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解.docx
- 文档编号:25703622
- 上传时间:2023-06-11
- 格式:DOCX
- 页数:105
- 大小:84.40KB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解.docx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解.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讲解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概述
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及要求
节次
内容编号
考试内容
在教材中的位置
要求
第
一
节
一
安全生产有关内容
P1-2
熟悉
二
事故、事故隐患、危险、重大危险源等分类原则
P2-3
掌握
三
安全、本质安全、安全生产管理等要求
P3-4
掌握
第
二
节
一
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P4-5
了解
二
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
P5-7
熟悉
三
事故致因理论
P7-9
熟悉
四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P9
掌握
第三节
一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P9-10
了解
二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P10
熟悉
第四节
一
安全生产五要素
P11
掌握
二
安全生产五要素之间的关系
P11-12
了解
第一节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
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的,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二).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范围:
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对象:
涉及到企业中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物料、环境、财务、信息等各个方面。
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掌握)
1.事故
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2.事故隐患
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3.危险
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危险度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二元函数,是两者的结合。
R=f(F,C)
4.危险源
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是一种环境、一次事故、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5.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如果下式≥1,就是重大危险源。
式中qi—单元中物质i的实际存在量;
Qi—物质i的临界量;
N—单元中物质的种类数。
危险物品指爆炸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4类142种物品。
(重大危险源)
三、安全、本质安全(掌握)
1.安全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安全生产——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和财产损失。
2.本质安全
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包括两种安全功能:
(1)失误一安全功能:
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
(2)故障一安全功能:
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第二节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
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
我国早在公元前8世纪,18世纪中叶,20世纪初,进入20世纪50年代,20世纪末。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1.系统原理
(1)含义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a.动态相关性原则:
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b.整分合原则:
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
c.反馈原则:
成功的高效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快速的反馈。
d.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2.人本原理
(1)含义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2)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a.动力原则:
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
(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
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
)
b.能级原则:
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c.激励原则:
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力和工作吸引力)
3.预防原理
(1)含义安全生产管理应以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a.偶然损失原则:
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
b.因果关系原则:
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
c.3E原则:
针对造成人、物的不安全因素的四方面原因——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
d.本质安全化原则:
从一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强制原理
(1)含义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要求的约束。
(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a.安全第一原则:
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
当生产或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服从安全。
b.监督原则:
为了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得到落实,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
三、事故致因理论
(一)、事故频发倾向理论;人
(二)、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屋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机体
(四)、系统安全理论。
原因
四、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掌握)
事故预防是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小。
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从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采取相应对策:
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问题。
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前者使人知道,在哪里存在危险源、如何导致事故、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如何,对于可能的危险应该怎么做;后者则是要求必须怎么做。
第三节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二、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及其含义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的含义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
“预防为主”的含义是,对安全生产的管理,主要不是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抢救、调查、处理和分析,而是在事先有效地控制会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预防事故发生。
三、生产监督管理
(一)、安全工作体制:
国家监督、地方监管、企业负责;
(二)、国家与行政管理之间,实行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
(三)、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实行的是国家监管与地方监管;
(四)、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实行的是政府监管与企业管理。
第四节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
一、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二、安全生产“五要素”的关系(掌握)
安全文化
安全法制
安全责任
安全科技
安全投入(P11)
安全意识
法规执法
责任心
科学技术
经费
根本
武器
灵魂
手段
保障(P11-12)
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考试内容、在教材中的位置及要求
节次
内容编号
考试内容
在教材位置
要求
第一节
一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和意义
P13
了解
二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P13-14
熟悉
三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P114-15
掌握
第二节
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
P15
了解
二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设置要求
P16
熟悉
第三节
一
安全生产投入的要求
P16
了解
二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
P16-18
熟悉
三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内容
P18-19
熟悉
四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
19-20
掌握
第四节
一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
P20-21
了解
二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
P21-24
掌握
三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P24
掌握
第五节
一
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法律依据
P24
了解
二
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内容
P25-27
掌握
第六节
一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
P27-28
熟悉
二
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及要求
P28-29
掌握
三
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及工作程序
P29-30
掌握
第
七
节
一
劳动防护用品的分类
P30-32
熟悉
二
劳动防护用品的选用原则及发放要求
P32-33
熟悉
三
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P33
掌握
四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的法律依据
P33
熟悉
五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及其安全标志表示
P34-36
熟悉
第一节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和意义
全生产责任制是生产经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生产经营单位建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
(2)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3)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组、岗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4)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来保障落实,并适时修订;
(5)建立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掌握)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法》的规定)
规章:
(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投入:
(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事故: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3.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工作人员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本机构职责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
4.班组长
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5.岗位工人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第二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
组织保障:
一是安全生产机构的保障;二是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保障。
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设置也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监总局分布的有关安全质量标准化试行标准对此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可参照执行。
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设置机构或者配备多少专职管理人员,根据危险性和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
2.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具体有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要求
1.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其他生产经营单位:
可以配备专职可以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还可以只需委托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专职、兼职、委托三者必有其一)
3.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
第三节安全生产投入
一、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基本要求
标准:
以保证生产经营单位达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投入者:
①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由懂事会予以保证;
②国有企业有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
③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
事故责任主体:
上述保证人承担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事故后果的法律责任。
安全生产投入主要用于:
①建设安全和卫生技术措施工程;
②增设和更新安全设备、器材、装备、仪器、仪表等以及这些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
③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
④按照国家标准为职工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
⑤职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
⑥其他有关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如应急救援等。
二、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核心是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技术措施是——指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1.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1)消除危险源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3)隔离
(4)故障一安全设计
(5)减少故障和失误
2.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1)隔离
(2)个体防护
(3)设置薄弱环节
(4)避难与救援
此外,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手段。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原则:
1、必要性和可行性原则;
2、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的原则;
3、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的原则;
4、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三、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基本内容
1、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范围:
安全技术措施;卫生技术措施;辅助措施;安全宣传教育措施。
2、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内容:
单位或者场所;名称;目的和内容;预算及来源;施工单位及负责人;开竣工日期;预期效果及检查验收;(7项)
四、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方法(掌握)
1.编制时间
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应与同年度的生产、技术、财务、供销等计划同时编制。
2.布置工作
企业领导应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向下属单位或职能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布置编制工作。
3确定项目和内容
①下属单位确定本单位的主体内容,报上级安全部门;
②安全部门联合技术、计划部门对上报的措施计划进行审查、平衡、汇总后,确定措施计划项目,并报请有关领导审批。
4编制措施计划
项目经审批后,由安全管理部门和下属单位组织相关人员,编制具体的措施计划和方案,经群众讨论后,送上级安全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
5.审批措施计划
上级安全、技术、计划部门对上报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进行联合会审后,报单位有关领导审批。
一般由总工程师审批。
6.下达措施计划
单位负责人根据总工程师的意见,召集有关部门和下属单位负责人审查、核定计划。
根据审查、核定结果,与生产计划同时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第四节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一、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要求(略)
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掌握)
1.几种人员教育培训的要求、内容和时间
(表中“高危单位”指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
对象
要求
内容
时间(学时)
高危单位
其他减半
主要负责人
1“高危单位”:
必须进行安全资格培训,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有关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后方可任职;
2其他单位:
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经培训单位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培训合格证方可任职
3所有单位:
每年应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专业知识;
3重大危险源管理、重大事故防范、应急管理和救援组织以及事故调查处理有关规定;
4职业危害及其预防措施;
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6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资格培训
≧48
每年再培训
≧16
安全培训
≧32
每年再培训
≧1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同上
与上面内容比较:
1、完全相同;
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
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
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
5、完全相同;
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
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同上
同上
从业人员
进行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厂级: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
车间级:
除厂级的内容外,还有本车间安全生产特点和规章制度
班组级: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换岗或者离岗1年以上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
应进行相应的车间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单位要确立终生教育的观念和全员培训的目标
“四新”教育:
企业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者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
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
≧72
每年再培训
≧20
≧24
特种作业人员
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矿山安全检查作业,矿山提升运输作业,采掘(剥)作业,矿山救护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的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三统一”:
全国统一培训大纲、统一考核标准、统一证件。
离岗6个月以上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后方可上岗作业。
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2年进行1次复审。
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没4年复审1次。
三、经常性安全教育培训的形式和方法(掌握)
主要方法:
课堂讲授、实操演练法、案例研讨法、读书指导法、宣传娱乐法等
形式:
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各类安全生产业务培训班;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等。
第五节建设项目“三同时”
一、建设项目“三同时”的法律依据(4个)
1.《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人建设项目概算。
2.《职业病防治法》有类似的规定,但称为“职业病防护设施”。
(预算)
3.《劳动法》亦然,但称为“劳动安全卫生设施”;
4.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原劳动部第3号令)是目前从事“三同时”监察工作最为明确、具体的法规。
与其配套的规章是第10号令《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和第11号令和《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单位资格认可与管理规则》。
)
二、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含义
1.“三同时”的定义
可按《安全生产法》第二十四条回答(见上题)。
或按下述回答。
生产性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确保建设项目竣工投产后,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2.“三同时”针对的建设项目
“三同时”的要求是针对我国境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它包括在我国境内建设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建设项目。
3.对安全生产来说,“三同时”是什么性质的措施?
是一种事前保障措施,是一种本质安全措施。
三.“三同时”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掌握)
(一)可行性研究阶段
进行劳动安全卫生论证,并将其作为专门章节编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将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所需投资纳人投资计划;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实施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对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并委托本建设项目设计单位以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a.大中型或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b.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c.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d.大量生产或使用I级、II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e.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f.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确认的其他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预评价工作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将预评价报告交由具有评审资质的单位进行评审后,将预评价报告和评审意见按相关规定一并保送相应级别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预评价工作应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会审前完成并通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审批。
(二)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严格遵守我国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规、标准,同时编制《劳动安全卫生专篇》,并应依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复,完善初步设计。
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会审前,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报送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及图纸资料。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审查并批复初步设计文件中的《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审查同意后,及时办理《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初步设计审批表》)
(三)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对承担施工任务的单位提出落实“三同时”规定的具体要求,并负责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条件。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实做到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并对建设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四)试生产阶段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调试和考核,对其效果做出评价;组织制定完整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规章制度及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
进行劳动安全卫生培训教育。
建设单位在试生产运行正常后、建设项目预验收前,委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认可的单位进行劳动条件检测和有关设备的安全卫生检测、检验,并将结果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措施写入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形成验收评价报告及其评审意见。
(五)竣工验收阶段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验收专题报告或者验收评价报告及评审意见,进行预验收或专项审查验收,提出改进意见,然后对建设项目进行劳动安全卫生竣工验收。
凡符合需要进行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在正式验收前应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验收或专项审查验收。
对预验收中提出的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改进意见应按期整改。
(建设项目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管理知识 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