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第一部分马原.docx
- 文档编号:2979429
- 上传时间:2022-11-16
- 格式:DOCX
- 页数:59
- 大小:71.29KB
教材第一部分马原.docx
《教材第一部分马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第一部分马原.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第一部分马原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概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
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的思想渊源。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以及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根据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时代特点,根据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时代特征、与俄国国情相结合,创立了列宁主义。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一板块——唯物论
一、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一)哲学的定义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哲学基本问题
(1)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指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是根本性的方面。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1、物质观的地位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2、列宁的物质定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最高的共性。
(2)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了定义;该定义对物质世界多样性和统一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从而明确指出了哲学物质慨念与自然科学关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和物质结构的概念之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意识的本质和起源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所谓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意识依赖物质,没有被反映者也就没有反映。
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
(3)意识的形成过程。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
(4)劳动对意识产生的作用。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其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其二,在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进化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
六、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
(1)运动是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包括简单的位移、过程、人类思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等两种状态。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其矛盾性表现在,运动是绝对,静止是相对。
运动的绝对性是指物质运动的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是指物质运动的有条件性。
其同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割裂二者的关系会犯两种错误: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错误;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运动观的错误。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空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七、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九、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本质的基本原理。
其内容包括:
其一,世界只有一个本原;其二,这个唯一的本原就是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自然、社会和意识,以及运动、时间、空间,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和存在形式。
总之,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外,什么都没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无论的根本要求。
第二板块——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1)实践的物质性。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所以,实践是同主观认识活动相区别的感性物质活动。
(2)实践的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只有这种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实践的意义。
(3)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是指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地进行的,任何个人活动都不能离开社会的联系。
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社会的人,即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
历史性是指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都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都是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此外,实践还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可以把意识直接物化为客观实在。
3、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包括人文活动)等。
其中,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4、实践的地位。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人类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社会。
二、实践与人的存在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和根本地位。
实践构成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在实践中让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确证。
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三、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
自然界(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 第一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