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0966002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3.85KB
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中小企业在抵御经济危机确实有其优势。
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这个大趋势下,世界经济正在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转。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尤其是现今我国又是WTO的成员国之一,我国的企业直接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将与跨国公司直接竞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同时,由于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一种趋势,国外的大型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由此可知,实现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企业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快速反应系统、提高系统企业竞争能力的迫切需要,也是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前提,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
然而我国离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程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属于工业经济社会。
在生活中,我们虽然经常会说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了,自己现在已经处于信息社会,但要说我国进入信息化社会,那我觉得它应该只是处于信息化社会的“门槛”的位置。
要想真正的实现信息化,使我国可以从工业经济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
但我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能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进行整体规划,有计划分步实施与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并已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为企业做大做强产生实际效果的成功企业却为数不多,大多数企业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各各方面困难,这些困难的存在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前进的步伐,也导致我国现今企业信息化大大地落后于西方国家。
1企业信息化
1.1企业信息化的定义
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1]。
1.2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标志,是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象征,也是企业实力的表现。
实施信息化可赢得更多的商机,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是企业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的基石。
当今世界已经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杜会正面临国际经济秩序和结构的大重组、大转型的重要时期,信息革命导致的知识经济大潮打破了现代企业原有的竞争格局。
在这样的竞争格局要求企业须进行进行信息革命,否则将被现今的经济大潮所吞噬,这意味着福建省的经济也必然需要转型。
所以,近几年来,福建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企业信息化程度得到明显的改善,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来说,信息化进程发展缓慢。
所以福建省的经济若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福建省最终实现现代化、信息化的目标。
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的必然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的不断融合和发展,世界经济已有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信息不仅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基础。
因为信息将影响企业的决策准确与否,甚至一个决定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
因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福建省应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提高企业的信息能力,积极参加国际竞争,是我国加入WTO的一种结果,也是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第二,实现福建省海峡两岸经济繁荣带建设的战略部署。
大力推动福建省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是建设“数字福建”,提高我省经济竞争力的有效对策,是推动福建省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福建省海峡两岸经济繁荣带建设的战略部署。
第三,提高核心竞争力,为企业自身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福建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398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9.3%。
近几年,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增速虽然不断加快,但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较仍然具有较大差距,工业企业较多的集中在厦门、福州、晋江、泉州等地,而其它地区工业企业依然分散和落后。
福建省的第二产业中的90%以上是中小型企业,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为福建省税收和增加就业岗位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8]。
2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
首先,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起步晚。
技术革命对福建省的影响比较滞后,信息化进程的起步也因此延迟了许多,同时我省中小企业领导人信息意识普遍偏低,不容易接受信息化产品的,这就是导致我省中小企业信息化迟迟才起步。
不过我省中小企业信息起步后就快速发展,日新月异,取得可喜成绩。
调查表明,我省90.5%的企业拥有计算机,每百人计算机拥有量达17.2%台,90.3%的企业接入互联网,72.3%的企业建立了内部网。
但仍有228家企业没有计算机,有27.2%的企业内部没有联网,影响了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8]。
其次,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速度与程度呈现区域与行业差异。
据有关统计:
我省行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前5名包括: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工业;
批发与零售业;
房地产企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我省企业信息化指数平均分值:
32.02[8]。
九个设市区企业信息化指数分值排名:
厦门市;
福州市;
泉州市;
三明市;
漳州市;
龙岩市;
莆田市;
宁德市;
南平市。
第三,在闽台经济合作发展方面,闽台经济合作起步早,发展快,是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合作的重要载体。
闽台经济往来与合作从小额贸易来势,逐渐形成闽台间接贸易、劳务合作、台商投资等多元化发展格局,而且在整个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中扮演着先行者或者实验田的重要角色。
这是由于福建省与台湾有较强的文化与地缘优势,所以它成了台商投资最早的地区,也曾是投资最多的地区。
然而自从2000年台商对大陆投资掀起新一波高潮后,台商对福建省投资工程出现低增长,协议台资与实际利用台资还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台商对福建省投资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在大陆各地经济发展普遍加快,福建省原以台湾接近的地缘、文化优势相对下降。
二是福建产业结构调整,将台湾信息、电子、能源等产业列为优先考虑,台商传统产业投资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是“远华走私案”对福建投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福建省中小企业在信息化道路还很长远。
尤其是与国内信息化比较完善的长三角,珠三角及国外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相比,我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差距明显。
2006年5月,在已经拥有21万家中小企业的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启动蓝色通道工程,旨在为全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各种便捷服务。
在些之前,长三角的无锡市也建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诸如飞跃缝纫机、钱江摩托车、正泰德力西电器等企业,已成为各地政府树立了信息化样板。
而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已经十分完善。
我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应抓住机遇,加快步伐,赶超先进。
3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福建省的现状可以看出,近年福建省企业信息化确已有长足的发展,但问题和困难仍然不少。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对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存在误区
近几年来,经过媒体的广泛宣传,福建省中小企业在对待信息化的态度上确实有大幅度地提高,众多的中小企业的领导对企业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虽然这种了解多数还是处在概念上的,但是这已经使得他们在确定企业实施信息化时不再像以往那样盲从,不会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企业自身信息化需求,并根据需求做出选择,逐步向简约实用靠拢,而不是为了追求“时尚”而随波逐流。
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毕竟是企业管理的一场革命,在这种较大的变革中,企业员工和组织将受到巨大冲击,尤其是企业的老员工,面对挑战,员工必须更新知识、技能和观念,否则就会被淘汰。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对这个变革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是极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它甚至可能会成为信息化失败的原因之一。
这归根结底还是企业管理者和其员工都存在着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这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企业信息化上定位的不准确,导致一些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失败。
有些企业甚至认为只要使用网络,使用计算机就可以带来高效率,因此不考虑管理业务和技术的配套发展,只是生搬硬套,这样实施的系统虽然在短期内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率提高,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渐地暴露出这个系统的弱点和缺陷。
因此,不一定其他企业使用成功的软件就适用于自身企业。
但高水平的管理需要相应系统的支撑,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2、搞信息化投入大,见效慢,不合算。
信息化过程是漫长的、循序渐进的,不可能、也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一蹴而就,只能按照预先选择好的操作步骤和方法逐步去实现,如果不甘心一步一个脚印,那么信息化的下场将是非常凄惨的。
同时,在操作每个步骤时,必须非常关注每个步骤的需求范围,不能够、也绝不可能把我们所设定的范畴随意放大,否则将带来不仅仅是巨大开发困难和实施困难,而且超越设定的范畴,实际的问题没得到解决的同时现有软件又无法使用,必须经过客户化过程才可以使用,这无形中增加了系统上线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性,为实施的成功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这种困难会影响企业内部使用人员的信心,也有可能会造成信息化过程中的失败,同时也影响了企业信息化战略所确定的各个阶段的目标。
3、企业信息化已经将原有的管理模式搬上网络,对信息化过程中的流程再造认识不足。
这样不会给企业带来太大的变革,充其量只是减少了运作过程的错误,减少了报表统计的工作量,让信息流动加速,也确实提高工作效率,但其它的一切如果全无改变的话,信息流动的加速并不会产生实际的使用效果,更不会对加速企业整体的动作有帮助,这是因为它无法对于手工管理的松散与无系统性带来质的飞跃,这种信息化顶多只是一种手工的替代品,无法称之为数字化下的信息系统。
4、高层地企业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正确和充分。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上,企业领导的重视与否,认识程度高低是关键所在。
目前有相当一批企业的状况是,领导者对企业信息化缺乏应有的认识,信息意识、创新意识淡薄,存在种种认识上的误区。
搞信息化是技术部门的事,让技术主管去抓就行了,因此摆不上“一把手”的议事日程;
或是认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太复杂,自己是外行,既不想学,也不愿过问。
这种错误的认识也使得企业虽然采用计算机管理,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就以现在比较普及的会计电算化为例,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及外设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会计电算化应该说是会计工具、手段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但现在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它的主体却是会计,而计算机只能说是一种工具。
主要表现为企业里常常是信息化负责人买几台电脑,根据会计人员的业务需求编几个小程序,拿到会计部门,替会计人员做一些辅助核算工作,如打一打工资单,用表处理软件做一些财务报表,这样,会计人员把计算机打印出的报表送到管理者手中时,管理者就认为会计已实现电算化了,岂不知,他手中这张报表是会计手工编制出来让计算机专业人员把数敲到计算机之后打印出来的。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种会计电算化等于会计加计算机录入员的模式,长期下去,计算机人员不甘于其打字而离开企业,而会计人员对计算机又一无所知,造成会计电算化失败。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管理者一定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去考虑信息化建设,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所以企业领导者应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这样才能有助于企业今后的发展。
以上这些不正确的认识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3.2中小企业缺乏信息化基础和复合型人才
要实现企业信息化,既需要大量专业IT技术人员,又需要一批懂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和有实践经验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而中小企业重视销售,经营灵活,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用有限的资金雇佣专业IT技术人才和高级复合型人才。
这就是当前摆在相当多中小企业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缺乏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和高素质的专业化实施人才。
中小企业在各方面的定位上有失偏颇,从而不能适应信息商品化、效益增量化的要求。
而且诸多的关键应用程序都需要依靠不熟悉企业运营状况的软件开发商去开发和管理,或者向厂商要求提供解决方案,并要求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由于信息的复杂性,技术与管理兼而有之,加上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相关信息技术人才数量少且质量不高。
更何况资金紧张、技术力量不雄厚的中小企业更是难以吸引到信息人才,因此,如果要信息化,中小企业的产品必须是便于使用的“傻瓜式”产品,根本无法体现信息化的效益。
这样的话,中小企业既缺乏信息化基础,又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3.3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匮乏
在现阶段,资金短缺是中小企业的普遍困难。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的系统工程,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无论是服务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备的购买,还是网络的构建以及大型管理软件的上马,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尤其是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更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否则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
而虽然有的中小企业想走信息化道路,但是他们由于自身规模和目前政策的原因,没有大型企业那样实力雄厚,也缺乏融资渠道,通常资金投入捉襟见肘,难以保证在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的投入。
即使有些企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实施了信息化,由于信息化过程中大量资金占用,在面对信息化建设后的企业调整期间订单的减少、工作效率的降低和某些员工的不满,进而产生企业震动时,企业便会放弃信息化建设后期投入,从而导致整个或部分工程的失败。
这就和建筑行业的烂尾楼很相似。
又或者筹集到资金,但是有限,而对信息化投资的大部分资金投资在硬件设施上,而忽略了对配套软件的投入和对员工信息化操作的培训。
在软件方面资金投入的缺乏使得信息化设备只是用于简单的文件和数据处理,在其它方面设备缺乏科学合理的应用,信息化的效益根本无法体现,造成投资浪费等。
尤其在这几年,福建省非常重视发展海峡两岸的合作关系。
然而在闽台合作方面中,台商却面临着资金上的困难。
虽然台商们在我省积极地扩展事业规模,但由于资金不足及融资又有困难导致中小企业。
台湾当局规定,企业对大陆投资不能超过净值的40%,使得很多企业有钱投不到大陆来。
据调查结果显示,企业有很大资金缺口,急需融资的占12.5%;
有一定缺口的占到67.5%资金相对充足的只占20%(图3-1)。
认为从银行获取借款很困难的占到16%,较为困难的占70%,比较容易或不存在问题的占14%(图3-2)[11]。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及企业规模的发展。
图3-1企业资金紧缺情况图3-2银行贷款难易程度
目前,台商面临的融资困难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台商在大陆的担保信用不足。
目前大部分在大陆的台商为中小企业,对大陆银行而言,比起一些大企业,知名度不够。
第二,台商对大陆金融政策了解不够。
包括对大陆金融运行政策、制度不够熟悉,对银行支持贷款的领域、重点、贷款品种、贷款条件、企业信用评级、贷款申请方式、审查方式等了解不多。
3.4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不佳
企业信息化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企业信息化是在科学有效的对企业流程重组的基础上,来完成企业部门间资源整合,从而达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这就促使企业营销、采购等管理环节更加透明,这必然会触及到一些利益者的经济利益,降低他们用信息化手段梳理业务流程的积极性。
这种企业管理中的人为因素的较多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
与此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仍未定型,依然存在着管理规则不健全,管理流程不科学,信息资源少,业务流程不清晰,企业基础资料没有积累,资料不能共享的现象。
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离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还有很大的距离。
企业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周围的环境情况,因此在很多市场开发、投资等决策方面往往带有主观性的因素,其中更不乏有从众心理在作祟,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
因此,中小企业整个管理流程、业务流程上还存在着很多缺陷,比如停留在软件实施层面上,过分重视了自动化操作,或是依赖于软件的功能败退,少在实施前对企业实际进行透彻的管理分析,自主地提出流程优化的方案;
系统上线后也缺少管理效果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还处于不成熟状态中,非常需要先进的管理系统和管理理念来促进企业的信息化。
3.5信息化建设缺少规划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具有系统复杂、实施难度大、应用周期长等特点的企业管理系统工程,需要在详细、有效的长远规划指导下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但如果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甚至在微机应用方面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在所必需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人员都不齐全的情况下,购进几台微机就匆匆建网,只能造成设备浪费,并不能加快整个企业网络化、信息化的进程,反而加重企业在运营上负担,这样忽略了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而追求一步到位的信息化只能起到“拔苗助长”的负作用。
目前多数中小企业在实施企业信息化时,普遍存在缺少整体规划,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非常盲目。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软件使用杂乱,偏重于个人喜好,导致系统兼容性差;
各部门独自建设各自的管理系统,信息分散导致“信息孤岛”比较多;
网络和信息安全较少,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4加强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对策
4.1福建省政府方面
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这个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日本在1986年就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建议方案,加拿大建立了健全的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支持体系,邻国中的韩国在其中小企业结构高度化政策中,特别是强调对中小企业的技术现代化、信息化的支持。
这也让我们深刻了解到政府的扶持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了。
所以为了能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引导、支持企业信息化健康、快速发展。
为此,建议政府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4.1.1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基础设施制约,进一步开放市场、扩大投资领域等。
推动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要先行,应加快高速信息网络建设,扩大网络覆盖范围,降低使用费用,尽快实现高速信息网与企业的互联互通。
尤其是对于闽台合作问题上,营造一个优质的投资环境,从发挥区域功能、加强区域协作出发,不断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到着重营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创造良好的台商投资环境。
若有如此的投资环境,这会在无形中加大吸引台资力度,加上福建省整体经济逐步进入两性发展阶段,台商对福建投资,降低了台商的投资风险,拓展了台商的投资空间,增强台商的投资信心。
4.1.2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
福建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尚处在启蒙状态,需要政府全方位的引导。
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和资金扶持体系,考虑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进一步的信贷担保、贷款优惠、资金支持和税收优惠,营造良好的企业信息化发展法律环境,促进和规范全省企业信息化建设。
规范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界定应用平台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相关责任,减轻中小企业的安全顾虑,增强对公共服务平台的认同和信任。
各部门在工程扶持上,要加强分工合作、信息互通,防止重复扶持,提高扶持效率。
在财政性扶持资金使用上,要坚持有效性与公平性相结合的原则。
能进行招投标的工程,尽可能实行招投标,并切实增强可操作性。
各单位安排的工程应符合本方案提出的方向要求。
全省性的重大企业信息化公共建设工程可由几个单位联合进行资金拼盘,经省企业信息化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后由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进行统一招标。
招投标对象,既要扶持本地的优秀信息化服务商或有实力的企业用户,也要积极鼓励、吸引省外、国外有实力的信息化服务商落户我省,参与我省企业信息化建设。
支持闽台企业信息化服务商对接,促进两岸企业信息化的有效交流与合作。
4.1.3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企业信息化强调的不仅是计算机软硬件,更强调人、管理、技术之间的有机集成,从根本来讲,企业信息化是人的思维、意识的信息化。
但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福建省的优质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更是阻碍了福建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因此,福建省政府应注重人才方面的培养,这样可以解决中小企业的人才缺乏问题。
对于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福建省政府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继续推动各级党校、行政院校对公务员进行企业信息化知识培训,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IT企业、咨询中介等培训力量,对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者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化经验交流和技术知识培训。
其次,充分调动行业协会、信息化服务提供商的积极性,推荐一批适用于指导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材,认定一批有良好信誉的信息化培训机构为“企业信息化培训基地”。
支持网上远程培训,鼓励更多的中小企业上网自助培训。
最后,可支持组建培训服务队伍。
建立和完善培训服务队伍和技术服务队伍,加大信息化咨询师的培训及队伍建设,逐步建立信息化咨询师的认证体系。
4.1.4加强信息交流和宣传推广
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的。
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信息化水平等特点,遴选不同的类型示范单位,按照“推进重点中、带动一般”的原则,召开信息化工作示范现场会,组织有关单位参观信息化应用成果,交流信息成功经验。
政府部门主要做到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福建省政府大力宣传和推广先进企业的经验,推介优秀服务商和优秀信息化方案和产品,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成果展示、研讨、论坛等活动,促进交流与合作。
另一方面,它充分发挥各类媒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中小企业 信息化 建设 现状 对策 研究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