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电影观后感.docx
- 文档编号:25961361
- 上传时间:2023-06-16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05KB
抗战电影观后感.docx
《抗战电影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战电影观后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抗战电影观后感
抗战电影观后感
鬼子来了观后感
(一)
新闻评论学课上,老师给大家放映了姜文导演的电影《鬼子来了》,一部以抗战为背景题材的电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黑白电影、压抑的山城、挂甲台的唐山人和“日本子”是影片的主题元素。
含泪微笑式的幽默叙事,讲述的是一段远去的历史;真实无华、原生态的解读,剖析的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鬼》的色彩是独具艺术魅力的。
影片采用的是黑白胶片拍摄,“黑白”传达出了全彩色难以营造的和阴雨天一样的阴暗、压抑、沉重和不安的情调,令人产生无可逃遁的逼仄感。
这不仅传递出对历史的还原,也把远去的痛苦记忆变成黑白,营造了一种很好的回顾和反思历史的氛围。
看《鬼》,我们不时会被唐山人特色的腔调、幽默的语言以及因语言障碍制造出的各类荒谬滑稽的笑点所逗乐。
甚至,我们不自觉地会被贯穿始终的日本海军军歌吸引。
但笑过与欢愉过后,思考这种幽默的方式,不免感到深刻的疼痛。
或许,当幽默淡化了人物命运的历史印记,在大喜和大悲的对比中,痛才更显得刻骨铭心。
这幽默是“愁人”的。
唐山人的憨直和幽默也在他们的各种对话中时时流露出来,他们还懂一些民间技艺,在“军民联欢会”上,他们还可以不失时机的“露几手”。
《鬼》中的插曲是日本海军军歌,影片中反反复复奏响的乐曲,看似欢乐喜庆,深深体会后,那重复奏响的曲调不免让人觉得压抑、恶心。
因为,这些音乐曾经伴随着当年日军屠杀中国人的血腥味在中国土地上横行。
洋洋自得的日军统领,出行还带着乐队,招摇在中国的村落。
在影片的结尾海陆军联欢盛会上,海军军歌再次奏响。
挂甲台的百姓们天真地和这些友善的“日本子”联欢,却绝望、悲愤地在军歌中遭到大屠杀。
乐与悲的对比呈现,表达入木三分。
在心理动力学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鬼子来了》采用的正是运用了精神分析的视野来解读抗战中的中国农民。
挂甲台的孩子们正是“本我”人格的体现,而唐山村民正是传统审美模式下“自我”人格的典型。
在影片中,出现了一些民族代表——“马大三们”,他们是“自我人格”的化身。
他们虽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但远远达不到民族大义、“超我”人格的高度。
他们并非什么英雄的化身,也没有什么真、善、美的高尚人格,他们有着自己的算盘,只为生存打算。
狭隘的道德驱使他们只知道“我们没杀人,不杀人,杀不了人”,也驱使他们为了一己私仇对手无寸铁的“日本子”砍杀报复。
就像俗话说的,农民是最简单的,也是最复杂的。
一部《鬼子来了》,就是一个民族性格的切面。
这个切面打破了主流电影意识形态的枷锁,打破了阳春白雪式的集体合唱和完全为受众期待的“超我人格”量身定制的模式,奏响了下里巴人的人性化呼喊和展现原始的“本我、自我”人格的生命个体。
或许,只有回到本源,才可以更好更清楚地剖析我们的民族。
南征北战观后感
(二)
《南征北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拍摄的第一部军事故事片,体现在画面上的战争气势十分壮观。
它主要讲述了在1947年时我军和国民党为争夺土地而不惜一切代价去打仗的故事。
在建党九十周年里,爸爸讲起他参军时的经历,他所在部队是陆军第28集团军,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10纵队。
它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领导的一支抗日劲旅。
"排炮不动,必是十纵”。
这句当年国民党军队中流行的一句话,今天也时常挂在了一些年轻人的嘴上。
10纵坚守的阵地固若金汤,再强的对手也休想越雷池一步。
1947年5月,10纵组建后的第一场大战就是莱芜战役,也就是电影《南征北战》活捉李军长的那个战役。
爸爸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的历史就是对昨天的总结,对今天的激励,对未来的昭示。
正是这些英雄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安宁和平的生活,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啊!
我要以解放军叔叔为榜样,奋发图强,长大后一定也要为祖国做贡献!
太行山上观后感(三)
抗战电影《太行山上》这部历史巨片中所展现的一幕幕气势磅礴、感人至深的场景,使我再一次的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
《太行山上》主要讲述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开辟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太行山区与日寇奋勇作战的史实。
电影集中表现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阳明堡战役、击毙日酋“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的黄土岭战役等大型抗日战役。
影片精彩叠现,其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员的鲜明形象,更是引起了现场全体观众的共鸣,热烈的掌声不时地在全场响起。
影片中战士们不怕牺牲的英勇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深深烙印在了我的脑海中,其中记忆犹为深刻是:
一名已经丢了刺刀的八路军和一个日本鬼子肉搏,鬼子把刀顶进了八路军的肚子,八路军嘴里喷着血往前一用力,抱住了鬼子的脖子使他不能动弹;鬼子背后同时冲来两名八路军,两把刺刀同时捅进了鬼子后心,拔出后迅速投入新的战斗。
鬼子跪着死了,手里还握着那把落血的倭刀,穿着刀的八路就势扑在跪着的鬼子头上。
这些无名的战士前仆后继、战死沙场,就是为了自己祖国能够和平,为了家人、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这种视死如归、为国家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深深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感,也让我感受到今天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多少战士的流血牺牲下我们才能有现在这么高的物质生活条件。
所以我们绝不能理所当然地去享受,我们必须要珍惜,要用现在的好条件为国家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才不辜负革命先烈们洒下的鲜血。
在电影结束后,我激动的心情还是久久无法平静,影片中所体现出的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优秀品质以及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在抗日战争的最前线英勇无畏、为保卫自己祖国而战的精神,使我深受教育。
通过这次观看《太行山上》,使我脑海里原有的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变得立体起来,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才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虽然我现在还不是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员,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早已深深刻在我的心中,我会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学习,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为标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达到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要求,早日加入党组织,为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九四二观后感(四)
1942年,抗战的第5个年头。
因为一场旱灾,河南,发生了饥荒。
饿死、病死的人不计其数。
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了滔天罪行,但在一九四三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的河南灾区,却是这些杀人如麻的侵略者救了三千万中国人,这是事实。
电影《一九四二》是根据着名作家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小说改编的。
电影以1942年抗日战争中的中原河南大饥荒为背景,在那场饥荒中,当地农民饿死300万人,3000余万人逃亡。
出身河南的刘震云经过实地调查和对老人的采访,创作了这部纪实色彩强烈的小说。
小说通过中国农民的粮食被中国军队夺走,反而由日本侵略军“返还”的奇怪现象,来揭示战争的愚蠢荒谬。
这部小说于1993年发表,并导演冯小刚拍摄成电影刚刚公开放映。
之所以这部电影能引起关注,我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一,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
无数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无数次的割地赔款,日益腐朽的清政权已无力抗拒欧风美雨的敲打,遂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境地。
1942年,据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已经过去5年了。
过去5年,日本占领了东三省,占领了华北,攻破了首都南京,蒋介石只好躲到重庆去了。
经过5年抗战的中国,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民不聊生。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
河南其实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缩影。
第二,忽视民众的力量与侵略者的险恶用心。
通过电影也有助于观众了解中国的现代历史进程。
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失败原因是因为他忽视了尊重农民的必要性。
日本为什么用六万军队,就可以一举歼灭三十万中国军队?
在于他们发放军粮,依靠了民众。
日本发军粮的动机绝对是坏的,心不是好心,有战略意图,有政治阴谋,为了收买民心,为了占我们的土地,沦落我们河山。
为了生存,逃荒的饥民吃了日本的粮,回过头就支持日军,支持侵略者侵略我们。
就像当年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时候,有人帮助列强攻打清政府一样。
是谁人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了这样的结果?
这就是当时的统治者自酿的恶果。
第三,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
1942年,世界上还发生着这样一些事:
斯大林格勒战役、甘地绝食、宋美龄访美和丘吉尔感冒。
但又有多少人能记住那些在饥荒中饿死、病死的河南灾民。
70年过去了,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一跃成为经济实力全球第二的国家。
经济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发展。
如今太平盛世,和平富足的生活弥足珍贵。
8年后,我国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一名河南人,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好好学习,热爱劳动,发明创造,长大后成为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战 电影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