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同步测试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9547832
- 上传时间:2023-01-07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77.15KB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同步测试文档格式.docx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同步测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同步测试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5.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工具无关
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误差是测量中的错误
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良,误差就可以消除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减小误差
误差是测量时态度不认真而引起的
7.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8.如图是小丽测量A物体长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物体长度是1.3cm
物体长度是7.3cm
物体长度是1.30cm
9.小华家的摆钟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每天快了2min,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换用一个较重的摆锤
换用一个较轻的摆锤
将摆锤下面的螺母向下调
将摆锤下面的螺母向上调
二、填空题
10.如图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分________秒.
11.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尺不正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示数为________cm.
1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_______,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
13.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①
________;
②
③
________.
14.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测量结果记录为________
mm或________
cm.
三、解答题
15.如图所示,如何在图上测出京广线的铁路线的大致长度?
四、实验探究题
16.图中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s.
五、综合题
17.如图所示.
(1)读出物体的长度为是________
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
(2)硬币的直径________
18.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
L1=18.82cm、L2=18.83cm、L3=17.28cm、L4=18.81cm、L5=18.80cm、L6=18.805cm。
(1)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写错,该数据是________;
(2)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该数据是________;
(3)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解:
根据图示,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金属块左端对准的刻度是7.00cm,右端读数是8.60cm;
所以金属块的实际长度是:
8.60cm﹣7.00cm=1.60cm;
故选B.
【分析】刻度尺在测量之前,要观察其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如果零刻度线发生磨损,可以从某一个完整刻度线开始测量.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答案】C
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此方法错误;
B、刻度尺刻线一侧没有靠近铅笔.此方法错误;
C、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此方法正确;
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此方法错误.
故选C.
【分析】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①刻度尺要与被测部分对齐;
②让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部分,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④读数时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录数据要写单位.
3.【答案】D
【解析】【分析】A、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cm,太厚了,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教室的宽度约为60cm,这个宽度太小了,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小明的身高约为1.68cm,太矮了,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C
A、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属于错误的操作,应及时改正,而不是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来减小,故A错误;
B、刻度尺不精密时,应选用精密的测量的仪器,而通过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的方法不正确,故B错误;
C、实验中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计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故C正确;
D、错误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不会避免错误的出现,故D错误;
【分析】要正确解答本题,首先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还要掌握误差和错误是截然不同的,在物理实验中,误差只能减小,是不能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
5.【答案】B
A、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方法都有关系;
故A错误;
B、在测量中应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故B正确;
C、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熟练实验技能等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
C错误;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可能避免误差;
故D错误.
【分析】
(1)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
(2)误差不同于错误,作为误差来说不可避免,只能尽量减小,在实际中经常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来减小误差.
6.【答案】C
【解析】【解答】A、误差与错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产生原因及特点均不相同,故A错误;
B、方法正确,仪器精良,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B错误;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可减小误差,故C正确;
D、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它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测量时态度不认真往往引起的是错误,而不是误差,故D错误.
【分析】所谓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与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又不尽相同,错误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按照规定测量而产生的结果,错误可以避免,只要规范测量,遵循仪器的使用规则可避免错误,但是误差不能消除,因为它的产生是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只能尽量的减小,不能消除.
7.【答案】D
A、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B、没有用带刻度的那一条边测量,故该选项也是错误的;
C、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所以该选项不正确;
D、该选项符合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即该选项正确.故选D.
【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
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8.【答案】D
【解析】【解答】由图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3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7.30cm−6.00cm=1.30cm,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D.
【分析】利用物体对应的刻度尺的刻度值读数就是物体的长度.
9.【答案】C
摆钟的周期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钟的质量无关,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越长,由摆钟每天快2min可知,小华家中的摆钟周期变短了,应该将摆钟的周期变长,应该将摆线增长一些,应将摆锤下面的螺母向下调,故C正确.故选C.
【分析】根据影响摆钟的影响因素作答.
10.【答案】3;
37.5
【解析】【解答】由图知,内侧指针指在3以后接近4,表示分针超过3.5min,外侧指针指在37和38中间小格处,表示37.5″,所以停表的读数为3'
37.5″.
3;
37.5.
【分析】停表内侧数字的单位是min,外侧数字的单位是s,在1s内有2个小格,所以分度值为0.5s.
11.【答案】A;
B;
2.20
【解析】【解答】为了减小测量中的误差,测量长度时,使刻度线接近被测物体,并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值读数.
故答案为:
A;
2.20.
【分析】分度值越小,测量越精确,要让刻度线接近被测物体来减小误差.
12.【答案】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6.42cm;
26.00cm
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四次读数中,26.42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属错误数据,应去除;
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L=
=26.00cm.
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6.00cm.
【分析】为减小测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在求取长度测量平均值时,应先去除差距较大的错误数据,再求取平均值.
13.【答案】物体的边缘未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对齐;
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对象;
视线未与刻面垂直
【解析】【分析】结合图认真分析错误之处有:
(1)物体的边缘未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的位置对齐;
(2)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对象;
(3)视线未与刻面垂直.
14.【答案】1mm;
27.0;
2.70
由图知:
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物体左端与0.00cm对齐,右端与2.7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70cm=27.0mm.
1mm;
2.70.
【分析】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或叫分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中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
15.【答案】解:
用细线和地图上的铁路相重合,作下记号,然后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细线的长度,再利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即可求出铁路的长度.
【解析】【分析】测量长度的方法: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间接测量:
累积法、滚轮法、组合法、化曲为直等方法;
因为铁路线是弯曲的,所以采取化曲为直法测量铁路线的长度。
16.【答案】337.5s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5min=330s;
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
【分析】用秒表测量时间时,读数时要结合分钟盘和秒钟盘的指针位置.
17.【答案】
(1)2.80;
1mm
(2)2.50
(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刻度尺测刻度时,从零刻线开始测起的,末端对的刻度是2.80cm,则物体的长度是:
2.80cm.
(2)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5.00cm处当作“0”刻度,末端刻度值为7.50cm,硬币的直径为7.50cm﹣5.00cm=2.50cm.故答案为:
(2)2.50.
(1)刻度尺的分度值(即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
(2)刻度值读数时,从零刻线开始读,注意要有估读值和单位.
18.【答案】
(1)17.28cm
(2)18.805cm
(3)18.82cm
(1)从六个测量结果看,17.28cm与其它测量结果偏差太大,所以此数据是错误的记录,应该舍去;
(2)从18.82cm、18.83cm、18.81cm、18.80cm可以看出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m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18.805cm的分度值是0.1mm,测量结果不合理;
(3)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这本作业本的长度为:
(1)17.28cm;
(2)18.805cm;
(3)18.82cm.
(1)测量时,一般来说估计值可以有差异,但准确值是相同的;
(2)对于一个正确的长度测量结果,倒数第二位对应的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
(3)利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计算物体的长度.要保持准确程度相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2测量长度和时间 同步测试 沪粤版八 年级 上册 物理 12 测量 长度 时间 同步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