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习题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5477204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107.88KB
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习题答案.docx
《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习题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案例习题答案
1、何为故障?
故障有哪两层含义?
答:
通常人们将故障定义为:
设备(系统)或零部件丧失了规定功能的状态。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故障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机械系统偏离正常功能。
二是功能失效。
2、故障有哪些形式的分类?
答:
故障按故障性质可分为间歇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按故障程度可以分为局部性故障和整体性故障;按故障形成速度可分为突发性故障和缓变性故障;按故障形成的原因可分为操作或管理失误形成的故障、系统内在原因形成的故障和自然故障;按故障造成的后果可以分为致命故障和一般故障;按故障发生的时期可以分为早期故障、使用期故障和后期故障(耗散期故障)。
3、故障有哪些特点?
答:
故障有如下特点:
1、多样性;2、层次性;3、多因素和相关性;4、延时性;5、不确定性(模糊性);6、修复性。
4、设备故障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
设备故障管理的目的,是在故障发生前,通过设备状态的监测与诊断,掌握设备有无劣化情况,以期发现故障的征兆和隐患,及时进行预防维修,以控制故障的发生;在故障发生后,及时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采取措施排除故障或改善设备,以防止故障的再发生。
5、故障产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
机电设备越复杂,引起故障的原因便越多样化。
故障产生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规划;
(2)材料选择;(3)制造质量;(4)装配质量;(5)合理维修;(6)正确使用。
6、机电设备常用的维修方式具体有哪些?
答:
机电设备常用的维修方式包括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可靠性维修、质量维修、改善维修和无维修设计等。
7、维修决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维修决策的基本要求是:
①可靠性不得低于允许的最小值
即
;②维修费用
为最少或不得大于某个预定的维修费限额
,即
。
8、机电设备使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机电设备使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经济合理地配备各种类型的设备;
2)、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良好的电源保证;
4)、合理安排设备工作负荷;
5)、不宜长期封存;
6)、制定有效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设备使用责任制,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
7)、操作人员岗前培训。
9、设备故障诊断的内容包括哪三个方面?
其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归纳为哪四个方面?
答:
设备故障诊断的内容包括状态监测、分析诊断和故障预测三个方面。
其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信号采集;
(2)信号处理;(3)状态识别;(4)诊断决策。
10、防止或减少磨损,有哪些具体对策?
答:
根据磨损的理论研究,结合生产实践经验,防止或减少磨损的方法与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1)润滑;
(2)正确选择材料;(3)进行表面处理;(4)合理的结构设计;(5)改善工作条件;(6)提高修复质量;(7)正确使用和维护。
11、减轻气蚀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
减轻气蚀的措施主要有:
减少与液体接触的表面的振动,以减少水击现象的发生,可采用增加刚性、改善支承、采取吸振措施等方法。
选用耐气蚀的材料,如球状或团状石墨的铸铁、不锈钢、尼龙等。
零件表面涂塑料、陶瓷等防气蚀材料,也可在表面镀铬。
改进零件结构,减小表面粗糙度值,减少液体流动时产生涡流现象。
在水中添加乳化油,减少气泡爆破时的冲击力。
12、防止和减少机械零件变形的对策有哪些?
答:
变形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从下列四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和减少机械零件变形。
(1)设计方面
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零件的强度,还要重视零件的刚度和制造、装配、使用、拆卸与修理等问题。
(2)制造方面
在制定毛坯制造工艺时,要重视变形的问题,采取各种工艺措施,以减少毛坯的残余应力。
(3)修理方面
在修理中,既要满足恢复零件的尺寸、配合精度、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还要检查和修复主要零件的形状、位置误差
(4)使用方面
使用方面包括加强设备管理,制定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不要超负荷运行,避免局部超载或过热等。
13、断裂失效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答:
断裂失效分析的步骤一般如下:
(1)现场记载与拍照;
(2)分析主导失效件;(3)找出主导失效件上的主导裂纹;(4)寻找失效源区;(5)断口处理;(6)确定失效原因;(7)确定失效对策。
14、如何防范断裂失效?
答:
减少断裂失效的措施,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优化零件形状结构设计,合理选择零件材料;
(2)合理选择零件加工方法;(3)安装使用方面,要正确安装,防止产生附加应力与振动。
应注意保护设备的运行环境,防止腐蚀性介质的侵蚀,防止零件各部分温差过大。
要防止设备过载,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要对有裂纹的零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5、设备修理前要做哪些技术准备?
答:
设备修理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和生产准备两方面的内容。
修理前的技术准备由主修技术员负责。
主要工作包括预检前的调查准备、预检、编制大修技术文件。
大修前的生产准备工作由备件、材料、工具管理人员和修理单位的生产计划人员负责。
主要工作包括材料、备件和专用工、检、研具的订购、制造和验收入库,以及修理生产计划的编制。
16、拆卸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
拆卸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拆卸场地的选择与清理;
(2)保护措施;(3)拆卸前的放油;(4)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
17、在修复机械零件的损伤缺陷时,在选择修复方法及技术方面,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
在修复机械零件的损伤缺陷时,可能有几种修复方法和技术,但究竟选择哪一种修复方法及技术最好,应考虑以下因素:
1)、考虑所选择的修复技术对零件材质的适应性;2)、考虑各种修复技术所能提供的修补层厚度;3)、考虑修补层的力学性能修补层的强度、硬度;4)、考虑机械零件的工作状况及要求;5)、考虑生产的可行性;6)、考虑经济性。
第二章“通用零部件的故障诊断与修理”复习思考题
1、轴类零件如何拆卸?
答:
轴类零件有以下拆卸方法:
①击卸;②压卸和拉卸;③加热拆卸。
2、滑动轴承安装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
滑动轴承安装基本要求如下:
(1)滑动轴承在安装前应修去零件的毛刺锐边,接触表面必须光滑清洁。
(2)安装轴承座时,应将轴承或轴瓦装在轴承座上并按轴瓦或轴套中心位置校正,同一传动轴上的各轴承中心应在一条轴线上,其同轴度误差应在规定的范围内。
轴承座底面与机件的接触面应均匀紧密地接触,固定连接应可靠,设备运转时,不得有任何松动移位现象。
(3)轴承与轴的接触表面接触情况可用着色法进行检查,研点数应符合要求。
(4)轴转动时,不允许轴瓦或轴套有任何转动。
(5)对开瓦在调整间隙时,应保证轴承工作表面有良好接触精度和合理的间隙。
(6)安装时,必须保证润滑油能畅通无阻地流入到轴承中,并保证轴承中有充足的润滑油存留,以形成油膜。
要确保密封装置的质量,不得让润滑油漏到轴承外,并避免灰尘进入轴承。
3、滑动轴承有哪些常见故障?
危害有哪些?
如何防范?
(1)滑动轴承轴瓦的接触角不符合要求
a.现象。
轴瓦与轴颈间接触角达不到标准要求。
b.原因分析。
不能严格按操作要点进行刮瓦,施工作业马虎,工艺基本功差。
c.危害性。
轴瓦与轴颈接触角过大,使润滑油膜不易形成,从而得不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加快轴瓦的磨损。
接触角过小,会增加轴瓦的压强,其结果也会使轴瓦很快磨损。
d.防治措施。
轴瓦与轴颈接触角大小要适宜,一般控制在60°~90°之间。
高速轻载轴承接触角可取60°,低速重载轴承的接触角可取90°,轴瓦的刮研要在设备精平以后进行。
(2)轴颈与轴瓦接触点过少
a.现象。
轴瓦与轴颈间的接触点不符合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
b.原因分析。
刮瓦的程序和方法不妥当,操作时不细致,粗心大意忽视质量。
c.危害性。
由于轴瓦与轴颈间接触点标准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可导致轴瓦发热,使运转不能正常进行。
d.防治措施。
刮瓦时应按工艺程序进行,轴颈在轴瓦内反正转动一圈后,对呈现出的黑斑点用刮刀均匀刮去,每刮一次变换一个方向,使刮痕成60°~90°的交错角,同时在接触部分与非接触部分不应有明显的界限,当用手触膜轴瓦表面时,应感到非常光滑。
(3)轴承发热
a.现象。
在设备试运转中轴承温度逐渐增高超过规定的要求。
b.原因分析。
轴承内润滑油过多或过少,甚至轴承内无油;润滑油不洁净,也会使轴承发热;轴承装配不良(位置不正、歪斜,以及无间隙等)。
c.危害性。
轴承使用的材料强度和硬度,一般低于轴所用材料(如滑动轴承),当轴承过热时,会导致轴承合金的磨损,严重时可熔化合金,使正常运转停止;对滚动轴承来说,过热时,也会加快磨损,缩短使用寿命。
d.防治措施。
首先要清洗好润滑系统,然后按设计要求的牌号、用量的多少,添加符合要求的润滑油。
对轴承装配不当者,应重新进行调整,一直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为止。
(4)轴发热
a.现象。
传动轴在运转过程中温度升高。
b.原因分析。
轴上的挡油毡垫或胶皮圈太紧,在转动员中由于摩擦发热;另一方面轴承盖与轴四周间隙大小不一,导致有磨轴现象发生,使轴发热。
c.危害性。
当轴发热温度增高时,会降低轴的硬度,加快轴的磨损,同时也会影响到与轴连接的其他的零、部件的损坏。
d.防治措施。
将胶皮圈内弹簧换松,或调松轴承盖螺钉,检查轴承盖与轴的间隙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不符规定,应进行认真调整。
(5)轴承漏油
a.现象。
设备运转中轴承压盖处润滑油泄漏。
b.原因分析。
润滑系统供油过多,压力管道油压太高,超过规定标准;轴承回油孔或回油管尺寸太小,油封数量不够或油封装配不良,油封槽与其他部位穿通从轴承盖不严密处漏出。
c.危害性。
损耗润滑油,且不能很好地保证轴承本身的正常润滑,并造成对设备的污染。
d.防治措施。
要调整好润滑系统的供油量,油量要适宜;要增大回油管直径;修整好封油槽,装配好油封,要把紧轴承盖。
4、滚动轴承如何拆卸?
如何装配?
答:
滚动轴承的拆卸是机械维修的重要内容,方法如下
(1)加热拆卸法;
(2)如果轴承是较松的配合,用木锤轻轻地敲击轴承的配合圈就可以拆下轴承。
在敲击的时候,要注意沿着圆周方向依次地进行,不要总是敲击一个点。
有时,也可以用铁锤进行敲击,但是此时应在轴承上垫上垫木,通过垫木将力均匀地加到轴承上,避免把轴承敲坏;(3)选用金属材料制作一个套筒,套筒内径应比轴颈直径略大。
拆卸时,用物体将套筒支撑。
如果配合较松,用锤子敲击轴端,即可拆下轴承;如果配合较紧,可用压力机或千斤顶等给轴端加力。
如使用套筒不方便,也可以利用两块夹板代替;(4)拉力器拆卸法。
用拉力器来拆卸轴承是一种常用的拆卸方法;(5)如果用拔轮器不能拉出轴承的外圈时,可同时用干冰局部冷却轴承的外圈,然后迅速从齿轮中拉出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
5、齿轮的失效形式有哪些?
答:
轮齿失效形式包括轮齿折断、齿面损伤失效如点蚀、磨损、塑性变形等。
6、齿轮有哪些常见故障现象?
危害有哪些?
如何防范?
答:
齿轮与轴的装配过程常见的几种错误形式:
1)、圆柱齿轮轴孔松动
①现象。
齿轮与齿轮轴配合不紧密。
②原因分析。
齿轮内孔加工不正确,呈喇叭形。
③危害性。
运转时,会出现左右偏摆,加快孔、轴的磨损。
同时,运转时振动大,传动效率低。
④防治措施。
应重新进行齿轮内孔的加工,必要时更换齿轮。
2)、齿轮偏摆
①现象。
齿轮中心线与轴中心线不重合。
②原因分析。
装配尺寸误差大。
③危害性。
当设备运转时,齿轮传动中将会产生径向跳动,同时,啮合齿部分由于不断变换节圆尺寸大小,因而产生冲击和噪声;当中心线偏心距过大时,可能发生卡死现象,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④防治措施。
齿轮传动系统要正确地进行装配,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调整,特别应注意轴与齿轮间的定位键的对位和松紧适度。
对已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妥善的修整,必要时更换有关部件。
3)、齿轮歪斜
①现象。
齿轮装配在轴上产生歪斜。
②原因分析。
装配时粗糙马虎;零、部件加工尺寸误差过大。
③危害性。
齿轮在轴上装配歪斜时,在设备运转过程中将会产生端面跳动,齿轮对在啮合时受力不均,磨损太大。
④防治措施。
应重新进行装配和调整,如经过检查确系由于齿轮轴孔加工误差过大,则应更换齿轮。
4)、齿轮副啮合不良
①现象。
齿轮装配时未贴靠到轴肩位置。
②原因分析。
传动轴轴头过长;齿轮加工时宽度不够;齿轮装配不正确。
③危害性。
齿轮装配时未贴靠到轴肩位置,使啮合的两齿轮在轴向的相对位置宽接触,而另一部分齿宽没有很好的啮合因而加重了部分齿的载荷。
④防治措施。
齿轮在轴上的位置应严格按标准要求正确地进行装配,对部件存在的太大尺寸,做必要的修整。
5)、齿轮传动不正常
①现象。
齿轮传动不正常及起动困难。
②原因分析。
齿轮固定键松动;齿轮齿形不标准或有破损;齿轮装配误差过大;油量过多。
③危害性。
使齿轮加快磨损或断裂,不能正常的运转。
④防治措施。
齿轮键松动时,应重新固定好;齿形超标过多或破损,应进行修整;对齿轮装配不当要加以调整;油量过多时,应按规定加以限量。
第三章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1、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
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包括信号采集,信号处理,状态识别,决策诊断。
2、简述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的基本步骤。
(1)核实故障现象或征兆
(2)确定故障诊断参数
(3)分析确定故障可能产生的位置和范围
(4)制定合理的诊断过程和诊断方法
(5)选择诊断用的仪器、仪表
3、液压系统有哪些常见故障?
试分析其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1)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故障诊断与维修
(2)“液压传动系统压力失控”故障诊断与维修
(3)液压系统温升故障诊断与维修
(4)“速度失控”故障诊断与维修
(5)液压系统中压力冲击故障诊断及排除
(6)液压缸的爬行故障诊断及排除
(7)“系统泄漏”故障诊断与维修
(8)“动作失控”故障诊断与维修
4、试述液压系统泄露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答:
故障原因如下:
(1)密封件质量不好、装配不正确而破损、使用日久老化变质、与工作介质不相容等原因造成密封失效。
(2)相对运动副磨损使间隙增大、内泄漏增大,或者配合面拉伤而产生内外泄漏。
(3)油温太高。
(4)系统使用压力过高。
(5)密封部位尺寸设计不正确、加工精度不良、装配不好产生内外泄漏。
维修方法如下:
(1)更换质量好的密封件。
(2)调整相对运动副间隙,使它们的配合间隙在正常值。
(3)加强冷却,使油温维持在合适的温度。
(4)调节系统压力至正常压力。
(5)重新设计、制造和装配密封件。
5、液压系统中的振动和噪声对设备有何影响?
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防止和排除?
答:
振动与噪声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严重时会引起设备的损坏,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缩短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产生原因:
(1)机械振动的原因
(2)流体振动的原因
降低液压系统振动与噪声的措施:
(1)设计中选用低噪声电机、低噪声泵及元件,并使用弹性联轴器,降低泵的转速。
(2)采用上置式油箱,改善泵吸油阻力,排除系统空气,设置泄压回路,延长阀的换向时间,使换向阀芯带缓冲锥度或切槽,采用滤波器,加大管径等。
(3)用蓄能器和橡胶软管,减少由压力脉动引起的振动,蓄能器能吸收10Hz以下的噪声,而高频噪声用液压软管则十分有效。
(4)采用立式电动机将液压泵浸入油液中,减少气体噪声。
(5)尽量用液压集成块代替管道,以减少振动。
(6)采用平衡电动机转子,在电动机、液压泵和液压阀的安装面上应设置防振胶垫,更换电动机轴承等方法进行维修。
(7)用带有吸声材料的隔音罩,将液压泵加罩能有效地降低噪声。
(8)选用合适的管夹子,注意安装距离和固定强度。
(9)安装液压泵与电动机联轴器时要确保同心度。
(10)与外界振源隔离或消除外界振源,增强与外负载的连接件刚度。
(11)两泵两泵出油口汇流处多为紊流,可使汇流处稍微拉开一段距离,汇流时不要两泵出油流向成对向汇流,而是一小于90°的夹角。
(12)选用带阻尼的电液换向阀,并调节换向阀的换向速度。
6、试述液压系统油温升高的原因、后果及解决措施。
答:
造成液压系统过热的原因:
(1)液压系统设计不合理
(2)加工制造质量差
(3)系统磨损严重
(4)系统用油不当
(5)系统调试不当
(6)操作使用不当
(7)液压系统散热不足
采取正确的措施:
(1)按液压系统使用说明书的要求选用液压油,保证液压油的清洁度,避免滤网堵塞。
同时应定期检查油位,保证液压油油量充足。
(2)定期检修易损元件,避免因零部件磨损严重而造成泄漏。
液压泵、马达、各配合间隙处等都会因磨损而泄漏,容积效率降低会加速系统温升。
应定期进行检修及时更换,减少容积损耗,防止泄漏。
(3)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调整系统压力,避免压力过高,确保安全阀、过载阀等在正常状态下工作。
(4)定期清洗散热器和油箱表面,保持其清洁以利于散热。
(5)合理操作使用设备,操作中避免动作过快过猛,尽量不使阀杆处于半开状态,避免大量高压液压油长时间溢流,减少节流发热。
(6)定期检查动力源的转速及风扇皮带的松紧程度,使风扇保持足够的转速,充足的散热能力。
(7)注意使液压系统的实际使用环境温度与其设计允许使用环境温度相符合。
(8)对因设计不合理引起的系统过热问题,应通过技术革新改造或修改设计等手段对系统进行完善。
7、齿轮泵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如何排除?
主要零件怎样修理?
答:
常见故障:
液压泵旋转不灵活或咬死:
可以通过修配有关零件,调整间隙;调整使同轴度不超过0.1m;更换损坏件;清洗回油孔泵体等方法排除。
油温上升过快:
增加油箱容积,改进冷却装置;更换损坏零件;选用合适的油液等方法排除
吸不上油,无油液输出:
将电动机电源进线某两相交换一下;补装传动键;补装连接键;补装密封圈;应往油箱中加油至规定高度等方法排除。
主要零件修理方法如下:
(1)齿面磨损时的处理办法:
将齿面磨损的齿轮用油石去掉;毛刺,清洗干净,调换齿轮啮合方位,使原来不啮合的齿面进行啮合,可恢复油泵的工作性能。
(2)端面修理:
用研磨方法将起线毛刺痕迹研去并抛光;磨损严重时,应将齿轮妓在平面磨床上进行修磨。
(3)泵轴(长、短轴)的修复:
当泵轴磨损轻微时,可采用抛光修复,同时更换滚针轴承或轴套。
若磨损严重且配合间隙严重超标时,不仅要更换滚针轴承或轴套,而且主动轴也应用镀铬或堆焊法将其直径加大,然后再磨削到标准尺寸,或者重新加工更换新轴。
(4)轴承座圈修理:
端面磨损或拉毛起线时,将拉毛端面磨平,其精度应保证在0.01mm范围内。
轴承座圈若磨损严重,可研磨;或适当加大孔径并重新选配滚针;或更换轴承座圈。
(5)泵体的修理:
对泵体是对称的齿轮泵,即将泵体翻转180°,使吸油腔变成压油腔以恢复其工作能力。
对非对称结构的泵体,可采用电镀青铜合金或电刷镀的方法修复,也可以用镶铜套法修复。
8、叶片泵常见故障有哪些?
如何排除?
主要零件怎样修理?
答:
常见故障:
(1)泵不出油或泵输出的油,但出油量不够:
可以通过改变电动机转向,提高转速,疏通管路,清洗滤油器,补油至油标线,修磨或更换配油盘,修磨或更换叶片等方法排除。
(2)泵的噪声大,振动也大:
可以通过降低吸油高度,补充液压油,降低吸油高度,补充液压油,重装联轴器,疏通管路,清洗滤油器,更换合适的液压油等方法排除。
(3)容积效率低、压力提不高:
可以通过纠正装配方向,根据转子叶片槽单配叶片,保证配合间隙,修磨配油盘端面(或更换配油盘),检查转速,排除故障等方法排除。
叶片泵的主要零件修理方法如下。
(1)定子的修理
对于双作用叶片泵,当定子内表面磨损拉伤较轻时,可用金相砂纸剖光后再用;若磨损严重,应在专用定子磨床上修磨。
调换定子吸油腔与油腔的位置,并在定位销孔的对称位置上另加工新的定位销孔继续再用。
对变量泵,可用卡盘软爪夹在车床上或磨床上进行抛光修复。
定子内表面也可以用刷镀的方法修复磨损部位。
(2)配流盘、侧板的修理
配油盘端面修磨后,应用三角锉或铣加工的方法适当修长卸荷三角槽的尺寸,抛光应用氧化铬抛光。
如果配油盘端面只是轻度拉伤,可先用细油石砂修磨,然后用氧化铬抛光。
(3)转子的修理
转子端面磨损不严重时,可用油石将拉毛处修光,或用研磨的方法修复。
磨损严重时可用心轴定位在外圆磨床上修磨。
(4)叶片的修理
叶片磨损部位是叶片与定子内表面接触的顶部、叶片与配流盘接触的两侧面、叶片与转子叶片槽相接触的表面,磨损最严重的是叶片与定子内表面接触的顶部。
9、试述液压缸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答:
(1)活塞杆不能动作:
可以更换泵或溢流阀,或将活塞与活塞杆紧固牢靠,更换密件等方法排除。
(2)速度达不到规定:
可以通过更换密封件、适宜黏度的液压油、检查原因等方法并排除。
(3)缓冲装置故障:
可以调节到合适位置并紧固、应设计合适的缓冲机构、修复或更换、检查尺寸,更换锥阀芯和钢球,更换弹簧,并配研修复、更换密封件、修复或更换、修理换新缓冲环、修正等方法排除。
10、述液压缸产生爬行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答:
(1)液压缸结构上的问题,可以在端面上要加一条通路,使工作油液向活塞的工作端面,缸筒的进出油口置应与接触表面错开。
(2)活塞杆移动“别劲”,可以检查配合间隙,并配研到规定值;检查配合间隙,修配导向套孔,达到要求的配合间隙;重新装配和安装,更换不合格零件等方法排除。
11、试述由节流阀的节流口堵塞造成的故障及修理方法。
答:
节流阀阀芯因污物,造成时堵时通,可以通过拆洗滑阀,更换液压油,使滑阀运动灵活。
12、换向阀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
主阀芯不动作、阀芯换向后通过的流量不足、压力降过大、液控换向阀阀阀芯换向速度不易调节、电磁铁过热或线圈烧坏等故障。
13、溢流阀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
调压时,压力升得很慢,甚至一点也调不上去;压力虽然可上升,但上升不到公称压力;压力虽然可上升,但上升不到公称压力;压力波动大;压力调不下来;振动与噪声大,伴有冲击等故障。
第四章气压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
1、气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有哪些?
答:
1)经验法;2)推理分析法
2、简述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答:
1)日常性的维护工作;2)定期的维护工作
3、气源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有哪些常见故障,请分别简述。
答:
气源系统包括空压机,储气罐,干燥器,过滤器,油雾器等部分。
空压机会出现启动不良,压缩不足,运转声音异常等故障。
干燥器会出现不启动,运转但不制冷等故障。
过滤器会出现从输出端逸出冷凝水,输出端出现异物,塑料水杯破损等故障。
油雾器会出现油不能滴下,油杯未加压等故障。
4、调压阀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
调压阀会出现平衡状态下,空气从溢流口溢出;压力调不高;调压时压力爬行,升高缓慢;出口压力发生激烈波动或不均匀变化等故障。
5、安全阀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
安全阀会出现不能换向,泄漏,产生振动等故障。
6、电磁换向阀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
电磁阀会出现动铁芯不动作(无声)或动作时间过长,动铁芯不能复位;线圈有过热现象或发生烧毁;交流电磁线圈有蜂鸣声等故障。
7、气动马达的常见故障有哪些,如何排除?
答:
气动马达会出现叶片严重磨损,可以通过清除杂质,检查供油器,保证润渭等方法排除;前后气缸盖磨损严重,更换轴承、衬套等方法排除。
8、气缸的常见故障有哪些?
如何排除?
答:
气缸会出现输出力不足故障,可以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更换密封件等方法排除;不能动作,通过调定压力到规定值排除;气缸工作速度达不到要求,减小负载到规定值,排除泄漏等方法排除;缓冲速度过度,可以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系统故障 诊断 维修 案例 习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