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思网校成都中考化学压轴训练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8854297
- 上传时间:2023-01-01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12.60KB
优思网校成都中考化学压轴训练Word下载.docx
《优思网校成都中考化学压轴训练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思网校成都中考化学压轴训练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方案]某同学为了提纯粗盐,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交流与表达]
(1)实验步骤①和②的目的是;
实验步骤③和④的目的是.
(2)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是.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
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
[反思与评价]
(6)有同学认为只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任意一种试剂就能将两种可溶性杂质出去,你认为这种方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7)有同学认为原实验方案不完善,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实验方案设计]
(8)为了完善原实验方案,你设计的实验是
(仅写出补充部分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冲刺训练2
十堰)已知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盐,其中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碱,C是生理盐水的组成成分,E是工业上广泛的应用于玻璃、造纸的生产,将它们配成溶液后,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和E反应能产生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写出A、E的化学式:
A:
;
E:
(2)写出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果用另一种化合物来代替C,其他物质和条件不变,也符合如图所示要求,那么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十堰)在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利用某些仪器和药瓶制取气体,如图A-E装置可供实验室制取有关气体时选用.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a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制取C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可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若果要制取氨气你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为验证氨气的部分性质,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酚酞的水中,观察到两种现象:
①滴有酚酞的水进入集气瓶中,②.
十堰)某实验小组
利用如图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着火点只有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连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得出结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冲刺训练3
德阳)A、B、C、D、E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其中A是氯化钡.它们之间有如下反应关系: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D为,E为.
(2)A与B反应的方程式为.
(3)滤液III中存在的阴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
(2013泸州)甲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
(1)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2)在C组实验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甲同学将A、C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同一容器中,看到溶液变浑浊,该现象说明
有物质生成(填化学式),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4)滴入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使溶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呢?
甲同学进一步推测:
溶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是三种物质两两混合组成的混合物.
(5)为了验证推测,甲同学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取少量容器中的上层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
①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无色
物质是碳酸钠
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
物质是氢氧化钙
③若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6)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第②步验证的结论不严密,原因是.
乐山)小明和他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上一次实验后忘记塞上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提出猜想]
①该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②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③该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验证]
操作
现象
化学方程式
(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
(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讨
论]
小明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
(1)
(2)可推断,猜想②正确.而小张则认为猜想③也可能正确,理由是.
于是小王又设计了如下补充实验:
(1)取原溶液少量于试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静置,分层.
(2)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化学方程式:
.反之则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全部变质.
[反
思]
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冲刺训练4
广元)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其中J、K为黑色固体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L为红棕色粉末.常温下:
B、I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两种无色液体;
C、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D在高温下分解除了生成C外,还有另一种氧化物,这种氧化物的俗名是.
(2)在图中标出的十二种物质中,氧化物有种.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E与H反应:
②G与L反应:
南充)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收集装置是.小芳同学欲对制得的二氧化碳进行探究:
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F中,,根据已学的知识,说明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用E装置收集的氧气进行试验时,发现O2不纯,其原因除与水接触产生水蒸气外,另一原因可能是.
广元)甲同学认为Ca(OH)2与CO2反应,而NaOH与CO2不能反应,因为实验室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而不用NaOH溶液.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乙同学想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请你与乙同学一起在实验室完成以下实验.
【提出假设】NaOH能与CO2反应.
【设计方案】
①CO2的制取:
a.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如图所示装置中,正确的发生装置时(填字母),不选择其他发生装置的理由是.
c.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②【验证假设】
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其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为了探究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乙同学与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以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NaOH未与CO2反应.
方案二: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方案三:
向所得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溶液变浑浊,说明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
你认为三种方案中,可行的是,其他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
(3)
【总结反思】
实验室里NaOH易变质,因此实验室里的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
成都)
(1)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
用燃着的木条靠近E瓶b导管口,木条火焰熄灭,证明满了.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
(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变红色;
(3)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4)将瓶中的气体沿D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
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成都)
(1)若甲、丙为化合物,乙、丁为单质,因此反应物和产物的特点都是:
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因此属于置换反应;
如:
Fe+CuSO4=FeSO4+Cu(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2)乙为烧碱,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
NaOH;
甲溶液呈蓝色,说明含有铜离子,和氢氧化钠的氢氧根离子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故看到的现象是:
有蓝色沉淀从溶液中析出;
(3)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且丙为水,丁为盐,能够生成盐和水的物质可以是酸和碱或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或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等,因此则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4)若甲、乙、丙为化合物,丁为单质,且乙、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说明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因此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冶炼金属;
故答案为:
(1)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等;
(2)NaOH;
有蓝色沉淀从溶液中析出;
(3)不一定;
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冶炼金属(或炼铁)
成都)
(1)通过溶解、过滤可以把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除去.
故填: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通过步骤③和④,可以除去粗盐中的易溶性杂质CaCl2、MgCl2.
除去粗盐中的易溶性杂质CaCl2、MgCl2.
(2)实验操作X的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过滤;
漏斗.
(3)实验步骤③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氯化镁,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NaOH═Mg(OH)2↓+2NaCl.
判断氢氧化钠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取样品少许,加入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4)实验步骤④中生成的沉淀D是碳酸钙.
碳酸钙.
(5)实验步骤⑤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获取食盐晶体,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在蒸发食盐溶液的过程中要使用玻璃棒,作用是搅拌溶液,避免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搅拌溶液,避免因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6)这种方法不可行,因为MgCO3、Ca(OH)2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不可行;
MgCO3、Ca(OH)2均为微溶物,只用任意一种试剂就会有一种杂质生成微溶物而不能全部除去.
(7)做出这种评价的依据是:
在除去MgCl2和CaCl2的同时,又引入了新的杂质NaOH和Na2CO3.
(8)设计的实验是:
向溶液C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滴加酚酞试液时溶液不变色.
故填:
十堰)
(1)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酸、碱、盐,A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盐酸,C是生理盐水的组成成分,所以C是氯化钠,E是工业上广泛的应用于玻璃、造纸的生产,盐酸和E反应能产生气体,所以E是碳酸钠,碳酸钠会转化成D,D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D可以是碳酸氢钠,B是碱,B可以是氢氧化钡,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会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钡会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A是HCl,E是Na2CO3;
(2)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钠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
Ba(OH)2+NaHCO3═BaCO3↓+NaOH+H2O;
(3)如果用另一种化合物来代替C,其他物质和条件不变,也符合如图所示要求,盐酸和碳酸钠会生成氯化钠和碳酸,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那么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是:
H2CO3.
(1)HCl;
Na2CO3;
(2)Ba(OH)2+NaHCO3═BaCO3↓+NaOH+H2O;
(3)H2CO3.
十堰)
德阳)
(1)Ba(OH)2;
Cu(OH)2;
(2)CuSO4+BaCl2=BaSO4↓+CuCl2;
(3)Cl﹣、SO42﹣、NO33﹣
(2013泸州)
(1)根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可以知道,它们都能够和稀盐酸反应且都没有现象,都能使酚酞变红,氢氧化钠不能和碳酸钠反应,但是氢氧化钙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能二氧化碳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反应没有现象,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能够实现目的实验为C和D;
(2)C组中发生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反应,该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3)根据题意生成的白色沉淀只能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
CaCO3;
(4)根据题意可以知道,在溶液中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其化学式为:
(5)能够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碳酸钠,而氢氧化钙不能和碳酸钠共存,所以可以判断使溶液变红的是氢氧化钠,即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6)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也可以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仅仅根据溶液变红就判断溶液中只是氢氧化钙.
(1)C、D
(2)Ca(OH)2+Na2CO3═CaCO3↓+2NaOH
(3)CaCO3;
(4)NaOH;
(5)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6)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还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实验验证]
(1)酚酞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
(2)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其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讨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且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若氢氧化钠全部变成碳酸钠,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
乐山)
(1)加入氯化钡溶液可以除去碳酸钠,当不再产生沉淀时,说明碳酸钠已被全部消耗掉;
(2)氢氧化钠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同时生成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SO4+2NaOH═Na2SO4+Cu(OH)2↓;
[反思]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由于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钠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实验验证]
(1)溶液显碱性
(2)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或碳酸钠)Na2CO3+2HCl═2NaCl+H2O+CO2↑;
[讨论]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不再产生沉淀;
[反思]2NaOH+CO2═Na2CO3+H2O
广元)
南充)
(1)图中所标仪器的名称为酒精灯;
(2)实验室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其中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该反应生成了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即C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而碳酸能够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应该选择固固加热型的发生装置,即A装置;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最佳时机为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否则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
(1)酒精灯;
(2)CaCO3+2HCl═CaCl2+H2O+CO2↑;
C;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A;
一有气泡冒出就收集.
广元)设计方案:
①二氧化碳的制取:
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b、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是固液常温型,故在和C中选,但B装置错误:
长颈漏斗未伸入液面下,导气管太长,故不选;
c、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好仪器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
验证假设:
方案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方案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加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故可行;
方案三、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加入氯化钙后会产生碳酸钙白色沉淀,故该方案可行;
故答案:
①a.CaCO3+2HCl═CaCl2+H2O+CO2↑
b.C;
该反应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进行的,故排除A,而B中长颈漏斗未插入液面以下,导管反而插入到了液面以下,操作错误故发生装置选C(其他合理说法也可)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方案二和方案三;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故不能通过无色酚酞变色判断是否发生反应(其他类似说法也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校 成都 中考 化学 压轴 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