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9134041
- 上传时间:2023-01-0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4.30KB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它不仅把消灭各种剥削制度作为神圣职责,而且也把建立社会主义的先进生产关系、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伟大的历史使命。
因此,它始终团结一切劳动阶级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完成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而斗争。
正因为工人阶级具有上述优秀的品格和阶级属性,就使它必然成为无产阶级的阶级基础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在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工人阶级大多集中在构成我国经济命脉的现代化骨干企业,创造着大部分的社会财富,是对我国国民经济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生产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导力量。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广大工人群众在改革开放中识大体、顾大局、在淘汰落后生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推动改革开放的最基本的动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到2000年,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已从1978年的1.2亿增加到2.8亿人。
其中表现在数量方面增加的,主要是从农民转来的1亿多乡镇企业职工和9000万进城农民工。
表现在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方面的,主要是从事
科学研究、技术工艺和教育工作等复杂劳动的职工人数,从1978年的不到800万增加到2500万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人阶级内部有知识、有技术、会管理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而以体力劳动、半体力劳动为生的产业工人的数量下降,已从1995年的近9000万人,下降到2000年的5500万人。
这就使整个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地位越来越巩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在不断发展。
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适应,工人阶级内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方面表现在工人在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从业引起的结构性变化。
因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为了发展先进生产力,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各项改革,导致公有制经济中的工人在全国职工中的比重不断减少,同时私有制经济中的职工的比重在不断增加,目前,约有1亿多职工在私营、个体、“三资”企业中就业。
另一方面,表现在工人在不同产业从业引起的结构性变化。
由于实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企业有机构成的提高,属于现代化大生产体系中的各种传统产业的职工总量在减少,而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职工的总量在增加。
1998年,1.23亿城镇职工中,在教科文卫、管理行业就业的职工达到3172万,在交通、邮电、商业、金融、房地产、社会服务等行业就业的职工达到2798万。
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变化和雇用工人的出现,从总体上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第一,如前所述,在改革调整中工人阶级内
部结构的变化,乃至部分职工的下岗,符合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和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与工人阶级保持主人翁地位并不矛盾。
而且国家一直在争取完善和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对下岗职工的再培训和实施再就业工程,力求把经济地位下降的职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二,为了发展经济、解决就业等国计民生问题,出现了雇佣关系和雇用工人。
但这不是落后资本主义制度下或旧中国时的雇佣关系和雇用工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不占主要地位。
其中,雇佣关系受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约束,这些工人的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第三,中国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从根本上说是宪法规定的,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把工人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要求不仅上升为路线、方针、政策,用以指导中国的改革和建设,而且领导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形式由各职能部门贯彻实行。
第四,在公有制企业改革转制的过程中,一些地区、一些企业确实存在许多不规范的行为,使许多职工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地位受到伤害。
但这不是改革的初衷,更不是允许存在的合理现象。
党和国家一直采取措施,努力监督国有资产的运营,规范企业和政府的行为,支持职工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种形式在企业中发挥主人公作用,努力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仍然是党和国家始终不变的方针。
2、农民阶级是我国人数最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得到了第二次解放,出现了数以千万计
的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农民工、个体经营者和数以万计的私营企业主,但务农的农民仍是我国的人数最多的劳动者。
2001年数量已达到3.25亿。
农民是中国工人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农民通过联产承包经营、调整产业结构、兴办乡镇企业,大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既解决了中国多年来难以解决的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又发展了农业生产,繁荣了农村经济,保持了全社会的稳定。
在改变我国不合理的就业结构,扩大工人阶级队伍,推进了城镇化建设和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战略目标方面,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仅符合农民的根本利益,使农民最早得到了实惠,也使广大农民看到了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希望。
农民群众衷心拥护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们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支根本力量。
依靠农民群众,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大的意义。
从农业、农村、农民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们国家的自力;
没有农业的长期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的发展;
并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从中共十六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各项战略的有效实施看,通过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农民的积极支持和
参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必须有农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合理有序地流动,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要有农民的积极参与;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东、中、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要有农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使扩大内需的方针,刺激、引导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需要农村的发展,亿万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也必须有农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
二、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具有中国特色,从根本上说,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引起了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的重大变化。
在这一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这些社会阶层包括:
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
这些新社会阶层的特点是,从业人员的数量大,从事的产业行业范围广,从各自不同的岗位、职业,对社会主义的事业做出了多方面贡献。
到2001年底,全国在册登记的个体户即个体工商户为2433万户,注册资金3436亿元;
私营企业202.85万户,注册资金18212.24亿元。
其中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2.31万户,亿元以上的有383户。
个体工商业者和私营企业主的人数总量已经超过2600多万人。
从事的产业、行业几乎覆盖了除第一产业外的二、三产业的大部分行业。
正因为如此,这些阶层的各类从业人员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贡献有很大不同。
比如,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要从事
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和成果转化工作,他们在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乃至发展先进、实用的生产力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主要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创造物质财富和吸纳大量人员就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01年底,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占全部国内生产总值的30%,除生产经营者本人外,吸纳的就业人员达到4874万人。
其中,大多数为新生劳动力以及相当多的下岗职工。
2000年,全国个体私营企业的纳税总额达到1177亿元,占全国税收的9.28%。
以行业性中介、公证性中介、服务性中介为主的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主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在第三产业,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的方式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些社会阶层之所以是新的,既是由于它们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的必然结果,也是由于他们具有与旧中国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不同的特点。
首先,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是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贡献。
其次,是因为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绝大多数出生和成长在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受党的教育,原来就是劳动者,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人也主要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业。
以主要时间和精力从事经营管理的劳动。
即使私营企业主阶层,大多数人也在从事经营管理方面的劳动。
正因为如此,中共十六大肯定了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把他们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者,而且提出:
“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
”当然,不能否认一些私营企业主和个体户确实存在着偷税漏税、制假贩假,克扣员工工资、腐蚀领导干部、败坏社会风气等行为。
但是少数人的这些行为不能抹煞大多数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对社会的贡献,他们也代表不了大多数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特别是那些优秀分子。
而且随着不断整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这些问题将必然得到解决。
我们要用发展的劳动力价值论、生产要素贡献论、财产关系论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实事求是地评价这些新的社会阶层,真心实意地团结他们,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三、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
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动都应该受到鼓励。
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该得到保护。
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
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四、巩固和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合作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除汉族外,现已经确认的少数民族共有55个,其人口近一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5%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3%。
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是关系到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大事。
历史发展表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
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社会动乱、人民遭殃。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根本利益上的一致,这是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坚实政治基础。
第二节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一、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
即是说无论是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或改革开放时期,统一战线一直就是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法宝。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后,邓小平指出,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不是可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不是可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
我们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各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实质,就是要在一个共同的目标之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个党派、各阶层、各方面人民最广泛的团结。
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一个重要法宝,绝不能丢掉;
作为党的一个政治优势,绝不能削弱;
作为党的一项长期方针,绝
不能动摇。
要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和发展党同爱国宗教界的统一战线,认真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工作,认真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团结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
二、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我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已经有了新的内涵,即它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联盟。
“全社会主义劳动者”就包括我们前面谈到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以及新的社会阶级等。
此外,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还涉及到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同爱国宗教界、同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同党外知识分子的统一战线,同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以及一切热爱中华民族的人们的统一战线。
因此,我们说,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就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三、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这个统一战线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如何依靠这个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完成这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能否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地为之奋斗。
因此,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集中到伟大事业中来。
我们上面说到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际上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党的十六大提出海内外各类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创业活
动都应该受到鼓励。
不能简单地把有没有财产、有多少财产当作判断人们政治上先进和落后的标准,而主要应该看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看他们的财产是怎么得来的以及对财产怎么支配和使用,看他们以自己的劳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作的贡献。
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搞好民族团结。
这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的大事。
在新的形势下,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为搞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必须千方百计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3(做好宗教工作这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
必须尊重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发展宗教。
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一方面要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另一方面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
4(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积极做好侨务工作。
三千多万华侨华人遍布世界,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力量,应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和独特优势。
要努力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广泛团结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增进同外籍华人的友好情谊和合作交流,鼓励他们进一步为推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发展对外友好合作作出贡献。
第三节、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一、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军队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夺取了革命的胜利。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离不开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的人民军队。
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
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是全面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
同时,人民军队积极支持和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实实在在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建立巩固的国防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是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职责。
中国努力避免和制止战争,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但是,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国家必须具有用军事手段捍卫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能力。
因此,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为了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军队要努力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建设一支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
所以,尽管说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
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互相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战争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除。
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必须建立巩固的国防,因为这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三、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军队建设,江泽民特别强调有两个问题需要高度关注:
1(“打得赢”。
所谓“打得赢”是指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军能不能跟上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切实捍卫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统一。
为了确保“打得赢”,人民军队的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信息化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
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必须创新发展军事理论,按照实现信息化的要求,科学确立我军建设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和具体步骤。
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式发展,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力争在本世纪中叶完成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战略任务。
(2)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全面提高我军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军事战略方针一直是积极防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世界战略格局,着眼我国安全环境和军事斗争任务的重大变化,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
这个方针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抓住了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我军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问题,是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
(3)实施科技强军战略,加强质量建设。
随着高新技术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争夺质量优势已成为当今世界各主要国家军队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方针。
要实现军队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并且按照现代战争的特点,努力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水平,改革和完善军队的体制编制,改进部队的训练和院校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深化后勤保障体制改革。
2(不变质。
所谓“不变质”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军能不能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
为确保“不变质”,人民军队还必须做到:
(1)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
体。
革命化始终是第一位的,决定着人民军队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同时为实现人民军队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现代化是人民军队建设的中心,军队的全部工作都要围绕现代化来展开。
正规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军队的正规化,就没有军队的现代化。
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2)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关系我军的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以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按照江泽民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伤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全面建设部队,提高整体水平;
必须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军各项建设的首位。
思想政治建设是我军的根本性建设,也是人民军队的特有优势。
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使命,是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我们的人民军队,只要做到了“打得赢、不变质”,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离不了我们的人民军队。
四、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在围绕上述两个主题的前提下,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
在此过程中,要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从严治军,依法治军,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成为陆、海、空三军组成的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肩负着巩固国防,抵御外来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节 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第二 巩固 发展 爱国 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