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21276284
- 上传时间:2023-01-29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03.83KB
城市道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城市道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2项目概况
一.2.1建设地点
**二路南起滨海公路,北至大田路,全长约5200米,沿途分别与规划岭海西路、规划果岭一路、规划果岭二路、规划湾北路等道路相交。
本项目为一期工程,南起滨海公路,北至现状温泉路,路段全长1600米。
一.2.2建设内容及规模
道路拓宽改造工程:
现状路宽15米,规划该路段采用二块板形式,横断面70米宽,其中中央分隔带宽5米,两侧车行道各11.5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两侧绿化带各13米。
雨污水管线工程:
现状雨、污水管线约1700米全部废除。
设计道路两侧布置雨水管道,均布置在人行道;
设计K0+000至K1+600道路西侧单侧布置污水管道。
照明工程:
道路双侧每隔35米设置一盏单臂路灯,电缆线下地。
绿化景观环境工程:
以湾北路与果岭一路为界,把温泉二路分为北、中、南三段来设计,三段以统一的国槐行道和分车带形式贯穿始终。
一.2.3实施期
项目建设期13个月,建设期从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底。
一.2.4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为5986.5万元,资金来源由XX市财政拨款。
一.3编制依据
1、《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
2、《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
3、《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HG247-103-96)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之南》;
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6、《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9、《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1997年版)
11、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2、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3、XX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4、XX市综合交通规划;
15、项目单位提供的资料。
一.4编制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遵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突出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作用,增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
优先恢复满足群众基本生活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适当优化提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设水平。
2、符合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立足于既有设施的恢复和修缮,做到交通与土地利用相协调;
在城镇人口分布和用地布局有较大变动的情况下,随之进行必要的调整,依然能满足需要。
3、结合XX市基础设施配套情况,并且考虑到近期和远期相结合,对城区境内城市道路、部分污水管网进行完善。
4、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既要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又要适合本工程的建设特点。
一.5研究范围
我公司在广泛收集既有道路设计、施工、改造及交通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实地勘测,对工程地质、河流水文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合影响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国防战备等有关资料,分析了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交通量的适应程度。
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方案、环境影响、建设管理、工程进度计划、招投标、投资估算、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及研究,并得出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各方面的效益。
一.6结论
1、本项目的建设可完善XX市基础配套设施,对城市的综合服务和管理功能产生联动作用,有效促进XX市城市化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2、项目的建设符合XX市城市发展规划,项目社会效益良好。
3、本项目建设区域自然及交通等外部配套条件较好,有利于项目的实施。
项目的实施可完善XX市交通管网。
总之,该道路改造工程的实施,是城市道路路网规划的要求,是交通运输大战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本项目建设尽快实施,有利于路网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道路网络的运行质量;
有利于改善路网主骨架的通行能力,适应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需要;
有利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益。
根据XX市交通、排水现状及发展规划,本项目建设内容合理、规模适当、建设任务紧迫,项目资金来源有保证,建议实施该项目的建设。
第二章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二.1区域概况
XX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120°
07′-121°
23′,北纬36°
18′-36°
37′,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
目前全市共有1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城市化水平达到54.2%,城市供水、供气、供热能力继续加强,生产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城市化步伐加快。
我市入选“中国城市软实力”前200强,名列福布斯“2009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第81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蝉联全国最发达百强县第19位。
2009年,是宏观形势多变、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
国内外经济形势发函复杂多变,美国次贷款危机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世界主要经济体出现下滑或衰退;
国内红宏观经济经历了“两防”、“一保一控”到“保增长”的快节奏、高密度调整。
面对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克难求进,提升服务改善发展环境、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优化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突出民生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2009年XX市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产业结构稳步改善。
经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4.1%,总量和增幅稳居XX五市首位。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1亿元,增长3.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1.6亿元,增长15.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4%,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增加值204.4亿元,增长1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拉动GDP增长7.3个百分点。
伴随着经济增速持续平稳,经济运行进一步由高速扩张向协调稳健转变。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7.8:
55.1:
37.1调整为7.5:
54.4:
38.1,二产继续保持对全市经济的主导支撑。
经济结构有了新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股份制、三资企业及私营经济类型分别占到1.8%、1.1%、14.5%、39.7%和42.9%;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所占比重分别为8.6%、2.5%、84.6%、2.0%和2.3%。
民营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达60%,截止2009年末,全市经工商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达8.8万户,年内新发展5025户;
民营企业达8600户,年内新发展490户;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2.7万人,民营经济新吸纳劳动就业3.8万人。
民营经济税收23.1亿元,占全市税收的65.3%。
民营经济投资169.8亿元,占规模以上投资的57.6%。
二.2区域交通现状及发展规划
XX的交通发展状况良好,优势明显,基本上形成陆海空相结合的基本格局和市内市外相融洽的基本框架。
综合交通优势和交通区位是XX市交通方面的最大优势。
综合交通优势在于交通运输方式多样,机场、港口、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全面,要进一步整合这些交通资源,构建综合交通的优势;
交通区位优势在于即墨处于XX对外联系的门户位置,随着山东半岛城市群和青岛、威海、烟台区域一体化的进程,XX的交通重心位置的优势将充分发挥出来。
根据《XX市公路网规划》,构筑与即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镇布局、资源开发相协调,与城市公路一体化发展,与其它运输方式相协调,规模适当、层次清晰、布局合理、功能明确、设施完善、服务水平高的公路网络,适应XX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全面融入大XX的公路交通体系,全面提升XX与半岛都市群之间的交通联系;
对外强化XX与周边区域公路网的交通衔接,对内优化整合XX市域内公路网路系统,缩短中心城区与各组团之间的空间距离;
发挥交通先导作用,突出XX城市特使,增强XX市对外经济辐射能力,努力构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到2020年,XX市公路的路网密度和服务水平将全面提高,形成以县道为区域股价、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络,全面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
2020年公路网密度达到97.9km/百平方公里;
县到乡公路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标准;
乡到行政村公路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公路标准。
二.3项目提出的背景
XX市作为全国最发达百强县(市)之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交通需求日益增长,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改进XX市交通,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已成为XX市政府关注的焦点,为此市委市政府做了很多工作。
随着XX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小汽车逐步进入百姓家庭,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经济要发展,交通需先行,大力发展道路交通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为加快城市主干道与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的对接,构建起城市外围快速交通网络。
打通城市环形路,增加城市道路网密度,完善城区交通路网,改善道路交通状况,提高城市通行能力,XX市委市政府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实现将市区内的交通网络建设成循环开放的交通系统。
目前我市建成区内共有道路129条,面积442万㎡。
其中,属建设局管理的市政道路有46条,面积169万㎡;
属各办事处、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管理的有79条,面积165万㎡;
属公路局管理的有4条,面积108万㎡。
在道路运行过程中,受年久老化和车辆载荷作用的影响,目前大部分道路路面出现坑槽、裂纹、破皮及松散等病害现象,并且部分道路地下管网、港湾式公交车站等设施不完善。
为了改善我市城区道路的总体状况,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即墨市城乡建设局制定了2011年道路整修计划,拟对即墨市20条道路进行整修,总面积67万㎡。
在以上建设背景下,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主要是对**二路的改造进行详细的研究,提出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及投资方案,并对项目涉及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二.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XX市城市建设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环境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发展速度及水平不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随着XX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1.项目建设符合即墨市总体规划
进入“十一五”以来,随着国家振兴经济的蓬勃发展,XX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城区土地开发的需求更大,投资环境更应改善。
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不仅拓展了城区规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对缓解城区的用地、交通、疏散密集人口等缓解起到重要作用。
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沿线的土地开发,促进区域建设,从而完善了城区的合理布局,增强城区功能,为吸引各方面投资提供良好的环境。
为不影响《即墨市总体规划》,有效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切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交通不畅对城市建设的不利影响,该道路改造项目可行。
2.项目建设有利于促进XX市发展,引领经济腾飞
在城市建设中,基础设施要先行,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发展规划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
基础设施的载体是道路、给排水、供电、供热、通讯等工程。
只有建好完善功能的市政基础设施,才能有效地带动城区的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负担起城区巨大的物质能量消耗,才能吸引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无污染、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企业落户,才能不断地做大做强,形成规模化发展。
随着城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落实完善,必将彰显出城区巨大的发展潜力。
该项目道路由于原设计标准低,长期超负荷使用,现状道路破损严重,路面坑洼不平,路面出现大面积的龟裂、松散、坑槽,经现场调查路面破坏大部分为路基在重交通荷载下形成的,裂缝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道路的服务功能。
该项目作为XX市的交通主干道,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周边商业、企业的发展的必要的保证。
建议尽快实施本项目,以期进一步增强XX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促进XX市在新起点上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
3、本项目的建设是交通量增长的要求
随着XX城区及其周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车辆的保有量逐年增长,交通流量也将随之不断增长,现有道路已经不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要,本项目建成后,可提高行车速度,降低运输成本,改善XX市路网结构,完善路网体系,消除现状道路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市民生产生活带来方便。
4、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满足城区建设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改善XX市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增强其为XX市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提升XX市的城市化水平。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政策,符合XX市的发展规划,有利于促进大青岛建设目标的实现,有利于促进XX市工业基地的建设,从而引领XX市经济发展。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
三.1项目建设地点
该**二路建设项目南起滨海公路,北至现状温泉二路,全长约1600米。
三.2交通条件
XX扼XX通往全国的陆上“咽喉”,胶济、蓝烟铁路横穿境内西部,济青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青烟、青威、青沙等5条国家和省级公路纵贯全境。
城区距流亭国际机场不足15公里,距青岛港40公里;
西到蓝村、即墨火车站分别为24公里和15公里。
市乡公路四通八达,境内还有鳌山、女岛两个国家二类开放码头,形成了海陆空交通便利的交通网络。
三.3自然条件
三.3.1气候
XX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因受海洋和季风的影响,市区及沿海呈明显海洋性气候特征。
年平均气温12.2℃,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冬季平均气温0.3℃,夏季平均气温23℃。
XX冬半年盛行西北风,夏半年主要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5.3米/秒;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73%,年降水量为776毫米左右,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
海雾较频繁,3-7月为雾季,7月为甚,全年平均有浓雾(能见度小于1000米)48.6天,轻雾52.9天。
三.3.2气压
本区年平均气压1008.0hpa。
冬季平均气压1016.9hpa,夏季平均气压997.2hpa。
三.3.3风况
项目区全年最多风向是SE向,频率为12%,其次是N和NNW向,频率都是11%,再其次是ESE和SSE向,频率均是9%。
出现频率最少风向是ENE、NE和WSW向,频率是1~2%。
项目区年平均风速为5.5m/s,冬半年各月平均风速较大,11月~次年2月各月平均风速在6.0~6.4m/s之间,其中11月份平均风速最大。
下半年风速较小,其中7、8两月最小,月平均风速都是4.7m/s,其次是6月份,为5.0m/s。
项目区的强风向为WNW和NNW,最大风速是21.3m/s,出现于3月和12月份,次强风向为N,最大风速22m/s,出现于1月河10月份。
三.3.4水文
XX市沿海海流一般都沿着海岸向南西和北东流动,沿海潮汐属正规半日潮。
平均潮差2.52米,最大潮差4.94米,最大波高6.5米。
三.4地质地貌
本地区位于中朝准地台鲁东隆起区东南部,Ⅲ级构造单元胶莱坳陷中部及胶南隆起东北部,Ⅳ级构造单元朱吴—即墨凹陷南部及胶南凸起东北部,Ⅴ级构造单元即墨—沧口凹陷区。
地层从新到老可以分为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和中生界白垩系地层。
1、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为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低陷。
山地约占全市总面积的15.5%,主要为侵蚀构造地貌;
丘陵约占25.1%,主要为构造剥蚀地貌;
平原约占37.8%,主要为堆积地貌;
洼地约占21.7%。
2、全市有三个山系。
东南为崂山山脉,主峰海拔1133米;
北部为大泽山,海拔763.7米;
南部为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藏马山等组成的胶南山群。
此外,市区有浮山、太平山、信号山等山岭。
3、全市海岸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有岬湾相间的基岩岸、山地港湾泥质粉砂岸及基岩砂砾质海岸。
浅海海底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海岸线全长710.9公里,沿岸岛屿70个,主要为基岩岛屿。
4、胶州湾为半封闭性深水海湾,位于东部主城和西部辅城之间,东西宽28公里,南北长33公里,零线以下水域面积298.5平方公里,口窄内宽,口门最狭处(团岛至薛家岛)3.38公里,环胶州湾岸线全长163公里。
三.5地震烈度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青岛市属于基本烈度六度地区。
又据“建设部、国家计委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暂行规定”、“地震基本烈度六度地区重要城市抗震设防和加固的暂行规定”、《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0-2001)等文件的规定,该项目为六级设防,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三.6施工条件
本工程所处场地平坦开阔,交通运输便利,筑路材料比较丰富,均可由当地材料市场供应,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并采用汽车和拖拉机运输,运距较短,有利于本项目的建设。
项目用水可由道路沿线市政管线接入,本区电力供应情况良好,工程用电可与电力部门协商解决,工程建设条件良好。
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
四.1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骨架,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主要载体,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通道,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即墨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即墨市的特点,改善并提高城区道路交通条件。
2、结合本路段的实际情况,本着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道路路线尽量依照原路,并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3、合理利用地形和当地建筑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四.2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90);
4、《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
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2006年版);
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1999年版);
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2009年版);
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9、《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1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D60-2004);
11、《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12、国家有关政策和交通部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四.3工程沿线现状
四.3.1道路现状
拟建项目从滨海大道至原**二路段,由于原设计标准低,长期超负荷使用,现状道路破损严重,路面坑洼不平,路面出现大面积的龟裂、松散、坑槽,经现场调查路面破坏大部分为路基在重交通荷载下形成的,裂缝的存在大大降低了道路的服务功能。
该段现状宽15米,路宽远未达到规划宽度,随着周边的发展,道路交通流量的增加,拓宽改造势在必行。
此外,该段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也未实施。
四.3.2管网现状
**二路(滨海公路至果岭一路段)长约1700米,为现状道路,现状管线主要有污水、雨水;
温泉二路(果岭一路—大田路)长约3500米,为新建道路,无现状管线。
**二路(滨海公路至果岭一路段)现状雨污水井盖、雨水箅子存在缺失及破损情况。
四.3.3环境现状
**二路沿线整体自然环境呈现独特的山海地貌特征。
现状地形起伏不平、变化多端,形成丰富的天然微地形。
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道路两侧原多为农业用地,土质优良,土层深厚肥沃,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优越的土壤条件。
四.4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次**二路改造工程南起滨海公路,北至现状温泉二路,全长约1600米。
本工程道路线形及走向基本均按照规划确定的道路红线,根据规范规定的线形参数初步定线后并经当地主管部门同意后进行设计。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
道路工程,雨水、污水管线工程,其他各专业管线工程,照明工程、景观环境等工程。
四.5工程设计技术标准
1.道路主要技术标准
表4-1道路技术标准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备注
1
道路等级
级
城市主干路
2
设计速度
Km/h
40
3
路面宽度
m
36
含非机动车道、中央分隔带
4
行车道数
车道
6
5
车道宽度
3.5
路面横坡
%
1.5
7
设计年限
年
20
8
路面类型
沥青路面
9
地震基本烈度
度
Ⅵ
2.桥梁荷载标准:
公路-
级,人群3.0Kpa。
3.桥梁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4.桥梁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1.0。
5.桥梁所在地为
类环境。
6.桥梁抗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7.雨水管道设计标准为:
设计重现期为3年,综合径流系数0.65;
涵洞设计标准为:
设计重现期为20年,综合径流系数0.65。
8.污水管道设计标准为:
根据XX市总体规划,居民生活用水指标2020年用水定额为120升/人.日,公共事业用水指标2020年用水定额为65升/人日。
此次规划2020年人均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采用200升/人.日。
项目区综合污水排放系数取0.85。
9.电力(含路灯)、电信、热力、煤气、给水等管道均按相关专业标准设计,各种管线均入地下。
四.6道路工程
四.6.1道路横断面
道路横断面型式:
温泉二路横断面
**二路段采用二块板形式,横断面70米宽,其中中央分隔带宽5米,两侧车行道各11.5米,两侧人行道各4米,两侧绿化带各13米。
四.6.2路面结构
**二路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自上而下为:
3cm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5c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1L/m2透层沥青、18cm厚6%水泥稳定砂砾、18cm5%水泥稳定砂砾。
人行道采用5cm彩色混凝土道板或精砖,其下设3cm1:
3水泥砂浆,12cm6%水泥稳定砂。
车行道及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道路 改造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