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渔业机械化之发展与展望.docx
- 文档编号:24172336
- 上传时间:2023-05-2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6.64KB
我国渔业机械化之发展与展望.docx
《我国渔业机械化之发展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渔业机械化之发展与展望.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渔业机械化之发展与展望
我国渔业机械化之发展与展望
徐 皓
(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上海 200092)
第一部分 概述
一、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
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指在现代渔业生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渔业机械、仪器、渔船、渔业设施,以及以这些装备为主要内容的渔业工程。
目前,其主要研究对象为:
(1)水产养殖工程: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主导方向,重点是使养殖设施系统创造健康养殖的水环境,减少对水资源和土地、水域的占用,降低对水域环境的污染,提高生产效率。
(2)捕捞装备工程:
以海洋选择性捕捞技术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为目标,进行捕捞装备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提高作业渔船的节能减排水平,提高作业效率。
(3)加工机械工程:
以提升水产品资源利用率、加工效率、品质及安全性为目标,进行水产品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以及饲料加工等装备及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
二、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当前发展概况
近几年,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领域的突破性科研成就,主要体现在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技术、池塘生态工程化控制技术和深水网箱设施技术等三个方面。
工厂化养殖系统技术的研究重点是循环水技术,它是实现水产养殖工厂化的基础,其核心是渔业水体净化技术与设备。
国内近年来研究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淡水养殖、繁育等专用水处理设施设备,并初步实现了生产应用,开展了无公害养殖技术研究与工厂化高效养殖技术集成研究,以及低能耗控制技术与养殖废水再利用技术。
在池塘生态工程化控制技术研究上,应用生态工程学原理,将人工湿地、综合生物氧化塘、生态沟渠等与池塘养殖系统有机结合,构建了复合人工湿地的池塘养殖生态系统,在节约水资源及有效解决废水排放等方面具有推广意义。
我国的深水网箱设施研发虽然起步较晚,但进步较快。
深水网箱的设计、制作工艺技术和产业化技术都得到优化和熟化,网箱的抗风浪能力和抗流能力,以及单位产量均获得显著提高,拓展了养殖海域,形成一整套适合我国海区特点的深水网箱集约化养殖技术。
三、渔业装备与工程在渔业生产中的主要地位与作用
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现代渔业的发展目标是工业化,体现在生产力上,就是工厂化的生产方式和产业化的生产模式。
渔业现代化的实现,不仅依靠生物生产技术,还必须有装备与工程技术。
装备与工程技术是现代渔业科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是渔业实现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
由现代科技支撑的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对捕捞生产而言,可提高捕捞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国际竞争力;对养殖业而言,可提高养殖生产的集约化程度,降低养殖成本,实现健康养殖;对加工流通业而言,可提高水产品价值,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实现规模化生产。
从某种意义上讲,渔业科技的进步就是渔业生产实现机械化的过程。
第二部分 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发展历程
我国渔业装备的科技研究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
从捕捞装备到养殖、加工装备,从单一的设备研制发展到与设施工程相结合的系统集成,逐步形成了我国渔业装备的研究体系,由此推动了渔业生产力的发展。
其主要的科研活动多发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重要成果繁盛于80年代以后。
1963年创建的专业研究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简称渔机所),承担了我国渔业装备的大部分研究任务;包括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南海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渔业工程研究所和渔船研究室,以及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水产学院等在内的科研院校也在该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不断涌现的现代渔业装备在中国渔业近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发挥了历史性的作用。
一、渔船与捕捞装备
捕捞装备是海洋和内陆水域作业过程使用的机械和仪器。
我国的捕捞装备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渔业船只从木帆船向机帆渔船和钢质渔船转型的生产进步,捕捞装备的研究在个别进口仪器或设备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到了70年代尤其是整个80年代,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
中高压液压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国捕捞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捕捞装备水平跃上了新台阶;高海况打捞设备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的应用,功标志着捕捞装备技术获得了突破性拓展。
双钩型织网机的问世实现了我国织网机工业零的突破。
8154型双拖尾滑道冷冻渔船和8201型围网渔轮的成功设计建造成为我国渔船建造史上的经典。
渔用定位仪和探鱼仪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我国的捕鱼传统,渔用GPS又将捕捞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但是,基于对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渔船捕捞装备的发展逐渐进入了一个平台期。
(一)捕捞装备
1、捕捞机械
液压绞纲机和液压围网起网机、理网机是主要的捕捞机械。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研制的两种低压液压绞纲机,成为当时我国国营渔轮的主要捕捞机械。
70年代,在当时农林部的组织安排下,组成了以渔机所为主、八省二市有关单位参加的中高压液压围网起网设备(俗称动力滑车)联合研制攻关组。
1976年,完成了液压悬挂式围网起网机的研制。
该机是当时国内围网渔轮唯一使用的液压起网机械,它的使用,提高了围网渔轮的机械化程度和起网速度,推动了我国围网渔业的发展。
1985年研制成功的中高压液压围网起网设备是我国捕捞装备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其中的一个重大技术突破是率先将中高压液压传动技术运用到起网机械中,大大提高了捕捞效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提升了我国捕捞装备的技术水平。
成果获1988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为了推动群众渔船捕捞业的发展,1970-1980年代,开发了多种适用于机帆渔船围网作业的液压起网机和中高压液压绞纲机,为群众捕捞渔船向外海发展,满足绞纲、起网、起锚和起吊鱼货(重物)等多种作业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成为当时群众渔船捕捞机械的升级换代产品。
2、织网机械
1971年,国内第一台以生产围网和养殖用网为主的双钩型电动渔网编织机研制成功,为织网机国产化奠定了技术基础。
1991年研制成功的400型双钩型织网机,实现了我国织网机工业零的突破,改变了我国长期依靠进口织网机的局面,实现了织网机国产化。
该成果获得1992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0年代,双钩型织网机已成系列产品,推动形成了我国织网机制造产业的形成,国外进口织网设备逐步退出了中国市场,发展至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网具出口大国。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织网机的研发已完全由企业主导,织网机在幅宽、纬线容量、结型、工作速度和自动化程度等技术要求都由市场来决定。
3、渔货起卸机械
吸鱼机的研究始于1960年代中期,借鉴粮食和煤炭起卸设备的原理开始发展。
气力吸鱼机在70年代末完成研制,解决了渔轮码头卸货时的依靠繁重体力劳动的问题,生产率可提高4~6倍。
同期研制的潜水式吸鱼泵,在技术上主要解决了泵的大通道和稳定性问题,符合带水输送鱼货的要求,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1982年研制的新型潜水吸鱼泵在水力效率、质(重)量等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平,获1983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随着近年来深水网箱养殖业的发展,新型的真空式吸鱼泵和射流式吸鱼泵相继研制成功,目前处于试用阶段。
4、高海况打捞设备
2001年完成的国家921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中的高海况打捞设备,标志着捕捞装备技术在大型化、自动化和系统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它的研制成功,有效地解决了在风大浪急的情况下安全打捞应急返回舱的问题。
先后圆满完成了“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发射任务,受到了解放军总装备部的嘉奖。
高海况打捞方法及设备为国内首创、国际先进,是一项原创发明技术,也是海洋捕捞与船舶工程技术的拓展与延伸。
该成果先后获得200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特等奖,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渔业船舶
1955年,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建造了国内第一对250 马力混合式钢质渔轮。
1969年,我国开始了建造灯光围网渔轮大会战。
1970年代初,600马力混合式渔轮设计成功并批量建造。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海洋捕捞渔业快速发展,渔业生产开始向外海拓展,各种新型围网和拖网渔轮以及海洋辅助船的设计建造开始进入一个历史最佳发展期。
1980年,由科研所与船厂等单位合作设计制造的8201型600马力围网渔轮,首次采用变幅吊杆,方便理网作业,减轻了理网劳动强度,是我国第一批工业化意义的围网渔轮,成为当时围网渔轮的主力船型,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该成果获得1983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1981年设计建造的8154型600马力双拖尾滑道冷冻渔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海洋捕捞渔船。
该船具有稳性、适航性好,抗风能力强,拖力大,渔捞操作方便、上网时间短,保鲜质量高等优点,生产量大,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成果获得1983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1981年研制的60马力联合渔法淡水渔船及甲板机械,适用于大中型湖泊、水库进行“赶、拦、刺、张”联合渔法捕捞生产,可兼作拖网、电赶鱼、冲洗网箱、渔政管理等多种用途,船的操纵性能好,获1983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1991年设计制造的135总吨艉滑道拖网渔船是为我国群众渔业首次开发成功的小型艉滑道渔船,在全国十多家船厂建造,其系列产品成为当时东海渔区主力船型之一。
1993年研究设计的新型、高航速渔政船,船的阻力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1994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渔用通讯导航和助渔设备
渔船使用的电子设备可分为通讯导航和助渔两大类。
渔用导航设备主要包括渔用GPS导航仪、雷达和早期的罗兰A定位仪、测向仪等。
渔用助渔设备主要包括养殖网箱渔情分析设备、探渔仪、声纳、网位仪等。
渔用通讯设备主要包括渔用无线电话机、船舶自动识别终端AIS设备、北斗通讯导航设备、GMDSS系统设备等。
我国渔船电子装备的发展历程大致分四个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量装备垂直探渔仪,80年代装备罗兰A定位仪,90年代装备渔用GPS导航仪,本世纪装备渔用AIS设备(渔船防碰撞系统)。
这期间,渔用电子设备紧随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渔业朝向精细化作业发挥了巨大作用。
1、渔用导航设备
渔用导航设备的技术发展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
前期渔船定位导航依靠六分仪、测向仪、罗兰A定位仪,后期采用具有电子海图的GPS导航仪导航。
1964年研制的自动测向仪是国内最早研制成功并投产使用的测向仪。
从早期的双曲线测向仪,到后来的罗兰A定位仪,再到90年代的具有简易电子海图的渔用GPS导航仪,都普遍应用在我国沿海各地的渔业生产中,解决了从“经验式”到“傻瓜式”渔船导航的问题。
这些产品都是不同时代我国渔船的主要导航定位设备,为我国的海洋渔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研制成功的具有简易电子海图的渔用GPS导航仪具备了中国及其周边海域电子海图、简体中文、渔区标注显示等功能,可以直观的利用海图辅助渔船航行,产品深受广大渔民欢迎。
该项研究成果获得1997 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7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年,改进后的8通道、12通道两种机型又增加了海陆分色、农历、潮汐、沿海城市、渔港地名、沿海航标灯等功能,成果荣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列为1998年国家重点新产品,由该项成果转化而成立的企业被授予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2、助渔设备
我国的助渔设备技术发展以世纪交替为界。
前期是一种粗放式的技术发展,后期向精细探测发展。
1964年研制的61F型鱼群探测仪是当时国营渔轮使用的唯一的国产大功率探鱼仪。
1968年,为了当时正在大规模兴起的群众渔业机帆船的需要,67-1型半导体探鱼仪投入生产,其探鱼深度为50 m。
它的使用,彻底结束了我国渔民只凭经验捕鱼的落后状况,被渔民誉为“千里眼”。
改进后的67-3型半导体探鱼仪,探鱼能力提高到80 m,并被广泛应用,成为我国上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机帆渔船探测鱼群的主导产品,为提高渔业生产效率发挥了巨大作用。
1979年,为发展外海捕捞和海洋调查而研究设计的大功率垂直探鱼仪,其探鱼能力达500 m,最大测深2000 m,是我国自行设计、生产,探鱼能力和测深能力最大的垂直探鱼仪,获1981年国家水产总局技术改进成果一等奖。
1980年研制的双频率探鱼仪,探鱼能力200 m,测深可达500 m,该仪器是80年代我国钢质渔轮的主要助渔仪器,成果获得1983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2006年,液晶探鱼仪开始取代显像管探鱼仪进入国内市场。
它能够实现快速高精度水深测量与数据处理,在干扰环境下推算出正确的深度,具有清晰度高、体积小、耗电省、无辐射的特点。
3、渔用通讯设备
我国的渔用通讯设备技术发展,1990年代前为模拟阶段,2007年前为数字化阶段,2007年后为技术融合和信息化网络化发展阶段。
渔用电话机具有比商船VHF话机通讯距离远、通话频道(480个)多的特点。
渔用通讯设备形式多样,有新兴的AIS设备、北斗通讯导航设备等。
渔用AIS设备正在逐步发展成为结合渔用导航技术、渔用电子地图的高级形式,这种产品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很受渔民欢迎。
二、水产品加工装备
水产品加工装备技术的研究是伴随着捕捞和养殖生产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而逐步开展起来的,30多年来的专业研究,逐步形成了包括原料处理机械、藻类加工机械、水产品速冻机械、鱼糜加工机械、鱼粉加工机械等专业装备系列。
我国最早的水产品加工设备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8年研制的鱼片联合加工机械,集去鳞、去内脏、去鱼头及剖鱼片功能于一体,该机从原料鱼进入到鱼片送出一次完成。
1、冷冻鱼糜生产设备
1980年代,开发水产品深加工机械,以利于综合利用低值海水产品,开发淡水养殖品种的加工产品,以及生产方便食用的鱼糜制品,是市场的急迫需求。
冷冻鱼糜制品生产设备的研制工作也从此开始。
鱼肉采取机(1992年),用于对已去鳞、去头、去内脏的海、淡水鱼的胴体进行肉骨分离以及虾类的采肉,是鱼(虾)糜生产中的关键设备;同期完成的鱼糜精滤机用于对经过漂洗、脱水后的鱼糜作进一步的过滤;鱼丸成型机(1993年),将经配料、调味后的鱼糜加工成鱼丸;斩拌机(1996年),集斩碎、擂溃、搅拌等功能于一体。
90年代中期完成的鱼糜脱水机将经漂洗的鱼糜脱去水分。
由此形成了完整的成套冷冻鱼糜生产设备。
该成果在山东、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有很大范围的推广。
2、海带综合利用加工设备
1980年代初,为了解决全国海带大量积压的问题,国家经委、国家水产总局下达了海带工业利用主要设备的研制项目,经过6年攻关,解决了从因设备落后造成的难以有效地从海带中提取褐藻胶的问题,先后研究开发出褐藻胶造粒机、快速沸腾式烘干机、褐藻酸螺旋脱水机和褐藻胶捏合机等单机。
上述设备的应用,实现了我国海带工业综合利用生产设备的国产化,使国家从1984年起不再进口同类国外设备。
3、制冰、冷藏设备
片冰机是一种快速、连续、自动生产片状冰的设备,用片冰替代机制块冰,成本低、冷却快、损耗小。
1978年和1983年,卧式片冰机和立式片冰机先后问世。
除渔业之外,片冰机还在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搅拌工艺中获得应用,混凝土中加入碎冰可以消除应力。
1989年,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管冰机及其配套设备研制成功,该设备可用于渔船、铁路冷藏车加冰保鲜,获1992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其相关成果——自动化管冰机配套在铁路冷藏车加冰系统研究,因为解决了冷藏列车加冰的技术难题,因此获得1993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4、 其他加工机械
1982年研制的冷热风干燥设备用于当时大量捕获的马面鲀的风干加工,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1983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1988年研制的高温高压灭菌装置,灭菌锅内采用热水循环,温度波动小,杀菌效果好,推广成效显著。
2002年,国内第一台完全国产化的全自动紫菜加工机组在南通诞生,该设备将条斑紫菜原藻加工成标准干紫菜,又进一步开发了二次加工即食产品的成套加工设备。
新一代智能型紫菜生产线多项技术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并拥有全套知识产权,成果推广应用也相当成功,改变了我国作为紫菜养殖大国加工设备依赖进口的局面,项目获得2003年南通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三、渔用饲料加工装备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渔用饲料问题日益突出。
1975年底,原农林部在湖北沙市召开了渔用饲料研究发展大型座谈会,交流探讨开发鱼饲料源及饲料加工问题。
会议呼吁尽快研制渔用颗粒饲料机械,加快发展颗粒饲料养鱼。
此后,国内开始了渔用饲料加工机械的研究开发,1980年代和1990年代前半期是我国水产饲料加工设备研究成果的多产期,成果的推广和产业化程度都相当出色,培养、扶植了一大批饲料设备生产企业,为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饲料加工机械的研发主体基本上以企业为主,其中以江苏牧羊集团和江苏正昌集团最为知名。
水产饲料生产设备的种类已基本齐全,包括粉碎设备、混合设备、制粒设备、膨化设备、冷却喷涂设备、稳定干燥设备、称重包装等。
目前,饲料生产设备的制造水平、种类和性能完全可以满足我国饲料业的发展。
1、颗粒饲料机械
饲料加工基本上都采用制粒机生产。
硬颗粒饲料压制分平模和环模制粒两大类。
早期以平模为主,随着机械加工能力的提高,近10多年来,饲料加工厂广泛使用的是环模制粒机。
1980年研制的硬颗粒饲料加工成套设备是国内水产系统最早研制成功的成套设备,适应了当时对渔用颗粒饲料加工设备的要求,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一次飞跃,其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果获得1982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1982年完成的对虾配合颗粒饲料加工机组,解决了微细粉碎和颗粒水中稳定性的难题,实现了用配合颗粒饲料养虾的养殖需求,提高了饲料利用率,成果获1983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1990年代,国内开始引进欧洲的颗粒机制造技术。
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使得颗粒机操作性、人性化、自动化方面越来越好,如颗粒机自动操作系统、液压保护系统、压辊和环模自动调节及快速拆装系统等。
除大型机组外,1980年代开发的颗粒饲料加工机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大多数机型结构紧凑,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既有单机也有小型机组,既有平模也有环模。
其特点是使用方便、价格适中,尤其适合小型养殖单位和养鱼专业户使用,成果转让和推广使用的成效相当突出,促进了人工颗粒饲料在水产养殖上的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2、膨化颗粒饲料机械
用膨化颗粒饲料养鱼可提高鱼的适口性和饲料的利用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颗粒饲料。
国内最早研究利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膨化饲料是在1978年,1981年研制成功的75型膨化颗粒饲料机是国内最早的膨化颗粒饲料专用生产设备,成果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应用,并获1984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1987年改进后的85型膨化颗粒饲料机,既可生产膨化浮性饲料,又可生产膨化沉性饲料,并且在饲料和食品行业得到应用。
大豆膨化工艺是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兴起的饲料加工新技术。
1997年研制的大豆膨化机,其生产的饲料可提高适口性,降低饲料成本,成果获1998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国产膨化机最大生产能力
3、特种饲料及饲料源加工机械
1990年,商业部“七五”攻关项目中的鸡粪制饲料蛋白工艺及设备试验、幼仔苗种用特种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和先沉后浮颗粒饲料及设备等课题研究先后完成。
这几项研究成果为解决我国特种饲料研究领域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制造,提供了技术基础,积累了经验。
啤酒糟饲料蛋白加工工艺及设备(1994年)和以白酒糟为对象的食品糟渣饲料化加工工艺和设备(1999年),既解决了高含水率糟渣对环境的污染,又提供了一种新的饲料蛋白源,1997年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年完成的发酵豆粕加工工艺及设备采用独特的车阵式固体发酵技术及PLC控制技术,自动化程度高。
该发酵系统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四、水产养殖机械
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有着几千年的养鱼史。
但传统的粗放式养鱼模式制约了单产的提高,根本的出路是要解决水产养殖机械化问题。
为此,根据原水产部下达的《1963年~1972年水产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草案)》中“淡水养殖机械化的研究”项目,水产养殖机械的研究从1964年开始。
70年代中期,随着叶轮增氧机的诞生和水力挖塘机组的问世,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机械化养鱼的新时代。
1980年代的水净化技术和1990年代的工业化养鱼设施技术的成熟为本世纪开展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研究作了深厚的技术积累。
1、增氧机械
增氧机是水产养殖专用机械。
在夏季出现闷热天气时,使用增氧机可以防止因水体缺氧而发生鱼类浮头(死亡)现象。
目前我国在水产养殖生产中使用的增氧机械主要有叶轮式、水车式和射流式三种型式。
1976年,国内第一台叶轮增氧机研制成功,创造性地利用倒伞形叶轮在水面下的旋转产生水跃,使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以达到氧的传递,同时通过搅动水体使上下水层对流,为下层的贫氧区增加氧气,从而可以增加鱼的放养密度,提高鱼的摄食量,使单位面积养殖产量实现重大突破。
该成果荣获1977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叶轮增氧机问世30多年,目前仍然是我国海淡水养殖业实现稳产高产的最关键、最不可缺少的设备,依然是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泛的渔业机械。
初步估计,目前全国各种系列的叶轮增氧机保有量已达到数百万台,年产量约为20万台。
叶轮增氧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水车式增氧机是随着1980年代养鳗业的兴起而开始从国(海)外引进的,它的开发主体是生产企业。
目前它的产量约占增氧机械总产量的25%。
射流式增氧机主要适用于特种水产品养殖及工厂化养殖,产量约为增氧机械总产量的5%。
1980年代,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增氧机械被不断研制出来,并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主要研究成果有:
射流增氧机(1981年),将饱和溶氧水射入水面0.8 m以下,使中下层亏氧水得到增氧。
塑料叶轮增氧机(1987年),提高了整机的增氧性能,成果获得1990年农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叶轮增氧机叶轮优化设计(1989年),为叶轮增氧机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依据,获1994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螺旋桨水流增氧机研制(1990年),根据螺旋浆推进原理研制而成,产生的循环水流能起到增氧、搅水、曝气等作用。
冰下保温涡流增氧机(1990年),使冬季增氧时进入冰下水体的冷空气被充分加温达到不降低水温之目的。
立体循环增氧造流装置(1994年),模拟自然界的流水状态来改善水质。
简易风力增氧机(1990年),风能利用系数达0.288,风速8 m/s时输出功率为93 W。
2、挖塘、清淤机械
池塘开挖、清淤机械的开发研究始于1963年。
科研人员从水力采煤原理得到启发,探索水力机械化方案。
1966年首先研制出立式泥浆泵,1979年研制成功水力挖塘机组。
该机组为国内首创的水力土方施工机械,适用于土方开挖、疏浚、筑堤等,工效高,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渔业 机械化 发展 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