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docx
- 文档编号:2879119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21.22KB
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docx
《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
赴京山县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京山县加强村书记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根据市委书记孙咏平同志指示,10月27日,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易斐同志带队,组建考察组赴京山县专题学习考察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
考察组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现场感受、互动问答等方式,对京山县加强村书记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了全面深入地了解。
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京山经验
荆门市京山县地处湖北省中部,东临安陆市、应城市,西接钟祥市,南连天门市、沙洋县,北倚随州市,总面积3520平方公里,下辖14个镇、1个开发区、356个行政村、29个社区,总人口逾6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61个,贫困人口41655人。
拥有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健康养老三大主导产业,以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华中汽车科技产业园、南方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推广中心、湖北天菇食用菌产业园等四大全产业链园区。
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60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88亿元。
2011年以来,京山县委坚持以实施“城归工程”和“能人当家工程”为引领,实行引凤还巢,大力推进能人回归、资金回流、创业回乡,着力打造强村富民“新引擎”。
以马岭村党支部书记张立为代表的一大批在外能人回归反哺家乡,有效破解了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难题,催生了农村基层引才聚智的“洼池效应”,全县能人支书占比达51.9%。
(一)打好乡情牌,编制能人“回引网”
京山县委坚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轮驱动”,走出去引资寻才。
一是县级领导担任“回归向导”。
按照县级领导“六个一”的工作机制,在负责一个产业园招商的同时,还承担人才“猎头”的任务,特别是挖掘乡情资源,上门拜访京山籍在外能人,推介京山的创新创业政策和投资生产环境,让在外能人关心关注家乡发展,号召回乡参与家乡建设,仅今年就有近100位京山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考察,助推一批项目顺利落户京山。
二是异地商会充当“回归经纪人”。
京山县从XX年起组建异地商会,现已发展杭州、武汉、山东等10家异地商会,有效发挥了能人回归创业、凝望乡情的“桥头堡”作用。
通过定期举办联谊活动,鼓励在外能人发挥争当回乡创新创业的“领头羊”,积极联络沟通、牵线搭桥,吸引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回归京山。
各乡镇加强与商会的交流合作,每年组织能人返乡创业座谈会,交流创业发展的经验体会。
曹武镇源泉村村“两委”今年春节邀请在外成功人士20余人返乡,成功筹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00万元,先后回引在外能人7名,总投资达2100万元。
三是党员驿站搭建“回归平台”。
县委主导在外流动党员中实施“红筝行动”,依托县流动党员阳光驿站党委,先后在武汉、北京、上海等京山籍党员聚集地建立在外党支部,并建立外出流动党员电子信息档案库1320余份,及时摸底掌握外出党员回乡创新创业需求,为返乡发展牵线搭桥。
同时,利用qq群语音视频和微信平台,定期推介创新创业政策、引才和招工信息,吸引在外流动党员回乡创新创业。
(二)打好组合拳,构建多维“培养链”
京山县委提出“四培工程”,通过外引内育,致力把能人培育成党员、把党员培育成能人,把能人党员培育成支书,把支书培养成标杆,计划在3年内分别培养产业型、技术型、治理型、文化型能人各1000名。
一是“课堂+红色资源”教育提升素养。
为充实农村基层组织力量,县委坚持把回归能人队伍作为重要的“储备库”,始终把政治教育贯穿到平时,确保换届时用得上。
每年依托县镇两级党校开办专题培训班,实行分批次培训;定期邀请回乡创业能人和先进典型讲述创业经历,举办能人交流论坛,相互探讨交流心得体会。
充分利用小焕岭豫鄂边区旧址、革命老人张文秋故居等红色资源,让能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
同时,还明确镇村干部的帮带责任,对能人实行“1+1”结对,定期谈心谈话,掌握思想动态。
二是“职业教育+实践基地”提升技能。
紧密对接该县重点支柱产业和农业特色产业,瞄准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返乡技工等群体,利用职业教育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同时联合农林水产等部门组建小分队下基层开展技能培训。
此外,还依托四大重点产业园区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实践基地15个,加大技术型能人的储备,为重点产业转型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三是“创新平台+理念传导”提升创业能力。
依托现有的京山众创空间、金瑞物流农电商孵化器、高新区科技孵化器、回归创业园加速器等4个“双创”平台,聘请“创业导师”对有需求的回归能人予以指导。
该县与阿里巴巴合作招募农村淘宝合伙人,先后有1200人次参与培训,其中返乡能人和返乡创业大学生占多数,这些平台的建立吸引了大批能人回乡创业。
(三)搭建大舞台,形成能人引领“硬支撑”
激活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关键是“人”的因素,如何发挥“能人效应”,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则是关键之关键。
一是鼓励进入“两委”班子。
大力推行能人治村、能人当家,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能带动、农民群众信得过”的标准,细化“回归”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条件。
通过从致富能人中“挑”、治理型能人中“选”、“技术型”能人中“推”等多种形式,把一批敢担当、善作为、勤思考、有追求的“回归”能人引上村“两委”干部选举台,不断为村级班子输入新鲜“血液”。
5年来,通过发挥党员“双建双带”作用,先后将张立、曾德华、余运海等近420余名返乡能人选入村“两委”班子。
二是引导发展特色产业。
对能人回乡领办特色产业、引领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的,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实行“四个优先”:
即优先承包资源、优先资金帮扶、优先技术支持、优先项目申报。
永漋镇古城口村返乡能人许清源过去一直在外下海经商,当他得知家乡永漋镇正在建设和打造“蔬菜大镇”后,毅然回乡带领乡亲们发展订单高效农业,种植的紫薯远销广州、福建等地。
三是给予对等的政治荣誉。
为放大能人回归效应,对带富兴村成效显著的“回归”能人,优先列为党内表彰、行业评优、“两代表一委员”等的推荐人选,加强对能人的荣誉激励。
先后有51名回归能人荣获省市县级表彰,32名被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
曹武镇源泉村党支部书记袁俊,从邮政系统辞职后挑起村级发展重任,定期组织乡贤恳谈,邀请在外成功人士为村里献计,先后引进回归能人10人,投入发展资金8600万元,组建5家合作社,流转土地4700亩,建成7大脱贫产业基地,年人均纯收入达18000元。
京山县罗店镇马岭村张立曾是京山财政系统干部,2005年离职下海,XX年他放弃北京年薪几十万元的职位,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并发动8名在外创业初成的乡亲出资建设家乡,盘活村里土地、山林、水面资源,推行村企合一模式,把党支部政治优势与企业管理优势有机结合,发展黑山羊养殖加工、反季节大棚蔬菜、抗氧化有机营养米等8大产业,形成了村民股东化、居住集中化、养老福利化、管理公司化、发展产业化的“五化”发展模式,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2万元,合作社实现利润逾280万元。
(四)精细化管理,做大能人“蓄水池”
京山县委始终把加大能人储备量,作为驱动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一是台账化管理。
分类建立四类能人台账,实行一人一档,实行跟踪化管理,对现有能人摸清底数,做到个人和家庭情况清、产业发展状况清、思想状况清,目前全县共建立各类能人台账1420余份,建立有回乡意愿的能人台账670余份,并建立京山籍在外成功人士台账,定期进行分析研判。
二是个性化服务。
县级领导带头与回乡能人结对,定期上门拜访能人,及时调查研究帮助解决问题和合理性诉求,并要求相关县直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包联相关创业能人。
雁门口镇在得知回引企业晨阳生物公司存在有机肥滞销的情况后,多方上下联络,外出跑销路,经过多次洽谈与外地玫瑰产业园等基地达成意向供肥协议,打通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三是常态化关怀。
同时县委定期举办回归能人座谈会,倾听对京山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并要求包联责任人每逢节假日、能人生日上门拜访慰问,以情暖人心,努力在全县着力营造爱才尚贤的浓厚氛围。
二、考察启示
京山县实施“城归工程”和“能人治村工程”的实践和成效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吸引能人回归,领导重视是前提。
能人在任何时代都是稀缺资源,能否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考验的是各级领导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京山县把“城归工程”列入各级领导班子的责任清单,一月一督办、年底要考评,上到县委书记、下到乡镇书记、村书记,人人肩上有指标、有担子,通过亲自拜访、上门宣传、座谈交流等方式,感召一批能人回乡创业、回村任职。
要学习京山县各级领导这种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的精神,放下架子,用真情打动人才、吸引人才。
2.发挥人才作用,优化环境是关键。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京山县在打好感情牌的同时,整合各部门资源,积极为能人搭建创业平台,对能人回乡领办特色产业、组建专业合作社的,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
并在县级层面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聘请“创业导师”对有需求的回归能人予以指导。
学习京山经验,还要结合我市实际,在优化发展环境、为能人搭建创业平台上下功夫。
3.选拔村书记,坚持能人标准是根本。
发展才是硬道理。
当前,困扰农村工作的根本问题还是发展的问题,农村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脱贫奔小康。
选什么样的带头人是由当前农村工作的根本矛盾和根本任务所决定的。
京山县在村书记选拔任用中坚持的能人标准就顺应了时代的需求、发展的需求。
学习京山的经验,就要树立起农村新的人才观,坚持能人标准,转变以往选拔村书记“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的观念,把能带领群众致富的经济能人选拔到村书记队伍中来。
4.激发创业热情,精神鼓励不可少。
在京山考察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激发能人回村的动力,不是金钱、不是地位,更重要的是“衣锦还乡、造福乡里”的荣誉感。
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不拿村里的报酬,还倒贴自己的资金投入到村里的建设。
京山县每年都要大张旗鼓表彰这些回乡创业标兵,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邀请作出突出贡献的能人支书上台发言,并在《党员生活》杂志等省级媒体上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极大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三、工作建议
加强村书记队伍选拔教育管理,是提升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根本保障。
借鉴京山县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我市村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细化“能人标准”,制定能人引进计划。
细化“能致富、会发展、守法纪、讲公道”的能人标准,把能够带领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党员选进村书记队伍。
制定能人引进计划,力争到2018年,全市新增回归能人50人,到2019年新增100人。
党员发展向能人倾斜,注重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能人党员培养成村书记,用2年时间使60%的村实现能人当家。
2.坚持领导带头,明确各级领导能人引进任务。
以市委办名义制定下发我市能人引进工作方案,将“能人回归”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项目清单,从市级领导到乡镇班子成员、村书记都分别明确联系引进能人任务。
市“四大家”领导结合联系指导乡镇、重点贫困村工作,每人联系2名能人,确保每人每年引进能人回归至少1人;每名乡镇班子成员、村书记联系1-2名能人,通过定期座谈、电话沟通等方式,及时掌握了解能人思想动态。
3.整合部门资源,为能人创业提供平台。
大力开展“党员创产业、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村民创家业”“四创”活动,协调市扶贫办、市委农办、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招商局等部门研究出台能人回归发展相关政策,在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扶持,鼓励和支持能人发展规模化特色化种养业、兴办生态休闲农庄、领衔专业合作社,带头创业,带头致富。
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支部+农户”发展模式,实现“村企合一”,设立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对发展集体经济成效明显的实行“以奖代补”。
开展不同层次的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型的生产经营大户。
4.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
将“能人回归”工作作为乡镇党委书记年度抓党建工作承诺和年底党建考核的一项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京山县 学习 考察 书记 队伍建设 工作 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