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207903
- 上传时间:2023-01-28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82.73KB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七年级上册“图形的初步知识”一章中,学生已初步接触了几何语言。
从初步接触、逐渐加深,到比较严密完整地书写出揄过程,还有很长的一个过程。
几何入门教学中是一个中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难点。
《数学课程标准》几何证明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不是完全不要。
本教科书在把握分寸的基础上,采用实验与推理并用,低起点、迈小步的办法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掌握。
如用绳子来验证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用折纸来验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用填一个理由或一个结论的办法训练较完整说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3.转换学习方式,强调动手操作。
因为本章还没有出现公理体系,因此也不能从严格意义上证明命题。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归纳、类比等方法去体验,通过说理去验证命题,这其中必然有许多必须动手操作的过程。
这也为学生转换学习方式创造了条件。
例如,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
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等都是在折一折、比一比、拼一拼、做一做这些活动中得到确认,这本身也是一种探索过程。
又如,画三角形三条中线、三条角平分线、三条高及探索它们的一些特征,课本是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的。
事实上,画得是否准确,可以用三条线段或延长线是否交于一点来检验。
这种奇妙的性质虽然目前还无法证明,但通过以后的学习,一定能使学生得到满意的答复。
三角形的高的概念、画法也是一样,先动手画,再与同伴交流让学生自己发现三角形的高的特征(交于一点;
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直角顶点上,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在本章中,课本强调直观和操作,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理解性质,在活动中发现规律,在探索中增长才干。
二、教学建议
1.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许多图形包括曲线形都可以通过三角形去研究。
三角形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体现课本的编排意图,尽量利用生活实物原型去展示,然后经过观察、联想、交流、讨论,师生共同归纳出有关三角形的一些概念、性质。
对于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应在对比图形中使学生理解、掌握。
如三角形的外角的概念,学生往往从字面上理解,认为是三角形外面的角。
应在变式图形中从邻补角去认识就可以少发生错误。
2.自主探索学习在本章的体现更加突出,教师要考虑到这一点,在组织、引导、交流过程中应该作好充分准备。
如在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中画高时,从高的特征、垂足和位置(尤其是对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垂足位置在角的顶点或边的延长线上)、三条高的关系步步深入,并注意培养如何从学生的活动中发现、归纳这些结论,尝试用数学语言有条理的表达等方面下功夫。
再如三角形全等的条件,除了记住SSS、SAS、ASA、AAS这些结论外,还应该思考“具备什么条件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
”“两边一角对应相等,角不是夹角行不行?
为什么?
”“条件还能少吗?
”等问题。
然后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索,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3.继续重视用几何语言有条理表达的能力的培养。
在七年级上册第7章“图形的初步知识”中,几何语言的学习主要是描述性的,现从这一章开始初步进入推理阶段,所以有更高的要求。
课本的编排分三个层次逐步加深:
首先是填一个符号,判断一些边、角的大小或关系,如前三节中的课内练习;
其次是说明三角形全等,或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来说明线段和角相等,完成说理过程。
从第四节开始都有这种类型的习题,且要求依次提高,先填一些重要或刚学过的理由,到后来基本上要求从头到尾填写理由;
最后是作图题中说明道理,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练习中也应该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作图的道理。
4.重视“尺规作图”技能的培养。
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有关“尺规作图”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它独特的魅力曾吸引了无数的数学家及数学爱好者。
学生可能对为什么要用没有刻度的直尺感到不理解,这里教师不需要更多的解释,重要的是掌握尺规作图的步骤。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分步耐心引导。
开始作图时,先示范,教师一边画,边画用几何语言叙述;
然后由教师叙述,学生画;
最后学生画,并写出作法。
作图可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踏实的作风,教师示范切忌马虎、潦草。
三、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章还不能达到对定理的严格意义上的证明,因此也不能以完整演绎推理的证明来要求学生,只需要做到合情推理,让学生借助于实验、观察、归纳、类比等方法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说理过程。
步步有据是为了逐步培养、训练学生几何语言的使用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这里不能操之过急,应严格控制教学要求,不要把传统教材中有关的几何题的难度来要求学生,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2.重视三角形全等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课本中已经展示了许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例题和习题,除了课本中提供的问题以外,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已去发现,并尝试解决。
3.对于作图题,应该区分两种不同的要求:
在七年级上册第7章中已经出现的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等习题,只要求画出图形,说明结果,可以不写出画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本章开始,尺规作图题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都要求写出作法,但不要求证明。
课本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这一章,是作为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来考虑的。
因此写出作法后,可以要求学生能说明理由,以培养学生步步有据的较严格的逻辑思维能力。
4.本章的探究题、C组题、阅读材料有一定的难度,可能部分学生有困难,教师视学生实际情况可灵活处理,或作适当提示,但不能包办代替。
例如,“作三角形”一节中的C组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有两边和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引导学生注意线段a的长短对所作图的影响,讨论CA与角β另一边的交点的情况。
从而真正理解为什么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的道理。
第2章图形和变换
图形和变换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四块内容(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之一。
本套教科书在七年级上册先安排图形的初步认识,及七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集中学习四种变换的知识,一方面是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所接触,并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另一方面本章所学的四种变换的初步知识将为后续的内容,如四边形、圆及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和相似变换,以及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
虽然这些内容学生已有所接触,但还非常肤浅,对图形变换的认识只停留在具体、感性的阶段。
本章将介绍四种变换的概念、性质和简单的作图,目的是让学生对图形和变换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初步学会运用。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
1、本章的教学要求。
(1)了解四种变换的概念,能辨别和判断四种变换;
(2)理解四种变换的基本性质,会按要求画出经变换后的图形;
(3)能将变换的知识应用于图案设计等生活实际中去。
2、本章教材分析。
在第二学段,学生已学习用折纸等方法来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用方格纸画轴对称图形、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设计图案等,同时学生对轴对称、平移、旋转、相似等变换也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
本套教科书在这里安排变换的学习,侧重于对其性质的探索和理解,同时能运用其性质进行简单图形变换的作图。
轴对称、平移、旋转变换均属于保距变换,和全等图形的关系比较密切,其概念、性质将在本章中作完整地介绍,并在后面的学习中作进一步地渗透和应用。
相似变换是保角变换,对相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还须进一步学习相似三角形、位似形等知识,这将在九年级上册学习。
因此本章教学的重点是轴对称、平移、旋转这三种图形的变换,难点是轴对称变换和旋转变换。
二、本章编写特点
1、注重材料的选取。
根据自然界中的客观规律,以及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对美的追求,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对称、平移、旋转、相似等现象,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必然会接触这些现象,去研究这些现象。
可以说,图形的变换就是来源于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及其运动、变化,是对物体运动、变化的数学抽象。
因此课本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能结合生活实际的方面去选取材料,范例力求丰富多彩。
例如,学生所熟悉的建筑物、风筝、蝴蝶、剪纸图片等。
这种设计,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唤起学生的想像,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的“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平移、旋转、相似”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体现了数学的美。
把本身比较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与丰富的生活世界紧密地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来,从而降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难度。
1、突出探索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对这四种变换的性质的要求是,能通过实例去探索,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课本对这四种变换的性质的处理都是先从实际例子引出有关的概念,然后安排一个例题的学习,最后然后通过“想一想”“做一做”等环节归纳出性质。
从实际例子引入的过程中,课本安排了“合作学习”栏目,意在让学生经历一个合作的过程,在合作中探讨、体会其含义。
例题大多是画图题,通过画图能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其“变”与“不变”。
最后是通过练习达到对性质的初步运用,从而加深对性质的理解。
2、体现趣味性、活动性和应用性。
由于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识图能力、位置概念及想像能力,对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课本力求在选材和处理上体现趣味性、活动性和应用性。
一是选取大量的彩色图片以吸引学生的好奇,新鲜感,使他们能自觉地投入到本章知识的学习中,这也是本章区别于其他章节的最大特点;
二是设计了一定的活动,如通过学生画图操作去探究变换的性质,通过扑克牌、沙漠旅行者等“探究活动”来运用变换;
三是将有关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如专门安排一节“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介绍有关图案的设计和应用变换的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的例子。
本章还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美妙的镶嵌”,在欣赏美丽的镶嵌图案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有关镶嵌图的基本条件。
但《数学课程标准》中“通过探索平面图形的镶嵌,知道任意一个三角形、四边形或正六边形可以镶嵌平面,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镶嵌设计。
”的目标将在九年级正多边形一章中进一步达成。
三、教学建议
1、做好与第二学段的衔接工作,继续用好方格纸。
学生在第二学段已初步接触过图形与变换的有关知识和方法,但侧重于感性的认识,并且大多借助于方格纸。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学段学生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组织好学习。
在图形的平移、图形的相似两节教学中,要继续用好方格纸,以加强直观性。
2、注意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材料。
图形与变换是新增加的内容,相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它涉及图形的变化,这就对学生认识图形的能力和想像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一方面应充分运用好课本已提供的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也应该选取一些学生身边的、熟悉的材料,丰富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对图形变换概念的认识和性质的理解。
3、设计好探究的过程。
本章中除图形的轴对称外,其余各变换的性质基本上是通过观察、实验、概括的方法得出。
课本提供了一些素材和设计,对于四种变换的性质的获得是学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探究过程,这种探究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4、把握好教学的要求。
本章集中介绍了图形和变换的概念及性质,但有关图形和变换的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本章的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要求。
注意到本章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观察、实验、概括、画图,重点在于对各种变换能作出正确判断和表述,对推理方面的要求不宜过高。
图形与变换的应用在本章中有所体现,更体现在以后的章节中,并为后面的“几何证明”提供依据和策略。
例如,图形变换的性质在八年级上册特殊三角形、图形与坐标,八年级下册有关四边形和九年级上、下册圆的有关章节中,相似变换在相似三角形一章中都将进一步应用。
第3章事件的可能性
本章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中概率领域的起始章。
本章将在前面两个学段初步学习事件的可能性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等概念,并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问题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数,学会比较、描述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通过一些简单的事例,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1。
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大小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在今后的概率学习中几乎所有问题都会涉及,准确认识事件的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计算是学好概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起点。
所以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大小。
而通过可能性的大小来理解概率的概念,为进一步学习概率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是本章主要的教学难点。
一、教科书内容和教学目标
1.本章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具体教学要求如下: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会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数,并会比较、描述简单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3)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且小于1。
(4)初步会用列举法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2.本章教材分析。
(1)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对概率的初步认识,课本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件入手,使学生对具体事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以及可能性与概率的意义。
(2)对事件的可能性的认识是概率学习的基础,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课本在3.1节“认识事件的可能性”与3.2节“可能性的大小”之后,安排了3.3节“可能性和概率”,旨在使学生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给出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3)本章的学习要注意多从实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可能性事件在现实世界中无处不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学习事件的可能性与概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还应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事件的可能性与概率的意义。
这些不仅是学习好本章的关键,对于学好以后各章也是很重要的。
1.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素材与学生现实紧密结合。
从学生身边的现实例子说起,掷一石块,石块下落;
路口的红绿灯等是学生亲身经历、感受过的,比较亲切、容易接受。
这些素材来源于现实,且经过提练,体现了一定的教育价值。
任意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转动能自由转动的转盘、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等无一不是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使新知识的引入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从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而促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像、交流等活动中认识事件的可能性,树立概率的观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与其他数学内容相比,“概率”的教学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本章的编写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本设置了许多“合作学习”“想一想”“探究活动”等栏目。
例如,两人做“锤子、剪刀、布”的游戏,要求学生写出这个游戏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分析在这个游戏中,无论你出“锤子、剪刀、布”中的哪一个,你获胜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游戏对双方是否公平?
通过这些“探究点”,鼓励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多交流。
其中,动手操作是学习开始阶段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直观的事例丰富学生的想像能力。
因此在开始阶段,应鼓励学生先动手、后思考,逐步过渡到先思考、后动手验证。
3.重视内容承上启下,突出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为了引出概率的概念,课本回顾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起到与前两个学段衔接的作用。
虽然这些内容学生之前已有接触,但还十分肤浅。
本章不是对以前知识的简单复习,而是同类知识的螺旋上升。
尽管本章内容仍是直观的、具体情境化的内容,但要求已有所不同。
例如,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概念要求进一步认识;
通过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计算的要求更进一步体验;
并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逐步过渡到概率的概念,这些都是为后面八年级下册频数和九年级上册概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概率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
1.注意与前两个学段的衔接。
这一部分知识与前两个学段联系密切,大多数事例、概念学生在前两个学段都接触过,教师应深入了解前面两个学段有关“概率与统计”的内容和要求,了解它们与这一部分内容的联系与区别。
并了解学生对有关概率内容的掌握程度,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从而把学生在前面两个学段学过的内容加深一步,同时避免完全的重复。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在本章,不仅要像第一、二学段那样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感性认识,还要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在数学上,我们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也称为事件发生的概率这一事实,从而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这并不意味着要在概率的概念上全面铺开来展开学习,而是要强调在实际背景中,通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来理解概率的概念。
本章是本学段统计和概率领域的起步,在八年级和九年级还将进一步探讨,并且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因此本章涉及的问题不宜过于复杂,解决问题的要求不宜过高,教学中不宜随意补充或提高教学要求。
另外,从学习方式上,通过合作学习、探究活动这种形式,促进学生相互交流,从而最大限度获得数学能力的培养和体验数学思想。
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给予诱导启发,或给予必要的阶梯。
让学生在这过程中体验如何学会学习,千万不能包办代替,过早给学生答案。
应鼓励合作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采用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创造积极合作、讨论氛围。
3.重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实际问题背景的设计和它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数学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反过来又应用于解决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素材,注意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入,并通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得出概率的概念。
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引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必要性和体会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来定义事件的概率的合理性。
第4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有理数、整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的基础上,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广,也是今后学习一般线性方程组、函数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教学内容
1课时
2课时
本章主要内容有:
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的不唯一性、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建立和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这种数学模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且使学生了解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消元(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
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进一步体验波利亚的问题解决的四个步骤:
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变化
要求加强方面
要求降低方面
1.突出模型思想——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列出方程,让学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重视用观察、画图或计算器等手段估计方程的解
3.重视对结果的检验——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4.进一步渗透问题解决第四个步骤
(三)各节内容分析
4.1二元一次方程。
在七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分析其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加以解决。
在此基础上,本小节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列出方程,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并让学生体验二元一次方程来源于生活,并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需要。
怎样正确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本小节的难点。
因为学生脑子里已有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都是唯一的,而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不唯一,并且这里所说的一个解实际上是一对数,这对数虽说有无数组,但却不是随意的。
这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
本小节的例题(用一个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的安排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并且为如何获得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及后面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伏笔。
4.2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教学中应突出方程组产生的过程和必要性,方程组中的两个未知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方程。
在本节中,课本通过做一做让学生亲身体验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解集的“交”集,同时向学生渗透了集合思想。
本节中的例题进一步说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4.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用代入消元法及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本通过浅显易懂并形象的“天平”实例,引入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直观地揭示了代入消元与加减消元法的实质。
通过例2,例3,例4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七 年级 下册 教材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