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文氏族谱.docx
- 文档编号:30828757
- 上传时间:2024-01-30
- 格式:DOCX
- 页数:61
- 大小:668.47KB
仙源文氏族谱.docx
《仙源文氏族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源文氏族谱.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仙源文氏族谱
总目录
卷之首
新序一
江右固塘旧谱序一
仙源旧谱序二
自叙重修族谱序三
四修族谱新序五
原修通谱名氏
二修名氏
三修名氏
四修名氏
谱式八条
简章十四条
宗派
卷之一
封典
祠堂图
始祖仙源公及各房祖墓总图
仙源公专墓图
祠堂祭产(公田、公地共二石玖斗零伍合附,高下湖、便湖渔利附,公堰三公附)
渔业
汉寿迁徙图
中时公墓图
中会墓图
家礼服制图(通礼、冠婚丧祭附)
家规
卷之二
始祖仙源公世系(八房分支总图)
下大房仁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三
下二房义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四
下三房礼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五
下四房玺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六
下四房玺公世系
卷之七
下四房玺公世系(思祥公、思议公、思命公世系附)
卷之八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九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
卷之十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
卷之十一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
卷之十二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
卷之十三
上大房思谨公世系
卷之十四
上二房思证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十五
上二房思证公世系
卷之十六
上二房思证公世系
卷之十八
上三房思证公世系
卷之十八
上三房思谦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十九
上四房思郁公世系(大宗图、支宗图)
卷之二十
上四房思郁公世系(长生谱附)
卷之二十一
上四房思郁公世系
卷之二十二
传事略记
卷之二十三
墓志、行述、表、策、笺、文、赋
卷之二十四
箴、歌、诗、乐府、五言古、七言古、五言律、七言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跋二
仙源旧谱序
余文氏之有族谱者,以谱文氏之族也,由来远矣。
粤自周文后祖为文姓,派衍雁门,蔓延西南,历秦、汉、唐以来,代有文人。
及宋丞相文山公,庐陵人,雁门嫡派也。
自十五代瑞远公生子三:
发、达、诜或曰适(先误)。
余始祖讳必发者,乃吉水尧山松背岭十二都人氏,邑与庐陵唇齿,地与庐陵接壤,比屋皆文姓。
自明洪时奉迁仙源,因即以仙源为号。
先朝谱序,枝干并列,笔墨琳琅,如宋则有欧阳永叔名达手撰。
自仙源祖挟以来桃,传数代,历明万历间,谱序以回录灰烬,其后吾祖晓翁倡修,并以已序。
顺治丙申年间,房侄公毓名尚秀者修复,自十一代以至十五代子孙繁衍。
余屡思编谱,奈未晓其由来,既而寻得吾父吉阳大人底谱略,从仙源祖始者,遂不禁以之自任,常屡告之族人,俱色喜而欣然曰:
“若得十五代谱成,则大族之遗风不坠,后裔之述古有徵。
”余也甘膏肓之苦,越半载而成。
不图十五代后,复见高曾芳躅也;不图三百年来,获追宗祧于无已也。
窃余序谱稿某祖名下,或注以官爵齿号,或注以乡党恂恂,或注以给产应差,或注以割股寿母,或注以抚孤犹子、负重毕姻。
至于明经优拔暨补博士弟子员,女适士大夫名宦。
凡茔寓分属,递有所注。
乃知祖宗忠厚传家,懿型之足法也。
余感思修复,亦欲先人无恨,后人知警。
善者亦勇于善,未善者能愧,而且格义异于史,而近若于史焉。
倘当此时而听其沦落失次,久而忘所从出,至骨肉而途人,是谁之过欤?
故不惜肓昧,推本于先代,溯其始所同出,俾子子孙孙皆知支派虽分,渊源一脉,不求所以报本追远之道也。
愿代代叙尊卑以正名分,崇仁让以敦风化。
使雍和永洽,家道淳熙,无忝名族,不愧书香,而永为乡邻法,此谱之关系于人心也,大矣!
至于居徙去向,生卒葬所之类,皆斟酌其间,而详载之,卑贤达远宗继近述而光大之,其流传讵有既哉?
通族有鼻祖必发公茔寓,现存于三房十一代尚哲元甫宅后,碑铭犹存,实系通族命脉,尤宜培植,齐心拜扫,以祈祖灵于有永,衍子孙于无疆,故并谱而及之。
时余年值七十,殚期谱成,爰为之序。
清康熙廿五年丙寅岁孟夏月望五日
锡添字克受 盥手敬书于树裔堂
尚致字参两 盥手重修
仙源旧谱序
夫万物本乎天生,人本乎祖。
先正云:
“吾族千万人,其初兄弟也。
兄弟其初一人也。
即百派千支,宛乎祖宗一身,血气周流,绝无雍滞。
故奕叶簪缨,绳承勿替,良由祖宗忠厚传家,渊源深而衍流长也。
然饮水者必思其源,而沃华者必怀其柢,后世为子若孙,焉可不思其本源?
”吾家世江右吉安,宋代信国公讳天祥者,江右始祖春元公十三代孙也。
明初副使必发公等徙居桃邑木塘村,是为迁桃始祖。
二代大贵、大志别为上、下二房,支流派衍,生齿日繁,思以萃涣离合,而今后世溯流穷源,其惟家乘谱牒,披图一览,为昭为穆,大宗小宗,较若列眉,可考而镜耳。
余少承少训,犹忆成童时,府君尹辽左,尝言吾家本宗之属,自明始衍于楚,礼乐在家,读书在户,代不乏人。
逮汝祖正文公专肆举业,以五经中式,肇开名阀,炳蔚人文。
凡屡代培毓启迪我后者,均当志其本末,吾熟吾父提命,未尝不意在渊源也。
厥后嫡堂兄东寅公讳曙,莅官峨眉邑宰。
辛酉岁,致政归林麓,检出旧存草牒,详加考据,及己见闻,遂有修谱示后意。
未几,年老寝疾,志竟未逮。
易箦时,淳淳以谱未得全致嘱。
顷年以来,余赴京师肄业成,均徒抱言犹在耳之憾。
兹期满旋归,适东寅兄长嗣宗孔、季嗣宗朱,慨然欲承先志,联宗族究汇全帙,俾四散不一之裔,得成一堂统会之美,不亦幸欤?
是则吾之未迫先人之付托,皆赖二侄得以成之。
因与二侄欣然相约,只承前训,亲诣各家,考订序系,合符装帙,明示来兹。
庶代代咸知某公某祖之所出,某子若孙又某公之苗裔,谱成而支派见,源流清,先代之泽衍于无穷。
《记》曰:
“士庶人有善,本诸父母,存诸长老。
”其是之谓夫?
时乾隆二十五年岁次庚辰孟秋月朔
十四代孙体端薰沐谨识
再修续谱自叙
吾家乘权舆江右吉水,自宋迄明,诸先正节次修纂章矣。
洪武初,仙源公奉迁桃邑木塘坪,箧谱以至珍为鸿宝,不幸至万历而毁于火房,太高祖晓峰、吉阳父子悯谱牒之散亡,搜辑旧闻编谱略,又不幸至明季而残于兵。
国朝顺治丙申年间,家宿学公毓先生始订谱稿。
越康熙丙寅夏,吉阳之嗣克受暨其子参两善谱学,由仙源公至十五代,录旧增亲,历二十余年始成大约,以吉阳先生谱略为根据,公毓先生谱稿为粉本,然而未付梓也。
乾隆七年,升曾祖东寅公致仕归里,慨然引为己任。
先是吉水旧谱,东寅公亲诣其地得底稿。
于是辨伪删芜,最为完善,然而亦未付梓也。
易箦时谆谆命升祖节庵公刊刻。
二十五年聚会办,族人醵金镂板,各房领谱若干部,数百年谱系盖于是著明焉。
板藏陬市家成名宅,三十一年大水,复不幸漂流殆尽,阖族无不流涕者。
幸刷谱不尽沦亡,犹时时见于宗族之家。
升冷宦,连道取印谱读之,并命子侄录稿至十七代以下,大略颇就。
道光六年,致书族中父老,商以剞劂。
房祖某咸欣然色喜曰:
是吾辈之责也。
丁亥春开局,各房备资,沿族家采访,必求记实,阅数月脱稿。
是年冬开雕,越明年五月蒇事。
夫户虽盈千,本则惟一。
自今以往,长幼大小,庶几按谱而溯水木之源,动和亲之感乎?
惜升学识谫陋,未能阐扬祖善,光大门闾,抱愧兹多。
所望后人谆行孝悌,蓄畬经训,上绍文山、木村宗风,随时而修辑之,是则吾之厚幸也。
时道光八年五月
十七代嗣孙 运升印山氏盥手敬书
花源文氏族谱序
士大夫竞言氏族矣,独文氏也欤哉。
文氏之隶西蜀江右者,谱系綦详矣,独花源也欤哉。
然而文氏之自出不始于花源,而实莫盛于花源。
铣姻家印山三兄世居沅南,嘉庆戊辰举于乡,道光壬午司铎连道,课士之暇,辄手录旧谱,补辑阙遗。
丁亥秋铣告假省亲,道过其署,印山携其谱稿相示,属序于铣。
予观其立体也,溯源成都、吉水,而归宿于花源。
并叙其历代纂修名氏,非徒夸先世门第之高也。
其殆存尊祖敬宗,敦木茂实之心乎。
夫花源十三大姓,文氏为最。
仙源公其始祖也,公讳必发,字仙源,吉水人,为明副使,封通议大夫。
洪武时,奉迁桃源木塘,厥后子孙繁昌,平山兄弟一官评事,一官博士,明经采藻之流盖济济焉。
逮至本朝月林先生三中副车,为永兴广文,其嗣石涛老前辈康熙辛未进士,钦点翰林,官至奉天京兆尹,由是祀乡贤,列名宦、登贤书、举方正、应选拔、补岁贡者类皆接踵联翩,而瑶环玉珥,兰茁其芽,称其家儿者更云蒸而霞蔚。
其他力田服贾莫不古处是敦,无轻狷之习,猗欤盛哉。
盖仙源公之德泽所留遗者厚且长矣,此谱之所由修也。
先是其族祖吉阳先生著谱略,公毓先生编谱稿,克爱、参两父子又制谱序。
乾隆初,其曾大父东寅先生宰峨眉,致仕归,亲诣吉安会谱,取别子为祖之义,自仙源公始,下至十五派。
二十五年,其大父节庵先生重加参订,始镂板,越今六十余矣。
印山录旧增新,又续五派。
卷首列封典,尊圣制也。
考证于传记宦绩,不特沈阳、眉山之吏治维循也。
征实于孝友睦姻,匪第晓峰又陶之模范足式也。
旁搜于贞女、节妇,又不但聂高吴尹之邑志,注名也。
且历原信国、文起臣子之忠义昭焉。
上溯蜀守、指挥文武之经略炳焉。
其终纪艺文也,手泽流芬,粲然见先民之榘矱焉。
萃二千载之祖祢孙曾,昭穆攸序,汇千百户之昆弟子姓,长幼为伦,则笃一家之仁,而补江右、西蜀所未备者,其在斯乎。
于戏观于此,而孝弟之心可油然而生矣。
抑观于此,而文氏之有后于桃源,其昌炽更不卜可知矣。
彼侈陈衣冠,尚姓之弊,而至于尚诈如柳仲敷所讥者,讵足与问津也哉。
时道光八年戊子春
敕授朝议大夫前翰林院提督四川全省学政署浙江绍兴知府加五级纪录五次姻愚弟蓉峰聂铣敏顿首拜撰
三修族谱序
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明长幼,别亲疏也。
吾族乾隆年间,族中人恐至派乱,经高祖东寅公不辞劳瘁,亲往祖籍江西庐、吉两县,查询祖墓支派,始创修迁居桃源一支族谱,功甚伟。
道光六、七年间,鸿先父印山公率子侄族人,继其志而续修之。
迄今四十余年,生齿日繁,散处各地,若不重加增辑,诚恐日久而紊其序,心窃忧之。
鸿于咸丰元年,投笔从戎,日奔走于粤、鄂、江、淮、黔、蜀之间,离乡者已数十寒暑矣。
戊辰夏,余服官滇南,得家中族人书,以重修族谱请,且以鸿年最长,悉家事最详,欲余为之序。
谨按汉成都太守文翁公为我文氏鼻祖,业传于后世。
一支迁居江右,宋末文山公状元宰相,以时穷力竭,为元所执,不屈死节。
终元之世,我文氏子孙均不应试。
明洪武时,必发公由江右官于楚南,诰封通议大夫,遂隶籍桃源县属之木塘坪,为我一族始祖。
因子孙众多,分为八房,均以耕读为业,贡生、秀才时有之,作广文者亦不乏人。
国初,月林公三中副车,为永兴学博,生六子,次侣樵公即鸿之太高祖。
高祖东寅公继登贤书,为四川峨眉县令,十八年清简行政,至今犹有口碑。
生子三,次建源公即鸿之曾祖,为邑庠生,事父母至孝,待兄弟最和,处乡党能让,敕授儒林郎。
祖淡庵公,品行端方,遇亲友族中事,必多方排解,毫无所图,见贫者亦乐为资助,乡评甚隆,每以“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二语示子孙,寿八十有四。
生子四,次即鸿父印山公,嘉庆戊辰恩科举人,丁卯大挑二等,补授湘乡儒学,在任四十余年,力学不怠,生子五,鸿其第四子也。
我族自明代迁楚后,皆以诗礼传家,故成进士入词林者有叔太高祖石涛公,登贤者有胞叔云巢公及树堂四兄,其余采芹食饩,或以他途登仕版者尤不可胜数。
何其非我祖宗积善余庆之所致欤?
鸿尤愿后之子孙厚益加厚,高愈增高,则所为科第连绵,簪缨继起者,正方兴未有艾也。
是为序。
清同治七年岁次戊辰孟冬月谷旦
诰授奉直大夫赏戴蓝翎云南澄江府路南州知州署曲靖府平彝县事
十八世嗣孙鸿盛博堂氏敬撰
三修族谱序
盖闻敬宗莫大于收族,收族莫先于辑谱。
我文氏之有谱也,始毁于火,继残于兵。
乾隆初,我太高祖东寅公自峨眉致仕归,慨然以修谱为己任,亲诣吉水得底稿,遂取别子为祖之义,以副使仙源公为始祖,并其下十余代,命我曾祖节庵公付诸梨枣,刊刻若干部章矣。
不幸二十五年始镂板,阅数年而又厄于水。
越道光,我祖印山公以孝廉司铎上湘,屡以未及续修为憾,因于课士之余,录旧增新,取印谱而修辑之。
壬午岁致书,命我先君子郅堂公倡首,并偕我茂才:
云峰叔祖明府、树堂四伯司马、博堂九叔以及博士弟子如:
汇堂、雨堂诸父辈,相与参订于其间,凡上而祖祢,下而子孙,大而纲纪,小而条目,咸秩然不紊。
吾家谱牒此为尽善,然忆昔先祖纂修之年,距先父纂修之日仅三十余年耳,今已四十余年矣。
其间生齿日繁,户口愈久,迁居者有人,转徙者有人,使续修不急,不特忠孝节烈、宦迹功名之类,考据无从,不足以昭前微而示来许,并恐沦落失次,久而忘所自出,俾骨肉途人,是谁之过欤。
是以不揣固陋,亲诣房祖玉山、芷堂、朴斋诸先生商所以续之。
诸先生曰:
尔有斯意乎!
是吾族之急务也。
尔为之,我辈赞成之。
由是欣然从事,不数日而谋诸族众,不稍退。
族中父老子弟亦翕然从风,无稍靡。
是则前人之所未续,与后人之所必续者,皆赖诸先生有以成之也,其有益于旧谱何如哉?
所惜识谫陋,未足阐扬祖德,抱愧滋多。
自兹以往,云愈众,繁衍愈多,随时而启收族之心,继辑谱之志,俾世世之支派别源流清,则有望于后之贤智者,是为序。
清同治七年戊辰岁仲春月上浣
十九世孙世棻盥手敬书
三修族谱自序
家乘与国史并重,而木本水源,敦宗睦族,视国史为尤亟。
吾家自汉成都太守翁公以来,代有名人,世系之传衍,谱牒所昭垂,经诸先正手订者致详且晰。
越道光丙戌续修,迄今四十余年,生齿日繁,散处各地,当此兵氛未靖,若不重加增辑,诚恐前有可考,而后无所稽也。
故往与吉堂一伯议,会集诸父老,谋所以续之。
奈丁卯秋,一伯作古,志竟未逮,乃课读之暇,谨按仙源公而下,凡名字、里居、生卒年月,并茔墓处所,以及节孝方正,与夫艺文、传记之类,亲诣各家采访,录旧增新,汇集以俟同志。
去年春仲,商之芷堂二叔、玉山叔祖暨挹丞、彤伯昆仲,咸欣然乐与襄成,第前于附近,颇无遗漏,而辽远者绝未查稽,不无缺略之恨,倘此而仍踵前辙,将代远年湮,必至搜求无自矣。
幸芝庭弟不辞劳瘁,遍访于穷居僻处,搜索于远水遥岭,相与参互考订,其记载较前谱加详,俾溯源穷流者,开卷而知某公为某房正祖,某人为某公苗裔。
了如指掌,朗若列眉,讵非吾族之深幸也哉。
盖是修也,客岁开局,兹冬蒇事,其董成者某某也,协从者某某也,倡首而怂恿者,则固抡之藉,以慰先人,抑以之勖后世云。
时清同治八年十一月
十九代嗣孙世抡英斋氏谨识
文氏续谱叙
家族小社会也,父子兄弟小团体也,其交际必使相亲爱,相尊让,一以发展其道德之感情,而遏抑其自私自利,相倾相轧之恶习,然后社会日以昌大,团体日以团结,而无涣散之虞。
古今来,巨室大族其始非不声灵赫濯,震慑朝廷,威服乡里,后不良子弟相与为非,一唱百和,士不士,农不农,工不工,商不商,日相逐于游荡争斗之场始焉。
赌博继则贼盗,一有斥非者,父母袒护之,族长阳戒而阴纵之,相习成风,相沿为俗,有不数传而其族或微者矣。
有族虽强大而其子若孙桀骜不驯,有无妻子,无室家者,有流为乞丐,流为罪犯者。
若我境文氏则不然,其始祖仙源公,明洪武时官副使,自江右来桃,传二十三世,历五百余年,其子孙环居木塘,暨迁徙他处者约千余户。
清时由诸生而贡举,而翰林,为循吏,为学使,为府尹者,代有其人,诚望族也。
每见其家人父子一堂聚话,择古人嘉言懿行,津津为儿童讲道,或于祭日颂先世美德,以启其观感,此德育也。
或其儿童精神活泼,持品物向长者询其名字,叩其用法,长者即详告其原因、状态、效用不讳,此智育也。
至于暇时提携幼儿,出游户外,呼吸清气,令合群竞走相嬉,不致相伤,此体育也。
家有良善教育,族人即多良善,理也。
其为士则无佻违之风,为农则无怠惰之习,为工则求其精美,为商则去其欺诈,老者、幼者慈,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有不率教者,群相诘责,群相洗濯,其居社会部分也大,其结骨月团体也固。
文氏之兴,殆未有艾也。
文氏之家教可传于世,而恨莫由传也。
适文君衡山、舜臣、汉晴、心泉诸先生四次纂修谱牒告竣,请叙于余,因举他家教之不善,与文氏之善者以答其请,庶文氏后起不忘高曾矩矱,开卷有益,巩固团体而澎涨社会上之权利也。
时中华民国六年疆圉大荒落冬十有二月
邑人周斌谨叙
赠文氏四修族谱序
谱犹史也,史之精神在乎政治,谱之精神在乎教育,政治善则国强,教育善则家兴,理也。
我境文氏环居上坪,其始祖曰仙源公,明洪武时官副使,自江右来桃,历五百余年,传二十余世,人丁之繁衍,人才之杰出,均为我邑巨族冠。
溯其所以至此之由,则曰家教尚严而已,一时爱其教育者,不独男子可使顽夫廉,懦夫有立志,即女子亦多幽闲贞静,无尘俗骄傲气,或为他族所不及。
予生也晚,性不敏,自惭高攀,为衡山先生冢婿。
成婚后,见其人四德俱备,孝敬为本,和忍为先,真不负先人教者也。
劝予苦读诗书,尝引古今寒士为比例,谓舌耕尚足以给饔飧,况能得大名,立大功,使天下后世知有其人者,均非一二膏梁文绣子弟之所能乎。
予苦未得志,失其所望,每兴没后之思。
今文君汉晴、舜臣、心泉四修族谱,信者笔,疑者阙,讹者正,漏者补,忠孝节义,暨一材一艺之长,一行一事之失,亦必大书特书,以感发人之善心,惩创人之逸志,真切注明,严加斧钺,齐之太史,晋之董狐,汉之史迁,宋之紫阳,其纪载或不能过也。
他日上之国史,当有可采者焉,因序以赠之。
戚愚晚周育南叙
四修祠谱序
夫祖宗之出处,子孙之世系,欲数典而不忘,永久而不变,未有不赖谱可传至数千年者也。
吾族之谱迭次修纂,人丁浩繁,迁徙甚众,附近者易知。
若本邑之水田坪、土地坡、云雾洞、九滚塘、岩子冈、千丈河、郭家界、湖田界、骆家坪、毛叶寺、八王坪、南峪、水溪、剪家溪、交岩寺。
与夫常德之茄子滩、姚家塘、文家溶、遇仙桥,汉寿之文家桥、县城南门,慈利之文家冈、文家台、长峪铺,桑植之依仁里,龙山之铜车坝,来凤之革勒车,彭水之桑车坪。
人丁非百即千,赖诸前辈遍采编辑,无一贻误,可谓尽善。
然后来之生卒年月、坟茔丈尺、男妇方正、节孝传词,注载无多,又难语精祥。
考瑞远公生子六,由江右来湘。
长发公系吾族迁桃始祖,居上木塘,名为上祠;次达公居下木塘,今名为下祠。
三适公、四财公居澧南安乡、临澧;五聪公、六富公居石门北乡、南乡。
分支别派,各亲其亲,各长其长,姓氏虽同,实难望类水汇流,朝宗于海。
晓斯理者,独财公裔孙炳奎先生一人耳。
清光绪癸卯年间,遣价送函,内列通派数语,意欲联为一谱。
予览毕潜思,喜忧交集,喜则喜其事美,忧则忧其事难。
何也?
族内环居千百余户,贫者多,富者少。
贫穷子弟非不明敏,欲读书而不能,稍长便勤耕作、谋衣食,遇有事故,日用不足,何能急公如谋,续修经费莫济,无从着手,一难也。
富豪子弟姿清秀,聪慧罕比,能读书而不好,沉沦安逸,于古人所言治家、处世、修身诸大端,不欲求通,一令办事务,谢以未能,即间有学问素优、见识高超者,概置之不闻不问,纵续修富有经纪,然人才缺乏,行之维难,二难也。
有此二难,故数十余年来,日见祠宇倾颓,谱牒悬搁,愧何如之。
幸祖宗灵爽在天,族曾祖廉泉、宗侄汉晴两先得生,倡首续修,总理一切,鸠工庇材,庙貌一新,沿户采访,世系昭然。
期年之间,厥功告成,并俾六公子孙二十五代后以同一宗派。
分使之合,疏使之亲,不致等骨肉于途人。
导先路者如是,步后程者果克,竭力耕田,转贫为富,专心向道,自卑登高,驾诸君而上焉,是亦予之厚望也夫。
时中华民国六年丁巳岁十二月吉日
二十代孙 庠名浚衡山氏 谨叙
四次续谱自叙
谱为敬宗收族之本尚矣,我仙源文氏族谱草创于公毓、吉阳、克受、参两、东寅。
一修于节庵,再修于印山,三修于邑丞诸公尚矣,然始祖仙源公明洪武时,自江右来桃,瓜绵瓞衍,已历二十三代,祖宗功德,子孙贤愚,坟茔居处,令人展卷知其某忠、某孝、某节、某义、某贪、某廉、某居此、某葬彼,孝之十五代上彰矣,十五代下,祖若宗,及某子孙阙焉。
使非复谋续修,不几失韩子所云:
莫为之后,虽美弗彰者之旨乎?
房叔衡山氏、芹泮氏有鉴于此,清光绪二十六年谋之族众,已有端倪,后因水灾寝之。
民国五年,衡山叔年老矍铄,复集父老子弟,筹谋四修,佥曰我族谱牒三修近五十年,今散处邻省、邻县、邻乡者,较老谱日多。
贤者褒莫由褒,不贤者贬莫由贬,居处莫知,坟墓莫考,道路相逢,如秦越人相见,不相亲者,不知凡几。
先生志在于斯,祖宗之幸,亦我辈之幸也。
于是公订简章,群相遵守,举衡山叔、舜臣公、心泉先生为纂修,采访、劝捐十七代祖廉泉氏及房祖秉丞诸公与各房长、各经理人同负责任,命才总理事宜,冀易成也。
六年春,采访事竣,付之刊梨。
十五代前老谱,实录者典型俱在,莫赞一词。
十五代后,老谱未及详载者旁搜之,增益之,如汉寿县士炳、士吉二公有后,伍家坪光耀、光灿诸公多子多孙。
衡山叔采入来凤县革勒车明魁公,五世同居。
龙山县文家沟曰世公数十子孙,嵩岳氏访到。
若世系、若迁徙、若祖芏,忠臣焉、孝子焉、节妇焉、义士焉,克勤克俭之忠厚长者焉。
士书为士、农书为农、工书为工、商书为商,孰教育普及国家,孰德泽在乎人民。
疑者阙之,信者笔之,僭者正之,漏者补之,振已往之坠绪,垂将来之模范。
复与必达、必适、必财、必聪、必富五公子孙会议,自二十五代孙以后,同一宗派,以敦族谊。
诸公之于谱事劳矣。
才本凡庸,不知谱学,勉强从事,获罪自多,聊述原委,诸公任劳任怨之苦心,以告后之来者,述四次续修。
时中华民国六年十二月谷旦
二十一代孙隆遇庠名济才谨识
四修族谱自序
家乘犹国史也,国无史,末由考世代之统系,家无乘何以辨支派之原本。
是故,有国家者立太史以操珥笔之权。
举凡统系之传衍,忠孝之昭著,靡不一一书诸简册乎。
尚已,若夫家乘之修与续,则赖有仁孝明理之子弟,相与提倡耽任,乃克集事,而底阙成。
我花源文氏之家乘也,创始于吉阳、公毓两先生,删定于东寅太高祖,付梓于高节庵公。
数百年之谱系,盖于是井然有条,秩然不紊焉。
清道光间,祖印山公司铎上湘,致书族中父老,并命我先君子续修。
同治间,父博堂公宦游滇省,乃命堂兄邑臣辈三续。
迄今,展卷敬读,诸先生节次修明,不知几费心血,几经劳瘁,方臻美善,谱牒之不易,信哉!
然自同治戊辰三续以来,屈指年历五十,其间瓜绵瓞衍,鹤徙鸳迁,不可胜数。
使当此而尤不汲汲增续,则一脉之周流,势必秦越相待,亲疏莫分,其不孝也,孰甚?
所幸衡山、汉晴两先生竭力提倡,阖族景从,侬亦附骥尾,与耽责任。
惟是谨仿老谱成规,核实联辑,俾数十年之奕叶,若者属某支,若者系某派,若者节,若者义。
俨如国史之统系攸详,忠孝攸纪,聊继先志已耳。
纂修云乎哉!
中华民国六年岁次丁巳季冬月初旬
十九世孙焕谨识
四修族谱自序
谱之为言普也,俾一族之人,岁月代更,道途窎远,皆得普载其中,秩然有条,凡聚族者皆然也。
若我文氏仙源公之谱,一修、再修、三修,诸先正叙事记言,美矣、善矣。
愚生也晚,复何敢赘一词哉。
第思先考矢志续修,因水旱年歉,不果寻病终。
愚虽有志,然就馆谋生,徒空言耳。
民国四年冬,为人指示婚礼,将不与祭,俄接一函,展视乃宗族人续谱事也。
欣然至祠,见其少长咸集,同场研究,愚亦列坐其次。
衡山叔倡言续修利益,汉晴兄手著简章十有四条,读而韪之。
向诸父老言曰:
苟能群相遵守,四修族谱易也。
于是举汉晴兄为总理,衡山叔为纂修,房十七世祖廉泉公清查钱谷,孰劝捐,孰采访,各房长同肩责任,命愚与舜臣公同为纂成,非知我者也。
退而清夜抚思我族之谱,自清同治三续后,迄今近五十年,僻陋子弟,知有父而不知有祖,知有亲而不知有疏,已往之祖德宗功不待问也。
苟至此,而犹迟之数年,或数十年,几如种木者不培其本,而望其枝之茂,观水者不浚其源,而望其流之长,有是理乎?
用是不揣谫陋,相与赞成,检阅谱牒,讹者更之,疑者阙之,编年纪月,褒善贬恶,非敢学孔子之作《春秋》也。
殆欲聚我族人为一谱耳。
民国六年岁次丁巳冬月初旬
二十一世孙庠名炼谨识
一修仙源文氏支谱名氏
康熙中 仙源公十一代孙庠生尚秀公毓氏 录稿
康熙丙寅 十代孙庠生锡添克受氏 复录
康熙甲午 十一代孙廪生尚致参两氏 复录
乾隆丙辰 十四代孙知峨嵋县事曙东寅氏 纂修
乾隆庚辰 十五代孙庠生宗孔泗源氏 参修
乾隆庚辰 十五代孙增生宗朱建源氏 总修
二修仙源文氏支谱名氏
总修
戊辰恩科举人候选知县授长沙府湘乡县儒学训导十七代孙印山氏 运升
分纂
十七代孙庠生云峰氏 运逄
十八代孙副贡树堂氏 滋盛
十八代孙庠生汇堂氏 瀚盛
参校
十八代孙庠生博堂氏 鸿盛
十八代孙庠生雨堂氏 泽盛
采访
十四代孙 其训氏 体密
十六代孙 玉衡氏 光璇
十六代孙 得华氏 光彬
十六代孙 星耀氏 光宙
十六代孙 氏 光龙
十六代孙 氏 光剑
十六代孙 氏 光理
十七代孙 殿声氏 运显
十七代孙 登岸氏 明道
十七代孙 廷章氏 明友
十七代孙 百原氏 明孝
十七代孙 惟馨氏 明德
十七代孙 华声氏 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仙源文 氏族