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押题卷二语文.docx
- 文档编号:25876785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65.38KB
衡中同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押题卷二语文.docx
《衡中同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押题卷二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中同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押题卷二语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中同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押题卷二语文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
(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电梯劝烟猝死案”作出二审判决,认定杨某劝阻段某某在电梯内吸烟的行为未超必要限度,属于正当劝阻行为,不承担侵权责任。
改判结果一出,人们纷纷点赞。
因为判决终还杨某以公道,既没有让正直的人无辜受伤,也守护了社会正能量,彰显了司法的公平公正。
其实,一审法院在判决中也认为,杨某行为与段某某死亡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但是根据公平原则,判决杨某补偿死者亲属1万5千元。
死者亲属认为杨某存在过错,判决作出后,提出上诉。
段某某突发心脏病猝死,让人惋惜同情;但杨某热心反而“摊上事儿”,不免让人寒心。
尤其是一审判决要求杨某无过错而补偿,让人免不了产生司法裁判在“和稀泥”的感觉。
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适用此规定的前提,是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且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
本案中杨某劝阻吸烟行为与段某某的死亡固然有关,但是二者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正如二审所指出的,杨某的劝阻理性、平和,未超必要限度,不会造成段某某死亡的结果。
并且,杨某对段某某的死亡无法预见,也不存在疏忽或懈怠。
因此,一审判决属于适用法律错误。
进一步讲,杨某劝阻吸烟的行为体现了一位公民所应有的公德心,这也是法律所予以鼓励的。
作为地方性法规,《郑州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明确规定,公民有权制止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者吸烟。
如果因杨某一时的正直之举而施以惩罚,必将导致人们不愿、不敢阻止违反公德的行为,那么,闯红灯、扒窃等行为者可能会堂而皇之、畅行无阻,长此以往,社会道德水准必然大打折扣。
迈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有更高的追求。
如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
重要的一条是要把握好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背后的立法精神,让天理、国法、人情实现有机统一。
这样即使是败诉一方,也会感觉自己的权利得到认真对待,进而服膺裁判结果。
一次严谨的司法判决,胜过百次法律宣传。
每一次的热点案件中,法官敲击法槌的声音,不仅当事人双方听得到,也会长久回荡在公众的心里。
(摘编自靳昊《“电梯劝烟猝死案"改判:
司法当为“好事者"撑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审法院判决杨某虽然无过错,但是根据公平原则,要承担一定的侵权责任。
B.郑州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杨某劝阻吸烟理性平和,未超必要限度,不承担侵权责
任。
C.我国法律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均无过错,可由双方分担损失。
D.郑州市相关地方性法规规定公民有权制止吸烟者吸烟,杨某行为符合此规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就电梯劝烟猝死案改判事件,阐发了司法当为“好事者”撑腰的观点。
B.第二段提出公众看法后,从当事人、司法、社会三方面阐发了判决结果。
C.文章先是概述事件,然后表明态度,进行分析,最后指出此次判决的意义。
D.文中两次引用相关的法律法规证明杨某做法的合理性,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审与二审判决均认为杨某行为无过错,区别在于是否依据公平原则进行补偿。
B.死者家属之所以提出上诉,是因为认为杨某有过错,补偿1万5千元不公平。
C.一审判决认为杨某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属适用法律错误。
D.如果司法判决实现天理、国法、人情的有机统一,可使各方甚至败诉方服膺。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金陵,春帷掩映的绝代余显斌
不用去金陵,一去一断魂。
金陵,就那些地名,都鸟语花香的,朱雀桥、乌衣巷、秦淮河、桃根渡……那不是地名,是一首首隽永的诗。
有人说,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这些地名,如果是女子,也一定有莲花一般的容颜,但韵华永远不会在秋风中瓣瓣凋零,而只会绝世独立,在灯火阑珊处回眸一笑。
一切,在金陵,都是那么情意婉转,那么风流潇洒。
当年的孙权,长剑一挥,在这儿筑下石头城,从此,一方绝世之地,就在历史的深处诞生。
周郎骑了青鬃马,得得而来,一把剑,一架琴,将江南风流,挥洒成一方儒雅的风景。
周郎身边,总有小乔,眉眼一眨,以至于曹操横槊赋诗,驻马江边,旗帜蔽野,鼓声如雷,发誓要“铜雀春深锁二乔”,结果却是,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样临风披发的男儿,这样眉眼生花的女子,引得多少年后的大诗人,在一个月白风清的夜晚,“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他倾慕不已道: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那不能忘却的李煜,是金陵的又一幅风景。
他袍袖一拂,提笔填词,“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种儒雅,一种水木清华,盛开成墙头雨里的一枝杏花,铺展成依约第声下的月夜。
金陵,是江南的一朵荷。
金陵儿女,是荷花中洁净无尘的荷蕊。
①那一轮月,照着扑打空城的寂寞浪潮,照着围绕周遭的绵亘远山。
②月下,秦淮河水一如千年,静静地流过,流过宋朝,流过大元,再流到明朝。
③月下的秦淮八艳,长袖在清冷的光中,舞成一片轻盈的云彩;腰肢如一片弱柳,在箫音里幻化为一片翠绿的珠帘。
④谁在江的那边高唱“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国家的灭亡,是红颜绿鬓的罪过吗?
是朱唇柳腰的结果吗?
当一声鼙鼓响起时,当大明朝土崩瓦解时,当一群衣冠贵族膝盖着地时,秦淮河边,一群纤弱的女子停止歌舞,站了起来。
李香君一曲《桃花扇》,血如桃花,艳丽壮烈;柳如是劝夫殉国,性情如铁。
如您不信,请问明月。
而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金陵,依然月白如玉,依然月光如水。
金陵的山水,无论是“三山半落青天外’’的空明迷蒙,还是“白下有城皆绕过”的水光宛然,都是画里江山,水墨山水。
山与水之间,是一群江南儿女,或“小鬟红粉薄,骑马佩珠长”,华关无边;或“水光兰泽叶,带重剪刀钱”,绮丽富艳;或‘‘十骑簇芙蓉,宫衣小队红”,热闹非凡。
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弦管之声,在月夜下悠悠回旋,在白净的水面上浮荡,飘向天边;就有歌舞翩跹的身影,在烛光之下摇曳生姿,花枝乱颤;就有歌喉婉转的采莲曲子,大珠小珠落玉盘,飘散在夜空里。
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雕栏玉砌应犹在’’的楼台;就有“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无边美景;就有万千宫阙,宫女如花。
因为是帝王都,这儿就有了日月更替,就有了刀光剑影,就有了千船竞发,就有了金戈铁马。
因此,金陵是一座儒雅的城,儒雅中有风骨,有个性,如百炼钢化绕指柔,如青花瓷中的釉色,如“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荷。
金陵,是王羲之的书法,秀而有骨。
金陵,是六弦琴上的曲子,优美中有铁骨铮铮。
金陵,若是人,在女子,为击鼓金山的梁红玉;若是男子,是“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陆游。
(有删改)
4.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第二段运用通感、比喻和想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金陵地名的含义隽永、风格
独特、韵华永远,让人感受到一种出人意料的美。
B.第四段的前五句暗引杜牧的诗句,又采用对偶、排比、反问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
宏阔的时空及时代的巨大变迁,引发人深远的思考。
C.第四段首尾呼应,以眼前的明月起,段尾又回到了眼前的明月,以月之无情衬人之
有情,言浅而意深,形近而旨远。
D.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的文化散文,有点题,有铺垫,有展开,有深入,有收束,材
料充实贴切,情感深沉浓挚,语言生动优美。
5.作者是怎样展现金陵的“绝代’’的?
请从内容组织和手法运用上简要赏析。
(5分)
6.有人认为,本文的题目可以改成“一去一断魂”,也有人认为原来的题目更好,你觉得呢?
请说明你的理由。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其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散物品、劳动力、教育医疗等资源。
有的也说共享经济是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获得经济红利。
此种共享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作为媒介来实现的。
(摘编自“XX百科”)
材料二:
【注】通勤是指从家中往返工作地点的过程。
(摘编自新华网《通过共享经济,看消费生态新变化》)
材料三:
“共享经济"金句N01:
“没有一个房间也可以开酒店,没有一辆车也可以开租车公司,没有一件商品也可以开商场。
”
“共享经济”讲诉人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兼董事长):
我们并没有完全离开地产行业,共享的还是地产行业的一些物料。
共享了各种办公资源,这远远不只是一个空间的问题。
从优客工场成立到现在,我们影响了190家企业,将近2000人的工作方式。
“共享经济”金句N02: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
”
“共享经济”讲诉人王胜江(洪泰创新空间创始人CEO):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在“双十一”的时候,我把自己卖了,我作为投资人放在了我的微信号上卖99块钱见我一次。
我在设计这个产品的时候,只是为了新鲜,觉得我还能分享,那太好了,我长成这个样子也可以分享。
但是我体验完以后发现有问题,万一有一个美女见我一天,我不见还不行,否则我违反了规则,因为没有设定产品的内容……“共享经济”共享的是什么,共享有价值的东西。
通过这个平台让他变得更有价值。
由此我们要反思,要把产品做好。
(摘编自央视财经《三句话让你读懂“共享经济"到底是什么》)
材料四: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供需双方的交易模式、交易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智能信息终端,市场交易场所虚拟化为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使经济社会中闲置的资源得以实现信息化、碎片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互联网4-台使得这些资源高效、灵活地组织起来,满足供需双方的需求,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是市场经济深化和广化的新阶段,在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模式的产生存在必然性。
诚然,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第一,共享经济的信息反馈和信任机制存在缺陷。
共享经济虽然通过第三方平台提高了交易的质量,重拾人们的信任度,但是第三方平台的资质以及对用户的信任措施有待加强。
供需双方与第三方平台之间的依赖关系需要更明确的规则。
第二,共享经济模式中,无限供给的能力、趋近于零的边际成本及其迅速扩张的发展态势对原有的商业逻辑和利益分配方式产生强烈的冲击,受到既得利益者的质疑和阻挠。
第三,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和发展初期,针对其提供的服务、产品还没有与之完全相适应的安全、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
(摘编自金碚和郝丹《“共享经济"的经济学分析》)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照材料一中关于“共享经济”的第一种说法,既然是共享“经济",那么很大程度上是其中一方以获取报酬为目的,而共享者应该是陌生人。
B.按照材料一中关于“共享经济"的另一种说法,人们公平享有社会资源,大家都在付
出与受益,这种共享方式完全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
C.共享出行在等待时间短和夜间便利性方面大大优于乘坐公共汽车和地铁;而在通勤
速度方面,共享单车则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D.材料三中的两句金句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共享经济的便利性和共享性,而两位企业家
的谈话也显示出共享经济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对“通勤速度”“节省金钱”“通达性”等五项指标的比较来看,共享出行前景广阔,而公共汽车和轨道交通方式将逐渐走向衰落。
B.互联网平台将信息化、碎片化的社会闲置资源高效、灵活地组织起来,满足供需双方需求,因此,共享经济模式的产生存在必然性。
C.第三方平台保障供需双方的交易,因此,第三方平台的资质和对用户的信任措施必须加强,供需双方与其的依赖关系需要明确的规则。
D.作为新生事物的共享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果能够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共享经济将逐步走向完善。
9.你认为毛大庆和王胜江谈话的重点各是什么?
请针对王胜江在“微信号上卖99块钱见我一次”产品的缺陷提两条建议。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芳字伯支,彭城丛亭里人。
父邕,宋兖州长史。
邕同刘义宣之事,身死彭城,芳随伯母房逃窜青州,会赦免。
芳虽处穷窘之中,而业尚贞固。
聪敏过人,笃志坟典,昼则佣书以自资给,夜则诵经不寝。
兼员外散骑常侍。
从驾洛阳,自在路及旋京师,恒侍坐讲读。
芳才思深敏,特精经义,博闻强记尤长音训辨析无疑于是礼遇日隆赏赉丰渥俄兼通直常侍从驾南巡撰述行事寻而除正王肃之来奔也,孝文雅相器重,朝野属目。
芳未及相见。
尝宴群臣于华林,肃语次云:
“古者唯妇人有笄,男子则无笄。
"芳曰:
“推经《礼》正文,古者男子妇人俱有笄。
又《礼内则》称:
‘子事父母,鸡初呜,栉缅笄总。
’以兹而言,男子有笄明矣。
”高祖称善者久之,肃亦以芳言为然。
孝文迁洛,路由朝歌,见殷比干墓,怆然悼怀,为文以吊之。
芳为注解,表上之。
诏以芳经学精洽,超迁国子祭酒。
以母忧去官。
孝文崩于行宫,及宣武即位,芳手加衮冕。
孝文袭敛,暨乎启祖、山陵、练祭,始末丧事,皆芳撰定。
出除青州刺史,为政儒缓,不能禁止奸盗;然廉清寡欲,无挠公私。
还朝,议定律令。
芳斟酌古今,为大议之主,其中损益,多芳意也。
宣武以朝仪多阙,其一切诸议悉委芳修正,于是朝廷吉凶大事,皆就谘访焉。
芳沈雅方正,概尚甚高,《经》《传》多通,孝文尤器敬之,动相顾访。
太子恂之在东宫,孝文欲为纳芳女,芳辞以年貌非宜,帝叹其谦慎。
帝更敕芳举其宗女,芳乃称其族子长文之女,孝文乃为恂娉之,与郑懿女对为左右孺子焉。
崔光于芳有中表之敬,每事询仰。
卒,谥文贞侯。
(节选自《北史·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闻强记尤长/音训辩析无疑/于是/礼遇日隆/赏赉丰渥/俄兼通直/常侍从驾南巡撰述/行事/寻而除正/
B.博闻强记尤长/音训辩析无疑/于是/礼遇日隆/赏赉丰渥/俄兼通直/常侍从驾
南巡/撰述行事/寻而除正/
C.博闻强记/尤长音训辩析/无疑/于是礼遇日隆/赏赉丰渥/俄兼通直常侍/从驾
南巡撰述/行事/寻而除正/
D.博闻强记/尤长音训/辩析无疑/于是礼遇日隆/赏赉丰渥/俄兼通直常侍/从驾
南巡/撰述行事/寻而除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坟典,《三坟》《五典》的简称,据说是三皇五帝之书,后来成为古代典籍的通称。
B.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及笄是指女子成年。
C.行宫,古代京城内供帝王居住的宫室,也指帝王出京后临时寓居的官署或住宅。
D.中表,外为表,内为中,合称“中表兄弟”。
文中崔光与刘芳就是中表兄弟关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芳虽处窘境,但能专心学业。
他早年遭遇了家庭不幸,随伯母漂泊流离,但他白
天抄书谋生,晚上则诵读经书,深夜不眠,学习非常刻苦、用心。
B.刘芳学问深厚,让人称善信服。
他曾就王肃关于古代只有妇女用簪、男人则不用簪
的观点引经据典予以反驳,高祖和王肃听后都认为他的话很对。
C.刘芳谦虚谨慎,处事轻重得体。
孝文帝打算为太子恂聘纳刘芳的女儿,刘芳以女儿
年龄偏大、相貌不般配为由而拒绝,孝文帝叹服他的谦虚谨慎。
D.刘芳为政宽柔,但能秉持正道。
他一度在地方任职,由于为政仁爱缓和,不能禁奸邪偷盗行为;但他能够洁身自好,不屈服于公私势力的压力。
13.把文中域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王肃之来奔也,孝文雅相器重,朝野属目。
(5分)
(2)芳斟酌古今,为大议之主,其中损益,多芳意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舟中对月①(节选)陆游
月窥船窗挂凄冷,欲到渝州酒初醒。
江空袅袅钓丝
风,人静翩翩葛巾影。
哦诗不睡月满船,清寒入骨我欲仙。
人间更漏不到处,时有沙禽背船去。
【注】①宋孝宗淳熙五年二月,陆游自成都奉召东归。
此诗写在过嘉州向渝州的旅船中。
②钓丝:
钓竿上的丝;竹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月光照进船窗,“凄冷’’二字既表现了月光的特点,又写了诗人的心情。
B.直到抵达渝州,诗人的酒意才刚刚醒过来,看来诗人是喝了很多酒的。
C.“袅袅”是写竹子在风中摇摆的姿态,“翩翩”则突出诗人风度不凡。
D.诗人兴致非常高,在满船月光之中吟起诗来,进入了飘飘欲仙的妙境。
E.诗人听不到更漏之声,只见沙滩禽鸟背船飞去,突出了自己的孤苦寂寞。
15.本诗是怎样表现“月”这一形象的?
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
(6分)
(三)名篇名旬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等一系列比喻论述了“_________,
___________”的分论点,这个分论点又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______。
”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开篇描述秋风破屋的情景,屋顶的茅草被卷飞过江后洒江郊,
“________”,很难弄下来;“_________”,也很难收回来。
这使诗人非常焦急痛心。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塞罕坝精神植根于塞罕坝140万亩的土地,源于塞罕坝务林人久久为功的奉献与奋斗,是几代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的。
②对于如何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切实可行的致富门道以及对接社会扶贫力量、让资金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扶贫干部可谓挖空心思。
③随机登上一辆“和谐号”列车,便可看到盥洗台上洗手液、纸巾等一应俱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旁配有供电插座,给旅客带来方便。
④专家表示,除夕夜,有兴趣的公众向南方的夜空望去,就可以看到闪着蓝光的“三星”与人间万家灯火相得益彰的壮观场景。
⑤十九大报告指出:
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不要拔苗助长,而要水到渠成,不要急于求成,而要积极稳妥。
⑥在《天龙八部》中,丁春秋广收徒众,只要投拜门下,听他号令,便来者不拒,中原江湖匪人恰似如蚁附膻,奔竞者相接于道路。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将环境污染完全归结于烟花爆竹的燃放是不合理的,相关部门必须出台其他有效措施以改善环境,而不是局限于对烟花爆竹的限制。
B.有人提出“信噪比,,概念:
即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重应区分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不要被海量垃圾信息形成的“噪音”所干扰。
C.乡村的春节晚会形式新颖,它原汁原味地呈现了乡村生活和劳作场景,表达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看到了自信、幸福和快乐。
D.《国家宝藏》以精雕细刻的国宝精神,让缄默沉静的国宝“说话”,给孤傲的匠人点赞,堪称一曲古典的交响乐,一次从古到今的穿越。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王同学因病请假回家已经三天了,班主任给他的母亲发去短信:
“小王同学病好了吗?
回函为荷。
”
B.高志同学,演讲时不要紧张,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是好样的,再说,还有这么多同学为你挡驾呢。
C.张总对主管领导说:
“公司的发展与您的领导分不开,以后借重您的地方还很多,还要常来麻烦您。
”
D.父亲嘱咐刚参加工作的儿子:
“孩子,在单位要与人为善,团结友爱,言谈举止不要让人家见笑了。
”
20.请根据下面一段话的中心意思,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
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表达生动。
要求:
与上文构成排比句,每处不超过40个字。
(6分)
戏剧,演说着万千故事,铺展开人类的梦想。
那里,春风吹开少女的心事;那里,热血
激荡人生的豪迈。
《铡美案》,包公的一句“开——铡——”,斩断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势;
①;②。
21.下面文段有一处判断和一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写出相关序号并进行修改。
(5分)
①每年高考后,社会讨论最激烈的往往是语文作文题。
②所有考生渐渐忘记了数学、物
理等科目的解题方法,却依然对高考作文有话说。
③这正说明了,写作能力是合格的社会成
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
④高考考查写作能力,就是对步入成年阶段个体的文字表达能力的
检验。
⑤社会不希望高考作文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因为多样化的表达是人类文化繁荣昌
盛的重要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
(李纲《病牛》)
②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③林海雪原最深处,人迹罕至,冬季气温经常低于零下30摄氏度,想想都刺骨的寒冷
之地,铁路守隧者赵修国一守就是十多年。
12年间,搭档换了4个,只有他还在坚守,每
一片雪花都记载了他的孤独,每一棵白桦都刻印了他的寂寞。
【中国青年网】
④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
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
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十九大报告)
请从中选择两个句子(事例)进行合理组合,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理解。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
1.B【解析】A项,从原文第四段可知,一审判决认定杨某“无过错”,所以谈不到侵权责
任;C项,从原文第五段可知,“根据实际情况’’的要求丢失;D项,从原文第六段
可知,公民有权制止“在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
2.D【解析】引用我国《侵权责任法》不是为证明杨某做法的合理性,而是在分析一审判决存在的问题。
3.C【解析】由原文“一审法院在判决中也认为,杨某行为与段某某死亡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可知,“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错。
4.C【解析】‘‘以月之无情衬人之有情”错,从第四段的描写来看,月是有情的,故作者说“如您不信,请问明月”。
5.①结构上:
由金陵风物引出金陵人物,进而挖掘金陵的文化内涵。
②材料取舍上:
以与
金陵有关的杰出人物为主,以金陵的风物景色为辅,表现了金陵深厚的文化内涵。
③手法上:
大量引用古诗词,运用想象和各种修辞手法,使全文笼罩一层浓厚的诗意,体现金陵的独特
魅力。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答对三点给5分)
6.示例一:
我认为原来的题目更好。
理由如下:
①从内容上看,题目更为具体。
“金陵”
点出写作对象,“春帷掩映的绝代”表现金陵的特点。
②从结构上看,总领全文。
“春帷掩映”
与下文所写金陵人生活的华美绮丽、热闹繁华形成呼应;“绝代”与下文所写的金陵的儒
雅、风骨呼应,形成严谨的整体。
③从艺术效果上看,体现了鲜明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对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等学校 招生 全国 统一 考试 模拟 试题 押题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