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技术》精读.docx
- 文档编号:26236568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90KB
《思考的技术》精读.docx
《《思考的技术》精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考的技术》精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考的技术》精读
《思考的技术》-精读
————————————————————————————————作者:
————————————————————————————————日期:
在思考力差距化的时代,懒于求知的人没有生存空间。
《思考的技术》-精读
[日]大前研一
熊猫书院出品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果你还在套用老一套的理论、懒于动脑、固步自封,你将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惟有改变既有的思考模式,放弃对过去成功经验的迷恋,学习有创意的思考方法,方能找到正确的出路。
让我们跟随“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的脚步,踏入思考的殿堂。
№1导读
№2学会归零
№3科学的思考
№4思考的三大误区
№5证明你的假设
№6逻辑打动人心
(1)
№7逻辑打动人心
(2)
№8逻辑打动人心(3)
№9逻辑打动人心(4)
№10洞悉本质的过程
(1)
№11洞悉本质的过程
(2)
№12洞悉本质的过程(3)
№13洞悉本质的过程(4)
№14保持怀疑
№15科学思维不分文理科
№16让构想大量涌现
(1)
№17让构想大量涌现
(2)
№18解读五年后的商机
(1)
№19解读五年后的商机
(2)
№20开拓者的思维
(1)
№21开拓者的思维
(2)
№1导读
如果看完这本书就要把它烧掉,而只能在脑子里留下一句总结的话,那么这句话是: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大量训练逻辑思考能力并且运用它,才能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
开篇前言中,作者就直说了几个道理。
第一,时代已经大大不同,世界变化的速度太快,老一套的许多道理都不再适用。
一套结论可以反复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必须学会动态的、发展的思维方式,来应对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
第二,这是一个思考力差距化的时代。
十倍的思考力可能带来千倍的收入差异,要想富,多动脑!
第三,懒于求知的人没有生存空间,固步自封的人终将被时代淘汰。
在书中,作者通过七个章节循序渐进地阐述了思考的意义以及方法论。
第一章,"转换思路",讲的是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思考,为什么要思考,为什么很多人自以为在思考而其实不是;
第二章,"逻辑打动人心",讲的是学会了正确的逻辑思考方法以后,如何运用,向别人证明你的结论是正确的;
第三章,"洞悉本质的过程",教你如何从现象中抽丝剥茧找出问题的本质,从而有针对性地运用思考的方法;
第四章,"非线性思维的建议",告诉了我们现实中有很多问题是开放性的,并没有固定答案甚至没有答案,针对这种问题应该如何去思考;
第五章,"让构想大量涌现",讲了一个道理,就是平时多做白日梦,思考之时如有神;
第六章,"解读五年后的商机",当我们在掌握了整套思考方法时,我们要自己去寻找问题来思考,形成预知未来的能力;
第七章,"开拓者的思维",当我们有了上述的所有能力以后,果断地向旧世界发起挑战,去寻找看不见的新大陆,最终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重要的体会是:
经常动动歪脑筋、做做白日梦,日积月累地训练你的思考力,渐渐的,你的梦想就可能成真了。
书中作者有大量的实例都是基于日本的社会环境,所以读起来不免有些枯燥。
说实话,本书在内容的编排结构上也不算十分清晰,章节的安排也略显牵强。
但是,即便如此,看完全书还是可以获得一个让自己不断去胡思乱想的信念。
№2学会归零
这章包含了两个部分,一是提供了一系列思考的方法论,二是作者介绍了自己闪闪发光的履历。
首先让我们从第二个部分开始,了解一下作者大前研一是何方神圣。
大前研一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和经济评论家,也是经管类畅销书作家。
曾是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明星员工。
这本书就是他以在麦肯锡从事经营管理顾问工作时的视角和经验来写的。
虽然是咨询行业里的明星,但是大前研一的本科竟是石油化工专业。
当他还是大一新生时,在听信了石油即将被开采完的说法后,认为石油化工前景暗淡,新能源必将取代石油,于是开始自学核能。
后来,他考进了东京工业大学原子核工学系的研究所,之后又到麻省理工学院进修核能。
从麻省理工毕业后,他回到日本,进入了日立制作所从事核能炉心设计。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日立放弃了这方面的自主研发。
当大前研一意识到"要制造由日本人设计的原子炉"的梦想不可能实现,以及建设核能发电站会被民众扔石头反对的时候,他又一次归零,放弃了核能的研究。
他认为,如果发现自己的假设是错的,就应该重新做假设,再次出发就行了。
之后,他阴差阳错地进入了麦肯锡,依靠之前作为理科生而训练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成为了经营管理顾问中的明星。
№3科学的思考
大前研一认为,他之所以能够在最后实力转型,完全是得益于之前对于思考方式的训练。
所以说,上了那么多年学校,根本没有浪费,反而是人生成功的关键积累。
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案例,说他在考进麻省理工博士班后,发现以往的博士学位考试太简单于是就报名跳级。
题目是一道非常科幻的计算题,在所有考生之中只有他一个人算对了答案,但他却落榜了。
老师给出的原因是"你的数字是对的,但是对于思考的过程却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对一个工程师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于是他大彻大悟,不厌其烦地训练思维并进行各种的实验。
两年多后,他成为了全班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学生。
国外的教育方式,和作者的经历同样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国外有一种考试形式是把几道问题带回家,给你两个月的时间慢慢做,不允许互相交流。
作为中国的学生,这种形式听起来简直太草率了,规定不交流就真的能做到吗?
但是拿到题目后你会发现,就算交流也没有用。
如果开小会讨论一整天,你会发现每个人的思路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结论也不同,甚至没有人可以说服其他人接受自己的思路。
在这种情况下,分数其实是来自你思考的过程以及你如何把它展示出来。
这样的考试没有任何作弊的意义,考的是大家在掌握了知识后的思维和运用能力以及表述能力,真的是各凭本事。
№4思考的三大误区
作者认为,他在麻省理工学习到的这种在头脑中组织思路的方法,其实是一种逻辑思维能力。
他认为这种思维能力是大多数人所不具备的,原因是有几大误区一直在干扰着凡人们的思维方式。
第一大误区:
“思考”不等于“一时的想法”
也就是说,思考是有套路有流程的,而不是什么"灵机一动",灵感是靠不住的。
比如设计师在决定一个网站的配色的时候,不能说拿着取色器乱选一气,然后说“我觉得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颜色好像不错”,这种设计师是很不专业的。
正确的流程应该是,先思考这个网站的主要愿景和功能,然后弄清它的主要用户群体以及这群人可能喜欢的风格。
如果是食品类网站,可能就需要突出干净和新鲜;如果大部分用户是女性,可能就需要多用一些比较柔和的颜色。
在制定了这些基本的筛选要素之后,再有针对性的去选择和谐好看的颜色组合,这样选出的方案就有意义得多。
然而,大多数人在面对要解决的问题时,往往是单纯地把一时的想法拿来做解决方案,这种时候如果别人问你一句为什么,你就很可能拿不出证据。
第二大误区:
容易把“假设”和“结论”混为一谈
比如,作为经营管理顾问,在分析某些现象后,可能会得出类似这样的结论:
某个行业处于衰退中,成长速度明显趋缓,应该减少投资。
整个逻辑推演看似很流畅,但是如果前提"某个行业处于衰退中"不成立,后面的推演就没有意义了。
这个前提在没有被证明之前,其实就是一个"假设"。
如果假设为真,那么我们推出的结论也是对的;如果假设失真,那么刚才的推演都是胡扯。
现象经过推断可以提出假设,假设经过证明以后才能导出结论。
为了向客户证明这个假设是正确的,就必须着手收集数据并且分析论证才行。
第三大误区:
搞不清楚"现象"和"原因"的区别
作者提出,在许多案例中,其实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其他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现象。
有时候,原因导致的现象,又会引发新一层的现象,这种时候就看我们能不能追本溯源找到本质的原因了。
比如,我们发现了某个公司业绩不佳,在调查原因的时候,发现公司的销售人员工作时士气低落。
突然间,我们就觉得找到了业绩不佳的原因,于是我们就办各种团队建设活动......但是如果根本的问题是产品质量不佳,办团建有用吗?
士气低落很可能也只是现象而已,士气低落的原因,也许是经过努力仍然没能卖出产品。
而产品卖不出去,原因可能是产品本身的设计有问题。
这才是本质的原因,其他都是原因导致的现象而已。
只有抓到了问题的本质,才能釜底抽薪。
№5证明你的假设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并且去证明呢?
作者给出了他的方法:
实地访谈法。
通过分析,提出假设以后,为了证明假设,一定要跑到最前线,甚至跑遍全国,和一线人员在一起工作。
这么做,可以让问题暴露无遗。
面对问题,有时候只要对搜集的资料做些分析就能隐约看到结论了。
但即使如此,在有十足的把握推导出绝对正确的结论之前,还是必须到现场实证一番。
作者还提出,不能作为解决方案的,就不是结论。
有了结论之后,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提出方案之后,你需要说服决策者使用你的方案,这时候,刚才提出的实地考察得出的证据就变得非常有说服力。
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逻辑思考力。
一般我们常说的先见之明、直觉也是从逻辑思考中产生的。
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提出解决方案时,逻辑思考力是必需的能力。
数据分析,实地访谈以及有计划的实验,不断循环这个过程直到确认结论无误,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这就是科学的解决问题的过程。
最后,这种思考力是需要不断训练的,就像“武士不上战场但仍要练剑”一样。
大前给出了他独特的训练方法:
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随便找一个可能很无聊的问题进行思考。
每天一个题目,脑子会越来越驾轻就熟,各位读者可以试一试。
思考与实践:
我们不妨去实验一下作者提出的独特的训练方法,找一些问题来思考,比如“如果地铁车门上的广告公司要我帮他提升业绩,我该怎么做”,坚持一段时间,看看我们的思考力能否得到提升。
№6逻辑打动人心
(1)
昨天,在了解作者大前研一的基础上,我们了解了思考的三大误区和作者提出的实地访谈法。
同时,作者也告诉我们,思考力是需要训练不断提高的。
但是只是思考就够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还要有足够的说服力,让别人信服,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大前研一基于经营管理顾问的身份,提出了一些方法让企业的总裁采纳他所提出的方案。
将这一点发散开来讲,对普通人也是很有必要的。
许多时候你需要让你周围的人认同并且采纳你的说法。
那么怎么做呢?
简而言之,就是你得讲得有道理、有条理、有逻辑、有证据。
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有逻辑做背书的思路”。
作者认为,只要所提出的建议有完整且足以让人信服的逻辑结构,就具有说服力。
所谓说服力就是能够充分考虑对手的心理状态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组织一个符合逻辑结构的思维方法,就是提建议时的技巧。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了"逻辑"的重要性。
他还指出,其实处理任何事情都少不了逻辑思维,所以就算不需要对客户做简报和提案的人,也要磨炼自己逻辑地呈现结构化的能力。
№7逻辑打动人心
(2)
作者也给出了一套让对方采信自己解决方案的方法论。
首先,必须和对方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或者说要做到的目标,并且强调后续的一切讨论围绕这个目标。
要么是“我想提高市场占有率”,要么是“我想改善获利空间”等。
如果对方说他什么都想要,一般就可以直接回绝,不要和这种人多浪费什么时间了。
之后,给出建议时也是一样,一个建议就够了。
如果给出许多个建议,只会让对方犹豫不决。
一句“总裁,请做这一项”,经营者就很容易动心了。
尤其你要提到,你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做了无数的分析、进行过许多的实地访谈,才得到了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这样对方就更容易采纳你的建议了。
所以,只需要提炼出一个最核心的建议,这就是为什么上一章我们强调要发掘问题的本质的原因之一。
当然,你提出的建议可能会让对方厌恶,比如有位总裁非常喜欢自己研发的产品,而你的建议是停止销售这种产品,一定会受到对方的阻力。
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先把他当初说过的目标搬出来,让他知道我们本质上是要达成这个目标,而不是守住一个产品。
如果对方还是坚持,这时候实地访谈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到了。
你可以列举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证明,告诉他你得到的才是真实的情况,这样一来他也无法否认。
实地访谈是收获真实证据的重要方式,而有了真实证据,再加以逻辑性的推演,除非对方明知理亏还无理取闹,否则一定不会否认的你说法。
№8逻辑打动人心(3)
通过以上流程,我们在提出建议时,还需要考虑几个细节。
比如,我们要考虑对方个人或者团队的主观感情因素。
当你的建议是有效的,但却违背大家的利益时,对方是很难有心思去完整地执行的。
为了看到成果,我们决不能忽视人的情绪问题。
另外,在实际进行提案时,要注意结构清楚。
用简洁的语言分析,每部分做一个结论,然后应用所积累的多个小结论,导出自己认为绝对正确的整体结论,再以此结论提出有证据做支撑的建议。
在一开始,就要提到自己的整体结论,并且明示自己做了多少证据搜集工作,以免对方先入为主觉得你在胡扯。
就咨询行业而言,一般的提案内容本身分为几个模块:
业界的动向、其它竞争公司的动向、客户公司的状况分析、改善条件、解决方案、建议、计划步骤,可以依次提出。
№9逻辑打动人心(4)
作者还提出了几个打动人心的要点。
首先,讲道理的时候顺序很重要。
不能以“自己想说的顺序”来说,而要以“对方能理解的顺序”来说。
好比说你想和生气中的女朋友讲道理,一般以“我错了”作为开头效果会比较好。
生活中也是这样,一开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后来会比较容易说服对方。
其次,不可仅凭现象做判断。
前文讲过,现象不等于原因,而是由原因导致的。
我们在找原因时不能偷懒,如果你能抽丝剥茧地跟对方分析层层现象底下最本质的原因,说服力一定会骤然提升。
再次,必须把演示文稿熟记于心,不要动不动就照着PPT念,这样会显得非常没有说服力。
作者提出了两个训练演讲熟练度的方法。
第一个是不要看稿子,用五分钟的时间把内容全部说一遍。
第二个是随机抽掉中间的一页稿子,看能否连贯的说完。
如果对自己即兴演讲的能力没有信心,可以对着录音机反复练习一些发散性的题目,比如对着半杯水,以此为题进行20分钟讲话。
最后,作者介绍了一种“金字塔结构法”,为基本的逻辑构成支撑。
通过“彼此独立,互无遗漏”的分论点来层层推出上级论点,然后支撑金字塔顶上的一个论点,确保整体理论的一致性。
思考与讨论:
作者为了展示上文提到的打动人心的技巧的实用性,给出了一个庞大的案例,是对于日本邮政三事业民营化的方法建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一下。
此外,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平时你是如何说服别人的,在这一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
№10洞悉本质的过程
(1)
昨天我们主要学习了提建议的技巧、以及如何说才能更打动人心。
今天的内容,将通过几个案例来诠释只看问题表象和洞察问题本质的区别。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下案例。
日本嘉娜宝公司的领导本打算将公司以4000亿日元卖给花王公司,但最后因为工会的反对,错误地接受了政府援助。
作者通过分析嘉娜宝公司和花王公司各自资源的优缺点、业界的动向、其他竞品的动向、失败本质原因,得出了出售会更加合理的结论。
据此,作者痛斥政府官员没有逻辑思维能力,把纳税人的钱打了水漂。
另外,作者还对日本的银行业提出批评,认为当下的银行合并方式是个大错误。
最后,作者指出让日本自卫队去参加联合国在伊拉克的行动,更是本身带有逻辑矛盾的决策,任何经过逻辑思考的人都可以看得出来。
以上这些案例,都被媒体以片面表象的方式报道了出来。
所以,更进一步,作者批评日本的媒体没有起到专业化的舆论监督职能,而这归根结底也是因为媒体没有逻辑思考力。
因此,作者提出,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要轻信媒体新闻报道。
№11洞悉本质的过程
(2)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作者给出了他的答案:
人之所以会对逻辑思维感到棘手,和我们的心智模式有关。
逻辑思维的基础在于积累事实,但是大多数人是不忠于事实的,我们总有自己的私心。
当公司业绩不好的时候,产品部的人首先想到的是销售部不卖力,而销售部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产品研发不行。
人性都有根深蒂固的利己性,因而很少会
有人保持客观的态度去调查和尊重事实。
因此,作者提出,要学会逻辑思维并洞察问题本质,第一步就是要忠于事实。
在研究问题时,做到对事不对人,就不会在乎自己的立场。
当事实出现后,就要忠于这个事实,坦然接受事实,必须让自己站在没有偏见的立场上。
不管自己的情绪如何,对于所呈现的事实,一定要虚心接受。
如果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属于你的责任,那么说服别人采用你的方案就是你的义务。
我在团队工作中经常提出,在开会讨论的时候,每个人必须竭尽全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有义务说服团队的其他人。
在开会的时候,大家看法不一,必须都要积极提出,才可以有多元的思考方向。
在这个时候,哪怕是打起来,也没有关系。
但是,一旦最终通过领导决断或者是民主投票确定了一个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会后严格地执行这个方向,哪怕是与自己之前提出的方向完全不同,这就是团队精神。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总有一些人,在开会讨论的时候觉得其他人说的不对,但也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意见被否决以后也不去据理力争,暗自在心中不忿。
而等到实际去执行新方向的时候,这样的人往往又消极怠工。
万一最后新方向失败了,他就事后诸葛亮一般跳出来说“我就说吧,当初如果能听我的……”好像没有听他的建议,是其他人的责任。
其实,责任在于他自己,因为他明明有正确的建议,却没有努力去说服其他人采纳。
№12洞悉本质的过程(3)
有些人会说,领导太独裁了,如果你觉得领导或者团队本身有问题,那你就应该离开这个团队,而不是在其中混日子。
有些人又会说,我的点子是对的,但是我说服别人的能力不强。
如果是这样,就应该看一看上一章的内容,学学如何用逻辑去说服别人。
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嘉娜宝因为工会反对,而错失了卖给花王的机会,就是因为决策者没有能够坚持自己的立场并说服工会。
作为企业的经营者,一旦证明决策是正确的,就必须秉持信念,设法说服他人,并完成任务。
在团队层面上,作者提出不要让公司或者你的团队成了同类人的集团,让自己置身于一个同类人构成的群体时,就会失去训练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当所有人都成了人云亦云的墙头草,新颖的想法和建议往往会被消极对待。
所以,应该尽量可能地保持团队内部想法的多元化。
当自己的意见和对方不一样时,应该秉持信念,设法让对方认同自己的意见。
当对方讲得有道理时,也能够要马上虚心接受,不要在意什么面子问题。
这样,才能提高决策的效率和有效性。
意见不同就必须据理力争,这看起来可能是矛盾的,因为许多时候我们会陷入双方争执不下的死循环中。
这其实这是因为双方都没有真的据“理”力争。
我们往往看两个人因为一个问题争执不休,说了半天都是在谈各自的臆想,拿着各自的论点反复地交战直至身心倶疲,却从未有人拿出什么实质的论据,这种争论当然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争论时,我们要使用前文提到的那些方法,比如实地访谈法,先搜集好大量证据。
没有证据的论点是没有说服力的。
№13洞悉本质的过程(4)
1981年,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采用了“冲突对抗”的制度。
简单来说就是对于某个意见,设法让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举手发言。
当彼此的意见仍无法统一时,就从公司内部找来第三者担任裁判员,意见相左的双方,在裁判员前各自根据事实陈述自己的意见,最后再由裁判员裁断谁是正确的。
采用这个制度后,通用电气公司解决问题的速度加快了。
这个方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使用,特别是在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为每一次争论收集大量证据的时候。
在新经济的世界里,如果不具备洞悉问题本质的能力、凭一己之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构思创意挑战新事业的能力、研究打败对手的企业战略的能力,就会被所属的企业驱离职场。
因此,现在每一个人都必须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应对未来的世界。
面对任何问题,在找出真正的答案之前,我们只有花时间,不断思考真正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验证的方法,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思考与讨论:
当你与人争论时,你是否在据“理”力争,还是只是基于自己的臆想。
据理力争之前,你花了多长的时间搜集资料?
在公司集体会议时,你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服别人吗?
有哪些因素会阻碍你表达自己的建议,想一想,下次试着去克服。
№14保持怀疑
在这一章节,作者提出了线性思维的局限以及如何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以此来面对生活中和职场上会遇到的开放性的问题。
所谓的线性思维,就是套用公式,就一定会得到正确答案的直线式思维方式。
在如今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只要初始条件有些许不同,结果就变得无法预测。
就好像树叶从枝头落下,我们根本无法预测它会掉在地上的哪个位置一样。
而什么是科学的思考方法呢?
简单来说就是保持怀疑,质疑一切。
对于任何人所说的任何话,都不抱着"就是这样"的想法,轻易地相信和吸收。
比如,有人对你说:
“天空是蓝色的”。
你的反应是“是啊!
原来天空是蓝色的啊!
”抬头看一眼天,真的是蓝色的,于是就相信了,这是人文学的方法。
而当你的回答是“为什么”,企图探求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理由,这就是科学的方法。
其实我们都知道,天空并不是蓝色的。
在对流层以上,天空就是黑色的。
如果想知道为什么天空会是蓝色,就要进一步去学习三棱镜以及光的散射原理,就会知道这是因为光中波长最短的蓝色光先经过散射再反射之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认为天空是蓝色的。
如果只是记住老师告诉我们的结论,而不去思考,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思维就会停滞不前。
№15科学思维不分文理科
据此,作者进一步抨击了日本教育的问题。
实际上,中国教育或者说亚洲的教育也都有类似的问题。
马云最近在演讲中常常提到说中国的“教”很不错,但是“育”不行,就反映了这个情况。
首先,科学思维不分文科还是理科。
逻辑的思考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而每个人在实际生活中都需要解决许多问题。
粗暴地把学生分成文科生或者理科生,只会让人在发展自己的思维时受到限制。
另外,我们对于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偏重记忆的训练,通过死板的考试制度,反复训练强化他们的线性思维能力,甚至剥夺他们去做其他拓展活动的时间,比如体育、音乐、娱乐。
这样的结果就是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造成了在学校越认真学习的学生,越容易与时代脱节的悲剧。
作者提出,我们的教育方式要改变,应该去考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他们的知识。
例如,在互联网公司面试技术类岗位的人员时,一般很少会去问应聘者一些技术问题测验他们的记忆力,而是偏向于考量他们对于技术的理解和平时自学的方法。
或者直接给他们一台电脑和一个软件的半成品,要求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指定的效果。
他们可以使用搜索引擎,可以查看社区和论坛,如果能够找到类似的代码的话,甚至可以直接复制过来稍作修改。
因为现阶段,重要的不是你记住了什么,而是你知不知道如何去找到答案并最终解决问题。
互联网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你记住的东西可能两年以后就没有用了。
但是如果你学会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搜索引擎和信息检索技术如此先进的时代,你几乎永远可以完成你最重要的目标。
我们在平时自我学习的和自我投资的时候,都要记住,学会方法比背下公式要重要得多。
№16让构想大量涌现
(1)
顾名思义,这一章的主题是在需要提出创见时,如何获得更开阔的思想视野,让天马行空的想法在我们的脑海中奔腾。
由于现实中许多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甚至可能有很多答案的可能,在我们思考问题时,就需要先通过头脑风暴提出多种有可能的假设,再去用作者所介绍的逻辑性方法论进行验证。
作者指出,构想是通过不断对自己提出质疑,然后找出问题解决方法而产生的。
要持续不断地在头脑里组织东西,不断加强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保持疑问就是解决问题的源头,每天做白日梦去进行一些胡思乱想其实也是有效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方法。
本书中大前研一先生提出了一些他自己的训练思维的方式。
比如,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思考的技术 思考 技术 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