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证通过转换层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9091854
- 上传时间:2023-01-03
- 格式:DOCX
- 页数:74
- 大小:127.50KB
专家论证通过转换层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专家论证通过转换层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家论证通过转换层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钢管立柱底部应设垫木和底座,标准层立杆高度2.7米。
非标准层没有适合高度的立杆,顶部应设可调支托,U形支托与楞梁两侧间如有间隙,必须楔紧,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3)施工使用的要求:
1)、合理设计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
2)、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计算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3)、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2、柱模板
1)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柱位置线→搭设安全架子→抹找平层作定位墩→绑扎柱钢筋→插入对拉螺栓及硬质塑料套管→清扫柱内杂物→安装柱模→检查柱模位置、截面尺寸和垂直度→安装柱模箍→紧固对拉螺栓→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安装斜撑和剪刀撑。
2)施工方法
①材料要求
竹胶板模板:
尺寸(1220×
2440mm)、厚度18mm。
方木:
50×
100mm方木,要求规格统一,尺寸规矩。
钢管:
φ48×
3.5钢管
对拉螺栓:
采用M16对拉螺栓,并且两边带好两个螺母,沾油备用。
隔离剂:
严禁使用油性隔离剂,必须使用水性隔离剂。
模板截面支撑用料:
采用钢筋支撑,两端点好防锈漆。
②柱模采用竹胶合板拼装式片模,加固采用铁脚手管。
柱箍间距:
柱下部200mm设置第一道,其上400mm设置八道,500mm设置六道。
见下图:
3、墙模板
1)墙模安装工艺流程:
弹墙位置线—→绑扎墙钢筋—→插入对拉螺栓及硬质塑料套管→安装门洞口模板→一侧墙模就位、安装→安装斜撑—→清扫墙内杂物→就位、安装另一侧墙模→安装斜撑→对拉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调整模板位置→紧固对拉螺栓→斜撑固定→与相邻模板连接。
墙体木制模板
为了保证剪力墙砼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较好的观感效果,剪力墙模板采用15厚多层板及50*100木龙骨。
模板竖向龙骨为50*100mm木枋,横向为2根φ48×
3.5钢管。
M16对拉螺栓外配“山”型扣,对拉螺栓200mm设置第一道,其上每400mm设置一道。
拆模后将螺栓孔眼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密实并抹平,墙体砼的外观质量好。
模板剖面示意图
模板立面示意图
阴角配制阴角模。
模板拼缝处作成企口,并粘贴密封条以防漏浆。
1)安装方法
(1)木模进场组装完备认真检测其平整度,调整完备后分正反,内外板编号,刷脱模剂准备使用。
木模入模前先将大模清理干净。
(2)木模施工前应首先做好钢筋,水电预留洞的隐预检工人作认真清理工作面。
墙模下角粘贴海绵条,墙体内固定好模板支铁。
(3)弹好墙边线及50cm控制线、门窗口位置线、外模下口20cm水平线及外墙大角10cm控制线及角模位置线。
在钢筋上弹出标高线。
(4)门洞口模板采用定型木制模板,门洞口模板如图所示:
(5)门窗口固定三道钢筋顶棍与箍筋焊接牢固,然后沿模板周边靠大模一侧粘1cm厚密封条,密封条距口边2mm,要粘贴平直牢固,确保无漏浆。
在楼板立大模部位先用砂浆找平。
并将施工缝部位凿毛,清理干净。
(6)木模就位前应首先将阴、阳角吊装就位,并用8#铁丝与墙体立筋临时绑扎固定。
(7)首先按楼板上的墙位置线将内横墙正板吊装就位,安装对拉螺栓及塑料套管,用线锤校正固定后吊反板就位,穿好螺栓,校正加固完毕。
(8)安装外墙模板时先按楼板上的位置线将墙内侧模板吊装就位并用线锤校正后固定,穿螺栓及塑料管。
再安装外墙外侧模板。
(9)外墙板固定后校正加固阴阳角,用螺栓将阴阳角与大墙模连接牢固,防止漏浆。
为防下脚漏浆造成烂根,立模前在模板下口抹5cm宽水泥砂浆找平层。
模板与模板接触面必须粘贴海棉条。
2)与多层板模板连接:
在木模板上口搁M16带止水环的定位螺栓,间距不大于3m,定位螺栓的锥体头与大模板内皮平齐。
多层板模板下口转孔与定位螺栓的锥体头贴牢,垂直矫正后,背面用螺栓夹紧。
3)多层板的维修
多层板运输堆放防止雨淋水浸;
多层板严禁与硬物碰撞、撬棍敲打、钢筋在上面拖拉、振捣器振捣、任意抛掷等现象,以保证板面覆膜不受损坏;
多层板使用后应及时用清洁剂清理干净,然后在其表面用棉纱涂上薄薄一层由机油和柴油按3:
7调匀的混合剂,既保护面板又可作为下次使用的隔离剂;
当拆下的模板四周破坏、四边板开裂分层时,将模板破损部分切掉四周刷封边漆,然后重复利用。
4)模板设计方案
流水段的划分及流水方向
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及项目部要求:
本工程划分流水段施工,墙体模板满配三个标准层,以上各层周转使用。
墙体施工缝处模板配置成搭接形式配置,其施工缝留在门窗洞口跨中1/3处,顶板施工缝位置向后,后浇带处未进行模板配置。
5)外墙空调立板施工:
本工程的一个施工难点是外挑梁板(阳台、空调板等)比较多,在施工过程中我项目部为了既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又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外檐挑板等底板模板采用木龙骨、胶合板加碗扣架钢管的支撑体系,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方木,次龙骨间距300mm。
主龙骨采用100*100方木,以垂直于次龙骨的方向布置,间距1200mm*1200mm(不足1200mm处用900mm代替)。
用竖向立杆和横向短钢管加卡子锁紧顶住次龙骨及用竖向立杆+U托加100mm*100mm方木顶住次龙骨。
其侧面模板采用胶合板与方木现场制作,背部用短钢管锁紧加以固定。
外挑板梁模板用方木加竹胶板铺设,用钢管、卡子加以固定。
挑板钢筋随顶板一起绑扎。
模板配置见下图:
4、梁模板
1)梁模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设梁底模支撑架→安装梁底模→梁底起拱→绑扎梁钢筋→插入对拉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扫梁内杂物→安装梁侧模→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模板连固。
2)梁模板安装
(1)安装时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架横杆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大于及等于4m时,模板按跨度的0.2%起拱,当悬臂梁时,按悬臂长度的0.4%起拱,起拱高度不小于20mm。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2)梁侧模板,根据梁底模安装梁侧模板,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与楼板模板碰边或压边确定。
采用楼板底模压梁侧模板,梁侧模板碰梁底模板的施工方法。
梁模板支模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便于梁侧模板拆除。
(3)施工前的准备
在墙面上弹出梁宽度及高度线;
支梁底模板的立柱;
按图纸尺寸加工梁底、侧模板,齐梁边线,贴5mm厚海绵条;
焊足够数量的短钢筋头顶模撑;
将梁内的杂物清扫干净;
在不同高度、不同砼标号处用钢板网和钢筋掐好缝。
(4)梁模支撑体系见下图:
钢管排列平面示意图
模板支撑体系剖面图
(5)二次结构中的梁柱节点:
支设梁模时将梁底模紧贴框架柱外皮,中间缝隙用海绵条封堵,并在端头设置一道竖向支撑;
柱头设置竖向堵头模板,如下图:
5、板模板
1)板模安装工艺流程:
搭设板模支撑架→调整板模下皮标高及起拱→安装板模底楞—→铺设板模→检查板模上皮标高、平整度。
2)施工方法:
本工程楼板采用12厚多层板模板,顶板支撑系统采用WDJ碗扣式满堂脚手架,主龙骨为100*100mm木枋,次龙骨为φ48×
在竖向结构构件抄好标高后,根据楼板板厚、模板厚、木方厚调整好搁放木方的水平钢管,最后铺木方及板模(见下图)。
钢管排列平面示意图
3)多层板模板安装
(1)对于不够整模板的楼板,拼缝不放在梁板、墙板交接处,尽量选在顶板大面处,拼缝严密,并用塑胶带进行粘贴。
(2)梁板节点处,铺板时重点控制板头与梁侧模上口在一条线上,避免将来出现错台。
(3)内、外墙与顶板节点:
为保证墙与顶板按槎处不留施工缝痕迹,墙体砼浇筑时高出1cm;
多层板与墙体接触面贴粘贴密封条,粘贴时,粘在多层板上口往下5mm位置,避免密封条吃进顶板。
(4)楼板支撑采用满堂红碗扣脚手架体系支撑。
支柱间距横向800mm,竖向1000mm,横杆第一排距地20cm,第二、三排间距1.5m,以上每段碗扣立杆均至少设一道拉接,立杆下口如为楼板,则垫设方木。
(5)支架的支柱从边跨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立杆支设时带通线。
支架搭设完毕后,检查板下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性,并依据给定的水平线,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木楞找平。
6、楼梯模板
1)楼梯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立平台支柱→安装平台桁架→立梯板支柱→安装梯板桁架→铺模板。
(1)楼梯底板模板采用多层板,次楞采用50×
100mm木方,间距250mm,主楞为100×
100木方,间距为600mm。
(2)楼梯踏步模板采用定型木模板,踏步阳角预先埋设钢筋护角。
(3)楼梯支撑采用Ф48钢管。
1、拆模的顺序:
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2、拆模要按技术要求的程序进行,不能颠倒顺序,随意拆除。
尤其是顶板、梁模板的拆除,要以混凝土同期试块的强度为准,填拆模申请表,得到技术部门的许可后,方可拆模。
拆模时不要硬砸、硬撬及高空抛掷,以防模板损坏变形。
模板分段拆除后,要及时分类整理,集中运出,经修整后码放整齐。
3、柱模板的拆除
工艺流程:
拆除拉扦或斜撑→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拆除部分竖肋→拆除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柱模板拆除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使摸板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
以防柱子模板倾倒伤人。
4、梁、板模板的拆除
1)底模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2)梁、板模板的拆模
(1)板拆除时,保证混凝土强表面及棱角不应拆模而受损坏,预埋件或外露钢筋插铁不因拆模碰扰而松动。
本工程涉及到幕墙埋件的埋设问题,幕墙埋件应在梁侧模支模前埋设。
(2)遵循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由上而下的原则,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碰。
(3)梁、板模板为18mm厚双面覆膜多层板,现场装拆时人工传递,严禁对多层板面板进行抛掷,要求现场责任师加强监督,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4)沉降后浇带处混凝土要求在结构封顶以后方可浇筑,涉及此处各层梁板模板均不拆除。
(5)梁侧模、板底模等模板,使用后有变形等损伤的要及时进行修补。
(6)支撑件和连接件应逐渐拆卸,模板拆除时,不得损伤混凝土。
(7)拆下的模板和配件均应分类堆放整齐,现场责任师加强监督,严禁配件随意丢弃的现象出现。
(8)梁、板拆模时,先拆梁帮侧模,再拆顶板底模,最后拆梁底模。
拆底模时每根方木龙骨下暂留1-2根支撑不拆,人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除近旁余下的支撑,使龙骨自由下落。
梁、板模板拆除应分区段由里向外进行,严防砸伤。
被后浇带截断的框架梁,底模整跨不拆除,以保证悬臂梁的结构安全,顶板在后浇带处的支撑不拆除,以承受上部施工荷载。
预应力大梁砼达到张拉允许强度后,需拆除梁的侧模,但梁底模必须等到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后方可拆除。
(9)大跨度顶板梁采用早拆体系,晚拆部分设置单独支撑点,因梁板的弯距与跨度的平方成正比,设置独立支撑点后,独立支撑点间的梁板的承担弯距将成平方的减小。
3)模板的拆除注意事项
(1)模板吊运时要绑扎栓牢,轻起轻放,就位平稳准确,严禁碰撞楼板及其他已完工部位。
(2)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灰浆等杂物。
带丝扣的配件经常刷油防锈蚀,柱、梁侧模板板面刷脱模剂。
各种部件分别堆放,使用中加强管理,计划好,不要乱拿乱用。
(3)模板要定期检查和维修,保证模板使用质量。
重点检查吊点、各板间连接是否牢固、模板有无扭曲变形、模板有无损坏等,有问题的修好后再使用。
(4)钢管、方木等使用前,尺寸、规格、数量应计划好,严禁随意切割成短料。
胶合板加强板边保护,涂刷封边胶,多次周转后板边分层散花的钉小木条修补,涂刷胶结材料补边。
(5)拆除时应小心施工,禁止野蛮拆卸,破坏边角。
4)成品保护
(2)上操作面前模板上的脱模剂不允许有流坠,以防污染结构成品。
(3)为防止破坏模板成品工序必须做到:
严禁重物冲击已支好的模板、支撑;
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
在支好顶板模上焊接钢筋(固定线盒)或要垫起,并在模板上加垫铁皮或其它阻燃材料;
在支好顶板模上进行预埋管打弯走线时不允许直接以模板为支点,须用木枋作垫进行。
(4)为保证墙面质量,板面应随时清灰,及时涂刷新的隔离剂。
(5)拆下的模板,如发现板面不平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
(6)做好模板的日常保养工作和维修工作。
(7)楼梯踏步边、柱边、门窗洞口边拆模后应用多层板条进行保护,防止碰撞造成缺楞掉角。
(1)准备工作
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如有问题及时解决。
检查钢筋有无锈蚀现象,除锈后再运至施工现场。
绑扎前彻底清扫垫层表面浮土和杂物核对成品钢筋的钢筋型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牌相符;
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绑扎架等;
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塑料垫块等。
为确保钢筋保护层的位置,对柱、墙必须加工钢筋定位框,顶板加工马凳。
定位筋加工尺寸必须准确,
绑扎前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作作好配合工作,如支摸、水电管
线等与绑扎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
钢筋确实摆放不下时,要与技术部门联系(可能涉及设计、监理等单位)解决。
钢筋绑扎铁丝的使用:
直径小于12mm钢筋采用22号铁丝绑扎,大于12钢筋采用20号铁丝绑扎。
铁丝的长度见下表,大于下表中钢筋绑扎的铁丝长度用450mm。
所有钢筋交错点均绑扎,且必须牢固,柱角等抗震较高部位用双股铁丝。
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扣呈“八”字型,朝向混凝土体内部。
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定:
根据基层上平面控制轴线,标出底板钢筋摆放线;
在垫层和上层钢筋网片上(用红漆标点标识)放出底板上柱、墙、门洞位置线(控制插筋);
在垫层上标出独立柱插筋位置线;
板筋、梁主筋摆放线分别在每层顶板模板四周和梁底模端部标出;
柱、梁箍筋摆放线在对角主筋上标出;
墙体水平筋摆放线在竖向钢筋上标出。
(2)墙、柱插筋
本工程墙、柱插筋较多,插筋施工一方面应确保位置准确,二方面必须保证插筋锚固长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三方面必须保证插筋甩茬长度满足搭接要求。
底板接头位置、钢筋保护层、上下铁的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将门洞口、暗柱、柱边线、梯段板起始位置线投测到上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的规格、间距插筋。
2)插筋限位固定:
柱、墙插筋拐角与下网钢筋网片或限位筋绑扎固定。
墙插筋在板内设置两道限位水平筋,下网一道,上网上皮一道,另外再在混凝土面上设置两道临时限位水平筋及水平梯子筋;
柱插筋在板内设置四道限位箍筋,上下网各一道,中间板高范围内等间距设置两道,另外再在混凝土面上设置两道临时限位箍筋及柱定距框,所有限位筋均与底板网片筋及墙柱插筋绑扎牢固,墙、柱插筋甩茬按50%错开接头,接头错开。
墙柱插筋固定见下图所示。
(3)混凝土柱钢筋绑扎
1)作业条件:
轴线、柱边线已弹好并经过预检验收;
混凝土施工缝已凿去表面浮浆并清理干净。
2)工艺流程:
见下图所示。
3)绑扎要点:
修整、清理:
清理下面预留柱筋上的混凝土渣,根据柱边线校正柱立筋位置(最底层柱插筋应根据柱边线固定立筋位置,支模时再次校正与固定)。
根据柱箍筋的形式与数量往立筋上套箍筋,并注意箍筋开口处沿柱四角通转布置,如图所示。
竖向钢筋连接位置:
柱竖向钢筋直螺纹接头严禁设置在箍筋加密区范围内,同一平面内竖向钢筋接头按50%错开不小于35d(d为柱主筋),且不小于500mm。
对竖向钢筋的连接接头进行外观检查或按要求取样试验,合格后用脚手架临时固定立直,开始绑扎箍筋。
柱钢筋绑扎:
①柱箍筋形式:
方柱采用封闭式箍及带拉钩的复合箍筋,抗震箍弯钩角度135°
,平直长度不小于10d。
②分档箍筋间距:
在柱的对角钢筋上用粉笔自混凝土面50mm起画箍筋间距,当分档排到直螺纹套筒上时,采用上下加密方法避开箍筋设置在套筒上。
③柱子主筋与箍筋绑扎时,转角处采用兜扣绑扎,中间采用八字扣绑扎,并且绑扣的多余绑丝必须朝向构件内部。
检查柱子歪、扭位现象,调整合格后在柱上口设置柱定距框(固定钢筋的位置,可周转使用),并且在柱上口设置1~2道柱限位箍筋,定距框与限位箍筋与柱主筋绑扎牢固,见下图所示。
(4)梁钢筋绑扎
本工程梁柱节点处钢筋非常密集,除柱主筋及其加密箍筋外,纵横梁筋交错汇集,且部分梁纵筋及支座负筋多,因此绑扎中需重点控制使梁柱节点区域钢筋绑扎到位。
1)工艺流程
搭设梁底模支撑架→安装梁底模→梁底起拱→绑扎梁钢筋→插入对拉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扫梁内杂物→监理验收合格后→安装梁侧模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梁、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筋及架立筋→绑扎主梁箍筋→穿次梁上层钢筋→绑扎次梁钢筋→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验收交接。
2)绑扎要点
箍筋间距分档:
起步箍筋距节点边(注意非柱边)50mm开始设置,加密区间距100mm,非加密区间距200mm,主次梁交接处沿主梁附加箍筋间距50mm。
在已支好的梁底模板上画出箍筋分档线,摆放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和架立筋,并连接好主筋。
穿纵筋:
按设计根数摆放纵筋,穿筋时应根据方案或设计要求确定哪个方向的梁纵筋先穿,并从边支座向中间穿入,纵筋伸入支座的水平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负筋在支座两侧的长度一致,当纵筋连接完后,调整纵筋间距并与箍筋固定。
原则上应先绑短向主梁、再绑长向主梁、再短向次梁、最后绑长向主梁,等高梁相交处按下图进行处理,以梁筋防叠加超高。
纵筋接头位置:
上铁接头设置在跨中1/3范围内,下铁接头设置在支座1/3范围内,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错开距离不小于35d(人防区不小于65d)。
3)绑扎要求:
①梁筋穿入后,先绑扎梁柱节点处柱箍筋,保证柱主筋与箍筋绑扎到位,然后绑扎主、次梁钢筋,梁双排钢筋之间应垫上短钢筋棍。
②箍筋弯钩叠合处沿梁纵筋交错布置,弯钩角度135°
。
③箍筋与主筋相交点均要绑扎牢固,其中上部纵向钢筋与箍筋用套扣法绑扎,绑扎丝头朝向混凝土内部。
梁筋绑扎完后,拆除临时支撑架,将梁落入梁底板上,将梁位置调正,垫塑料垫块,底部垫块间距600mm,侧面垫块间距800mm,梅花型布置。
梁钢筋的间距及各排铁的排距必须均匀,满足最小间距要求,当不能满足最下间距要求时,应与设计协商,采用调整钢筋的规格、排数或其他方法解决。
切忌不要将一排铁的位置放在二排铁的位置上,或只满足钢筋总根数要求而不顾钢筋的间距、排数。
梁柱节点处由于钢筋密集,在保证钢筋最小间距的情况下,将钢筋间距匀出两个较大的间距浇筑混凝土时下振捣棒。
振捣棒采用φ30振捣棒。
(5)板钢筋绑扎
1)作业条件
模板已经过预检验收合格;
轴线控制线已弹好并经过检查验收;
预留钢筋已清理干净并校正完毕,特别注意墙变截面的钢筋校正;
2)工艺流程
3)绑扎要点
弹线:
模板支设并交接完毕,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铁红在模板上弹出下网纵横钢筋间距线,其中板起步筋距梁边、墙边距离为50mm。
确定摆放顺序:
无特别注明,板下网先摆放短向钢筋,后长向钢筋,上网则先摆长向钢筋,后短向钢筋。
接头位置:
上铁设置在跨中1/3范围内,下铁设置在支座1/3范围内,在1.3倍的搭接长度范围内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
锚固要求:
在板边沿,板受力筋在端支座的锚固长度为:
下层筋不小于1/2梁(墙)宽与15d之间较大值,上层筋La,其中下层筋锚固弯头朝上,上层筋锚固弯头朝下。
绑扎要求:
①钢筋网片相交点全部绑扎,相邻绑扎点成八字扣,搭接部位应绑扎三扣,所有绑扎丝头朝向混凝土内部。
②板下层钢筋网片应边绑扎边垫保护层垫块,采用塑料垫块,间
距600mm,梅花型布置。
③上下层钢筋之间采用工字形马凳
④为了保证负弯矩筋端部在同一条直线上,支座负筋绑扎时在端部拉通小白线就位绑扎。
⑤楼板上有预留洞时,不大于300mm×
300mm的洞,板钢筋可从洞边绕过;
大于300mm的洞,板筋断开并按图纸要求加筋补强,当结构图中未注明时需通知设计现场解决。
⑥板上铁未拉通处,按设计要求增设双向钢筋网片,间距与上铁相同。
(6)墙体钢筋绑扎
轴线、墙边线及控制线已弹好并经过预检验收;
混凝土施工缝已凿去表面浮浆并清理干净;
墙体钢筋绑扎前,在两侧各搭设两排脚手架,每步高度1.8m,脚手架上满铺木脚手板,确保操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作业环境。
平面放线、定位→钢筋修整、清理→竖向钢筋连接→暗柱钢筋绑扎→立竖向梯子筋、
接长竖向分布筋→上中下三道水平筋临时固定竖向梯子筋及分布筋→按竖向梯子筋分档
间距就位水平分布筋→连梁绑扎→洞口加筋补强→设置钢筋保护层垫块→验收交接
3)墙筋绑扎要点
墙筋绑扎前,用钢丝刷将污染的钢筋清理干净,测量工及时弹出墙体内外边线及控制线。
混凝土工根据墙体内外边线用扁铲剔凿并将浮浆、石渣清理干净。
校正甩槎筋位置:
根据已弹好的墙内外边线,对保护层偏大或偏小的钢筋按1:
6打弯对钢筋进行校正;
对钢筋间距偏差超过±
5mm的也要进行校正,见下图。
校正甩槎竖向筋时,第一根竖向筋要求距两侧暗柱边距离为50mm,中间钢筋间距按图纸设计要求从中间向两边排列,排至第二根竖向筋时,如钢筋间距不符合图纸要求,允许对其进行调整,但钢筋间距不应大于图纸设计要求。
墙体竖向钢筋排列见下图:
(7)楼梯钢筋绑扎
本工程楼梯采用先浇筑楼梯间竖向墙柱,待拆除墙柱模后绑扎楼梯钢筋做法。
楼梯平台板的钢筋可预弯埋入墙内(地下部分),待拆除墙柱模、剔出钢筋修整调直后与待绑扎钢筋采用搭焊接连接。
楼梯钢筋施工方法见下图:
1)绑扎顺序
平台放线→预留平台板正负筋并弯折入墙→支楼梯间墙模→浇筑墙体混凝土→拆模→剔出平台板预留筋、扳直、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家论证 通过 转换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