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试运转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6312217
- 上传时间:2023-06-17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1.47KB
联合试运转方案.docx
《联合试运转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试运转方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联合试运转方案
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联合试运转方案
(扩界扩能矿井:
21万t/a)
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
2011年6月10日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方案设计
一、生产系统的装备完成情况及试运转路线
二、联合试运转的系统、范围和期限
三、联合试运转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四、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五、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六、联合试运转与试生产实施方案
1、空载联合试运转时间
2、试运转各大系统形成条件
第三章组织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2、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3、成立联合试运转与试生产安全领导小组
第四章联合试运转与试生产安全技术措施
1、采煤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2、巷道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3、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4、一通三防技术保障措施
5、综合防尘技术保障措施
6、安全监测技术保障措施
7、防治水技术措施
第五章矿井试运转与试生产期间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时的应急处理与救护
2、井下火灾的处理预案
3、顶板事故的处理预案
4、矿井水灾的处理预案
5、安全监控系统故障的处理预案
6、机电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理
7、其它要求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联合试运转方案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矿井概况
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属扩界扩能矿井,原生产能能力3万t/a,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黔国土资矿管函[2007]1399号)《关于调整安顺市部分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及贵州省六厅局联合颁发的黔煤呈[2006]25号《关于调整安顺市六县(区)煤矿整合、调整布局方案的请求》文件;乐平乡骆子洞煤矿属于安顺市27处技改矿井,扩界扩能后的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矿区范围调整为1.2916k㎡,资源储量390.4万吨,设计生产能力21万t/a,设计服务年限13.2年。
《平坝县乐平乡骆子洞煤矿(技改)开采方案设计》于2008年9月经省煤炭管理局批复,于2009年3月开工建设。
煤矿在建井过程中,由于相关设计与实际有差异,经专家论证确定对《开采方案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修编,并于2009年9月9日获得《修编》批复文件。
骆子洞煤矿矿井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方式;风井布置在M8煤层顶板岩石中,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沿煤层布置。
设计方案将矿井划分为四个水平,五个采区开采。
8号和9号煤层采用联合布置,共划分两个水平,其中一水平开采标高为+1350m(运输平巷标高),开采范围为+1430m—+1350m,垂高80m,8号和9号采用联合开采,划分为第三采区;二水平标高+1268m,开采范围为+1350m—+1268m(因以下M9煤层变薄不可采),垂高82m,划分为二个采区,其中8号煤层划分为第一采区,9号煤层划分为第二采区。
12号和14号划分为两个水平,第三水平标高+1300m,开采范围为+1300m—1430m,划分为第四采区;第四水平+1200m,开采范围+1300—+1200m,垂高100m,首采工作面布置在M8煤层+1310标高。
矿井采用对角式通风。
2009年3月开工建设,经过16个月建设,至2011年3月底矿井各大系统和首采面安装调试均已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为保证联合试运转期间安全,特编制试运转实施方案。
第二章联合试运转方案设计
一、各生产系统的装备完成情况及运转路线
1、原煤运输系统:
回采工作面于2011年3月底安装完毕,工作面采用2Y2400/12/26二柱式液压支架支护;1181回采工作面(SGD630/2×110刮板输送机)→采面下出口(SGB520/40刮板转载机)→运输顺槽(STJ800/200/30皮带)→M8运输下山(STJ800/200/30皮带)→采区煤仓→运输平巷(STJ800/200/30皮带)→主平硐(STJ800/200/30皮带)→地面储煤场。
2、辅助运输系统:
副井提升绞车型号为JTB-1.0A/37KW,MG-1.1-6A型矿车、MC1-6AG型材料车、MP1.5-6型平板车和MYC1.1-01型油品专用车,副井底车场和副井底大巷铺设22Kg/m道轨,安全保护设施齐全。
(1)、运矸:
掘进矸石→M8轨道下山(绞车)→材料平巷(蓄电池机车)→轨道暗斜井(绞车)→副平硐(蓄电池机车)→地面矸石场。
(2)、运料及设备:
主要物料从副平硐(蓄电池机车)→轨道暗斜井(绞车)→材料平巷(矿车)→M8轨道下山(绞车)→工作面。
3、主排水系统:
井下泵房安装三台MD46-30×6型多级泵3台,一趟DN100无缝钢管管路和一趟DN200无缝钢管管路,共2趟,一用一备,沿材料下山)铺设,直接排至地面。
目前三台水泵可以正常运转,各种安全保护设施齐全。
4、井上变电所已安装完毕运行正常,井下变电所正在安装调试中,各种保护设施齐全。
5、主要通风设备已经安装完毕,通风系统已经形成。
两台FBCDZ-6-NO15B/2X455KW型对旋轴流风机,一备一用,各种安全设施齐全,风机性能经设备检测检验中心检测合格。
二、矿井联合试运转系统、范围和期限;
联合试运转与试生产的系统包括采掘、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防尘与消防、瓦斯监测监控、通讯等系统。
联合试运转范围为井上、井下所有投入运行的设备设施及安全装备。
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我矿结合矿井实际情况,定于2011年6月6日--2011年9月6日为矿井联合试运转与试生产时间,共4个月。
三、联合试运转测试项目、测试方法、测试机构和人员
1、测试项目
联合试运转测试项目包括采掘、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防尘与消防、瓦斯监测监控、通讯等系统。
2、测试方法
以各系统为单位,采用现场采集数据,逐项归纳整理,通过测试、总结,得出客观、真实、有相应规律的数据。
对有关有技术含量的项目,如金属液压支柱的初撑力、风量、瓦斯浓度、排水量、运输量、电量负荷等项目,必须采用相应仪器仪表进行测试,确保测试数据科学、可靠。
3、测试机构和人员
联合试运转对各系统的测试工作,总体由本矿联合试运转领导小组组织实施,特殊设备“四大件”检测和“工程质量认证”工作聘请相关资质机构进行。
安全验收预评价工作由盘江煤电(集团)公司技术中心进行。
四、联合试运转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矿井各系统经过联合试运转后,主运输系统和辅助运输系统要运行正常、稳定可靠,保证矿井试生产期间和正式生产期间完成运输任务,联合试运转后,各系统要求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根据测试各系统运转能力,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补充、整改完善,为投产验收奠定基础,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五、联合试运转期间产量计划与劳动组织。
按照联合试运转方案的要求,主运输系统和辅助运输系统带负荷运转时间不少于30小时。
四个月试生产期间,每月产量计划如下:
2011年6月0.5万吨,7月0.82吨、8月1.565万吨、9月2.1万吨。
劳动组织见下表:
矿井试运转与试生产期间劳动组织
工种
出勤人数
工种
出勤人数
采煤队
60
瓦检员跟班
8
运输队
20
安全员跟班
8
皮带工
3
机电工跟班
3
绞车工
3
爆破员跟班
3
信号、把钩工
2
矿领导带班
6
溜子工
2
地面辅助工
15
司泵工、变电工
4
合计人数
140
六、联合试运转与试生产实施方案
(一)、空载联合试运转时间
1、主运输系统设备空载联合试运转,运转时间:
12h
2、主运输系统设备带负荷联合试运转,运转时间:
30h
3、辅助运输系统空载联合运转,运转时间:
12h
4、辅助运输系统带负荷联合试运转,运转时间:
30h
5、主排水系统进行一次联合试运转:
1h
(二)试运转与试生产期间各大系统形成条件
一、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设计为对角式通风系统,主井、副井进风,风井回风,矿井总进风量为1870m3/min,总排风量为1920m3/min。
首采工作面为1181回采工作面,采区布置有2个煤巷掘进工作面和一个回采工作面。
采区需要风量400m3/min左右,其进风通过主斜井、副平硐—材料运输平巷—石门上山--材料下山--1181回采工作面,采面回风经1181回风巷—总回风联络上山进入回风斜井。
掘进工作面采用独立通风系统,其进风由主斜井、副井—材料平巷—石门上山--材料下山—局扇压入掘进工作面;掘进回风由掘进回风巷进入回风斜井。
矿井控制风流设施主要采用风门、挡风墙,各风门均安设风门联锁装置。
矿井主扇采用湖南湘潭节能防爆风机有限公司生产的FBCDZ-6-NO15B/2×55型抽出式对旋防爆轴流通风机(安装两台,1用1备),配备上海大速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YBFe280S-6/2×55型电动机(额定转速度980r/min,功率2×55KW),单机矿井总排风量1620m3/min。
二、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系统采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KJ90煤矿监测监控系统,配备KJ90-F2型分站和KJ90-D型电源箱。
监控系统于2009年5月运行以来,性能稳定,操作及维护方便。
系统具有断电状态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远程编码控制、甲烷风电闭锁、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能实现程控和手控断电及交叉断电。
当井下分站与地面中心站发生通讯中断时,井下分站仍能继续完成井下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测监控,当停止对分站交流供电时,分站仍能持续工作2h以上。
系统具有故障闭锁功能。
目前,安装分站3台,瓦斯传感器12只,风速传感器6只,负压传感器4只,设备开停传感器17只,风门开关传感器5只,水位传感器2只,馈电状态传感器4只。
监控设备的设置已全部到位。
三、防尘系统
1、供水防尘系统:
矿井建有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
井下防尘洒水系统水源由水处理站供水量为2000m3/d,风井口设有200m3防尘、消防蓄水池,管路(直径50mm无缝钢管)自蓄水池(容量200m3)由风井进入井下至采区,井下各采掘面、进回风巷敷设Ф48mm支管,各转载点、刮板机、输送带均按规定安设有降尘水喷头。
工作面运输机内外喷雾、各转载点喷雾齐全完好。
四、防灭火系统
矿区内主采煤层经鉴定属三类不易自然煤层,采用防尘洒水管道与消防水管共用的防灭火系统,井下发生火灾时采用水源支管进行消防。
发现自然隐患时,利用MgCI2作为阻化剂,随时喷洒防灭火。
五、运输系统
1、煤流系统:
采煤工作面镏子→40T刮板转载机→800运输胶带机→主斜井800运输胶带机→地面储煤仓,设备安装调试于2月下旬完成。
2、副井系统:
副井安装1.0提升绞车,采用0.75U型矿车和材料车架、轨道运输。
地面排矸系统、运料系统,井底车场、轨道上山及采区运输系统均已形成并投入使用。
六、供电系统
井下供电系统:
变电所安装在设置KBSGZY9-500/10/1.2型移动防爆变压器向井下采煤工作面、用电设备供电;另由两台KBSG-400/10/0.69型向掘进工作面综掘机及运输设备等其它用电设备供电。
另设两台KBSG-50/10/0.69型防爆变压器专门向两个掘进工作面的掘进局部通风机供电。
七、通信系统
地面通信信息主要依赖移动、联通通信网,矿行政电话设置在办公楼,有20门联通各部门、科室和矿级主要领导干部办公室。
生产调度通信选用DDK-1型矿用行调和一电话站。
井下通过安全栅成为本安型通信。
井下话机安装与DDK-1调度总机相配套的HAK—1本安型自动按键话机,与井下各采掘工作面、各主要运输机头机尾、装载点的固定电话。
现已安装并投入使用,系统安全、稳定、可靠,满足安全生产通信需要。
八、压风设备及管路系统
地面设置固定式空压机房,已安装MLGF-9.6/8-55G型空压机2台,一备一用,向井下掘进需风地点供风,同时作为避灾时的风流供给系统。
输气管道φ100无缝钢管1500m,自副平硐到井底水仓,支管用40mm胶管安装到各采掘工作面,同时在压风管落路上连接压风自救系统。
九、排水系统
1、井下排水系统:
井下水仓设置于+1310.9标高的井底车场,3月底泵房安装,水泵房按设计安装MD46-30-3型水泵3台,流量为30-55m3/h、扬程为102-81m,1台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
排水路线由泵房经DN100排水管(1趟)和DN200排水管(1趟)=>水仓管子道=>材料下山=>机车平巷=>副平硐=>地面矿井污水处理站。
2、地面排水系统:
污水处理站已建成投入使用,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站处理后,返回供给井下生产、消防、防尘用水。
地面雨水经工业广场各排水沟排至山沟。
十、首采面情况:
矿井首采面为1181工作面,边切眼长100m,走向长650m,可采储量20.7万吨,选用采面选用2Y2400型二柱式掩护支架进行支护。
工作面刮板运输机SZB-630/160×2,转载机SZB/630/75,运输巷皮带输送机DTL-800、主下山选用DTL-800固定带式输送机,上述设备已于3月底安装调试完毕,具备正常运行条件。
第三章组织管理措施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煤矿管理组织完善,分工明确。
矿级领导8人,配备持证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各一名、生产矿长各2名,工程师5人,涵盖全矿采煤、地测、机电、通风、技术、安全等各项专业人才。
矿目前设二级管理单位10个,其中安全生产科室有:
生产技术部负责煤巷掘进与采煤工作面生产的技术与质量标准化管理;机电部负责机电运输及供电管理,通风瓦斯管理部负责通风瓦斯综合治理与“三防”工作,调度室负责全矿安全生产协调指挥和监测监控,安监部负责全矿安全监督检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安全生产指挥系统健全,责任明确。
二、建立健全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会议制度
自2009年3月矿井技改建设以来,有关安全生产的建章立制工作基本完善。
目前已建立健全了各种安生产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会议制度。
三、成立联合试运转与试生产安全领导小组
为确保试运转与试生产期间的安全,本矿成立试运转与试生产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
熊希兰
副组长:
张军李子华汪绍胜林勇曹贤民汪迪才曹荣吴世华宋继生
成 员:
周李平周俊林文满李守荣施辉元谷照元
李于兵章玉梅靳方军王大亮周斌周明
第四章:
联合试运转与试生产期间安全技术措施
一、采煤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作面初次放顶安全技术措施
1、制定初次放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矿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初次放顶领导小组,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现场跟班,检查安全措施现场落实情况,解决现场存在的问题。
2、工作面开采前必须配齐通防设施,风量、风速符合要求,按规定配备好防排水设备,泄水通道畅通。
3、将安装剩余的设备部件以及杂物转运到指定地点或上井。
4、检查煤壁情况,运输机前的杂物应清理干净,严禁留有铁器等物。
5、工作面所有安全设施必须齐全、可靠,符合要求。
6、检查所有设备的注油情况和各种保护,进行联合试运转。
7、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的要求,配齐所有支护材料,否则不准生产。
8、初次放顶期间,矿成立初次放顶领导小组,放顶期间放顶小组成员会同区队管理人员跟班指挥放顶期间的安全生产,直到放顶结束。
9、初次放顶期间,控制采高在2.2~2.4m,沿底留顶,放顶煤,严禁超高。
10、三班进行矿压观测,及时进行预测预报。
工作面要设专人全面巡视顶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来压预兆时及时撤人。
11、初次放顶期间,严格控制割煤速度在2m/min以下,并且每割煤一小时停机十分钟观察顶板,以防突然来压。
12、初次放顶期间,应加强工作面支护,保证支架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
13、当采空区顶板冒落高度达到采高的1.5倍、长度达到工作面长度的2/3以上时,视为初次放顶结束。
14、加强液压系统和支架的日常检修和维护,确保完好,泵站压力不低于25MPa,支架初撑力达到规定值。
(二)顶板管理措
1181采面顶板管理措施
一、工作面装顶
1、当工作面顶板出现悬顶、掉矸、空顶、抽条、片邦、破碎、压力大等严重情况,必须加强临时超前支护,装顶工作要由班工长统一指挥。
2、装顶前,应首先敲帮问顶,人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处理完悬矸、危岩,要有专人监护,确定无掉顶危险后方可作业。
3、处理顶板条件差时,必须从顶板好的区域逐渐向孬的区域进行维护,严禁空顶作业,空帮作业。
4、装顶前,应提前打好扶手,留好退路,装顶时要从冒顶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装顶,并派有顶板管理经验的工人监护顶板。
5、进行维护工作时,左右15m不得有与维护工作无关的工作。
装顶时,不得操作或维修装顶的支架及相邻支架,人员不得在冒顶区下的溜子里行走或逗留。
6、装顶应停止前、后溜工作并闭锁,并有专人看管闭锁。
7、装顶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应用葫芦或绳链生根,以防歪倒,并远距离供液。
8、需要动作液压支架时,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操作,且工作人员要闪开被动作液压支架,躲入安全地点后,才可进行操作,并与装顶人员协调一致,不得随意或误操作支架。
9、装顶时,液压系统截止阀要关闭,防止误操作或物料等碰撞操作把手。
10、采煤机在顶板条件差的区域割煤时,必须放慢割煤速度,当出现顶板漏顶时,要及时返机,必要时必须停机移架或超前移架,且割一架,移一架。
移架、割煤时,人员必须在架箱里进行操作。
二、两巷维护
(一)回柱
1、回柱应先清理好退路,用长把工具将单体液压支柱放液后用葫芦拉出,然后再撤铰接顶梁,严禁人员进入老塘作业。
2、上下两顺槽回料与切顶线相齐,最多拖后不得超过两排,严禁超前回料。
上下端头不得出现空载顶粱。
3、面前回柱时,不得跨在运转的转载机或站在运输机头尾上作业。
回柱前应提前观察好顶板煤帮,顶板破碎时,可用水平销配合顶梁支护、挂好防飞链,移架支护后方可回顶梁。
4、维护工在前移抬棚时,应提前打紧所有水平销挂好防飞链,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棚梁坠落,挪移棚梁严禁人员在其下方行走或站立。
严禁拉移活动排头架。
5、回贴帮支柱时应首先检查煤壁片帮及支护情况,支柱受煤帮压力较大时,人员必须站在可靠的安全地点回柱。
严禁人员站在支柱弹出歪倒、煤壁片帮所能波及的范围内。
6、放顶线打好密集支柱,一般不少于2棵,人要站在受力方向的反方向。
7、回料时要有专人在安全地点观察顶帮,看好退路。
8、回柱或改柱时,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制度,人要站在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
(二)超前回棚
1、回棚时要先对相邻工字钢棚进行支护再回棚,顶板破碎时,用半圆木支好临时套棚,控制好顶帮,并对周围的工字钢棚支护牢固,再回棚。
2、要坚持支一棚顶梁,回一棚工字钢棚。
3、在用回柱绞车回撤工字钢棚时,组长应首先派专人检查绞车的安全设施,必须做到齐全、灵敏、有效。
回料时,钩头上要挂一个2m的保险绳,所有人员要闪开绳道和棚梁下落、片帮掉顶以及钩头打滑可能波及地点,并有专人在作业点前后站岗,以防其他人员进入作业地点。
4、支棚后,要及时打好贴帮柱,背好帮。
5、回出的物料和剩余物料应放在指定地点分类码放整齐,放在一帮的单体支柱应放正放牢,清理好道路。
6、如有工字钢棚变形时,应及时打点柱或下抬棚维护好。
7、换棚时,必须有三人以上进行操作。
8、工作面及两巷压力较大时,工字钢防崩爪措施如下:
①运输顺槽棚头至转载机头外10m人行道侧每棚工字钢下紧靠牙口用完好单体迎山打一颗点柱,达到初撑力后系牢绳。
轨道顺槽棚头至整个电站工字钢牙口用规格:
3000×200×30mm的木板护牢,每块木板护五棚工字钢,用铁丝系牢固,木板必须把牙口护严。
绑木板时,脚手架要牢固,并严密注视工字钢牙口,发现异常立即闪开。
9、如巷道冒顶,装顶时按第七项“工作面装顶”措施执行。
10、需站在脚手架上工作时,脚手架要牢固。
三、安全出口管理
1、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和工作面运输巷上下出口20m范围内加强支护。
2、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和工作面运输巷出口20m,单排10m,双排10m,单体液压支柱配绞顶梁连成托棚支护。
3、工作面支架按作业规程要求布置整齐,排、行成直线,吃劲有效。
4、工作面的辅助支柱要有1°-2°的迎山角,并挖加垫板。
5、工作面破碎带加强支护,采用密集支架支护,不得留有空隙,防止串矸、漏矸等。
6、计算、估计和观测周期来压步距,在工作面老顶来压周期前,采用木垛、密集支护、戗棚等加强支柱,并在来压时撤退人员。
7、注意观察顶板来压情况和顶板稳定完整情况,过断层和老巷要制定专门措施。
8、要及时放顶,使支轲保持平整。
9、换柱时,一定要先打临时柱后换柱;沿工作面上口不能增设支架时,必须打临时点柱,不得空顶作业。
10、直接顶不稳定时,抽产后视顶板情况,可顺顶板增设贴帮柱支护,若底板吸水易膨胀,支护时可在支柱和帮之间加背板和竹扒。
11、回采工作面20m内巷道的净高不得低于1.8m。
二、巷道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字钢棚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1、掘进机出货前和工字钢支架支护前,临支护采用前探梁支护。
前探梁采用6m工字钢伸到迎头,二路三道挂环固定在工字钢支架梁上,迎头钢梁上用方子木护顶。
2、掘进巷道过顶板破碎带、断层构造带等地段,应及时在其前后各10m范围内加密、加强锚杆、锚网支护,并实行短掘短支,必要时补打点柱或托棚加强支护。
施工中若顶板松软易掉则采用打超前梁或撞楔法控制顶板。
3、严禁空顶作业,锚杆、锚网支护时使用前探梁作超前临时支护。
当顶板松软破碎极易掉顶时,再辅以密集撞楔作超前支护。
施工中敲帮问顶确认安全后,立即伸前探梁并固定好打上劲,在前探梁上上棚梁,顶板松软易掉时应在放炮前或开始挖掘前在最迎头打一排密集撞楔护顶。
4、循环最大控顶距:
顶板稳定时可采用边掘边支的方式,即循环最大控顶距为1.5m;顶板松软易掉时严格执行掘一米支一米锚杆、锚杆支护甚至将空顶距缩小为0.5m,即循环最大控顶距为0.5m或0.6m。
5、锚杆、锚网支护时,材质及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要求。
锚杆选用直径为1600MM镙纹钢,锚杆必须与顶板垂直,锚网必须紧贴顶板或煤帮,因顶板不平造成锚杆调斜程度不得超过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
锚杆应垂直顶底板,不得前倾后仰。
锚杆托盘应接合严密,上锚杆时必须转动锚杆使锚固剂充分搅拌。
三、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1、掘进工作面过断层、及围岩破碎带,贯通和扩帮必须编制专门补充安全技术措施,措施中应对施工期间的顶板管理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否则不准施工。
2、采用放炮掘进时,放炮前必须加固迎头10米范围内的支护。
如崩倒崩坏棚子应由外向里逐棚修复,修复加固好后,方可进入迎头施工。
3、在三岔门、四岔门等应力集中处,若巷道顶板压力大,采用扶抬棚或者架棚双层支护等形式,以加强支护。
4、支护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变形、失效和不合格的支护材料,每个掘进工作面迎头向后100米范围内必须备有不少于5m3的半圆木、板皮等处理冒顶支护材料。
5、对于已掘出的巷道应注意观察其支护变形情况,对危巷应及时进行维修,维修巷道必须编制针对性的顶板管理措施。
6、架棚支护巷道发现棚梁变形,应及时打托棚或点柱加固,棚腿变形严重的,应及时安排人员蹬腿改棚,蹬换腿时应先在梁下打点柱或托棚加固;
四、“一通三防”技术保障措施
(一)通风系统
1、确保矿井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采掘工作面变动时必须及时调整通风系统。
改变通风系统时严格按规定报批。
2、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保证正常运转,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备用主要通风机要保证能在10分钟内开启。
主扇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停风时,必须制定停风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3、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
如确需串联通风时,要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矿长批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合 试运转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