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山西省晋城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5572389
- 上传时间:2023-06-09
- 格式:DOCX
- 页数:55
- 大小:762.80KB
精选3份合集山西省晋城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山西省晋城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山西省晋城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山西省晋城市学年中考化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强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造金刚石薄膜
B用黄铜制造轴承齿轮等机器零件
C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去除油污
D用聚四氟乙烯作内衬的不粘锅
A.AB.BC.CD.D
2.“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
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减少使用金属材料,加大可降解塑料的生产B.方便市民出行,提高家庭轿车使用量
C.方便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D.加速石油的开采,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3.下列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出5g粗盐,用量筒量取10mL水
B.溶解:
将水倒入烧杯,逐渐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C.过滤:
将烧杯内的所有物质全部倒入过滤器内,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
D.蒸发:
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用玻璃棒搅拌,至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4.下列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NaClB.NH4NO3
C.CaOD.NaOH
5.下列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永不生锈的铁合金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
6.小红发现庭院所种植的植物许多倒伏了,并且伴有叶色发黄。
建议最好给这些植物施用的一种化肥是( )
A.NH4HCO3B.KNO3
C.Ca(H2PO4)2D.(NH4)3PO4
7.先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乙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
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乙>甲D.乙>甲>丁>丙
8.KCl是一种常用的钾肥,其溶解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3
60
溶解度/g
1.6
2.0
3.0
4.5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时,100gKCl饱和溶液中含KCI2.0g
C.3℃时,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
D.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
9.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所以发生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定能燃烧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0.下列关于能源与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
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B.水是一种宝贵资源,陆地水量占总水量的3.5%
C.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
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使煤分解成焦炉煤气、粗氨水、焦炭和煤油等
11.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
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日常生活、社会发展与化学密切相关。
(1)工业上采用_____法得到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
(2)靠近火焰成小球,接触火焰时冒烟,燃烧,伴有芳香甜味,灰烬为灰褐色硬球的是_____(填“羊毛”、“棉花”或“涤纶”)。
(3)某建筑场地发生火灾,事发时现场正在违规实施电焊施工,导致溅落的火星点燃脚手架上的竹排和安全尼龙网、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引发大火。
发生火灾时,风力较大加速了火力蔓延,风助火威的原因是_____。
(4)在家庭中自制汽水时需要在饮料中加入白糖、果汁、小苏打(
)、凉开水、还需加入柠檬酸。
加入柠檬酸的目的是_____。
(5)如图碳单质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该物质可能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14.下图是A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t2°C时,将15gA物质放入50g水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3)N点表示t3°C时A物质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下图是M、N两点代表的溶液相互转化的途径路线图(“→”表示转化方向),其中,采取“先将M点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再升高温度至N点对应的温度”这一措施来实现M→N转化的途径路线图是_____(填序号)。
15.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燃料。
下面是人类大规模使用燃料的大致顺序:
木材-木炭-煤-石油-天然气。
(1)上述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_,它们都属于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目前燃油汽车的燃料是汽油、柴油,都是______________炼制加工得到的。
压编天然气也可用作气车燃料,其主要成分甲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
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全球气候变暖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16.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用序号填空:
①纯牛奶②小苏打③稀有气体④聚乙烯⑤熟石灰⑥氢氧化铝
(1)可用于霓虹灯的是_____;
(2)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
(3)可用于解重金属盐中毒的是_____;
(4)可用于面包发酵的是_____;
(5)可用作食品包装袋的是_____;
(6)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下列是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①仪器乙名称为__;利用装置A制取氧气,甲中粉末是__,
甲中粉末状固体应平铺在试管底部,然后加热,“平铺”的理由是__。
②制取二氧化碳时,若要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选择的装置是__(选填编号);
收集装置是__(选填编号),选择该收集装置的理由是__。
③含0.3molHCl的盐酸,与足量的CaCO3反应,最多可以得到CO2____g。
18.小明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小明将小纸袋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黏在一起成为块状。
他把块状固体拿到实验室和同学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探究的方案:
实验操作
预测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因解释
①取少量块状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至高温,并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___
有碳酸钙
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②另取少量块状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___
块状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
(2)对这个实验方案①,有同学提出了问题,为什么块状固体中会有碳酸钙呢?
请你用方程式做出解释___。
(3)对实验方案②,小明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实验结论不准确,理由是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某补钙药剂的标签主要内容如图所示,现测定该钙片含量是否符合标注,做如下实验:
取10片该钙片,放入干燥、洁净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50g某浓度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钙片中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反应后称量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64.5g。
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每片钙片实际钙含量为____。
说明____(是、否)与标注相符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解析】
【详解】
A、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强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造金刚石薄膜,正确;
B、黄铜的硬度小,不能制造轴承齿轮等机器零件,故错误;
C、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去除油污,正确;
D、用聚四氟乙烯作内衬的不粘锅,正确;故选B。
2.A
【解析】
【详解】
A、减少使用金属材料,加大可降解塑料的生产,既能节约金属资源,又能减少白色污染对环境的影响,符合题意;
B、提高家庭轿车使用量,会增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加剧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会导致水体的污染,不符合题意;
D、加速石油的开采,会使有限的石油资源枯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解析】
【详解】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结晶,则有:
A、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出5g粗盐,用量筒量取10mL水,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溶解:
将水倒入烧杯,逐渐加入粗盐,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滤:
将烧杯内的所有物质用玻璃棒引流慢慢倒入过滤器内,注意漏斗内液面边缘不能高于滤纸边缘,且不能用玻璃棒搅拌,C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蒸发:
将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用玻璃棒搅拌,至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称量、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特别注意各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
4.B
【解析】
【详解】
A、食盐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故A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B正确;
C、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C错误;
D、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
B。
【点睛】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
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
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
硝酸铵.
5.A
【解析】
【详解】
A、达到了不锈钢生锈的条件,会生锈,错误;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与水和氧气并存容易生锈,正确;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正确;
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正确;
故选:
A。
6.B
【解析】
【详解】
种植的植物许多倒伏了,说明土壤中缺乏营养元素钾元素;叶色发黄说明土壤中缺乏氧元素氮元素,这时需要向土壤中补充含有氮元素、钾元素的化肥,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钾元素。
故选B。
【点睛】
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钾肥能使农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
7.D
【解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由题意可知:
将这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盐酸中,只有甲、乙发生反应并产生气泡,而且乙反应更剧烈,说明甲和乙排在氢前,且乙在甲的前面,丙、丁排在氢后.将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说明丁在丙的前面.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乙>甲>丁>丙,故选D。
8.D
【解析】
试题分析:
A、KCl饱和溶液中只是不能再溶解KCl,但却可以溶解其他物质,错误,B、根据表中数据,20℃时,KCl的溶解度为2g,即在20℃时,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KCl质量为2g,故应说12gKCl饱和溶液中含KCl2g,错误,C、根据表中数据,3℃时,KCl的溶解度为3g,故KCl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3g/13g×100%=28.6%,错误,D、根据表中数据,可知KCI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将60℃的KCl饱和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正确,故选D
考点:
饱和溶液,溶解度的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9.D
【解析】
【详解】
A、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跟某些化合物里的氧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例如,H2与CuO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其中H2与CuO中O的反应也是氧化反应,故错误;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可能是离子构成,故错;
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和氧气接触,故错;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对.
答案:
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此题说明物质不同,性质不同,不能用类推法来学习化学,要熟记相关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0.D
【解析】
【详解】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
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故A正确;
B、水是一种宝贵资源,陆地水量占总水量的3.5%,故B正确;
C、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故C正确;
D、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使煤分解成焦炉煤气、焦炭和煤焦油等,没有粗氨水,故D错误。
故选D。
11.D
【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如何制取该物质,怎样使其服务于社会,如何做才能不污染环境,保护好我们的环境,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化石燃料污染环境很严重,所以化学在研究开发一些新能源,制取一些新材料。
生命过程探索也是离不开我们化学研制出的物质。
故选D。
12.B
【解析】
【详解】
A、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被金属丝传导出去,致使蜡烛的温度低于着火点,蜡烛熄灭,选项A正确;
B、金属丝导热将火焰的热量传递到外面,不是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选项B错误;
C、火焰熄灭是因为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选项C正确;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那么金属丝内空气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时间会延长,蜡烛不会很快熄灭,选项D正确。
故选B。
点睛: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缺一不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分离液态空气法涤纶增大了
的浓度与小苏打(
)反应生成
分子
【解析】
【详解】
(1)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得到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是一个物理变化;
(2)靠近火焰成小球,接触火焰时冒烟,燃烧,伴有芳香甜味,灰烬为灰褐色硬球的是涤纶,灼烧之后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3)发生火灾时,风力较大加速了火力蔓延,风助火威的原因是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增加了氧气的浓度;(4)柠檬酸能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加入柠檬酸;(5)C60是由分子构成的,该物质可能广泛应用于超导、催化、材料、医学及生物等领域。
14.增大20%不饱和丙
【解析】
【分析】
【详解】
(1)A物质溶解度曲线是上升型,它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在t2°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g,将15gA物质放入50g水中,搅拌,15gA不能完全溶解后,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3)t3°C时,N点在曲线下方,表示t3°C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4)先将M点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水,说明温度不变,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溶液,M点移动到曲线下方,然后再升高温度至N点对应的温度,即水平移动到N点。
这一措施来实现M→N转化的途径路线图是丙。
【点睛】
在溶解度曲线中,一定温度时,曲线上的点表示溶液恰好饱和,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不饱和,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溶质剩余。
15.煤、石油和天然气不可再生石油
ABC
【解析】
【详解】
(1)煤、石油、天然气是主要化石燃料,它们都是经过上亿年才可以形成,所以为不可再生能源;
(2)石油经过炼制加工制得汽油、柴油、煤油等,所以汽油、柴油是石油经过炼制加工得来;甲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及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
(3)A、煤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分,选项A正确;
B、煤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选项B正确;
C、煤燃烧后形成较多细颗粒物,增加了细颗粒物浓度,选项C正确;故选ABC。
16.③⑥①②④⑤
【解析】
【详解】
(1)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来制霓虹灯;故填:
③;
(2)氢氧化铝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所以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填:
⑥;
(3)纯牛奶富含蛋白质,可用于解重金属盐中毒;故填:
①;
(4)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于面包发酵;故填:
②;
(5)聚乙烯塑料无毒,可用来包装食品;故填:
④;
(6)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故填:
⑤。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锥形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匀受热,让药品充分反应CE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6.6
【解析】
【详解】
(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装置A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甲中粉末状固体应平铺在试管底部,然后加热,“平铺”的理由是:
均匀受热,让药品充分反应;故答案为锥形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均匀受热,让药品充分反应;
(2)C装置能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C;E;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3)含0.3molHCl的盐酸的质量=0.3mol×36.5g/mol=10.95g;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6.6g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8.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酚酞试液变红
理由是:
氧化钙与水反应也会生成氢氧化钙,遇酚酞溶液也显红色
【解析】
【分析】
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详解】
(1)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操作
预测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因解释
①取少量块状固体于试管中,加热至高温,并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碳酸钙
试管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②另取少量块状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振荡,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
块状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
(2)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对实验方案②,小明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实验结论不准确,理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也会生成氢氧化钙,遇酚酞溶液也显红色。
【点睛】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遇酚酞溶液也显红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5.5g设10片片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44
xy5.5g
,
x=12.5g,y=9.125g
每片中钙含量是12.5g×
÷10片=0.5g<0.6g,实际钙含量与标注不相符;18.25%
【解析】
(1)10片该钙片的质量为20g,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50g+20g)-64.5g=5.5g
(2).设10片片剂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盐酸中的氯化氢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7344
xy5.5g
,
x=12.5g,y=9.125g
每片中钙含量是12.5g×
÷10片=0.5g<0.6g,实际钙含量与标注不相符;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9.125g÷50g×100%=18.25%
答:
略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
C.
检验氧气D.
吸取液体药品
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t4℃时,A、B的溶解度相等
B.将B的饱和溶液从t3℃升温到t4℃,一定有B物质析出
C.t4℃时,7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
D.降低温度可以将A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3.请根据表中一些食物的近似pH值,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A.胃酸过多者多食苹果有益
B.牛奶有甜味,呈中性
C.表中食物,鸡蛋清酸性最强
D.葡萄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4.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4H4O3N2,又称谷氨酰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B.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C.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D.茶氨酸中含有1个氮分子
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而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热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6.下列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
B.木已成舟
C.火上浇油
D.百炼成钢
7.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
下列分类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
冰、干冰、四氧化三铁
B.复合肥:
磷酸二氢铵、尿素、硝酸钾
C.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钙、铁、硒
D.天然材料:
羊毛、棉线、塑料
8.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选 份合集 山西省 晋城市 学年 中考 化学 质量 跟踪 监视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