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93721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940.75KB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Word版含答案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
行为主又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
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
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晨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的型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材料二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
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当机器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
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
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
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
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
那么,如果自动驾驶汽车伤害了人类,谁来负责呢?
有的学者认为不能将人工智能体作为行为主体对待。
因为“主体”概念有一系列限定,譬如具有反思能力、主观判断能力以及情感和价值目标设定等。
人工智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智能”,它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以及对人类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掌握和遵循,是基于大数据学习的结果,和人主观竟y有本质的不同。
因此,人工智能体不可以作为社会责任的承担者。
以上述自动驾驶汽车为例,究竟由人工智能开发者负责,还是由气梨公司负责甚至任何的第三方负责,或者各方在何种情形下如何分担青任,应当在相关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框架下通过制订商业合同进行约定。
人工智能在未来还可能产生的一个问题就是“奇点(singularity”。
所谓“奇点”就是指机器智能有朝一日超越人类智能,那时机器将能够进行自我编程而变得更加智能,它们也将持续设计更加先进的机器,直到将人类远远甩开。
尽管研究者对“奇点”到来的时间和可能性还有争议,但是不管“奇点”时刻能否真的到来,在技术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我们都要小心被人工智能“异化”。
在我们训练人工智能的同时,有可能也被人工智能“训练”了。
我们的一举一动、生活爱好都将被人工智能塑造,人工智能在无形中暗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当我们还在为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骄傲的时候,也许已不知不觉地沦为了数据的囚徒。
面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种种冲击,上世纪50年代美国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大定律,今天对我们依然有借鉴意义。
这三大定律是: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见到人受伤害而袖手旁观;
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不得违反第一定律;
机器人应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违反第一、第二定律。
归根结底,人是智能行为的总开关。
人工智能的开发者应该始终把对社会负责的原则,放在对技术进步的渴望之上。
人类完全可以做到未雨绸缪,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威胁。
(取材于芮喆等人的文章)
4.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稽之谈:
没有根据的言论。
稽,考证。
B.进退维谷:
进退两难,很难做出选择。
C.袖手旁观:
置身事外,不提供帮助。
D.未雨绸缪:
比喻虽然事情不会发生也要做好准备。
5.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项是(3分)
A.自动驾驶汽车能够根据情景的相似度进行决策。
B.人工智能体的“智能”和人类的主观意识相网。
C.人们认为人工智他的“奇点”总有天会到来,
D.在任何情况下,机器都应该服从人的切命令。
6.根期材料二,F列现象属于被人工智能“异化”的是(3分)
A.经常使用“健康下环”来检测自己的运动健康状况。
B工作繁忙尤吸做家务,购买智能产品帮助清扫房间。
C.出行全依赖手机导航,丧失了应有的路线识别作力。
D.从事某一职业过么。
,有厂所行业惠市来思考问题。
7.请柜概材料一、材科二,简罗说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
(5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8-12题。
(共19分)
(1)积假,月不胜中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
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
如是则常不胜夫就比日于小事者矣。
是何也?
则小事之管也数,其悬中日也博,其为积也大。
大事之星也梯,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
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朴漏者危,大荒者亡
放王者敬日,霸者散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成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
祸败不可胜悔也。
霸者史善著馬,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货堂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
(诗》日:
“德销【4】如毛,民鲜克举之。
”此之谓也,
(取材于(荀子》)
注释:
【1】胜:
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加日重要,【2】教比注重从事。
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用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
【3】悬:
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
【4】輶分量轻。
(2)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贴,若白量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感犹可矣。
且[1]治
乱存亡则不然。
如可知,如不可知如可见,如不可见。
教智士贤者相与机心愁虑以求之,
犹尚有管叔、根权之事日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
放治乱存亡,其始着伙毫。
容其秋毫,则大
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妻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
让,不取其全。
孔子曰:
“赐失之矣。
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
”取其金,则无损于行;
不
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
“鲁人必拯溺者矣。
”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
【1】且;
连词,表示转折。
【2】管叔。
蔡权之事,指叛乱之事。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不胜月时:
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戚:
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相与:
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行:
行为
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1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事之至也数
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
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
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
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①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②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12.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物。
请根据要求作答。
(6分)
①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②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标题字数限定2-5字)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
(共5分)
13.《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
子路问:
“闻斯【1】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
冉有问:
“闻斯行诸?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
“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
行之’。
赤也惑,敢问。
“求也退,故进之;
由也兼人2,故退之。
【1】斯:
就。
【2】兼人:
勇于作为
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
(共12分)
满江红·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
草相如檄【3】。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
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
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
【2】绣衣:
官服。
【3】相如檄:
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
【4】铜鞮陌:
代指襄阳。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15.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16.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
“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
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共8分)
①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
《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_______,_________。
②“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李密《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
“臣无祖母,_________;
祖母无臣,________。
③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
比如白居易《琵琶行》: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你所在的中学举办隆重的校庆典礼,邀请了很多校友、家长参加。
你件为学生代表向来宾致欢迎辞,其中要引用两句古代诗文。
请填写恰当的句子。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今天大家芥聚一堂,真可谓“_______,_______。
”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同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
水缸里的文学
①我始终认为,我的文学梦,最初是从一口水缸里萌芽的。
②我幼年时期自来水还没有普及,一条街道上的居民共用一个水龙头,因此家家户户都
有一个储水的水缸,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像一个冰凉的大肚子巨人,也像一个傲慢的家庭成员。
记得去水站挑水的大多是我的两个姐姐,她们用两只白铁皮水桶接满水,歪
着肩膀把水挑回家,哗哗地倒入缸中,我自然是袖手旁观,看见水缸里的水转眼之间涨起来,
清水吞没了褐色的缸壁,我便有一种莫名的亢奋。
现在回忆起来,亢奋是因为我有秘密,秘密的核心事关水缸深处的一只河蚌。
③请原谅我向大人们重复一遍这个过于天真的故事,故事说一个贫穷而善良的青年在河
边捡到一只被人丢弃的河蚌,他怜惜地把它带回家,养在唯一的水缸里。
按照童话的讲述规则,那河蚌自然不是一只普通的河蚌,蚌里住着人,是一个仙女!
也许是报知遇之恩,仙女每天在青年外出劳作的时候从水缸里跳出来,变成一个能干的女子,给青年做好了饭莱放在桌上,然后回到水缸钻进蚌里去。
而那贫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青年,从此丰衣足食,在莫名其妙中摆脱了贫困。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么独独对
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
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就可能有等待天上
掉馅饼的庸众心理。
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
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
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滋香噴噴的紅烧肉!
(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
⑤很显然,凝视永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这样的阅读
一方面充满诗意,另一方面充满空虚,无论是诗意还是空虚,都要用时间去体会。
我从来没
有在我家的水缸里看见童话的再现,去别人家揭别人家的水缸也一样,除了水,都没有蚌壳,
更不见仙女。
偶尔地我母者从市场上买回河鲜,准备烧豆腐,我却对河蚌的归宿另有想法,
我总是觉得应该把河蚌放到水缸里试验一下,我试过一次,由于河蚌在水里散发的腥味影响
水质,试验很快被发现,家里人把河蚌从缸底捞出来扔了,说,水缸里怎么养河蚌?
你看看,
辛辛苦苦挑来的水,不能喝了,你这孩子,聪明面孔笨肚肠!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有多少适合
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給我简陋贫围的物质生活。
这样
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好也是一种净别的恩賜,因为一无
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
我们家家都有水缸,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平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
像一条鱼。
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
想象,刺激智力,我感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⑦我一直相信,所有成人一本正经的艺术创作与童年生活的好奇,心可能是互动的。
对于普通的成年人来说,好奇心是广裘天空中可有可无的一片云彩,这云形有时灿烂明亮,有时阴都发黑,有时则碎若游丝,残存在成年人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变得功利而深奥,有的直接发展为知识和技术。
对人事纠缠的好奇心导致了历史哲学等等人文科学,对物的无限好奇导致了无教科学学科和科技发明。
而所谓的作家,他们的好奇心都化为了有用或无用的文字,
被淘汰,或者被挽自。
这是一个与现代文明若即若高的族群,他们阅读,多半是出于对别人
的好奇,他们创作,多半是出于对自己的好奇。
在好奇心方面,他们扮演的角色最幸运也最蹊窺,似乎同时拥有幸运和不幸,他们的好奇心包罗万象,因为没有实用价值和具体方向而略显模糊,凭借-颗模糊的好奇心,却要对现实世界做出最锋利的解制和说明,因此这职业有时让我觉得是宿命,是挑战,更是一个奇迹。
⑧一个奇迹般的职业是需要奇迹支撑的,我童年时期对奇迹的向往都维系在一只水缸上
了,时光流逝,带走了水缸,也带走了一部分奇迹。
我从不喜欢过度美化童年的生活,也不愿意坐在回忆的大树上卖弄泛滥的情感,但我绝不忍心抛弃童年时代那水缸的记忆。
这么多年来,我其实一直在写作生活中重复那个揭开水缸的动作,谁知道这是等待的动作还是追求动作呢?
从一只水缸看不见人生,却可以看见那只河蚌,从河蚌里看不见钻出蚌壳的仙女,却可以看见奇迹的光芒。
(取材于苏童的同名散文)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家的水缸雄踞在厨房一角雄踞:
颇有气势地鳟坐
B.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热烈:
热闹,眼花缭乱。
C.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正规:
与想象的标准吻合。
D.卖弄泛滥的情感泛滥:
过度,不加节制。
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②段把水缸比作“傲慢的家庭成员”,形象地写出了在孩子眼里水缸是家里个了不起的重要角色。
B.文章第⑤段中“聪明面孔笨肚肠”写出了大人对“我”行为的嗔怪,反映了成人对孩子纯真心理的不理解。
C.第⑦段承接上文,从对童年生活和梦想的感悟转向对成人好奇心的议论,最后揭示了好奇心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D.作者很怀念过去一无所有的生活,因为简陋贫困的物质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只有这样的生活才能刺激想象
20.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
这样写有什么
用?
21.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
以此为题有
怎样的表达效果?
22,作者说:
“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实际上,像
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
结合你的经历,谈谈你对这类“阅读”的体
会。
要求:
写出具体的“阅读”对象以及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
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
120字左右。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
形象。
符合原著故事情节。
150-200字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
请选择
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
符合人物特征。
150-200字。
24.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少于700字。
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
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
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
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
有细节,有描写。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语文 北京 Word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