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21393726
- 上传时间:2023-01-3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801.06KB
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非洲大部分地区进入黑夜
D.太平洋地区以白天为主
4.下列现象出现在图示季节的是
A.苏州地区昼渐长、夜渐短
B.北印度洋季风洋流逆时针运行
C.巴西高原一片枯黄
D.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
右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42米B.18米
C.62米D.20米
6.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B.R1可自流输水
C.R2西流补给R3
D.R3可能有凌汛
读华北平原某地蒸发与降水差值(即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和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回答7~8题。
7.关于图中两条曲线的正确描述是
A.A曲线是表层土壤含盐量季节变化曲线
B.蒸发与降水差值越大,土壤含盐量越高
C.两条曲线呈负相关
D.表层土壤含盐量一般在冬季达到最高值
8.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七、八月,即通常所说的“七下八上”,原因是
A.与锋面雨有关
B.与地形雨有关
C.与台风雨有关
D.与对流雨有关
读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尕恰迪如冰川变化图,回答9~10题。
9.长江源头冰川面积(上图中的白色区域)不断缩小,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D.全球气候变暖
10.冰川在前进过程中会塑造出的地表形态有
A.V型谷、瀑布B.冲积扇、河漫滩
C.U型谷、角峰D.溶洞、喀斯特地貌
至2009年年末,上海全市常住人口1921.32万人。
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7‰,其中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1.02‰。
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变动自1993年以来连续17年呈负增长态势。
据此回答11~12题。
11.下图表示四个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上海户籍人口自然变动相符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2.近年来,上海市调整了部分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地安排部分夫妻生育第二胎,且取消了两胎的生育间隔,同时对终生不愿生育的夫妻不再奖励。
上海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出现负增长B.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失衡
C.老龄人口增长快,社会福利压力大D.经济社会发达,劳动力相对不足
读“某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①处规划建造高级住宅区,不是因为
A.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B.靠近文教区
C.地势较高
D.距商业区近
14.沿图中从K到L一线的地租水平曲线图可能是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指向。
据此回答15~16题。
15.薰衣草精油是由薰衣草提炼而成,每100千克薰衣草约萃取0.5千克精油。
薰衣草精油生产的区位导向属于
A.市场导向型B.原料导向型
C.动力导向型D.技术导向型
16.加拿大铝土矿蕴藏很少,但从其他国家进口铝矿,炼铝能力居世界前列,其原因是
A.利用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水能资源丰富,炼铝成本低
C.铁路运输发达,便于原料输入D.科研力量强,具有人才优势
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
读图回答17~18题。
17.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A.全球定位系统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D.实地勘测技术
18.天津和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不同于其他沿海地区的重要原因是
A.大量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
B.厄尔尼诺现象引发气候异常
C.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
D.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快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队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环节是水汽输送,夏季风是其主要动力
B.②环节是降水,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③环节是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④环节蒸发的水汽全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
20.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向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
B.乙处为背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同时各地区又存在着地域差异。
据此回答21~22题。
21.亚马孙平原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导致全球生态环境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关联性
22.下面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最有可能位于北半球的有
A.①
B.②
C.③
D.④
A市是苏南蔬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也是江苏省出口蔬菜重要生产基地,蔬菜年产量已经超过110万吨,年生产各类出口蔬菜近万吨,产值逾6000万元。
2011年4月,全国露天蔬菜价格普遍下跌。
蔬菜价格的波动直接关系到广大蔬菜种植户的切身利益。
读图回答23~24题。
23.A市发展蔬菜种植,具有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
A.资金、技术投入大B.距上海等出口港近
C.气候温暖湿润条件好D.地广人稀,地租低
24.面临“菜贱伤农”的窘境,农业生产部门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缩小经营规模,减少农业投资
B.摸准市场信息,发展订单农业
C.调整结构,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D.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
2010年9月26日,青藏铁路向西延伸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设召开动员大会。
线路东起拉萨,顺雅鲁藏布江穿越近90千米的峡谷区,最终抵达日喀则,工程全线避让了沿线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地,桥梁和隧道多成为工程的一大特色。
读图回答25~26题。
25.拉萨至日喀则铁路建成通车后,对当地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B.增强区域间文化交流
C.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安全D.促进当地资源开发
26.拉萨至日喀则铁路的桥梁和隧道比重较大,原因是
A.节约耕地B.地质地形条件复杂
C.沿线各类保护区众多D.避免干扰沿线聚落和其他交通线路
第Ⅱ卷(综合题共60分)
二、综合题:
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60分。
甲图
27.读澳大利亚及附近区域图,乙图为一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4分)
(1)图中D处一月吹风。
乙图中低压中心的形成是因为:
①赤道低气压带向
(南、北)移动;
②南半球正值(夏、冬)季节,受差异影响,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地区形成低压中心。
(4分)
(2)A、B地区分属不同的气候类型。
B气候不如我国东南地区典型的原因是
。
A地气候类型属于下图中。
(4分)
(3)C自然带分布面积最广,原因是
(3分)
(4)画出澳大利亚大陆东、南、西三面的洋流,暖流用表示,寒流用
表示。
28.读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
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的主导因素共同是。
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6分)
(2)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是
。
(2分)
(3)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特点。
(4)东北工业区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水电站
29.读珠江水系和珠三角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珠江水系示意图
西气东输二线东段工程于今年6月30日正式投产,这标志着中亚—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全线贯通送气,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经过我国新疆等地,可以直达广东珠三角。
(1)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珠江的水文特征。
(2)改革开放以来,“三来一补”的加工贸易产业使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
试分析珠三角发展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珠江上游地区和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珠江上游地区可以为下游地区提供支持,反之下游地区为上游地区经济发展支援。
(4)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对珠三角发展的意义。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A.【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0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3196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3%,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1879亿元,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15062亿元,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15023亿元。
材料二:
海洋产业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矿业、海洋盐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海水利用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以及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等。
(1)按三大产业划分,海洋盐业属于第______产业,我国主要盐场集中分布在北方,如河北的长芦盐场,试分析我国北方盐场晒盐的有利自然条件。
。
(2)海洋第三产业包括的主要部门有、(举2例)。
(3)在海洋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海洋污染也日益严重,试分析海洋污染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建议(至少两点)。
原因:
;
建议:
B.【旅游地理】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西安举行。
本次园艺博览会预计将有1200万游客参观,本次世园会以“天人长安·
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
(1)简述本次世园会选址在西安举行的优势条件。
(从气候、交通、科技等方面分析,各方面至少答出一点)
(2)本次世园会会徽中的四边形犹如西安古城墙,西安古城墙目前是西安市的重要旅游资源,该资源从分类来说属于景观,该市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由于具有突出历史遗存文化价值而入选成为。
(3)提出西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5分)
C.【环境保护】读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附近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
(1分)
(2)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3)丙荒漠化严重,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务院曾下发通知,禁止在A地挖发菜、甘草、黄麻草。
国务院作出这一决策是为了。
(4)丁地是我国酸雨影响严重的地区,请你为该地区酸雨的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A
D
B
C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AC
BD
AB
AD
BC
27.(14分)
(1)东北风南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4分)
(2)澳大利亚大陆面积小,海陆对比差异小(2分)A(2分)
(3)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西海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
大分水岭阻挡东部湿润气流深入内地(3分)
(4)图略,东部暖流,西部和南部寒流(3分)
28.(13分)
(1)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2分)利:
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
降低运费和能耗;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弊:
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4分)
(2)气候温凉,土壤贫瘠,不利于谷物生长;
城市集中,人口稠密,市场消费量大(2分)
(3)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2分)
(4)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
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多种经营。
③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
29.(13分)
(1)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
汛期出现在夏季;
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少;
无结冰期。
(2)邻近港澳和东南亚,利于吸收外资、技术等;
有便捷的海陆交通;
土地成本低廉;
劳动力资源丰富;
国家政策扶持。
(任答4点,得4分)
(3)资源、能源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条件(2分)
(4)①www.ks5u缓解珠三角常规能源不足的状况;
②优化珠三角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珠三角的环境质量③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④增加就业机会,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任答3点,得3分)
30.【选做题】
(共20分)
A.【海洋地理】
(1)二(1分)多沙岸或泥岸,雨期短,春季至初夏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有利于晒盐(3分)
(2)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等(2分)
(3)原因:
①船只泄漏的石油污染②人类生产生活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海洋③船上的日常污染:
比如做饭等用掉的废水都排如大海(2分)
①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立足于对污染源的治理;
②对海洋环境深入开展科学研究;
③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
④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组织;
⑤宣传教育;
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2分)
B.【旅游地理】
(1)西安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有便捷的航空、铁路、公路运输联系全国各地;
西安气候四季分明,半年的展区时间利用各类花卉的开放;
西安市高校众多,科技实力较强,为园区的展览提供有利支持。
(2)人文;
世界文化遗产(2分)
(3)①保护旅游资源(如立法保护);
②控制游客数量;
③提高管理水平;
④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⑤开展生态旅游和绿色旅游等(5分)
C.【环境保护】
(1)水能(1分)
(2)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2分)
(3)降水少,气候干旱,全球变暖,蒸发旺盛(2分)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和沙尘暴。
(4)调整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从而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和清洁燃烧技术;
研究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 高三地理 学年 第一 学期 调研 测试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