路。
不幸的是,在网络文学的格局中,现实主义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陈旧的话语,文学关注和表现的对象越来越多地集中于个人的身体、个人的经验、个人的情感等。
个人的情怀被无限张扬,私欲被无限放大,诉求被无限抬高,历史、社会、现实等则被刻意地排除、压缩乃至架空,似乎唯其如此才足以体现文学的“超越性”。
但文学的超越性并非脱离社会现实的凌空蹈虚,而是要在现实世界里发现闪光的人性、厚重的生命以及不向假、丑、恶屈服的灵魂。
在《后宫·
甄嬛传》里,主人公不仅没有同恶的世界坚决抗争,还以一种对权力话语适应和利用的方式,强化了人性之恶。
若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探讨网络文学,就会发现,那些自称是“文学应该与现实保持距离”的神怪作品,也不过是在另一个维度上对低俗趣味的无节操迎合。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浪漫玄幻小说,以人神恋、祖孙恋、跨世恋等来刺激现代人的神经,体现了网络文学的大众文化或消费主义特征:
眼球经济。
但是,个人情感真的就重要到可以无视伦理、无视道德、无视历史吗?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很容易让我们忽视他人的世界。
而现实主义让我们看到和听到其他人的忧惧与欢喜、诉求与向往,分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
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当代的“鸳鸯蝴蝶派”,不是说我们不可以“问鬼神”,但如果网络文学完全被这些内容所充斥,我们将何以触摸我们的现实、历史、未来?
如果我们的审美世界只有宫斗、玄幻、仙侠,那么这些脱离历史、现实的表达,何以支撑起我们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担当?
我们始终相信,那些熔铸着创作者道德良知和艺术心血的现实主义作品一定会拥有读者。
生逢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我们理当有足够的底气来书写这种巨变,直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现实主义岂能缺席网络文学?
(摘编自苏勇《现实主义岂能缺席网络文学》)
材料三:
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受制于“无马之车综合征”(即把汽车理解成没有马的车,用旧眼光看待新事物)的影响,把现实总是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现实。
随着数字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渗透,网络生存正是人类当下及未来的现实,它给网络文学既带来了深层内容,如世界想象、虚拟时空关系、主体的多重性与非中心化、网络社群与虚拟人际交往等,也带来了“架空”、穿越、重生等想象力与写法上的潜在启发,它们成为网络文学表层语义之下的深层结构。
在此意义上,网络文学呈现了这些新现实与新的想象力。
在新媒介语境下,“世界”本身已经发生了变化,网络文学作家既可以表现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生活,也应该深入挖掘虚拟生存体验。
在创作技巧上,如果说古典现实主义强调的是典型人物的个性化、性格的丰富性、典型环境的塑造等要求,20世纪现实主义开始有意识地吸收现代主义的手法,新媒介现实主义则可以借鉴穿越、重生等带有网络印记的想象力,在创作手法上突破传统现实主义。
(摘编自黎杨全《开启新媒介现实主义切近网络文学发展实际》)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上那些外来的表现手法既无法使作品表现丰富的生活,又让中国读者难以把握和适应。
B.相对于如实表现现实生活本来面目的现实主义文学,网络文学更有想象力和文学的超越性。
C.网络文学虽然适应新媒介语境,但所遵循的消费文化逻辑不应成为评价所有文学的主要标准。
D.现实主义文学的长处在于对现实世界的描绘,网络文学的长处在于对虚拟现实的表现和描写。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外来文学和网络交学都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形成了一定冲击,但现实主义仍是当下文学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
B.外来文学和网络文学的表现手法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可能性,但其不足与消极影响不可小觑,应该引起重视。
C.“现实主义”之“现实”不仅包括人们所认知的传统意义上的现实,还包括数字媒介影响下的“网络生存”的“现实”。
D.新媒介语境下“世界”本身发生了变化,现实主义应与时俱进,如果只守着传统意义上的现实是行不通的。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在黑暗的环境里,文学提示你光亮在哪里;
在你绝望的时候,文学提示你希望在哪里。
”
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时代性概念,是一个不断调整的概念。
C.“沈从文凭一颗心、一支笔塑造了一个干净纯美的世界,给我们的心灵开辟了一方净土。
D.“网络文学和现实越来越脱节,大家都奔着古代、太空甚至架空世界去了。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说明。
(4分)
5.为什么说现实主义文学没有过时?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1.C2.D3.B
4.①开头采用反问的形式,引发关注;
(1分)②选用典型事例进行事实论证,以连续的反问形式进行道理论证,论证充实、有力;
(2分)③在论证上运用了“总分总”的思路。
(1分)
25.①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保有把现实生活表现得更丰富、深广与真实的可能性,这既是文学创作的需要,也是读者认识现实的需要;
②现实主义文学能够让我们直面现实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创造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
③现实主义文学让我们看到和听到他人的忧惧与欢喜、诉求与向往,分享丰富的人生经验,弥补现代社会人们容易忽视他人的不足;
④现在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我们有责任以现实主义文学来书写这种巨变。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解析】
1.A项,“无法使作品表现丰富的生活”错。
材料一说的是“非常严重地局限了作品对更丰富的现实生活的描写”。
原文说的是“非常严重地局限了”,而选项说是“无法使”。
B项,“网络文学更有想象力和文学的超越性”错。
材料二中说“文学的超越性并非脱离社会现实的凌空蹈虚,而是要在现实世界里发现闪光的人性、厚重的生命以及不向假、丑、恶屈服的灵魂”,而材料二第五段的内容是对网络文学作品“无视伦理、无视道德、无视历史”的批判,综合来看,B项中关于“网络文学”的说法错误。
D项,“现实主义文学的长处在于对现实世界的描绘,网络文学的长处在于对虚拟现实的表现和描写”说法于文无据。
原文只是说“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是如实地表现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网络文学作家既可以表现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生活,也应该深入挖掘虚拟生存体验”,材料并没有说现实主义文学和网络文学的长处。
故选C。
2.D项,“如果只守着传统意义上的现实是行不通的”错。
现实主义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向网络文学学习,需要在创作手法上突破传统的现实主义,但不能说守着传统意义上的现实就行不通,因为文学作家的创作“可以表现传统意义上的现实生活”。
故选D。
3.A项,可以用来支撑材料二中“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的观点。
C项,可以用来支撑材料二中“文学的超越性并非脱离社会现实的凌空蹈虚,而是要在现实世界里发现闪光的人性、厚重的生命以及不向假、丑、恶屈服的灵魂”的观点。
D项,可以用来支撑材料二中“如果我们的审美世界只有宫斗、玄幻、仙侠,那么这些脱离历史、现实的表达,何以支撑起我们对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担当”的观点。
B项,说的是现实主义是不断发展的,材料二没有涉及。
故选B。
4.从材料二的开头看,它采用了反问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关注。
从论证角度和论证方法上看,材料二意在论证网络文学不能脱离现实主义,论证过程中使用了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等方法。
从论证思路上看,材料二在第一段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论证,最后总结,采用的是“总分总”的论证思路。
5.根据材料一中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强调注重内心世界、侧重于人的感觉范畴的表达、高度抽象化的人物形象对丰富复杂的现实而言是非常不够的。
人们可以从这样的描写中进入人物或社会的某一个层面,但仍难以总体性地进入现实生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保有把现实生活表现得更丰富、深广与真实的可能性”等可概括为: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保有把现实生活表现得更丰富、深广与真实的可能性,这既是文学创作的需要,也是读者认识现实的需要。
根据材料二第三段的内容“现实主义的美学……绝不是对现实简单地、平面地、机械地反映或复制,而是要去直面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并以虚构和想象的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某种合理的人性之参照对象和构建模式,创造出一种崇高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来照亮那通往自由王国的道路”可概括为:
现实主义文学能够让我们直面现实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创造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精神境界。
根据材料二第六段,“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很容易让我们忽视他人的世界。
而现实主义让我们看到和听到其他人的忧惧与欢喜、诉求与向往,分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可概括为:
现实主义文学让我们看到和听到他人的忧惧与欢喜、诉求与向往,分享丰富的人生经验,弥补现代社会人们容易忽视他人的不足。
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的内容,“生逢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我们理当有足够的底气来书写这种巨变,直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现实主义岂能缺席网络文学”可概括为:
现在是一个大变革、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我们有责任以现实主义文学来书写这种巨变。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挖光阴过日子
荆爱民
①乡下老家常有人来,来了人,我总是问东问西的。
主客之间话稠得很,说的最多的,就是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常常是老家人走半天了,而心里总还是牵牵挂挂的,忽然就感悟到了中国汉字实在是太伟大太神奇了。
②人活一世,就是过日子。
这日子就是太阳,谁的阳光充足,谁的生活就好;
谁生活在山坳里,能照到的太阳光就少,日子就紧巴巴的。
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的日子就是黑的,就缺面无光。
③在靠北的办公室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深深感到向阳与背阴的巨大差距,在寒冷的冬天,向阳的房子本来有暖气,再加上明晃晃的太阳,在这面办公的人穿着夹衣上班,而背阴处虽有暖气,但还是觉得太冷,人要穿着厚厚的棉衣上班,即使是这样,暖气稍微跟不上,背阴的房间就冷的坐不住。
背阴房间养的几盆花,花叶小,长得不旺,很少能有开花的机会。
花儿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在同一个季度,甚至在同一层楼里,只是因为背阴向阳的不同,这日子的差别可就大多了。
同样生活在地球村里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同呢,就是因为各人过的日子不同,也即拥有阳光的多少不同形成的啊。
④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⑤同一片树林中刚长出的小树苗,几乎大小一个模祥,但几个月后就有了变化,那些叶儿大一些个子稍微高一点点的,就能多得一份光和热,就能多承接一份雨和露,几年时间后,同一片树林子中的树木就变得大大小小的,几十年过去后,大树就把小树荫蔽死了。
应了那句古话:
大树底下无美草。
当大树参天而立时,谁还想得到那些树底下灰黑僵卧的枯枝与大树是一娘所生的呢。
⑥曾经看过一篇短文,题目记得很清楚:
《一米阳光》,大意是说一个青年与奶奶相依为命,因为生活在两个高楼中间的一个小房子里,每天只有一米阳光,他把最美好的一米阳光让与奶奶享受,整篇文章是积极向上的。
但在我看来,一米阳光总是有限的,是万不得已,是没办法的办法。
因为那样,老奶奶的床就放在那狭窄的小房子中间,如果那老奶奶不用去撵那一米阳光,而是天天坐在阴凉处纳凉那多好啊。
⑦老家在陇东农村,童年的生活曾经在地坑庄子里度过,在漫长的冬天里,地坑庄子里的阳光总是来得迟走得早,最快乐的时光就是蹲在阳光里晒暖,那是多么让人向往的时光啊。
⑧长大了东奔西走,偶然的一天才省悟自己受尽磨难也就是寻找阳光,寻找冬天里晒暖的地方啊。
⑨寻找阳光的过程就是过日子,母亲在世时总是劝我,要好好过日子。
这好好过日子就是寻找阳光寻找温暖的过程,过日子要积极行动,要善于奔走。
在我们家乡,把会过日子的人家称之为光阴好,把能过上好日子的人称之为能挖光阴。
原来这光阴也能挖来啊。
农民辛苦,经历春风秋雨夏暑,就是一种挖光阴的行为,挖光阴讲究的是行动,要积极去挖,才有自己的好光阴可言。
才有好日子可过,农村人常有的一句话就是人有懒筋,把懒筋拉开了人就勤劳了。
⑩街面上多的是美容美甲店,电视上多的是养生养颜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那是相当遥远的事,美容与养生离我们还很远,我们要做的事是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挖光阴;
人类生活了几千上万年,还在祖祖辈辈地挖光阴,看电影电视上传播的一些大片,也是强调挖光阴,无论是哪个国度哪个朝代的艺术品都演绎的是同样一个主题,即挖光阴。
⑪汉字的妙处还在于:
光阴,不但有光还有阴,也即热了往凉处挪,冷了往热处走。
光阴一词充满了哲学意味,光阴是阴阳二极,是人生的正负两面。
挖光阴不但要挖光也要挖阴,于是盛夏就创造了空调,冬天就有了暖气。
⑫小时候读过一篇《火龙衣》,说是一个长工因为顶撞了地主,被地主关在磨房中,长工冷得受不了,推上空磨转了一晚上,早上起来对地主说他穿了件火龙衣,简直热得受不了。
故事的后半段不用说了,我想说的是长工靠智慧赢得了生存的机会,故事的本身也说明,日子要过好,就得行动起来,就得挖光阴。
⑬如果住在地坑庄子里,就要早早地收拾柴火,种好庄稼,多收一些玉米秆、麦草,或者扫些树叶,把土炕烧得热腾腾的,把日子过富足。
或者勤劳致富挣下钱买来大块大块的炭,把火炉生得旺旺的,火炉上熬上罐罐茶,烤上洋芋,那日子才叫过得有滋有味呢。
⑭如果生在北极,就能依靠祖上的遗传基因,刚出生后就可以在冷水中受得洗礼,更要在后天的生活中把身体历练的棒棒的,卧得冷雪,受得寒冻,并且在这样的地方生存繁衍,只有这样去做,光阴也就挖下了。
⑮思绪万千地正在往下写,几年不见的一个熟人来看我,张嘴就问,老荆,日子过得怎么样?
⑯正在挖光阴呢,我顺口答道。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住在向阳和住在背阴房间的不同”“同一片树林中小树苗成长的不同”,都意在说明“阳光对于人类和植物来说的重要性”。
B.在作者看来,《一米阳光》中的老奶奶“去撵那一米阳光”值得赞赏;
但若换个思路,“坐在阴凉处纳凉”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C.作者建议我们,作为普通人,不要做那不切合我们生活实际的事情,要立足于自己的现实情况,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去生活。
D.作者说“光阴是阴阳二极,是人生的正负两面”“挖光阴不但要挖光也要挖阴”,这启发人们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努力拼搏。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②段通过比喻和比较,形象地解说了“什么样的日子是‘宽裕‘的”,“什么样中的日子是'
紧巴巴‘的”,具体而生动。
B.文章的第⑧段借助议论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抒写出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验,为下文进一步揭示“寻找阳光”的内涵作铺垫。
C.作者善于借生活中的点滴和小故事表达哲思,比如用童话《火龙衣》说明“日子要过中好,就得行动起来,就得挖光阴”的生活道理
D.这篇议论性散文围绕“过日子”展开联想,循着“日子→寻找阳光→过日子的艰难→怎样过日子"
来组织文章,思路清晰条理。
8.文中第④段,母亲说:
“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请简述。
9.文章以“正在挖光阴呢,我顺口答道结尾,有什么艺术效果?
请简要分析。
【答案】6.A7.B
8.“年”和“月”是就时间概念来说,时间很容易度过,“日子”是指生活,“过日子”指人生活在世间;
(2分)在世间有各种各样生活环境,有酸甜苦辣,生活需要无尽的付出,是艰难的。
(2分)
9.水到渠成,点明题意,升华了“积极行动、不断奋斗”的主题;
(2分)首尾相应,文章以拉家常写起,又以人物对话结束,结构完整;
(2分)作者不但是“说”而且在“做”,增强了文章的感召力。
6.A项,“同一片树林中小树苗成长的不同”意在说明“在同样的环境下小树苗成长的艰难”,强调要努力争取“拥有阳光”。
故选A。
7.B项,“议论和抒情”错,第⑧段“长大了东奔西走,偶然的一天才省悟自己受尽磨难也就是寻找阳光,寻找冬天里晒暖的地方啊”,应为“借助记叙和议论”,“过渡到下文对过日子的联想和思考”。
8.“年好过,月好过”,这里的“年”和“月”是相对于漫长的“时间”概念说的,意思是时间很容易过去。
“日子难过”的含义,可结合上文提到的“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人活一世,就是过日子。
谁生活在山坳里,能照到的太阳光就少,日子就紧巴巴的”等句子来理解:
“日子”是指生活,“过日子”指人生活在世间;
每个人的境遇不同,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需要为生活不断劳作、付出等,因此生活在世间是不容易的,这就是“日子难过”。
可启发考生思考他们的生活经验:
快乐时觉得短暂,转瞬即逝;
痛苦时时间显得漫长、难捱。
9.首先要理解“挖光阴”的含义,根据上文“母亲在世时总是劝我,要好好过日子。
在我们家乡,把会过日子的人家称之为光阴好,把能过上好日子的人称之为能挖光阴”“挖光阴讲究的是行动,要积极去挖,才有自己的好光阴可言。
才有好日子可过”,可知“挖光阴”就是“要行动”“要努力奋斗”。
当熟人问“老荆,日子过得怎么样?
”,“我”回答“正在挖光阴呢”,这个回答既水到渠成,又点明了题意,照应题目,升华了主旨:
要积极行动,不断奋斗。
这个结尾的巧妙之处还在于,作者不但是“说”而且在“做”,增强了文章的感召力。
同时,从文章结构上看,文章开头写“乡下老家常有人来,来了人,我总是问东问西的。
主客之间话稠得很,说的最多的,就是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而结尾写“我”与熟人的对话,这个结尾与文章开头的闲话家常相呼应,结构完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陈忠字伯始,永初中辟司徒府,三迁廷尉正,以才能有声称。
司徒刘恺举忠明习法律,宜备机密,于是擢拜尚书,使居三公曹。
忠自以世典刑法,用心务在宽详。
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为《决事比》,以省请谳之敝。
又上除蚕室刑;
解臧吏三世禁锢;
狂易杀人,得减重论;
母子兄弟相代死,听,赦所代者。
事皆施行。
及邓太后崩,安帝始亲朝事。
忠以为临政之初,宜征聘贤才,以宣助风化。
常侍江京、李闰等皆为列侯,共秉权任。
帝又爱信阿母王圣,封为野王君。
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乃作《搢绅先生论》以讽,文多,故不载。
自帝即位以后,频遭元二之厄,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更相饰匿,莫肯纠发。
忠独以为忧,上疏。
元初三年有诏,大臣得行三年丧,服阕还职。
忠因此上言:
“孝宣皇帝旧令,人从军屯及给事县官者,大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
请依此制。
”太后从之。
忠以久次,转为仆射。
时帝数遣黄门常侍及中使伯荣往来甘陵,而伯荣负宠骄蹇,所经郡国莫不迎为礼谒。
又霖雨积时,河水涌溢,百姓骚动。
忠上疏,书奏不省。
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公台。
忠以为非国旧体,上疏谏。
忠意常在褒崇大臣,待下以礼。
其九卿有疾,使者临问,加赐钱布,皆忠所建奏。
顷之,迁尚书令。
延光三年,拜司隶校尉。
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不欲忠在内。
明年,出为江夏太守,复留拜尚书今,会疾卒。
(节选自《后汉书·
陈忠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B.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C.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D.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请谳,指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时,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
B.服阕,是三年守丧期满除服之意。
古代有为父母服孝三年的礼制,期满才可脱孝服。
C.郡国,是郡和诸侯国的并称,汉代分天下为郡与国,都直属中央,国是诸侯王的封地。
D.近幸,指受到帝王宠幸的皇妃、宫女之类,其往往假借皇威勾结朝臣干预朝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忠才能突出,得到司徒举荐。
他担任廷尉正时,就因才能突出获得美好的声誉,司徒刘恺举荐他,建议让他担任机密职官,他被提拔担任尚书。
B.
陈忠明习法律,执法务求宽大。
他家世代主管刑法,他执法追求法律的宽大审慎,提出了废除残忍的宫刑、精神失常的人杀人从轻发落等建议。
C.陈忠忧国忧民,不断上疏朝廷。
皇帝执政之初,他主张征召聘用贤才;
皇帝分封乳母,他上疏反对;
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隐匿不报,他上疏奏闻。
D.陈忠尊崇大臣,加强制度建设。
他对于不符合国家制度的规定,敢于上疏劝谏;
因为他的提议,九卿患病,朝廷就派使者前往慰问,增加赏赐钱布。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乃作《搢绅先生论》以讽,文多,故不载。
(2)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公台。
14.陈忠对元初三年皇帝关于大臣丧礼的诏书提出了怎样的补充意见?
请简要说明,不超过40字。
(3分)
【答案】10.B11.D12.C
13.
(1)陈忠内心怀有恐惧愤懑却不敢陈述进谏,于是写《搢绅先生论》来委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模拟 评估 新高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