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复习提纲.docx
- 文档编号:26427687
- 上传时间:2023-06-19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409.71KB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docx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地理复习提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地理复习提纲
2014级宁国中学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寒假复习提纲
一、考试大纲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文科)第五部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有关内容》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等相关部分。
地球与地图部分是高中地理必要的基础知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部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
(一)地球与地图
经纬图
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等高线地形图
(二)世界地理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类型(增加)与分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特征与分布及其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增加)
世界主要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增加)
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生产、贸易等情况
某国自然条件特点与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联系(增加)
某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增加)
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三)中国地理
我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
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主要山脉和地形区
我国主要气候的主要特征、成因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我国主要河流、湖泊及其水文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加)
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如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农业分布特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我国交通干线分布格局(增加)
我国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
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
(四)乡土地理(删除)
安徽省自然地理总体特征。
(删除)
安徽省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删除)
二、复习资料依托
已发放的地图册、初中四本地理课本、征订才发放的《创新导学案》
三、区域地理学习思路简介
●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回答问题:
是什么?
在哪里?
为什么?
怎么样?
怎么办?
↘↙↘↓↙
区域地理高中地理
初中区域地理搭台,高中地理原理规律唱戏
区域地理知识为高考试题提供了背景材料,区域为文综试题搭建了舞台,区域可有机联系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放在一个区域,有利于我们将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来,体现了高考考察能力的主旨。
●构建区域地理知识学习分层式思维模型
①在哪里?
(区域定位)
判断区域位置,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和范围等。
②有什么?
(区域特征分析)
描述或推测地形、气候、河流(水文水系)、植被等分布特征,概括其空间格局,阐释影响因素。
描述或推测农业、工业、城市地域类型及分布特征,阐释影响因素。
③为什么?
(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分析)
探讨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危害。
④怎么办?
(区域主要热点问题解决措施探讨)
探讨区域主要热点问题的解决措施。
●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一)、初高中知识整合,理清思路,构建知识框架
如《世界地理》中的“地球、地图、陆地地形、地形的变化、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世界的自然资源”等知识点;《中国地理》中的“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农业、工业、交通”等。
建议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归类,复习时注重与高中有关知识的衔接,既要做好对初中知识稳扎稳打,又要将初、高中地理知识进行整合,理清思路,为构建系统知识框架做好准备。
分论部分主要是分区论述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如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人文特征(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人地协调发展等,以及比较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
因此,复习中要有意识做到区域部分和高中系统部分的有机整合,而整合的途径之一,就是利用“思维发散”,由区域的一点,发散到面。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区域”搞活,才能提高能力从容面对高考。
图解如下:
(二)、区域定位为先导,搞好基础复习。
空间定位的基本方法
(1)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定位
(2)自然、人文特征定位
(3)特殊地名信息定位
(4)特征地理事物定位(形状、轮廓)
构建世界和中国的“心理地图”
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解开各类试题中地理区域试题的钥匙,是学习区域地理的第一道门槛。
(三)、区域特征分析,重在比较区域差异
1、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
(1)定桩。
即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2)扯线。
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多条知识“链条”。
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
(3)结网。
在牢固掌握上述知识“节点”和“链条”的基础上,点线相连,线线交织,形成知识网络。
如:
西亚与北非地区——
优越的地理位置——联系两洋三洲五海的海陆空要道
两条主线:
①纬度位置→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候特点(高温干旱)→农业生产特点→出口物资;
②自然资源(石油)→石油生产→石油运输线路→与石油有关的工业部门。
再如非洲——
气候南北对称分布是非洲最突出的区域特征,赤道横贯大陆中部,气压带、风带在非洲大陆南北对称分布是形成这一特征的主导因素。
炎热的气候
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人口、粮食、环境问题突出。
又例如:
安第斯山对拉美气候的影响
本区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成为气流东西方向运行的屏障,对来自太平洋水汽的影响起了很大的限制作用。
安第斯山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干燥少雨。
安第斯山东侧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大西洋暖湿气流能够随信风深入大陆内部,直达安第斯山麓,使这一地区降水丰沛。
①使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难以影响东部。
如南段西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山脉东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荒漠)。
②山脉西侧气候类型呈狭长的带状分布,且南北更替。
拉丁美洲的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2、进行区域比较,凸现区域特征。
比较法是学习总结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常见、最省力的方法。
如:
比较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
项目
拉丁美洲
撒哈拉以南非洲
种族
以混血种为主(56%)
黑人为主(90%)
人口自然增长率
都高。
撒’居世界第一位。
拉’居世界第二位
经济发展水平
较低。
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世界上是贫穷地区
粮食自给程度
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
经济特征
以单一初级产品为主
多数国家出口商品的种类
相同或相似:
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和矿产铜、石油
香蕉、蔗糖、硝石等
活牲畜、金刚石等
现代工业的发展
正在发展,一些国家已较发达
正在努力发展
四、高考区域地理(世界地理)复习纲要
序列
国家
用以提高地理思维能力水平的问答题训练
1
东亚和日本
1、海洋性季风气候和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差异。
2、日本的外贸经济发展现状和面临问题、解决对策
3、蒙古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
东南亚
1、山河相间地形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启示
3
南亚与印度
1、南亚次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状况。
2、印度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4
中亚
1、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交通线路建设问题,亚欧大陆桥的区位因素)
2、环境保护问题:
荒漠化现象
5
西亚
1、特殊地理位置和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6
非洲与埃及
1、归纳对称分布的自然要素
2、河流水文和水系特征分析(尼罗河)
3、热带经济种植园模式和非洲殖民统治问题
4、中国和非洲贸易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模式及农业发展方向)
7
欧洲西部和德国
1、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2、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和改良
3、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欧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8
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
1、区域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传统工业区的发展
9
北美与美国
1、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工业进程在美国的体现
3、美国经济发展中产业部门差异
10
拉丁美洲与巴西
1、区域自然因素差异的复习
2、现代农业和落后农业对比
3、沿岸海水运动复习
11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1、大分水岭两侧自然状况、农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和分析
2、以矿产资源为主要产业支柱的国家发展
12
两极地区
1、南极气候特征和成因
2、南极对人类的意义
这些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结合区域地理复习中,高中地理重要原理来进行复习梳理,切忌背答案!
主要是:
理思路,可以用思维脑图的方式进行复习。
五、高考真题赏析
例1(2011年全国文综卷)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货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右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要点】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C);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济丰富的)技术工人。
例2(2014年全国文综新课标卷I)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
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答案要点】
(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
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
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荒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所述理由需支持所持立场,否则不得分。
)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位置判断,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国际市场广阔。
该国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
磷酸盐资源丰富,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
该国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有利于磷酸盐工业的发展。
(2)根据图例分析,甲地位于沙漠气候区,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
位于内陆,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
甲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等是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3)开放性试题,先要说明观点,然后能自圆其说即可。
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投入的治污资金少。
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需要增加治污的成本。
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所以赞同在甲地。
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分析,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矿产开发和工业生产易导致土地沙漠化。
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对整个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所以反对在甲地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 地理 复习 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