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浅析企业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重要性及问题解决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5228866
- 上传时间:2023-06-0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30.68KB
新版浅析企业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重要性及问题解决方案.docx
《新版浅析企业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重要性及问题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浅析企业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重要性及问题解决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版浅析企业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重要性及问题解决方案
浅析企业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重要性及问题解决方案
摘要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是财务报表之一,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在决策之前,还必须理性的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关的分析,以真正理解会计报表所揭示的经济内涵,从而作出正确决策。
本文首先分析了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根据,接着文章对资产负债表作出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周转能力的指标及举案例说明,最后,文章提出了强化对资产负债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理性分析指标对策
目录
一.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根据.............................................1
(一)资产负债表的含义...............................................1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三)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二.资产负债表重要性的分析...........................................
(一)资产的流动性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二)资产负债表周转能力指标分析.....................................
三.资产负债表存在问题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一)强化对资产资产结构与企业生产经营分析...........................
(二)强化资产负债表的信息获取.......................................
(三)强化剔除报表中的“水分”能力...................................
(四)充分注意资产负债表的局限.......................................
参考文献.............................................................
关于资产负债表重要性的探讨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三大主要是财务报表之一,会计报表的使用者在决策之前,还必须理性的对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有关的分析,以真正理解会计报表所揭示的经济内涵,从而作出正确决策。
本文首先分析了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根据,接着文章对资产负债表作出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资产负债表周转能力的指标及举案例说明,最后,文章提出了强化对资产负债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根据
(一)资产负债表的含义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某一会计主体在某一特定时日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基本等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整理后编制而成的。
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最重要的报表之一,其主要作用如下:
1.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资产负债表左方提供了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总量,也就是资产总额的信息。
当企业拥有或控制了一定数量的资产后,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依据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合理地配置这些资产。
资产配置的合理程度反映在资产及各类资产内部各项目的分布和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上。
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根据它可以了解和分析企业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与结构的合理性。
2.反映企业的资金来源和构成情况。
资产负债表右方提供了企业资金来源,即权益总额及其构成。
企业的资金全部来自投资者投入的资本,或者全部向债权人借入资本的情况是很少见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不存在的。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般各占一定的比重,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资本结构。
由于负债需要按期偿还,所有者权益是永久性资本,其比例不同,反映着企业偿还长期债务能力、债权人所冒的风险、企业财务安全程度的不同。
例如,某企业上年度和本年度资产总额基本持平,但上年度负债占权益总额的比重为45%,本年度增长到60%。
,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在下降,债权人所冒的风险在增加,财务报告使用者根据资本结构的状况及变动可以分析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和财务风险。
3.反映企业财务实力、短期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
负债既然要用资产或劳务偿还,资产与负债之间就应当有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
流动负债的偿还期限不超过一年,也需要有相当规模的、变现能力在一年以内的流动资产作为保证。
财务报表使用者可以利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相比计算出的实际比率,并与合理比率相对比,判断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4.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趋势报告使用者不但需要掌握企业现实的财务状况,也需要预测其未来发展的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
资产负债表中的数字有“期初数”和“期末数”两栏,通过对比可以分析其变动情况,掌握变动规律,研究变动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的内容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具体说来,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资产必须是被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
一般而言,一项财产要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其所有权必须归企业所有,也就是企业对该项财产具有产权。
或者,企业虽不对该项资产拥有产权,但能够实际控制,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所有权虽不为承租方拥有,但依租约,在租赁期间,该项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归承租方,所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也应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
(2)资产的实质是具有服务潜力,经企业利用,会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即可望给企业到来现金流入。
(3)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也就是说资产能够通过货币计量反映其价值,否则就不能将其作为资产确认。
(4)导致企业取得或控制某些经济资源的交易或事项已经发生。
资产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货币性和非货币性分类,按有形和无形分类,按短期和长期分类,按流动性分类等。
我国和国际会计实务一般是将资产按流动性进行分类。
在我国,一般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等。
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具有以下特征:
(1)负债是目前和过去经济活动所形成的当前债务。
也就是说,企业预期在将来要发生的经济业务可能产生的债务,一般不能作为会计上的负债,如企业与供货单位签订的供货合同。
(2)负债是在将来要支付的经济责任。
也就是说,对于某些已经形成经济责任的支付义务,都要把它作为企业的债务处理。
(3)负债是需要以现金或其他资产或劳务偿付的经济义务。
负债在大多数情况下,要用现金进行清偿;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商品和其他资产或者通过提供劳务的方式进行清偿;有些负债还可以通过举借新债来抵偿。
(4)负债有确定的或可以估计的数额。
负债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货币性和非货币性分类,按短期和长期分类等。
我国与国际会计实务一般采用后一种分类方法,如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权益表明企业的最终归属关系,即企业是归谁所有,是谁投资的。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有本质的区别。
负债是企业对内和对外所承担的经济义务,需要加以偿还,而所有者权益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归还给所有者;在企业清算时,应将其资产首先用于偿还债务,然后才能将偿还之余的资产在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就此而言,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资产的、次于债权人权益的剩余权益;所有者可以参与企业当期实现利润的分配,而债权人则一般不能参与利润分配,只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收入。
对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所有者权益就是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构成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会计的基本等式予以表述。
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三)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根据会计恒等式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按照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排列形式不同,资产负债表主要有三种格式:
账户式、报告式和财务状况式。
1.账户式
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的表体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
其中:
左方的各类资产按变现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排列;负债项目列在报表右方的上半部分,按偿还期限有短到长依次排列;所有者权益项目列在报表右下部分,按稳定程度从强到弱排列。
从形式上看,这种排列方式与会计常用的T形账户相似,故称“账户式资产负债”。
我国的资产负债表格式一般采用账户式,这种方式清晰直接,一目了然,便于编制、检查、阅读和理解。
2.报告式
在报告式下,所有的资产项目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列示在报表的上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列示在下方。
从形式上看,报告式资产负债表依据书面报告的常规,采用了上下呼应的形式,故称“报告式资产负债表”。
3.财务状况式
财务状况式资产负债表是在表内列示出营运资本,以强调其重要性的资产负债表。
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一般不常见。
其基本结构如下:
(1)在表的最上端列示流动资产项目,加计其总额,而后列示流动负债项目,加计其总额。
(2)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流动负债总额,得出营运资本额,并单独地进行列示。
(3)在营运资本额下依次列示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项目,加计各类总额。
(4)在营运资本额上加非流动资产总额,减非流动负债总额,得出股东权益总额。
二、资产负债表重要性的分析
(一)资产的流动性与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
偿债能力指标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期财务能力。
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项: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保证,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
其计算公司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保证。
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的下限为100%;而流动比率等于200%时较为适当,它表明企业财务状况稳定可靠,除了满足日常生产经营的流动资金需要外,还有足够的财力偿付到期短期债务。
如果比例过低,则表明企业可能捉襟见肘,难以如期偿还债务。
但是,流动比率也不可以过高,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筹资成本,进而影响获利能力。
究竟应保持多高水平的流动比率,主要视企业对待风险与收益的态度予以确定。
运用流动比率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越强,但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
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且收账期延长,以及待摊费用和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致,而真正可用来偿债的现金和存款却严重短缺。
所以,企业用在分析流动比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现金流量加以考察。
②从短期债权人的角度,自然希望流动比率越高越好。
但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资金的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
因此,企业应尽可能将流动比率维持在不使货币资金闲置的水平。
③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的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因此,不应用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各企业流动比率合理与否。
④在分析流动比率时应剔除一些虚假因素的影响。
(1)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企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所谓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之后的余额。
由于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较弱且不稳定的资产,因此,速动比率比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金
注:
报表中如有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和其他应收款项目,可视情况归入速动资产项目。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
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00%时较为适当。
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00%,必然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
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00%,尽管企业偿还的安全性很高,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1.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
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衡量指标主要有两项:
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指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
它表明在企业资产总额中,债权人提供资金所占的比重,以及企业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其计算公司为:
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但是,也并非说该指标对谁都是越小越好。
从债权人来说,该指标越小越好,这样企业债权越有保证。
从企业所有者来说,如果该指标较大,说明利用较少的自有资本投资形成较多的生产经营用资产,不仅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而且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的原理,得到较多的投资利润,如果该指标过小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
但资产负债率过大,则表明企业的债务负担重,企业资金实力不强,不仅对债权人不利,而且企业有濒临倒闭的危险。
此外,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密切相关,因此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应当将偿债能力指标(风险)与获利能力指标(收益)结合起来分析,予以平衡考虑。
保守的观点认为资产负债率不应高于50%,而国际上通常认为资产负债率等于60%时较为适当。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是企业财务结构稳健与否的重要标志,也称资本负债率。
它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所以,企业在评价产权比率适度与否时,应从获利能力与增强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即在保障债务偿还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产权比率。
(二)资产负债表周转能力指标分析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生产资料表现问候对各项资产的占有。
因此,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运营能力。
资产运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资产的周期速度、资产运行状况、资产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
比如说资产的周转速度,一般说来,周转速度越快,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则资产运营能力越强;反之,运营能力就越差。
资产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
所谓周转率,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平均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
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
这一指标的反指标是周转天数,它是周转次数的倒数与计算天数的乘积,反映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
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
两者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具体地说,生产资料运营能力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分析、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分析以及总资产周转情况分析等。
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其中:
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余额年初数+应收账款余额年末数)/2
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周转率高表明:
①收账速度,账龄较短;②资金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③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
同时借助应收账款周转期与企业信用期限的比较,还可以评价购买单位的信誉程度,以及企业原定的信用条件是否适当。
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时,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①公式中的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核算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②如果应收账款余额的波动性较大,应尽可能使用更详尽的计算资料,如按每月的应收账款余额来计算其平均占用额;③分子、分母的数据用注意时间的对应性。
(2)存货周转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与平均余额的比例,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
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
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0/营业成本
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不仅反映出企业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状况的好坏,而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一般来讲,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有水平越低。
因此,通过存货周转分析,有利于找出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尽可能降低资金占有水平。
存货既不能储存过少,否则可能造成生产中断或销售紧张;又不能储存过多,而形成呆滞、积压。
一定要保持结构合理、质量可靠。
其次,存货是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流动性对企业流动比率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进而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因此,一定要加强存货的管理,来提高其投资的变现能力和获利能力。
在计算存货周转率时用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存货计价方法对存货周转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企业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时,应注意存货计价方法的口径是否一致;②分子、分母的数据应注意时间的对应性。
(3)流动资产周转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是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其中:
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2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在一定时期内,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越多,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
从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来看,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和销售各阶段时所占用的时间越短。
生产经营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工作改善,都会反映到周转天数的缩短上来。
2.固定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是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的一项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其中:
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需要说明的是,与固定资产有关的价值指标有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净值和固定资产净额等。
其中,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
固定资产净值为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已计提的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额则是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以及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已计提减值准备)。
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同时也能表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反之,如果固定资产周转率不高,则表明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运营能力不强。
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时,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因计提折旧其净值在不断减少,以及因更新重置其净值突然增加的影响。
同时,由于折旧方法的不同,可能影响其可比性。
故在分析时,一定要剔除掉这些不可比因素。
3.总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可以用来反映企业全部资产的利用效率。
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
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如果该指标较低,则说明企业利用全部资产进行经营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企业应采取各项措施来提高企业的资产利用程度,比如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的资产。
例如:
1.某企业2002年度财务报告对外批准报出日为2003年3月26日。
该企业在2003年1月1日至3月26日前发生如下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该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法定公益金。
(1)该企业1月20日接到通知,某一债务企业宣告破产,其所欠的应收账款200000元全部不能偿还(符合坏账确认条件)。
企业在2002年12月31日前已被告知该债务企业资不抵债,濒临破产,企业按应收账款的10%计提了坏账准备。
(2)3月5日,企业发生一场火灾,造成净损失1000000万元。
(3)3月20日,企业持有的某一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市价下跌,该股票账面价值为500000元,现行市价为300000元。
要求:
(1)判断上述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哪些属于调整事项,哪些属于非调整事项。
(2)对调整事项,进行账务处理并说明对2002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数(假定涉及损益调整的事项可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不考虑现金流量表的调整)。
分析解答:
(1)债务企业宣告破产的事实在资产负债表日已存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得以证实,这一事项属于调整事项;企业发生火灾和短期投资市价下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这两项事项属于非调整事项。
(2)对调整事项的处理。
补提坏账准备:
应补提的坏账准备=200000-200000×10%=180000元
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80000
贷:
坏账准备 180000
发生坏账:
借:
坏账准备 200000
贷:
应收账款 200000
调整应交所得税:
借: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59400(180000×33%)
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9400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0600
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0600
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206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浅析 企业财务 报告 资产负债表 重要性 问题解决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